人們相互「瞧一眼」就能感染新冠病毒?不科學!但關注眼部防護不可少!

2020-12-26 騰訊網

關注眼部防護 預防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眼科普20問

01

病毒可以通過眼睛(結膜)淚液傳播嗎?

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或帶菌者用手觸摸了眼鼻部,其手將帶病毒的淚液或眼鼻部分泌物汙染了接觸過的門把手、衣物等任何物品,另外的人用手觸摸了這些被汙染的物品,當用被汙染的手揉眼睛時即將病毒傳染給自己。因此,對於所有人,請勤洗手,保持手衛生,且不要用手揉眼睛。對於醫護人員,需佩戴好護目鏡,且確保及時更換手套,保持手部清潔,不用汙染的手套或者裸手接觸眼及口鼻。

02

人們相互「瞧一眼」就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真的麼?

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因此,「瞧一眼」「看一眼」就感染,是不科學的。但是,如果近距離的聊天或一起用餐等緊密接觸,或打噴嚏、咳嗽而將「飛沫」傳到眼、口、鼻、呼吸道等,就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以,一定要避免對著人打噴嚏、咳嗽;此外亦可以通過接觸傳播,比如用被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手去接觸了口、鼻、眼等,從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03

淚液或結膜分泌物的檢測可以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嗎?

答:目前病程早期,在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標本裡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推測在淚液標本中也可檢測出,但目前尚無淚液標本檢測的相關報導。

04

如何辨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並發的結膜炎?

答:首先需對全身情況進行判斷,是否合併全身發熱症狀?新型冠狀病毒並發的結膜炎,它屬於病毒性結膜炎,可能表現為眼紅異物感流淚,伴有水樣分泌物。但是需要與腺病毒、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等引起的結膜炎相鑑別。在疫情時期,需要警惕新型冠狀病毒結膜炎,如伴發熱或咳嗽等需醫院就診治療。

05

眼科醫師如何保護自己並預防交叉感染?

答:正確佩戴口罩、護目鏡、手套,面對已確診病人還應穿防護服;診治病人最好在空氣易流通的環境裡,一人一消毒包括病人接觸的地方如下頜託、額託和扶手等,且接診完每一位患者需進行手部消毒;可在裂隙燈前用CT膠片作為檔板防護;對於需要進行眼底檢查的患者,儘可能採用間接眼底鏡檢查,或者眼底照相;對於需要進行房角檢查的患者,可能採用前節OCT檢查,對於必須要進行房角鏡或者UBM檢查的情況,應在每次操作前後,對接觸患者結膜的眼科器械進行充分有效的消毒,比如用0.5%過氧乙酸浸泡30-60分鐘;對於患有白內障、近視等擇期手術的患者,建議推遲手術以減少院內感染的可能。

06

近期哪些眼病患者可暫時不去醫院就診?

答:在目前特殊時期一般建議慢性病如老年人逐漸發展的視力下降(白內障)、青少年的屈光不正、斜視、弱視、中年人的老花眼、漂浮性的眼前黑影等一般情況,可暫緩到醫院診治,但以下情況除外:

1) 眼外傷:如化學燒傷、熱燒傷、眼球破裂傷

2) 眼紅痛伴視力明顯下降:這種情況可能是角膜炎、青光眼、虹膜炎等眼內炎症。

3) 無痛性視力劇降或視野缺損:如突然出現無明顯原因的視力驟降、固定的眼前黑影且逐漸擴大等。

07

特別時期,如何進行眼科檢查器具消毒?

答: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30-60分鐘,可有效殺滅病毒。紫外線消毒醫療場所,250nm-270nm消毒效果最佳,30-60分鐘即可。根據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第五版),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攝氏度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08

疫情時期,可以佩戴角膜接觸鏡嗎?

答:可以。目前尚沒有佩戴角膜接觸鏡感染病毒的報導。需要注意的是:佩戴和摘除角膜接觸鏡前,應常規進行手消毒,而且應避免接觸鏡擦傷角膜;結膜炎時暫停使用。此外儘量選擇日拋型的角膜接觸鏡。

09

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眼藥水滴眼麼?

答:根據SARS和MERS的經驗,單純的抗病毒藥物全身治療,不能顯著改善預後,且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的飛沫傳播。因此推論,抗病毒眼藥水滴眼對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起效甚微。

10

大家都需要帶護目鏡進行病毒防護麼?

