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郎伴娘這個詞彙是從西方傳來的,西方婚禮中會有伴娘、男童和男儐相這三種角色,傳說嫉妒信任幸福的惡靈會在婚禮當天傷害新人,如果婚禮上有許多著裝類似的人就能保護新人。
中國傳統民俗也有一個角色,叫喜娘,在北京舊時代也叫迎親太太,選擇的條件是已婚女性,兒女雙全,家庭幸福,寓意給新人帶來幸福。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解釋,本意都是為新婚的兩個人帶來更多的祝福。
現在婚禮伴娘伴郎的出現更多的是協助新人去進行一些必要的工作,具體都有哪些呢?
1. 伴郎伴娘是新郎新娘的「保險柜」。作為新人最信任的朋友,婚禮當天一些重要物品的保管非伴郎伴娘莫屬了。比如戒指、手機、甚至是紅包等。
2. 伴郎伴娘是新人的「精神支柱」。婚禮當天作為主角的新郎新娘難免會緊張,甚至會有些許焦慮到的情況,此時的小兄弟小姐妹就是最好的精神支柱,幫新人放鬆心情,更完美的完成儀式。
3. 伴郎伴娘是新郎新娘最好的拍照「道具「。這裡不得不說儐相團的優勢了,凹起造型來毫不費力啊。
4. 伴郎伴娘是儀式中的「禮儀」。儀式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道具的傳遞,比如交換戒指、敬茶、傳遞相關的物品。當然這些工作也可以由婚禮督導來完成,但是身著禮服的人在舞臺上出現效果更佳喲。
5. 伴郎伴娘是敬酒時的得力助手。伴娘端糖,伴郎端「酒」,充當移動道具臺的同時,還要做好紅包保管員,不得不說,伴郎伴娘辛苦啦!
現在結婚照伴郎伴娘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友誼深厚的體現,只有自己最在乎的盆友才能榮獲這個席位,當然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未婚的盆友,不過其實也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只要家人不反對,結婚的盆友照樣兒可以出現在儐相團裡喲。最後再給廣大的伴郎伴娘提個醒兒:一般情況下,不建議新人去記下彩排的流程,只是走個過場感受一下,作為當天重任在身的伴郎伴娘就需要多熟悉流程環節,與婚禮督導打好配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