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微博話題#性單戀是怎樣的感受#衝上熱搜,一時間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是我了,我要旱死了!」
「對方一給我回應,我就想遠離,真的很苦惱。」
「得到的再扔掉,是這個意思嗎?」
「為了避免結束,所以絕不開始,注孤生無疑了。」
甚至還有人說,「第一次見到有人把『渣』說的這麼清凡脫俗。」
我們不由得產生疑問,性單戀到底是什麼?性單戀者就是渣男/女嗎?性單戀者,有救嗎?
01
我的朋友小真,在成功搞黃第三段戀愛關係後跟我說:「我真覺得我有病。」
後來我才知道,她的戀愛總是逃不過「剛開始就結束」的魔咒。
高中的時候,小真暗戳戳的喜歡他們班的班長。青春期的荷爾蒙,讓她沉浸在這種暗戀的情緒裡不能自拔。
數學課看他解題,體育課看他打球,就算是他喝口水,都讓我覺得無比心動。
後來有一天,老師調座位把班長調到了小真的旁邊。
聽到他成為我同桌的那一刻,我心裡簡直「小鹿蹦迪」了,我憋著難以抑制的喜悅,扭過頭平淡的看了他一眼。
做同桌的日子裡,小真每天早上一睜眼,上學都是動力。
他們的相處也慢慢變得曖昧起來,有次語文課,老師讓沒帶書的同學站到後面去,班長居然二話不說把自己的書給了小真,然後跑到後面去了。
我的前後桌滿臉錯愕,眼神八卦。我更確定了,他也喜歡我,真希望這種心照不宣的互相喜歡能一直持續下去。
02
後來班長跟小真表白了。那之後,小真的座位倉裡每天都會有飲料、零食;有不會的題,班長會主動給小真講,生物課做實驗,他也會「拋棄」原來的組員去跟小真組隊。
但是........他的更進一步,莫名其妙的讓我開始覺得噁心油膩煩躁了。
隨之而來的是小真的迅速冷漠,她忽視班長的所有好意,對那些曖昧舉動不再回應。
就這麼冷了一段時間後,他要我給他個說法,他說,明明感覺到我也喜歡他,但不明白我為什麼突然就變了。可我難道告訴他我的真實想法嗎?這事誰聽不覺得很搞笑啊。
為了躲他,小真甚至直接稱病請假,電話不接,簡訊不回,徹底不理班長了。
再去學校的時候,班長搶走了小真的物理書,夾了一封信在裡面。
信裡寫了很多:對小真莫名其妙的做法感到不解,覺得自己很受傷,以後不想再面對小真,會跟老師提出換座位........
除了愧疚,我更多的感覺竟然是終於解放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很渣。
03
類似的事情之後也發生過。
我覺得我逃不過戀愛剛開始就結束的魔咒,沒有表白之前不管幹什麼都很心動,但只要我喜歡的人開始明確表達他也喜歡我,期待關係更進一步,我就會覺得噁心,然後遠離。我很想好好談戀愛,可每次都這樣,真的讓我很困擾。
直到某次無意間看到一篇心理學文章裡提及「性單戀」,小真才意識到,這種「魔咒」居然是一種「症狀」,並且「如此普遍」。
這終於解釋了,為什麼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時我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會如此古怪。我從來沒想過,這居然是一種症狀?」重點是,看了一圈微博,發現有不少人都是這樣的?
04
到底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還是「被愛判處終身孤寂」?到底是「渣」還是「有病」?我們要首先了解,什麼是「性單戀」。
性單戀者(lithromantic)是,對某人產生愛戀,卻不希望獲得來自對方的情感回應的一類人,這類人的戀愛情節可能會因對方的情感回應而消失。
跟性取向不同的是,性單戀是一種對待情感的消極態度。性單戀不是病,但卻是一種情感障礙和心理問題,通常情況下以女性居多,表現為渴望愛,卻迴避愛,掩飾和壓抑自己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性單戀者不一定是單身,即便如此,他們在感情中也很難感受到愛意,經常逃避,從而導致戀愛關係無法長久。
那麼,性單戀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05
溯其根源,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心理學術語:
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
由於童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經歷或父母經常性的訓斥嘲笑,孩子在人格初期形成過程中,會將這種屈辱的經歷內化,形成消極的自我意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繼而不相信會真正得到他人的愛。
自我價值感的過低加上過分敏感,擔心自己會被別人拒絕,使得迴避型依戀人格者在對待情感問題上變成「性單戀者」,無法建立與他人的情感連接。
他們享受幻想,缺乏安全感,有很強的個人邊界。他們以中斷親密關係的方式,來進行迴避及自我防禦。
也就是說,性單戀者的本質,其實是迴避型依戀人格。
寫在最後
「我是性單戀者,我還有救嗎?」
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取決於對於自我的認同和自我的接納,自我價值感是一個人活在世界上的根本理由,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不斷證明自己價值的過程。
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像是刻在骨血裡的基因,令大多數人重蹈父輩的覆轍。
父母的相處模式及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使得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既定性格,而這種既定性格,在他成人之後也會影響著他生活、社交的方方面面。但是,塞內加說:「靈魂的力量比任何命運都強大。憑藉著自己的力量,他既能造福於生活,也能給生活帶來不幸。」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是由人自己造成的。
試著與自己和解吧。認可自己的自我價值,認可自己值得被愛。心平氣和地接納自己的優缺點,接納自己這個人,接納真實的自己。
你要知道,即便此刻你只是平凡的,但你依然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愛的,未來也是充滿希望的。
原生家庭只是底色,不是最終的歸宿。
世界和我愛著你!
本文作者:Car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