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泡泡不要緊,護理不當會產生兩方面的副作用

2020-12-21 王杭州愛時尚

將整個愛心獻給孩子,將美好德行傳給孩子。以真正其心,以善誠其意,以美修以行。

文章類型|育兒心經

文章字數|1486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很多孩子都有吐泡泡的現象,很多老人都說孩子吐泡泡其實是到了出牙的時候,我女兒4個多月也會吐泡泡,當時我媽說孩子估計是出牙了,結果我姑娘9個月才長第一顆牙。嬰兒吐泡泡的原因有很多,有時不一定是長牙。

如果你知道如果你準備好了為什麼嬰兒會吐泡泡?

身體開始為補充食物做準備。

寶寶出生後,有很多能力是後天才開始發展和提高的,有些能力是後天才需要學習的,其中冒泡是因為寶寶的唾液腺開始發育。其實,只要是孩子的家長都會發現,觀察孩子的能力發展是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的,沒有一個環節是單獨存在的。

嬰兒唾液腺的發育會開始分泌更多的唾液,這其實是在為孩子添加輔食做準備,一是唾液有消化酶,唾液可以幫助食物消化;二是唾液會分泌更多,這其實是孩子開始練習吞咽能力,只有大腦熟練掌握了這種吞咽能力,孩子才能順利吃到輔食。如果沒有口腔分泌,吞咽能力就練不出來。

因此,雖然是小現象,但背後卻有著大意義。

嬰兒吐泡泡是真的要長牙了

有些寶寶在準備長牙的時候開始吐泡泡。除了寶寶吐泡泡伴有大量口水外,可以仔細觀察寶寶的牙齦是否有變化。如果牙齦紅腫,寶寶就會長牙,因為出牙時牙齦會刺激神經,口腔分泌的唾液增多,一般在出牙前一個月,很多寶寶就會流口水。此外,媽媽還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表現

孩子們喜歡咬東西,比如玩具、瓶子,甚至是媽媽的乳房。

孩子總是喜歡哭,黏黏糊糊的,變得更難帶了;

孩子晚上睡不好容易醒嗎?

如果你的寶寶出現這些症狀,證明長牙、哭鬧、粘牙、睡眠不好都是牙齦不適帶來的。

3個月前寶寶吐泡泡要小心肺炎。

大多數情況下嬰兒起泡是正常的,但也有少部分可能是疾病的前兆,即3個月以下的嬰兒起泡可能有肺炎的風險。

由於寶寶的氣管狹窄,一旦孩子得了肺炎,不會咳嗽,但寶寶會通過吐泡泡的方式將肺部的分泌物排出體外。因為新生兒肺炎和小兒肺炎不一樣,很多情況下寶寶不會咳嗽,不會咳痰,不會發燒,所以需要媽媽們仔細觀察。

除了吐泡泡,如果孩子有肺炎,還會有這些表現,比如嗆奶,尤其是平時不嗆奶,突然開始嗆奶;精神萎靡,還會有食慾下降、嗜睡等。因為3個月前,孩子通常唾液很少,一旦吐出帶有這些症狀的泡沫,就需要格外注意。

寶寶在自娛自樂

半歲以後,孩子總喜歡吐泡泡,很可能是寶寶在自娛自樂。6個月時,寶寶開始主動探索世界,如果孩子吐泡泡的行為引起了父母的注意,父母就會轉過臉和孩子說話,這時孩子就會試圖用這種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氣泡護理錯誤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寶寶吐泡泡可能沒事,但家長的護理工作不到位,容易傷害到孩子。