答:普通人群暫時不需要。直接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需要佩戴護目鏡並消毒。且確保不用汙染的手套或者裸手接觸眼及口鼻,及時更換手套,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

11

泳鏡可以作為護目鏡使用麼?

答:如果僅作用應急使用,具有較好封閉性的泳鏡可以暫替護目鏡,起到預防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空氣傳播的作用。但是泳鏡鏡框相對較小,對眼眶壓力較大,不建議長期替代護目鏡。

12

近視鏡、太陽鏡有防護作用麼?

答:沒有。近視鏡和太陽鏡都不具有封閉性,所以也沒有防護作用。同時在配戴時要注意眼鏡的衛生。

13

如何鑑別過度用眼後眼紅和結膜炎?

答:長時間持續用眼後可以出現眼紅、乾澀等不適,這種過度用眼導致的眼紅可在適當休息後得到緩解,且不伴有眼部分泌物增多,明顯眼部瘙癢等症狀。而結膜炎不僅表現為眼紅,還伴隨其它眼部症狀。

14

慢性眼病患者,疫情時期眼藥用完了怎麼辦?

答:選擇就近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包括社區醫院、縣級及市級醫院等)購買眼藥,請注意攜帶以往的病例、藥盒等。注意出行佩戴口罩。

15

新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粘附氣溶膠顆粒感染球結膜、傳播疾病麼?

答:有可能。WHO 發布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臨床診療指南(第一版)》中指出,當醫務人員在進行產生氣溶膠的醫療操作時(比如吸痰、插管、支氣管鏡、心肺復甦),除了手套、長袖防護服、口罩外,還需保證使用護目鏡。

16

對疫情的過度恐慌能造成哪些眼部問題?

答:過度恐慌和焦慮的心理狀態,可能成為誘發某些眼部疾病的危險因素,對於淺前房、窄房角的40歲以上患者,可因情緒波動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症狀為突發眼霧視、虹視、伴患側頭痛,對於中年男性,因過度疲勞、熬夜、失眠可誘發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症狀為中心暗點,視物變小和視力下降;

17

不當使用消毒劑、紫外線燈能造成哪些眼部問題?

答:使用消毒劑應該注意適當的濃度、使用方法和作用時間,避免消毒劑濺入眼部引起眼化學傷,輕者眼部充血水腫,重者可導致角膜渾濁,晚期可導致瞼球粘連、角膜瘢痕;如果不小心濺入眼部,請立即用大量水衝洗並醫院就診。使用紫外線可以引起電光性眼炎,紫外線對眼部的損傷具有積累作用,1天內累積15分鐘以上即可引起電光性眼炎,表現為照射幾小時後出現雙眼劇烈灼燒痛、流淚、畏光,因此使用紫外線燈時,應避免紫外線光源照射到人眼。

18

鼻眼相通麼?

答:結膜囊內的淚液可以通過上下淚小點,經淚總管,淚囊進入鼻淚管,最終開口於下鼻道。人的鼻眼是相通的。

19

疫情時期,可否遊泳?

答:儘量避免。根據SARS時期的經驗,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可以在水中存活,遊泳時可以增加口腔、鼻腔黏膜、眼結膜感染的風險,且病毒也可以通過以上途徑在水中傳播給其他個體,因此疫情時期,儘量避免遊泳。

20

疫情時期能做眼保健操麼?

答:可以。做眼保健操前應清潔雙手。

疫情時期更應該加強兒童用眼保健。特殊時期學生在家用電腦或手機學習作業,建議應不超過45分鐘就休息15分鐘,長時間過度近距離用眼,不僅可以導致視疲勞,而且加重近視的發展。因此,應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勞逸結合。

供稿 || 中華預防醫學會公共衛生眼科學分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撰稿 || 王寧利、胡愛蓮、楊曉慧

