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屋後有靠生萬福,田邊有靠苦農夫」,有道理嗎?

2020-12-12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屋後有靠生萬福,田邊有靠苦農夫」。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屋後有靠生萬福

所謂的「屋後有靠」是指屋後有「靠山」的意思。

靠山一詞是一個漢語詞彙。這個詞彙的最初來歷是具有一些傳奇色彩的。

據稱,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寵信節度使安祿山,因此,便想提拔安祿山為宰相。但是,當右相楊國忠知道這件事情後是極力的反對,因為楊國忠知道安祿山不但具有野心,而且心術不正,所以,楊國忠便給唐玄宗李隆基進諫不要重用安祿山。而在楊國忠給唐玄宗李隆基進諫的時候,唐玄宗已經讓張洎擬定好了欲提拔安祿山的詔書,只是還沒有宣詔罷了。當唐玄宗接到楊國忠的進諫後便決定暫不提拔安祿山,於是,便令張洎將擬定好的詔書銷毀。可誰知張洎竟然是安祿山的好友,於是,張洎把秘密透露給了安祿山。

當安祿山得知唐玄宗不再提拔他的消息後,便打算謀反。在安祿山打算謀反前,張洎與在京任職的大詩人李白談起了與安祿山交往的事情。李白直言不諱地對張洎說:「我看他有謀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時會連累你的。因此,你萬萬不可靠『山』(這裡的『山』就是指安祿山)!還是靠近皇上為好。」

張洎自從聽了好友李白的勸告後,便與安祿山不再來往,因此,張洎並沒有因安祿山謀反而受到連累。對此,張洎深有感觸地說:「幸虧我沒有靠『山』啊!」其實,這就是「靠山」一詞的最初來歷。

當然,關於「靠山」一詞,還有一些迷信的說法。比如,民間認為:山是陽性的象徵,而鬼邪等則屬陰性,一旦有「靠山」,就能夠避鬼邪、保平安。不過,這種說法都是不靠譜的。

那麼,房屋後面的「靠山」指的是什麼呢?

其實,從根本上來講,房屋後面的「靠山」指的就是大山。因為大山就是真正的「靠山」。

那麼,為什麼說「屋後有靠生萬福」呢?

我們都知道「靠山吃山」這個詞。原則上來講,大山上是有很多資源的。比如,林木資源、野生動物資源、礦產資源等。如果自家房屋後面就是大山的話,自己有會近水樓臺先得月,從而率先擁有這些資源。而一旦擁有了資源,那肯定就是福了。這就是「屋後有靠生萬福」說法的來歷。

二、田邊有靠苦農夫

我們都知道莊稼是需要陽光照射的。如果莊稼缺乏陽光照射,那麼,莊稼的光合作用就會出現嚴重不足的現象。而一旦莊稼出現了嚴重的光合作用不足現象,莊稼就會嚴重減產,想使莊稼豐收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農村有「莊稼不陰生」的說法。