越來越多的唾液疹。

起泡的副作用之一是唾液疹。口水最容易長在孩子的口腔周圍,想要避免口腔周圍出現口水疹保持乾燥,家長需要做兩個步驟,很多家長只做了第一步,往往忽略了第二步。

第一步,要保持口腔乾燥,最好用紗布輕輕接觸寶寶的唾液,而不是用力擦拭,擦拭容易對孩子的皮膚造成二次傷害。

第二步,晚上用清水幫寶寶清潔口水,用兒童潤膚露滋潤皮膚。

這樣有助於皮膚上的黏膜儘快修復。

操作不當易引起腹瀉。

寶寶出牙期很多寶寶開始吃玩具,手抓什麼吃什麼,很多媽媽習慣用溼巾給寶寶擦手或者用溼巾幫寶寶擦玩具,長期如此,寶寶容易把殺菌劑擦到嘴上,這些物質會破壞孩子的胃腸道菌群,導致孩子會出現腹瀉。如果孩子有用溼毛巾擦手的習慣,經常腹瀉,媽媽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嬰兒的冒泡行為什麼時候會結束?有兩個時間點,第一是孩子開始添加輔食之後;二是孩子長牙後,這種吐泡泡、流口水的情況會自主消失。如果孩子流口水還是比較嚴重,就要考慮是否是病理性流口水。

