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雲南省分行始終堅守初心,強化使命擔當,切實增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服務長江大保護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長江大保護貸款融資轉型初見成效。
主動出擊 服務再提升
雲南地處長江上遊,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職能作用,在總行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省政府與總行籤訂《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以雲南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和省級重點水利項目為著力點,以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為突破點,積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對接,先後與省建投集團籤訂《支持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專項金融合作協議》,與省城投集團籤訂《合作框架協議》,與省水投集團合作「十三五」省級重點水利項目,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水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相關辦貸工作,著力加快杞麓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建設項目、星雲湖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和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項目貸款融資,努力將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工作幹好幹出成效。
截至9月末,該行長江大保護貸款餘額399.47億元,年內累計發放長江大保護貸款116.5億元,長江大保護貸款淨增及任務完成率均位居全系統前列。
全面發力 行動再提速
據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負責同志介紹,該行始終堅持「四求」發力,確保服務長江大保護行動迅速、措施有利、經營合規。工作安排上求實,及時成立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強化統籌指導,由「一把手」擔任組長,壓實責任,形成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辦貸速度上求快,及時分解任務,開闢綠色辦貸通道,項目優先受理、優先審批,確保辦貸流程效率不斷提升。支持模式上求新,就創新支持長江大保護的路徑探索多次開展調研,進一步加快創新轉型,傾力為地方政府融智融資。經營發展上求質,牢固樹立合規經營理念,把業務高質量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為長江大保護提供多元化、市場化、全方位服務。
聚焦重點 「共贏」再實現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進一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發力,狠抓政策落實。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加大深度貧困地區信貸支持力度,聚焦水利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等領域,激發貧困地區穩定脫貧和後續可持續發展動力,最終實現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共贏」。
今年3月,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向怒江州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發放20000萬元貸款,用於支持蘭坪縣貧困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該行通過加強村莊規劃編制與實施管理,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著力提升村容村貌,打造「旅遊特色型、美麗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基本整潔型」五種類型村莊,促進實現怒江州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彝良縣屬於88個國家級貧困縣,832個集中連片國家級貧困縣之一,縣城地形複雜,四面環山,各類地質災害突發頻繁。2019年,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向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放4億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中長期貸款,用於支持彝良縣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發界安置點(二期)工程總承包項目建設。項目實施給彝良縣人民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解決了4000餘戶、兩萬餘人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遷入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將有效提高生產生活條件及生活質量,通過搬遷後帶動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進一步拓展群眾增收渠道,實現群眾增收多元化,對實現脫貧摘帽目標發揮積極推動作用。
因地制宜 家園再添綠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開闢「綠色服務通道」,加大政策傾斜,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工作成效明顯。截至9月末,該行共審批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項目金額82.41億元,共發放貸款38.68億元。
2019年,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獲批雲南通海杞麓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建設項目19億元。截止9月末,已發放貸款8億元,用於支持杞麓湖湖內水域治理、環湖截汙工程、生態巡護通道等建設。項目的實施,顯著改善了杞麓湖流域27萬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如今的杞麓湖水天交融,如夢如幻。漂亮的景觀步道、盆景園、溼地公園讓人留戀駐足。隨著經濟的發展,通海壩子已成為中國西南的蔬菜主產區之一,通海已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綠水青山的杞麓湖「生態顏值」變成全民奔小康的「金山銀山」。
大理和通海一樣,都是「山城湖」的發展格局。為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2015年至今, 農發行雲南省分行累計審批洱海保護治理貸款項目90億元,累計發放貸款44.57億元,服務領域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綜合施治全方位推進。
「支農為國、立行為民」是農發行的使命。支持洱海、杞麓湖治理,只是農發行支持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的一個開端。在國家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農發行支持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支持長江大保護、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融資力度會更大、速度會更快、質量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