插圖 || 胡愛蓮、田寧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感染期間如何做好皮膚防護
    央廣網合肥2月11日消息(記者王利 通訊員楊曉娟)勤洗手、戴口罩,做好皮膚清潔、消毒是避免新冠病毒交叉感染和切斷播散途徑的主要方法。但是身邊的實例告訴我們,長期戴口罩導致的面部皮膚乾澀、冒痘、蛻皮;反覆的用洗手液或者皂液、免洗洗手液洗手,手面皴裂、指尖乾裂等皮膚問題也給大家帶來了困擾,因此,在疫情特殊時期,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雷射美容中心主任、安徽省醫學會醫學科學普及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盛秀告訴大家,新冠病毒感染期間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做好皮膚防護也很重要。  常用皮膚清潔劑和消毒劑你知道有哪些嗎?
  • 【一圖讀懂】人們身體哪些部位最易感染新冠病毒?
    【一圖讀懂】人們身體哪些部位最易感染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有的人用防毒面具、手套、鞋套、護目鏡、雨衣等各種裝備包裹得嚴嚴實實。其實病毒傳播風險有高低區別,而哪些部位是過度防護?哪些部位應當重點防護?一張圖告訴你!總之,對於一般的大眾來說,科學戴口罩、勤洗手,就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 新冠病毒在家就能自測?又一波謠言上線,請注意「防護」!
    放鞭炮能夠消除病毒?淡水魚能傳播新冠肺炎,最近不能吃魚?穿防靜電服能隔絕新型冠狀病毒?「點燃法」可鑑別口罩……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時不時的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就會出現各種關於新冠肺炎的傳言,這些傳言打著「科學論證」的標籤,看上去還真像那麼回事,但事實是這樣嗎?  新型冠狀病毒在家也能自測?
  • 沒有科學證據表明佩戴隱形眼鏡與框架眼鏡相比感染新冠病毒風險會...
    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隱形眼鏡佩戴者與框架眼鏡佩戴者相比,感染COVID-19的風險會增加。如有疑問,可諮詢您的眼科醫生。2. 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徹底的洗手和乾燥必不可少,還需要正確佩戴和護理隱形眼鏡,確保良好的隱形眼鏡盒衛生,並定期用肥皂和水清洗眼鏡/眼鏡。
  • Rihanna的父親感染新冠病毒
    據外媒,Rihanna(蕾哈娜)的父親Ronald Fenty(羅納德·芬蒂)感染了新冠病毒,稱一度覺得自己「要死了」。最新消息,父親的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後,已進入醫院治療。Riri和父親的關係並不算太好,童年時期,父親就當面家暴母親,甚至自己也被打。
  • 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 缺乏科學依據
    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 缺乏科學依據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很多人囤了不少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用品。其中,有一類產品名為「銀離子抗菌液」,商家聲稱將其噴在口罩上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首先,我們來看下銀離子抗菌液是怎麼殺滅病毒的。接觸殺菌是銀離子主要的消毒方式。
  • 謠言:左氟沙星眼藥水可以防止新冠病毒從眼部進入
    >> 科普張掖 謠言:左氟沙星眼藥水可以防止新冠病毒從眼部進入
  • 當隱形眼鏡遇上新冠病毒,怎樣佩戴才是正確操作?
    雖然尚無證據表明隱形眼鏡會增大新冠病毒感染風險,但美國眼科學會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的人應「放棄」隱形眼鏡,多戴框架眼鏡,以減少觸摸眼睛的衝動及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有專家建議,如果需要佩戴隱形眼鏡,使用過程中,要保持清潔,用消毒液摩擦和清洗隱形眼鏡。與佩戴隱形眼鏡相似的角膜塑形鏡的佩戴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成為很多人、尤其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 新冠病毒能在家自測?防靜電服能防病毒?新謠言上線注意「防護」
    放鞭炮能夠消除病毒?淡水魚能傳播新冠肺炎,最近不能吃魚?穿防靜電服能隔絕新型冠狀病毒?「點燃法」可鑑別口罩……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時不時的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就會出現各種關於新冠肺炎的傳言,這些傳言打著「科學論證」的標籤,看上去還真像那麼回事,但事實是這樣嗎?新型冠狀病毒在家也能自測?
  • 當隱形眼鏡遇上新冠病毒 怎樣戴才是正確操作?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的近視人數已超4.5億,其中近視高發人群為青少年。而隱形眼鏡由於佩戴方便、不影響美觀,尤為青年人推崇。雖然尚無證據表明隱形眼鏡會增大新冠病毒感染風險,但美國眼科學會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的人應「放棄」隱形眼鏡,多戴框架眼鏡,以減少觸摸眼睛的衝動及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
  • 口罩戴不戴空調開不開?大熱天裡怎麼防新冠病毒
    口罩戴不戴 空調開不開 蚊子傳不傳  大熱天裡,新冠病毒怎麼防?(健康直通車(第24站))  夏日已至,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  據武漢大學健康學院院長、傳染病專家於學傑介紹,目前,北半球正值夏季,南半球已進入冬季,但新冠病毒卻無懼冷熱,葷素通吃,繼續在全球傳播。
