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云:「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為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
俗語說:「爬山要耐得斜坡上的險徑,踏雪要有膽踏過危險的橋梁。」可見這一個「耐」字具有深長的意義,險詐奸佞的世間人情,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如果沒有這一個「耐」字支撐下去,有幾人不墜入雜草叢生的溝壑呢?
烏龜,堪稱大自然最完美的傑作。因為作為一個物種,它的進化與繁衍生存都是屬於非凡成功的典範。
一般人看烏龜,只注意它的醜陋、笨拙,而忽視了它那種難能可貴的烏龜精神和超強的生命力奇蹟。
實際上,在烏龜身上,有許多的優秀品質,是值得人類學習的。
首先,它是頑強的信念守恆者——物種的長存和自身長壽這一亙古不變的先天信念,使它們能夠億萬年繁衍,生息不滅。
所以,連我們人類也不得不謙卑地稱它們為古老的物種。
耐心,在必要的情況下,它可以做到生與死的暫時互換,以達到求生存的目的。
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都無法做到的。
只要需要那樣做,它的耐心即可化為頑石,幾天、幾個月乃至幾年一動不動。
自然界的殘酷讓它們明白了,時間是戰勝一切的法寶。
而利用時間作武器克敵制勝,就必須煉成一種近乎於死亡的超凡耐心。
而這種耐心必須由一副堅硬的甲殼來保護,堅硬的甲殼就是烏龜抵擋外界侵害的外衣,即使那外衣讓它看上去笨拙醜陋,它也絲毫不在意。
烏龜的成功讓驕傲的人類嫉羨無比,所以,自古便有人類拜烏龜為師的先例。
練氣的人,專有研究龜息之術的,佛家的坐禪,以及現代人搞的坦克等等都是從烏龜的身上模仿而來。
拜烏龜為師,你將受益無窮。
心燈就烏龜而言,它無非就是求生存、長壽,對人而言,則是指追求的忐向和成功的信念,但是不管你的目標是什麼,你都需要向著你的目標努力。
目標不同,成功的形式自然也是各異的。
你可能乘飛機在天上飛來飛去,或駕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或藉助於電腦、電話……,而烏龜在泥土裡緩緩挪動或縮進甲殼中與食肉動物們較量意志。
成功不會因形式而產生貴賤。任何一種形式的成功者都是可貴的。
因為心燈隨生命而來,沒有金銀銅鐵之分,只是很多人從不知它的存在,所以終生也沒想到去點燃它;
很多人點燃了之後,遇到狂風疾雨或跌了個跟頭熄滅了,便從此不敢再點燃它;
而另一部分人則是精心呵護著它,永遠不會使它熄滅。
因為風能吹進耳朵,但無論如何吹不到心裡頭。
懦弱者的理由,百分之九十九是強詞奪理,而更多時候,他是拿這種偽造出來的理由恐嚇欺騙自己。
如果這社會上有素質法庭,那些自卑、懦弱的傢伙將會被判刑,送人素質強化訓練營中去接受改造。
相信刑滿釋放之後的他們,個個優秀無比。
有一個遠大的志向,不怕壓力,不懼辛勞,所謂成功之路,不過如此而已。
一隻懶惰的烏龜,它很少出去覓食,因為它覺得那樣做對烏龜而言實在太辛苦了。
同類們每天要爬出很遠去尋找食物,它卻每天懶洋洋地趴在那兒曬太陽,得到就吃一頓,得不到就餓著。
老烏龜問它:「你怎麼總是不動?沒看見大家都在努力尋找食物嗎?」
它說:「我在積蓄能量,練功吶!」 懶惰的藉口俯拾皆是。
它就這樣過了一天又一天,還嘲笑那些不辭辛苦的同類。
有一天,兩隻小鳥落到它的殼上歇腳,還不停的品頭論足,嘰嘰喳喳不停:「哇,它好難看啊!又笨得要死,不會飛!」!
「真是傻死了!背著這麼一副沉重的外殼簡直是愚蠢之極!」
「人家那叫活動房屋,走到哪兒背到哪兒!」
這隻烏龜羞愧死了,它感到作為一隻烏龜無疑是奇恥大辱,對於自己背上的殼,它更是厭惡無比。
於是,它爬到一塊大石頭下面,發了瘋似地磨自己的殼。
它從沒有這麼辛苦,這麼勤奮過。一連磨了幾天,它終於將身上的甲殼磨得所剩無幾了,儘管滿身傷痕,鮮血淋漓。
但它總算出了一口惡氣:「我終於是脫去了這副象徵著恥辱與愚蠢的烏龜殼了。」
然而,它卻不敢去見自己的同類了。
如果你的志向僅僅因為別人的恥笑就改變了,那麼你只能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成功了。
而那些心中沒有志向,缺乏人生信念的人,做蠢事時往往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一支工程隊到大山裡施工,在給工程總指揮安置辦公桌時,工人們發現右邊的桌子腿矮了一點,怎麼也放不平。
這時,一個工人發現工棚角落裡有一隻雞蛋大小的山龜,便順手拿來塞到了桌腿下。
桌子墊平了,工人們散去。
總指揮是個脾氣暴燥的人,每每打電話、開會、訓人都要拍桌子,而拍的地方正是小山龜墊腿的右下方。
時間久了,桌面竟給總指揮有力的大手拍裂了幾道縫。
三年過去,工程完工。當搬起辦公桌後,人們突然被一個奇蹟驚呆了:小山龜緩緩地伸出了頭和四肢,爬動了起來。
人們驚呼起來,被這樣的一個奇蹟驚呆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就算總指揮經常拍桌子震不死它,你總得有吃有喝吧?
