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鴻政 聽李醫生說
今天又送走了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跟我們同住一個酒店,他們凱旋而歸,讓人羨慕。相信我們也可以很快完成使命,治療好最後一批危重病人後,歸家日期也不遠了。
祝福。
跟大家分享一個病例,讓人心痛又無奈的病例,這個病例太常見,導致很多人死亡(可以說無辜枉死),但很多人一直沒上心,所以接二連三發生悲劇。這樣的悲劇其實可以避免,正因為本可避免,才說是悲劇。希望朋友們能引以為戒,點擊再看讓更多人看到。
一個多月前接了一個電話,是我高中同學打過來的。
本來不想打擾你,知道你在武漢支援,但實在是焦急,萬般無奈,只好給你電話。我同學跟我說,滿嘴歉意。
我說臨床救治工作是繁重些,但也是有時間休息的,有什麼事可以直接說,沒關係的。
得到我的回覆後,他說是關於他父親的身體健康問題。我一聽,就知道有麻煩了,再加上他不安焦慮的語氣,更加確定是棘手的問題。
很快他微信發了一張圖片給我,是腹部CT報告單,報告顯示有肝硬化,而且右肝有個10cm大的腫塊,看報告的描述,很有可能是個肝癌了。但由於僅僅是個CT平掃,醫生還不敢確定,只能建議進一步做CT增強掃描。
CT增強做了麼?我問。
做了,昨天剛做,還沒有結果。他回復我說。
CT增強是必須要做的,它可以進一步確定是不是肝癌。
我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CT和CT增強的區別。CT就是斷層掃描,平時我們拍攝胸片都是一張片子而已,從前胸到後背,所有的器官重疊在一起壓縮了起來,胸片(X光影像)只能看到平面,沒辦法看到三維影像。而CT是把射線把人體一層一層切開拍照,再三維重構,所以我們能清晰看到每一個臟器的位置和異常。肝臟長了腫瘤,必須做CT才能看清楚。
光是CT平掃還不能確認是肝癌,只能說看到有個腫塊。至於這個腫塊是不是肝癌,得進一步做CT增強掃描。CT增強掃描也是CT,只不過做CT的同時給病人血管注入造影劑(增強劑),造影劑很快就會分布到肝臟這邊,尤其是很快會分布到腫塊裡面。因為肝癌的血管比較豐富,所以造影劑很快就會進入腫塊,而如果不是肝癌,比如說是肝囊腫或者肝膿腫,它們沒什麼血管的,造影劑不會進入腫塊。這樣一對比,差異就出來了。
所以CT增強如果看到腫塊裡面有很多造影劑(經典表現是快進快出,這是專業詞彙,大家不必要去理解),意味著腫塊血管比較豐富而且符合肝癌特徵。但也不是說腫塊有造影劑分布就是肝癌,比如肝血管瘤,這也是腫瘤,而且腫瘤都是血管,所以造影劑會更加豐富聚集,但醫生一看就知道這不是肝癌,這是肝血管瘤。這是很專業的判斷,大家只需要知道,CT增強掃描是可以斷定肝癌診斷就可以了,不一定需要病理檢查。
好了,回到我們這個病例上。
他告訴我,醫生已經跟他說了,這是肝癌的可能性最大,而且已經有肝硬化了,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治療嗎。他問我,聲音很低沉,他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可以理解。
我深吸了一口氣,緩和了一下情緒,認真看了報告描述,的確很像肝癌。更關鍵的是,肝硬化也非常厲害。再一看患者年齡,59歲。勞動了一輩子的農民啊,此時此刻,讓人痛心萬分。
我這個同學雖然不是醫生,但大概也知道肝硬化、肝癌的恐怖。所以一開始他就表現得很失落、慌張。
你爸爸有沒有不舒服,我問。我其實是想責怪他,為什麼都這樣了才去看醫生,為什麼不在肝硬化早期、肝癌早期的時候看醫生呢。但我忍住了,說這些也是沒有好處了。
他平時就說胃不舒服,這段時間就說沒什麼力氣,幹活容易累,所以就去檢查了,一檢查就這樣了。他回答我說。之前查過胃鏡也沒什麼事啊,所以一直沒放心上。
老天,病人這個胃不舒服,很可能不是胃不舒服啊,很多人經常會把所有腹部不舒服都歸因於胃不舒服,事實上很多不關胃的事情。就好像眼前這個病人,是肝硬化啊,肝癌啊,這些都可能導致腹部不舒服的,甚至會有右腹痛的。絕對不能簡單的根據疼痛的部位來定性是哪個器官出了問題,絕對不能。
胃不舒服有多久了,我問。你爸爸喝酒麼?