用我的細心、耐心和愛心、換您的安心、放心和舒心。

相關焦點

  • 兩個月寶寶調理腹瀉意外解決了伸舌頭吐泡泡
    兩個月寶寶調理腹瀉意外解決了伸舌頭吐泡泡昨天妹妹一同學的媽媽,帶著兩個月的小寶寶過來,起因是近幾天有些腹瀉,大便有泡沫。才兩個月的寶寶,個子比較大,胖嘟嘟的大臉盤,嘴裡總是不停的吐泡泡,看到這樣,心裡有些擔心:可別發燒。
  • 孩子經常吐泡泡、流口水,是不是不正常?5種原因要了解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看到有位寶媽在論壇裡詢問大家:她家寶寶現在3個月大,嘴巴一直往外吐泡泡,像是吹口香糖一樣,還流口水,每天不停換圍嘴,是什麼情況?其實關於寶寶吐泡泡、流口水的問題,一直眾說紛紜。
  • 大閘蟹為什麼會吐泡泡?
    而這些買回去的大閘蟹從離水開始蟹嘴便會一直吐白色的泡泡。事實上,陽澄湖大閘蟹離水後吐泡泡是正常現象,非但不是不新鮮的象徵,而是大閘蟹生命體徵旺盛的標誌,甚至對於經驗老道的挑蟹行家來說,大閘蟹吐泡泡的現象還能作為挑選有活力的陽澄湖大閘蟹的重要參考依據。
  • 簡筆畫:吐泡泡的小金魚
    先畫小魚的兩片嘴,這個嘴是要往外吐泡泡的樣子。然後再用兩條線畫出小魚的身體,下面的一條線,不要全部畫上要留出一點空隙。然後在留出空隙的地方畫上魚鰭,這個魚鰭有點像一片葉子。然後在右邊畫出魚的尾巴,尾巴裡面再畫出一些小尾巴。然後在魚的身體裡畫出一些小浪線,做魚的魚鱗。
  • 寶寶怎麼像螃蟹一樣不停吐泡泡?醫生一查竟發現...
    來自台州的女嬰小琪,出生後被發現吃不下奶,還像螃蟹一樣不停吐泡泡,呼吸急促。醫生不能從她的口腔和鼻腔插入胃管。經檢查,醫生發現她的食管竟是「死胡同」,沒有和胃連通。   女嬰小琪先天性食管閉鎖示意圖  溫州網訊 來自台州的女嬰小琪(化名),出生後被發現吃不下奶,還像螃蟹一樣不停吐泡泡,呼吸急促。醫生不能從她的口腔和鼻腔插入胃管。經檢查,醫生發現她的食管竟是「死胡同」,沒有和胃連通。
  • 會吐泡泡的金魚
    金禧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看著雨水譁啦啦落地所激起的泡泡,一個破滅一個新生,一個接著一個,越聚越多。她看得入迷,不知不覺用嘴吹起了泡泡,她輕輕送到嘴邊一口唾沫,又輕柔地吹了出來,因為唾液沒有黏度,很快就破了,但金禧覺得很好玩,就樂此不疲地吹著。這雨不知道要等多久,很多小夥伴把書包塞到衣服裡往家跑,漸漸一個個都走光了,金禧也只好冒雨回去了。
  • 上眼皮吸脂會不會對眼睛產生副作用
    上眼皮吸脂會不會對眼睛產生副作用專家QQ號:4001018656
  • 迷你世界:會吐泡泡的彩色鑽石,情人節告白神器,女神的最愛!
    情人節剛剛過去不久,很多玩家在迷你世界裡造出各種告白神器,像自動鞦韆、發光氣球等等都是非常棒的情人節告白東西,不過近日有位大神造出了一款情人節告白神器,這款告白神器就是會吐泡泡的彩色鑽石,要知道鑽石可是每一位女神都愛的東西,而且大神造的鑽石還會吐泡泡,更是增添了浪漫的氣息,可以說這種會吐泡泡的鑽石絕對是女神的最愛,下面就來瞧瞧這款會吐泡泡的彩色鑽石是如何建造的吧
  • 你以為《我喜歡你》會冒粉紅色泡泡?沒錯,林雨申真的吐泡泡了!
    你以為《我喜歡你》會冒粉紅色泡泡?沒錯,林雨申真的吐泡泡了!現在小說被翻拍已經成為娛樂圈內的一種模式,小時候的電視劇在片頭都會標註,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字樣,現在的電視劇片頭都會標上根據某某小說改編。有時候,同一本小說也會被翻拍成電視劇與電影兩個版本,像《誅仙》、《微微一笑很傾城》、《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何以笙簫默》、《七月與安生》等。網友們自然也會對兩個版本進行比較,比較也就是演員的演技了,在劇本上沒有太多的可比性,畢竟電影與電視劇的時長不一樣,所以限制也就有所不同。
  • 新生兒腸絞痛按摩手法&寶寶護理知識集錦
    寶寶護理知識集錦寶寶出生頭三個月,不管是吃,還是睡都沒有規律,在三個月到六個月,睡眠會慢慢變得規律起來
