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婚在現在的農村很普遍的現象,如果一個輟學的孩子到了20還沒對象,一般就會就被村裡人說三道四了。農村社會屬於熟人社會,大家都是非常熟識的,還有攀比心理也非常嚴重,自己孩子沒有對象,這是非常丟人的事,往往,孩子一成人,甚至才16歲就開始為孩子張羅相親找對象了。他們為什麼這麼著急?我採訪幾個聽聽都咋說的
在家鄉現在越來越多的婚禮要求的不僅是婚車要好!婚紗要買!酒席要多!菜色要美!最主要的是彩禮高到離譜!有些叔叔阿姨年紀大了!想找個兒媳婦!人也見了!雙方父母都滿意!但是一談到彩禮這個問題上都犯難了!對方要的多!暫時拿不出那麼多錢!不給的或是給的少的話又顯得不夠誠意!女方又不樂意了!給的少了!人家勉強答應了!但是當左鄰右舍開始議論起來的時候又會覺得很壓抑!別人家給了多少多少的彩禮!他家娶個媳婦才給了那麼點彩禮!排場不夠大啊!
有的說在農村,只要沒有上學,都會嫁的很早。尤其現在的女生比較少,在農村都是搶手貨,大家都會去打聽什麼的。搞的人心惶惶,其次現在女孩的要求都特別的高,要房要車要彩禮,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這真的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提前準備可能機會可能會大。
有人說結婚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大過於幹什麼工作,大過於在哪裡打拼,這也是自己家族有後、香火旺盛的象徵,趁著自己年輕,還能儘早的抱上孫子,幫兒子減輕一些負擔。
有的則說彩禮跟婚禮的開支一年一個樣,再晚了怕跟房價一樣漲個不停,是為了面子也是儘快的了結一樁心願。
此外現在的鄰裡之間就形成了不管是結婚還是其他宴席排場要夠大才能讓自己在這個地方顯得有面子!才不會輸給人家!辦宴席的主家也是半喜半憂!賓客們送的禮金也不少!對於賓客們來說禮金這方面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送的少了覺得不好意思!多了又覺得經濟上有顧慮!每年年底家裡辦喜事的特別多!基本上外出打工的都回來了!一年好不容易賺了點錢都給送了禮了!唉!本來辦喜事就是為了增加鄰裡之間的感情關係!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慢慢的變成了面子利益關係了!
對於這樣的問題你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