他不怎么喝酒的,胃不舒服得有好幾年了吧,斷斷續續的。我同學說。聲音很低,低到我都快聽不到了。
你爸爸有沒有B肝的。我問,中國有將近一億人感染了B肝,其中2000萬是慢性B型肝炎,這2000萬慢性B型肝炎患者如果不經過積極抗病毒治療,將會有相當不一部分進展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這絕對不是鬧著玩的。
他說不知道他爸爸有沒有B肝,醫生也沒有說。
我讓他把所有化驗結果發給我,其中就有一些抽血項目。我看到了B肝兩對半結果,是個小三陽。再看肝功能報告,轉氨酶是升高的,ALT 82U/L,AST 69U/L。事情終於弄清楚了,病人是個小三陽型慢性B型肝炎,而且已經進展肝硬化了,還有肝癌,B肝的三部曲,他都經歷了,目前在肝癌階段。
你爸爸有B肝的,你以前不知道嗎。我儘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不去責怪他。
他說真不知道,以前沒留意。沒做過體檢。
天意弄人。
這是他們這一家子犯的第一個錯誤,自己爸爸什麼時候患上的B肝,他不知道,B肝進展到什麼階段了,也不知道。這是很悲劇的事情。中國人勞碌了一輩子,買房買車買地,卻從來不跟自己去醫院體檢一次。但凡有一次最基本的體檢,做個血常規、肝腎功能,都能發現端倪。可惜沒有。只要一發現肝功能不正常,醫生就會給你追蹤下去,到底什麼原因導致的異常,如果進一步做B肝兩對半,B肝DNA測定,發現是B肝,及早進行抗病毒治療,多數患者是可以避免發展到肝硬化、肝癌階段的。
他們這一家子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錯把腹部不舒服當做是胃的問題。如果當時看到胃鏡沒問題,進一步檢查或許也能發現B肝的問題。但很有可能當時已經有肝硬化了。這個錯誤也不能全怪他,接診的醫生也有一定的責任。人家胃鏡沒有問題,那就找其他問題啊,胃鏡沒問題就讓他回家了,這說不過去。但是,我也理解他們,就醫環境太過複雜,有些時候醫生不能要求患者多做檢查,有些時候是醫生自己臨床思維問題,有些時候是門診量太大根本沒可能照顧到了患者的每一個細節......錯綜複雜,釀成慘劇,
等等CT增強的結果吧。我說,如果出來結果真的是肝癌,並且有轉移的話,那就意味著是肝癌晚期了,肝癌晚期很難有辦法了,手術也不能解決問題,到時候再讓醫生看看有沒有辦法緩解痛苦。我儘量說清楚每一個字,語速放慢一些。
同時我也囑咐他,因為我不是外科醫生,很多東西沒有外科醫生懂得多,到時候還是要參考外科醫生的建議為主。
2天後,他發微信給我,CT增強結果出來了,是肝癌,並且門脈有血栓,肺部也掃了,肺有轉移。
可以下結論,這是肝癌晚期了。
當地醫生告訴他,沒有治療的必要了,並且很坦誠跟他說,花再多錢都無濟於事,讓他帶些止痛藥就出院了。同時還有一些抗病毒藥物,B肝、肝硬化還是要治療的。
1個月後,也就是前幾天,他再次給我信息。
他父親過世了。
我一聽到這個消息,精神一陣恍惚。病情進展還是太快了,可能跟腫瘤本身有關,也可能跟患者精神壓力有關,很多時候,腫瘤患者一旦知道自己有惡性腫瘤,會加速死亡,這種事情遇見不少。
但不管如何,他的悲劇已經釀成。
我們呢?
朋友們,當你面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我給大家2個建議:
1、不管多忙,每年帶父母做個簡單體檢是必要的,自己也要體檢,別以為30-40歲壯年無需體檢,這是大錯特錯的。我去年給我爸媽做的體檢單,每人差不多2000元,涵蓋了大多數有用項目,這個錢花得值。
2、如果有B肝,我指的是慢性B型肝炎,不是B肝攜帶者。如果是慢性B型肝炎,一定一定要儘早接受抗病毒治療(比如口服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抗病毒治療能最大可能避免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B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悲劇,時有發生,請大家把此文轉給所有人,讓大家警惕起來。上醫治未病,等到肝硬化晚期、肝癌中晚期再來處理,無力回天。
(完)
原標題:《血的教訓:錯過2次機會,他父親丟了性命。1億人暴露槍口下,轉給有需要的人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