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大旅行家馬可波羅的足跡,我們來到了靠近漢口江灘、毗鄰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的馬哥孛羅酒店。這是武漢規模最大的酒店之一,內有咖啡廳、中餐廳、特色美食餐廳及大堂雅座。
因為年底應酬多,我和朋友選擇了這家老牌酒店的上都桃源中餐廳,他家主打精緻粵菜,適合清淡口味人群,而且包房甚好,私密性強,小聚最佳。
本來我對酒店餐廳的需求就是不難吃,環境好,出我意料的是,這家酒店出品居然可圈可點,不免信手推薦一番。
第一道,自然是養生湯一例,暖心。
接著才是正席,以撈雞開幕。
風生水起撈雞,可說是白切雞的升級版,是借鑑了順德魚生的做法。
撈雞,在粵語中有「撈起」之意,在廣東過年過節吃這個,就是圖一個彩頭,越撈越發,而雞則是「無雞不成宴」,特別適合宴請,很有儀式感。
做撈雞,也有講究。粵菜大廚一般會選取120天的小母雞,特別得肥嫩,其步驟是,首先,將整雞去除內臟,洗淨後用鹽、酒醃過;其次,再用雞湯將雞浸熟,晾涼後撕成條狀;最後加入芫茜等各色配料,撈出的雞肉爽口彈牙,而色彩靚麗的很。
粵廚選擇在年底推這道菜,可以看出餐廳的用心之處。
第二道,石烹蒙古黑頭羊肉。
一個神秘盒子內端上來,正好奇不知為何,走近一看,原來是以石頭打底,覆有片片分割好的羊肉,這是一種最原始得烹飪方式。
隨後,合上盒子開始烹飪,內裡的表高溫,讓羊肉收縮,水份減少。約數分鐘,再次打開,加上香菜等,增鮮提色。再次關上,過一分鐘打開,羊肉滿室飄香,迫不及待搞一筷子,香嫩爽滑,毫無腥羶!
這是一道西北、內蒙一帶的風味,但經過粵廚的調製,也算別開生面。
第三道,巴馬環江香牛扣
來自長壽之鄉巴馬的小牛肉,以菌菇打底,做成的扣肉,肥瘦剛好,如南風般和煦溫情。不覺跟有人打趣,「來自長壽之鄉的長壽牛,吃了一定會長壽」。
最後,吃粵菜,一定要以煲仔飯收尾,好吃的煲仔飯,可以給整餐宴席以完美的收尾!服務員貼心地詢問我們口味輕重,然後為我們淋上醬汁,煲內頓時茲拉作響。聽到這美妙的音符,我知道他家煲仔飯必然不賴。
於是,快要吃飽的我們還是每人一碗煲仔飯,全部一掃而淨!算了算人均價格,不過兩三百元,價格還真是划得來,請客又不失體面!
美哉!上都桃源!讓我過了一晌桃花源般的生活,享受了這般美味,再去酒店小住一晚,選個臨江大房,看看江景。然後室內遊泳池、按摩浴池及桑拿浴室等都是商務人士必備的休閒之處。
大江東去也!
想起酒店的一條介紹,讓我們在這樣的美景中遐想:
「武漢馬哥孛羅酒店座落於景色怡人的長江河畔,飽覽長江的迷人全景。酒店周圍坐落著各種名勝古蹟及各類博物館,從擁有九十年歷史的江漢關鐘樓,到宋慶齡漢口舊居,再到未來感十足的武漢科技館。入住酒店一日,便能領略煙波浩渺的歷史和未來,探訪館藏豐富的博物館,體驗各類激動人心的展覽和活動。酒店背後的黎黃陂路兩側,仍保留了大約17處租界時代遺留的歐式建築,現在聚集了大量文藝小清新的咖啡館,是武漢文藝青年的聖地。」
這大概就是我們這些都市人群所追逐的「浮生半日閒」吧!
作者: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