它是怎麼存活下來的?
每一個知道這件事的人,都不得不認為它是一個奇蹟。
三年中,從沒有人注意過它,以為那是塊石頭或死龜殼兒。
但就是這個不被人注意的小龜,用生命演繹了一個傳奇。
在這樣一種頑強的生命力面前,誰能不折服呢?
我們作為人類,無法破解這隻小山龜生命的全部謎題,更無法理解小山龜被當成了辦公桌的墊腳石時,有過怎樣的掙扎和絕望。
但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它沒有被絕望徹底打敗。
雖然它絕對無法掙脫一張裝了東西的辦公桌的重壓,更不知這種日子要堅持多久,但它並沒有放棄生存的信念。
它以驚人的毅力耐心地等待。
也許山中霧氣大,能給它提供了少許的養分和水分,也許偶爾會等到一隻蚊子或蒼蠅讓它果腹,甚至它根本就沒吃沒喝,僅憑一種求生的意念維持生命。
但是它堅持了漫長的3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
生命的奇蹟完全在於你必須賦於它一種信念的力量;一個在信念力量驅動下的生命即可創造人間奇蹟。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受漢武帝之命,以中郎將的身分為特使,拿著漢武帝親手交給他的「旄節」,與副使張勝以及助手常惠和百餘名士兵,攜帶著送給單于的禮物,護送以前扣留下來的全部匈奴使者回匈奴去。
當蘇武在匈奴完成任務準備返漢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前些時候投降匈奴的漢使衛律有個部下叫虞常,想要謀殺衛律歸漢。
這個虞常在漢朝時與張勝私交甚好,就把整個計劃跟張勝說了,張勝贈送伐物以示支持,沒想到虞常的計劃還沒實施就洩露了。
蘇武因張勝而受牽連,他怕受審公堂給漢朝丟臉,想拔刀自殺,被張勝、虞常制止。
虞常受審,經受不住酷刑供出了張勝,因為張勝是蘇武的副使,單于命令衛律去叫蘇武來受審,蘇武不願受辱,又一次拔刀自殺,被衛律抱住奪下刀來,但蘇武已受重傷,血流如泣暈死過去。
蘇武視死如歸,單于佩服他的勇氣,希望蘇武能夠投降為他效力,早晚派人來問候,企圖軟化蘇武。
但蘇武不肯屈服。 蘇武恢復健康後,單于命令衛律提審虞常和張勝,讓蘇武旁聽,在審訊過程中,衛律當場殺死虞常以此威脅張勝。
張勝膽卻跪下投降,衛律又威脅蘇武並舉起寶劍向蘇武砍來,蘇武面不改色地迎上前去,衛律看軟化威脅都不能使蘇武屈服,就報告單于。
單于聽說蘇武這樣堅強,就更加希望蘇武投降。他下命令把蘇武囚禁在一個大窖裡,不給一點吃喝。
這時天上正下著大雪,蘇武就躺在那裡,嚼著雪團和氈毛一起咽進肚裡,幾天以後,仍頑強地活著。
單于一計不成,又命令人把蘇武遷移到北海沒有人煙的地方,讓他獨自放牧公羊,說是等公羊生子才讓他歸漢,在荒無人煙的北海,蘇武白天拿著漢朝的旄節放羊,晚上握著它睡覺。
沒有口糧,他就挖掘野鼠洞裡藏的草籽充飢。
當單于又派人勸降,並告知他母親已死,兄弟自殺,妻子改嫁,兒女下落不明、死活不知的消息,想以此達到動搖他的信念的目的,但又一次被他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蘇武在荒涼酷寒的北海邊上,忍飢挨餓、受盡苦難,但仍以堅強的毅力,度過了漫長的、艱苦的歲月。
一直到漢昭帝始於元六年(公元81年)的春天,經幾度交涉,蘇武、常惠等9人才終於回到了久別的首都長安。
蘇武出使的時候,是個40歲左右的壯漢,他匈奴過了19年非人的生活,歸漢時已是個鬚髮皆白的老人。
蘇武堅忍不屈、不怕磨難、永不失節的事跡轟動了朝野上下,被編成歌曲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從自殺到頑強的活下來,蘇武的所作所為都是在逆境中向敵人顯示大漢朝人的一種尊嚴。
兩次自殺是怕大堂受審給祖國丟臉,說明他根本就是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剛強漢子。
後來又在極其惡劣的非人生活條件下堅持了19年之久,卻是在向敵方示威:我雖無力反抗,但我決不投降變節。
他抱定了「我頑強地活給你看」和「不回漢朝,死不瞑目」的信念,克服所有的困難,承受著非人的折磨,終于堅持到返家歸國。
堅定的信念創造了奇蹟。
他在不可能的條件下生存了19年並最終夙願得償。
人生之路布滿荊棘,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遂人願,苦累和逆境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忍苦耐勞,忍辱負重耐寒,便是人生中一種經常性的忍,也是有志者必須做到的第一忍。
假如連苦累、饑寒、失敗和侮辱都忍不了,那就沒有什麼能忍受的。
可是,越是經常性的忍,越需要精神和毅力來支撐。
否則,一點苦也受不了,那就休想幹成什麼大事,經受更重大的人生挫折和非常的磨難。
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