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是有兩個前提條件,1、在論文檢測前是否有正確填寫論文作者。2、在發表過的論文是否是同一個作者,當然這個可能性較小但也不能排除。知網學術不端的查重系統對論文重複除了計算連續13字的重複之外,還有根據語言模糊算法,不是靠簡單的同義詞替換就可以糊弄過去的。
如果有滿足前面所提到的兩個前提條件,你完全不必擔心會與之前發表過或者查重過的論文重複,因為知網學術不端系統對論文是否重複是通過論文的作者去判定的。另外,如果只是借用系統的檢測而並沒有實則發表過這篇論文,一般是不會判定為重複部分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已經成功發表過一篇論文並且在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已經收錄,當在第二篇論文查重的時候,切忌直接拿來用而是使用引用的方式,否則將會被判定為重複部分。
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的重複率是怎麼計算的
如果有使用過其它第三方如萬方論文查重系統、維普論文查重系統的相信對這個連續13字相同將被判定為重複部分的計算方式有所了解。實際上,如果單單只靠這個簡單計算重複率的計算方式是不成立的。據了解,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還採用了語句相似性的模糊比對,所以如果要實現降重,除了簡單的同義詞替換還需要增加結構調整以修飾填充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維普論文查重系統的算法也更為嚴苛,它採用國際領先的少量論文動態語言跨域識別加指紋比對技術,因此成為不少高校指定的論文查重檢測系統。
如何讀懂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的報告
知網學術不端的檢測報告有兩分,一份是較為簡潔的報告,體現在論文的重複率、總字數、引用字數等。另一份是較為詳細的全文檢測報告,分別用綠色、黃色 、橙色、紅色表示內容的重複率的高低,作者可以根據裡面的報告去進行針對性的修改。綠色表示該部分沒有檢測到重複;黃色除了表示重複的內容大於一千,並且重複比例在1%~40%區間;橙色則為檢測到的重複比例在40%~50%重複部分的字數大於5000字;而出現了紅色說明這重複比例區間在50%~100%之間,重複的字數大於一萬字。隨著知網學術不端系統的更新迭代,不同顏色的表示也有可能表達的是另一個意思,大家注意甄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