  • 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缺乏科學依據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很多人囤了不少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用品。其中,有一類產品名為「銀離子抗菌液」,商家聲稱將其噴在口罩上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銀離子能有如此功效,主要是因為微生物的細胞膜大多數帶有負電荷,銀離子帶正電荷,正負電荷相吸,銀離子就能吸附在細胞膜上,並且能進一步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菌細胞膜內,與其中的巰基發生反應,導致細菌的蛋白質凝固,破壞細菌的細胞和成酶的活性,使細胞喪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當細菌菌體失去活性後,銀離子又會從菌體中游離出來,重複進行殺菌活動,起到持久抗菌的效果。
  • 新冠病毒導致男性不育,有科學根據嗎?
    除了整體確診數和病死率均高於女性外,近來更有研究顯示:在病中和愈後男性患者的精液中均檢測出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會對男性生殖系統造成怎樣的影響?感染新冠病毒是否會導致男性不育? 呼吸道病毒感染生殖器官?新冠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病毒,名稱上的分類是基於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和症狀最明顯的部位。然而病毒的致病行為往往是很複雜的。從感染機制上看,新冠病毒是通過其表面的突起(棘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一種叫做ACE2的蛋白結合,得以錨定併入侵人體細胞的。
  • 清華大學:準確定位新冠病毒和受體相互作用位點
    ■防「疫」動態本報訊(記者 董魯皖龍)日前,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新泉課題組和醫學院張林琦課題組緊密合作,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表面刺突糖蛋白受體結合區與人受體ACE2蛋白複合物的晶體結構,準確定位出新冠病毒RBD和受體ACE2的相互作用位點,闡明了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介導細胞侵染的結構基礎及分子機制
  • 指甲出現橫紋有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
    手指甲或腳趾甲上出現的變化可能是感染了新冠病毒(pixabay)疫情帶來的衝擊對每個人都不輕鬆,作為忙碌在救人一線的醫生學者來講,時刻都在關注著疫情、病毒給人們帶來傷害的點滴徵兆。他提出比較不會被人們注意到的:手指甲或腳趾甲上出現的變化,可能是感染了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徵兆。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醫生拉傑(Karan Raj)也是一名網紅,他在最近的一段短片中指出,人們在手指甲或腳趾甲上看到一條被稱為博氏線(Beau’s lines)的橫紋,可能是身體感染某種疾病的徵兆,例如:新冠病毒。
  • 協和院感專家說|最新新冠病毒的個人防護要點,一文收藏!
    感染性疾病對人類的威脅始終存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截至2021年1月13日,已造成全世界8970萬餘人感染,194萬餘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數據),而且呈現出人傳人、物傳人、物物相傳的複雜形勢。對於大眾而言,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遠離新冠病毒呢?快來聽聽北京協和醫院院感防控院級領導小組組長、感染內科副主任馬小軍教授怎麼說——專家介紹:馬小軍
  • 吸菸喝酒可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專家闢謠:做好個人防護是關鍵
    採用特免血漿可有效治療新冠肺炎2月13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呼籲,新冠肺炎康復患者捐獻血漿拯救危重病人。李愛新指出,從臨床看,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治療康復後,身體內會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可殺滅和清除病毒。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焦點問題透視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焦點問題透視-新華網新華社武漢4月12日電(記者王賢、鄭璐)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隨著武漢「解封」,不斷出現的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備受關注。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的傳染性如何?復工復產後如何應對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風險?
  •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
    舉報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揭示,感染新冠病毒後
  • 美國科學家:戴口罩吧,正常呼吸也可感染新冠病毒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竹子導言:之前的研究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是可以通過咳嗽和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來傳播的,人們在國內疫情爆發期間也都聽從專家的建議瘋搶口罩以防感染。現在國內疫情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人們也開始鬆懈,逐漸把口罩拋之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