而一旦田邊有「靠山」的話,就會遮擋陽光,就會導致田間光照不足,從而使莊稼的產量難以提高,也最後導致農夫的收入無法有效提高。這樣一來,農夫自然是要受苦的。其實,這就是「田邊有靠苦農夫」說法的來歷。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介紹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對這句俗語的理解我們不難發現:這句俗語中的說法還是蠻有道理的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為啥?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在農村地區修建好宅院,人們常會因栽樹問題苦惱。一方面栽樹能起到裝飾住宅的效果,能美化環境,果樹能讓兒孫後代吃到果子;另一方面住宅種樹老講究影響著人們選擇,傳統文化影響著樹種選擇。住宅附近種樹的確是麻煩事,不能忽視傳統文化,缺乏系統理論的選擇標準。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鄉村中許多俗語和古話,之所以能流傳到今天,也是因為其中有一定的道理。有些俗語至今仍然起著很大的作用,所以也被稱為「俗語十真」。許多俗語是由生活中的經驗積累而形成的,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自然能夠經得住各種考驗,但俗語卻有一定的相似性,即誇張,許多俗語的描寫往往都有一定的誇張意味。俗語也有這樣的特點,誇張的存在,能使人們更加重視,從而使俗語更好地流傳下去。
  • 在農村,老話「屋後水、門前墳」,並非迷信謬論,其間大有深意!
    當日,節氣的俗語在農村流傳,源於其富有科學實踐性,而在農村還有許多的俗語流傳!比如說,在農村蓋房時講究「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也有關於房屋朝向是俗語,尤其是「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很多人認為這是民間的迷信謬論,其實,仔細體會一下,其間也大有深意!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以上講的是以前農村住宅選址基本原則,但隨著時代發展,農村地區修建住宅原則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給房屋選址會遵循交通優先的原則,基本不會選擇在靠山水地區,會有極大隱患。
  • 農村俗語:「香椿過房,定損主人」,說的是真的嗎,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香椿過房,定損主人」,說的是真的嗎,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香椿樹是很常見的,農民們為了能吃上新鮮的香椿,均在房前屋後都栽上了幾棵香椿樹。起初我還認為,老人鋸倒大香椿樹是為了打造家具或者做別的有用之才,但是卻發現老人當費柴來燒。我這時卻納悶了,為什麼好好的香椿樹,老人非要推倒呢?而老人卻說了一句農村老俗話,什麼「香椿過房,定損主人」的,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真的嗎,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以前農村每家都會有好幾個孩子,之前我也一直納悶,為什麼這麼窮,還要生那麼多孩子呢?後來聽老人們一說才知道,因為那時候農業勞作主要靠人力,人多了生產力就多了,正所謂人多力量大。而且人多了還能多分一些田地,那時候的農田對於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熱衷於農村俗語的我,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整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說,窮的人就去養兔子,富裕點的人,才去養蜜蜂;或是指窮人養兔子,會越養越窮;富人養蜂蜜,會越來越富有。在農村,那些溫飽都有問題的窮人,一般會去養兔子來致富。養兔子的成本相對養蜂蜜的成本來說,是比較低的。只需要多買幾隻母兔子,兩隻公的兔子,放在一起養,等母兔子能生寶寶的時候,一隻母兔子可以生5.6隻小兔子。那對窮人而言,就是賺了。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有道理嗎?為何不能栽竹子?
    蘇東坡有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吃飯的時候沒有肉可以,頂多是沒有葷腥,而家裡如果不種竹子,那可就是俗氣了,可見他對於家裡種竹子的執著。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卻跟大文豪的說法相悖,「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告訴我們家門前不能栽竹子,房後最好不要栽樹,那麼兩者到底誰說的有道理呢?
  • 農村老話「靠山莫靠塘,靠塘一家亡」是何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過去建造房屋非常講究,因為,農村人建房一生中一般只有一到兩次,是人生中最大的家庭工程建設,也是他們花費大半輩子所積攢存蓄省吃儉用的錢財,才能完成的最大的事情。有的人寧願花重金,去請風水先生選址,缺少錢財的人家,只有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決定,同樣能夠達到找風水先生的同樣效果。
  • 農村常見俗語「手毛窮,腳毛富」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講究「手毛窮,腳毛富」,手毛、腳毛真的決定貧富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只不過是民間對於體毛體徵的一種粗略判斷,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當然這句俗語也並不是胡謅,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成功要靠事在人為,雖然命運總會捉弄人,其實很多的後天成分還是居多的,所以說成功要靠先天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才會實現。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敗家子也是不勝枚數。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
    導讀: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在農村一直有很多的俗語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被流傳多年。這些俗語歷經多年一直流傳到現在,也側面的說明其中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這些俗語可謂是無所不至,不論是一些平時不注意的細微事物,還是一些人生哲理,俗語都有很多細緻入微的描述。其中關於農村宅基和房屋的俗語不在少數,這也很少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元素下,俗語自然而然的數量就會多了起來。有的關於房屋的俗語老話隨著時間的流逝確實變得可有可無,但也有很多的房屋俗語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
  • 農村俗語「前怕牛欄後怕倉」是什麼意思?農民們覺得有道理嗎?
    在農村生活,經常可以聽到老農民們口中的各種俗語,雖然他們自己也說不出來有什麼依據,但是對此卻深信不疑。農村的俗語包含了農民生活的各方面,有些也蘊含了一定的風水理論,表達了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一句是說農民建房子的風水問題的,「前怕牛欄後怕倉」,不知道農民們聽說過沒有?
  • 農村俗語:「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鑽土」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這句農村俗語,是人們根據觀察蛇在春秋季節,甦醒與冬眠的特點,來表達不同的季節氣候變化特點。春暖花開時,蛇在冬眠中甦醒出山;春去秋來時,秋風蕭瑟,氣溫下降,蛇開始入土冬眠度越冬。老話說過:「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就是根據蛇冬眠的規律,與會鑽洞不冬眠的老鼠之間此消彼長。
  • 農村老話「人過四十不比三,五十以後三莫靠」啥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人過四十不比三,五十以後三莫靠」,意思是人過40,到了不惑之年有了定性,至少在三件事上不要和別人攀比。到了50知天命的時候,至少有三種人不能依靠。農村老人說的是哪三件事和哪三種人呢?
  • 20日迎春分節氣春分是啥意思 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
    20日迎春分節氣春分是啥意思 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時間:2020-03-20 11:42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日迎春分節氣春分是啥意思 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進入3月份下旬了,而在3月20日就要迎來春分節氣了。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從來不缺少俗語老話。有的老話直到現在還被廣泛使用,有的還被作為至理名言借鑑使用,當然也有很多的俗語老話,慢慢地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逐漸的被淹沒在了長河之中。就如這一句「仰頭老婆低頭漢」,現在已經少有人提起。今天就來一起了解下。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俗語中的三白並不是指某三種白色的東西,而是指雪花,三在這裡是泛指,並不是說下三次雪。
  • 農村俗語「小雪太陽照,女孩流淚男孩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說來也巧,站在壩子曬太陽的時候,正好翻看到了「小雪太陽照,女孩流淚男孩跳」這句農村俗語,可想來想去也沒想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就去請教了村裡的老人,老人告訴我,這句農村俗語來自於一個民間傳說,它的意思是這樣的:相傳還是在女媧造人的年代,女媧娘娘用泥巴捏出了人類,為了方便人類的生產工作,女媧娘娘還配套設置了24節氣和其它的生產工具,並賦予24節氣各自的獨特功能。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