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路憲章從北京石油學院(今中國石油大學)畢業。他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放棄了生活穩定、前程廣闊的科研工作,毫不猶豫地選擇投身艱苦的石油一線參加會戰。
作為第一代「勝利人」,路憲章深深地愛著這個他為之奮鬥一生的油田。
從青春韶華到耄耋白髮,他見證了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歷盡了創業的艱辛,卻始終初心不變,對黨忠誠。從機關學校到採油一線,從宣講臺上到群眾家裡,到處都有他鏗鏘有力的聲音!「活一天,就要為黨奉獻一天,把『勝利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他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石油老兵的赤膽忠心,為我們樹立了終身學習的典範。他就是勝利採油廠原副廠長——路憲章。
你聽,今年81歲的路憲章,行走在宣講的路上,腳步仍然堅定鏗鏘。
路憲章在為學生講述勝利油田全面開發會戰的故事。
勝利油田開發會戰初期,年輕的路憲章看到用白色石灰水刷在葦箔房上的一句話——我們生產的原油是保衛國家的油!回憶往昔,他依舊記得那份為祖國獻石油的赤子情懷,「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同他的血液一起奔流湧動。
而如今已退休二十餘年的路憲章,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展現著他作為老一輩石油人的責任與擔當——奔走在宣講報告團中,他想告訴更多年輕人勝利油田是怎麼走過來的,應以怎樣的精神姿態走下去。
他傳承的,是一筆啟迪後人的精神財富……
石油學子的赤子情懷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工業想要發展就離不開石油。可是當時,外國地質學家一直認為,中國沒有什麼石油儲藏,是一個「貧油國」。
據路憲章回憶,上世紀60年代初,首都北京高校的大學生都佩戴校徽出入校園,而作為一名石油學子的路憲章,離開校園乘坐公交車外出時,卻把校徽偷偷「藏」進自己的口袋裡。「當時國家原油產量太少,連首都北京的公交車上都背著煤氣包,這個煤氣包就是我們石油學子們最大的恥辱啊!」路憲章從日記中這樣寫道,「祖國,我的母親,您已受盡了苦難,兒子絕不能再讓您背負如此沉重的包袱前行!」
從那時起,「石油報國」的種子在一位年輕人心裡深深埋下,路憲章以「摘掉中國貧油國的帽子」為己任,立志學有所成,為石油事業奮鬥終生。畢業前夕,路憲章毫不猶豫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要求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石油一線去。
1965年9月,路憲章來得勝利油田後,被分配到九二三廠(勝利油田的前身)採油指揮部,在基層實習一年後調任坨一集油站任技術員。這時,正是勝利油田全面開發會戰最艱難的時期,也是國家經濟處於困難的時期,物資供給極度缺乏,會戰隊伍學習大慶精神,堅持先生產後生活——當時老一代石油人會師荒原,自己動手蓋草棚子、幹打壘,喝帶油花的水,沒有大型運輸車輛,許多物資都是靠人抬肩扛,風餐露宿、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作為黨的幹部,哪裡需要就去哪裡
1975年12月4日,是路憲章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天。在這一天,組織終於批准了他的入黨申請,他終於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面對著鮮紅的黨旗,路憲章莊嚴宣誓:「我要永遠為黨和人民衝鋒陷陣,永遠做一名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
作為黨的幹部,哪裡需要他他就去哪裡。
——1970年10月,他從基層小隊調到廠機關,先後任廠辦公室秘書、生產調度室副調度長、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黨委宣傳科科長等職務;
——1984年10月,調任東營市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兼工會主席,支援東營市成立初期建設,在任期間廣泛開展基層調研,通過在全市開展紅旗競賽活動,有力推動了「職工之家」的建設進程,開創了東營市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1995年1月,圓滿完成支援組建東營市的任務,調任勝利採油廠副廠長,負責採油廠基層建設工作。
基層建設工作涉及面廣、流程繁瑣、管理難度大。而56歲的路憲章心裡絲毫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繼續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工作中。從組建起基層建設辦公室、加班加點調查研究入手,歷經三個月,對勝利採油廠從前線到後勤300多個生產(工作)崗位的崗位責任制和各類操作規程,進行了重新修訂,共計160萬字的《勝利採油廠管理制度彙編》編制完成,使全廠各項管理制度得到了充分完善,真正做到了崗崗有專責,事事有標準。當年,勝利採油廠被評為勝利油田基層建設先進單位。1995年7月,油田在採油廠召開了「爭金奪銀、創優達標」基層建設經驗推廣現場會,採油廠的基層建設工作成為油田各單位爭相學習的標杆。
回首四十載,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用責任和擔當發揚著石油老兵的「硬骨頭精神」。
傳承石油精神,宣講教育群眾近萬人
談到路憲章,勝採老年服務管理部勝興一站黨總支書記楊澄感慨道:「和路憲章認識了這麼多年,感受最深的是他身上那種作為共產黨員堅定的信仰信念和鮮明的政治品格。」
「我這一輩子,活到老、學到老,保先到老、跟黨到老。」1998年5月,路憲章正式退休。退休後的20多年來,他時刻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每天堅持收看新聞聯播雷打不動,經常到老年站閱覽室讀書看報,通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讓自己的思想始終跟上時代的變化,不斷堅定理想信念。
除此之外,路憲章一退休,便自告奮勇當了黨小組小組長,每月堅持走家串戶收黨費,並把這項工作當成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2002年支部換屆改選時,他被選為老年黨支部宣傳委員,這一幹就是18年。
「要把老一代石油人的信仰和追求講給年輕人,這是老同志的歷史責任。」當被問到為什麼要堅持宣講活動,經歷過艱苦創業考驗的路憲章,迫切地希望把這些優秀傳統和精神傳承下去。
在2008年勝利採油廠組織開展的「兩議兩講兩爭當」傳統教育中;在2011年為慶祝勝利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勝利採油廠組織開展的「我的勝採我的家,忠誠崗位做主人」大型文藝宣講晚會宣講中;在2012年勝利油田在老同志中開展的「縱比知足,橫比知福」大討論活動中;在2015年勝利採油廠組織的「思想教育下基層」宣講活動中……退休21年來,他總是積極參加各類傳統教育報告,累計50餘場,受教育群眾上萬人。
路憲章的身體並不好,早年間患有關節炎和腰肌勞損,隨著年齡增長,又添幾處新疾。有一次,他在為青年職工講述「三老四嚴」工作作風時腰傷復發,坐、臥、站都很難,但他依舊每天準時到現場和大家配合練習,晚上回家後繼續按照要求熬夜改寫材料。「我有責任告訴年輕人勝利油田是怎麼走過來的,讓大家明白要以什麼樣的精神姿態走下去。歷史需要傳承,只要我能走得動、講得清,組織一聲召喚,我會繼續講下去。」路憲章說道。
什麼是初心?
作為黨員的他,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永葆黨員的政治本色,把每一次的宣講活動都當作組織安排的任務,「組織叫幹啥就幹啥」是路憲章恪守一生的信條。
什麼是石油情懷?
作為勝利油田第一代石油人的他,始終不忘「以國為重,以苦為樂,我為祖國獻石油」的華八井精神,將傳承勝利精神作為老石油人的歷史責任。
走過近半個世紀,面對當時的入黨介紹人侯子健,路憲章問心無愧,開玩笑詢問道:「四十多年來,你一直看著我,你說我是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侯子健給出了最堅定的回答。我想,這也是路憲章奉獻石油六十載、堅守初心一輩子最欣慰的肯定。
(記者 關晨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