  • 杭州女嬰剛出生嘴裡像螃蟹一樣吐泡泡 差點窒息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胸外科病房,正住著五六個患有食道閉鎖的新生兒,出生才20多天的女寶寶小思佳就是其中一個。嘴裡像螃蟹一樣吐泡泡小思佳的媽媽許女士告訴記者,她今年已經37歲了,和老公都是重慶人,在蕭山打工。二孩政策開放後,已經有一個孩子的他們很快又有了寶寶。
  • 新生嬰兒吃不下奶 還一直像螃蟹一樣吐泡泡
    來自台州的寶寶小琪(化名),出生後被發現吃不下奶,還像螃蟹一樣不停吐泡泡,呼吸急促。更驚人的是,醫生從小琪的口腔和鼻腔均不能插入胃管。經檢查,醫生發現小琪的食管竟是個「死胡同」,沒有和胃連通。記者今天從溫醫大附二院了解到,經手術,小琪終於能進食了。
  • 寶媽放心之選 | 德國施巴嬰兒泡泡沐浴露,讓寶寶愛上洗澡!
    一開始寶寶總覺無聊,剛碰到水就想出來,好不容易坐進盆裡,又開始亂動,沐浴露總弄到眼睛裡。辛辛苦苦折騰完,想要感受一下寶寶水嫩Q彈的肌膚,卻發現肌膚特別乾燥,真是太鬱悶了!不用愁,熒熒家給寶媽們推薦一款好用的東東,德國施巴嬰兒泡泡沐浴露,讓你的寶寶愛上洗澡。
  • 肌膚護理不能少了它,泡泡麵膜哪個牌子好
    泡泡麵膜通過護膚物質在體溫作用下快速氣化,產生密集的小泡泡,並吸收空氣中的氧氣,通過毛孔將其自身的營養成分滲透到肌膚中,通過氣泡護理吸附毛孔內外汙垢,深層清潔肌膚,同時泡沫為肌膚注入新鮮氧氣,具有精緻緊緻毛孔,維持肌膚水油平衡等功效
  • 別把泡泡玫瑰不當玫瑰,多頭泡泡玫瑰也很美
    但是還有一種玫瑰,每一支上有至少3-5朵花,個頭沒有單頭玫瑰大,我們叫她多頭玫瑰,或者叫泡泡玫瑰。巧克力泡泡上面就是非常復古的巧克力泡泡玫瑰,每一支上至少3朵花,花型沒有單頭玫瑰那麼大,但是復古的顏色,密密麻麻的花頭,紮成10支1扎的花束,也是非常好看的。
  • 母乳吐、哭吐、腹瀉吐、餵輔食吐,這幾種吐的表現你知道嗎?
    1、大部分嬰兒期的吐奶都是因為「胃淺」,許多寶寶在出生2周後會出現吐奶。在寶寶剛吃完奶後,或者剛被放在床上,一用勁就會從嘴角溢出。吐完奶後,寶寶並沒有任何異常或者痛苦的表情,這種吐奶是正常現象。主要是由於寶寶的胃呈水平狀、容量小,而且食管和胃之間的賁門括約肌彈性差,容易導致胃內食物反流。
  • 生活護理 寶寶耳垢究竟要不要緊?
    懶懶地趴在媽媽的大腿上,享受媽媽溫柔的對待,以致於現在很多美容院,理髮店也總是在問,「要不要掏耳朵」啊?,似乎掏耳朵就是一種享受,此外,如果掏耳朵成習慣了,一不掏耳朵就不自在。甚至很多麻麻也會想主動給寶寶定期清理耳垢,且不說,市面上還有很多適合嬰幼兒的耳垢工具賣。可是這樣做對嗎?
  • 合生元益生菌怎麼樣 益生菌會對寶寶有副作用嗎
    相信很多媽媽們都知道益生菌,家長們非常的喜歡給寶寶吃益生菌,覺得這樣可以增強抵抗力,所以很多寶媽們都不惜高價買益生菌給寶寶吃,益生菌對寶寶的作用有哪些?寶寶吃益生菌副作用會有嗎?市場上有很多益生菌品牌,那麼,合生元益生菌怎麼樣?合生元益生菌怎麼樣合生元益生菌想必家長們都聽過,它是將益生菌和益生元聯合應用在一起的,可以同時發揮這兩種的功效作用。
  • 愛護抑菌洗手液:豐富綿柔泡泡治癒不愛「洗手」的寶寶
    洗手也是一樣的,想要讓寶寶愛上洗手,寶媽們可以把洗手這件事變得 「有趣」一些,譬如在洗手時可以用趣味玩具引導,或者通過泡沫豐富的洗手液打泡泡來轉移寶寶注意力,吸引他們的興趣。愛護抑菌泡泡洗手液:豐富綿柔泡泡治癒不愛洗手的TA說到豐富有趣的泡泡,康芝藥業旗下公司愛護專為嬰童寶寶打造的「愛護抑菌泡泡洗手液」必須有名。
  • 寶寶「落地哭」,兩方面找原因,五個步驟改善嬰兒睡眠
    最近在留言區看到一位寶媽的困境:寶寶兩個月,必須抱著睡,放下就醒怎麼辦?其實這是小月齡寶寶常見的問題,在我們寶媽群裡也經常會有寶媽講述自己的「悲慘經歷」。每次好不容易哄睡了,泡泡媽懷著興奮的心情,心想放下女兒就能追劇了。然而剛剛睡了兩分鐘,泡泡的小眼睛就睜開了,跟媽媽對視了幾秒,哼哼唧唧的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