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不想吃藥?對抗秋冬季感冒的食療方法都在這裡!

2021-02-17 老藥鋪VIP

每年秋冬季少不了的,除了糖炒慄子烤紅薯、多喝熱水穿秋褲之外,就是雖然招人煩,但總是不期而至的老夥計——感冒!

秋冬季晝夜溫差大,早晚容易著涼。此外,由於氣候的變化,以及空氣乾燥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免疫力降低,感冒就這樣趁虛而入了。

感冒雖然不是大病,但咳嗽流涕、頭暈發熱、眼睛酸澀、沒食慾等症狀,也會影響我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曾有中藥師說,預防感冒,除了通風保暖、適量運動以外,飲食管理也很重要,食療也對預防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下面為大家精選了幾個食療方法,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雜糧一網打盡!

冬季防感冒,試試這樣吃吧!


桔子剝皮,分瓣,把外面的桔絡儘量撕乾淨。鍋中放水燒開,把桔子瓣焯一下,撈出備用。再重新裝一鍋水,大火燒開,放入冰糖煮至融化。

放入焯過水的桔子瓣,煮五分鐘,關火,放涼。裝入密封容器中,放冰箱裡冷藏即可。

Tips:桔子味甘酸、性溫、入肺、胃經;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其富含維生素C和檸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後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大米、黑米、紅豆、花生、蓮子、核桃、紅棗衝洗乾淨。幹蓮子泡水後去掉蓮芯,放入壓力鍋中。可以再加幾顆枸杞,喜甜加入冰糖。

Tips:給孩子或是體弱的老人食用,請減少或不放枸杞,以免有虛火。

用壓力鍋或是可以預約的鍋最好,可以將食材充分浸泡再熬煮,也可以省很多時間。晚上睡前預約好,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可以喝一碗濃香的補血氣的粥。

以薏米及扁豆各半碗煮成粥,每天早晚餐各喝一碗。

Tips:薏米扁豆可強健脾胃去溼氣,能促進腸胃吸收,還可加強體力以對抗感冒病毒。

把一個大地瓜削皮後切成小塊,一塊生薑切成薄片,煮熟後加適量紅糖,每天早晚飯後喝一杯。

Tips:地瓜補充營養,生薑可去寒,比較適用於風寒感冒。

每次用五個醃漬蘇梅或紅鹽梅,衝熱開水一大杯,攪拌五分鐘後喝,早餐與晚餐各喝一杯。

Tips:梅子內含蘋果酸、琥珀酸等,有顯著的抗菌作用,對感冒也有一定效果。


Tips:適合口乾、咽喉痛、沒有痰或痰黃黑的感冒患者。

新鮮檸檬切一兩片薄片,放少量的鹽,再用熱水衝,稍涼即喝。每一杯可衝三次,第二、三次衝時,不需再加鹽,注意不可用冷開水衝。

Tips:熱鹹檸檬茶能順氣化痰。

如果你鼻塞、流清鼻涕或稀白痰、怕冷,你還可以吃這些:

中等粗細的蔥白3寸,生薑20克,煎湯一大碗,加紅糖50克衝服。喝完後蓋被子出出汗效果更好。

姜中的姜辣素、姜油酮可以發汗,趕走體內蓄積的熱氣,尤其是水分較少的老薑辛辣,促進血液循環效果更好,添加黑糖則可補充熱量。

取青蔥的蔥白部份30克,加上淡豆豉10克(市場可以買到,呈淡褐色),生薑3片,加500克水煮湯。但要注意發燒汗多不宜服用蔥豉湯。

取大白菜根3棵洗淨切片,加大蔥根3根,煎湯500毫升,加白糖少許趁熱服下。

或取白菜心250克,加白蘿蔔60克,水煎後加紅糖適量,食菜喝湯。

上面給大家推薦的食療辦法,實用簡便易操作,都可以嘗試哦!

相關焦點

  • 感冒咳嗽別急著吃藥,生薑配「一物」煮水喝,解表散寒,趕走感冒
    用簡單方法,養出健康身體,大家好,歡迎來到養生早班車。這個季節,由於天氣溫度變化比較大,很多體質較低的人,很容易患上感冒。一般情況下,患上感冒後,人體除了伴隨咳嗽症狀外,胃中的消化酶活力也會受到影響,出現腹瀉、嘔吐和便秘等,食欲不振,進食量明顯下降。不過,有時候,我們還是要相信人體的免疫力,不要一患小病就趕緊吃藥,是藥三分毒,很多感冒是可以通過食療來有效調養的,大家不妨試試。
  • 感冒了不想吃藥怎麼辦?8款良方助你對抗感冒!
    上周小編還在嘚瑟大茂名可暖和了,都可以穿短袖了然後這兩天就被這說來就來的冷空氣啪啪打臉了
  • 吃藥不如喝湯,日常藥膳食療養生之法
    中醫食療重視食物的不同性味和作用,就是用食物性味的偏勝來調整人體氣血陰陽,扶正祛邪,以期「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食物的性是指「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食性。涼性和寒性,溫性和熱性,在作用上有一定同性。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別。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稱為平性。
  • 食療篇:咳咳咳,為什麼一到秋冬天就容易感冒
    秋冬天氣溫度低,鼻黏膜乾燥而容易受到感冒病毒感染,感冒後常會流鼻涕,那是因為鼻涕可以降低病毒的溶度,減小對鼻黏膜的刺激,鼻涕還可以起清洗鼻黏膜的作用,然後順鼻孔流出。感冒有時伴有咳嗽,那是因為感冒病毒通過鼻孔進入咽,然後進入喉,病毒刺激喉通過非條件反射引起咳嗽,咳嗽可以把病毒咳出喉,以免病毒進入肺而引起肺炎。感冒是不能疫苗的,因為感冒病毒有超強的變異性。只能通過個人的免疫力來預防。
  • 老中醫飲食養生,8大食療養生好方法
    養生保健成為現代人所推崇的生活方式,由於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很大,人們都出現了亞健康的情況,因此及時的養生才能保護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的身體恢復更好的健康狀態,那麼怎麼養生保健效果好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老中醫食療養生方法。
  • 中醫養生的七個層次:元神、心神、情志、食療、鍛鍊、理療、藥物
    養生,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達到頤養生命、增強體質、無病防病、有病防變,從而現實延年益壽目的醫事活動。那麼具體如何養生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因為現在的人大都非常注重養生,養生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有的長跑、有的遊泳、有的打坐、有的散步、有的練武、有的辟穀、有的推拿按摩、有的吃藥調理等等。為了讓人們對養生有個更全面的了解,我把養生分成七個層次,自上而下是:守元神、養心神、調情志、善食療、勤鍛鍊、先理療、後藥物(詳見下圖)。
  • 春天總是疲憊不堪,這6種食療可緩解疲勞?養生專家:吃對才養生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疲倦時似乎就要吃點具有補性的食物來補充體力,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中醫的」氣「是一種能量,如果沒吃對,氣也補不進去,反而會出現口乾舌燥等上火副作用。這種大家都有經驗,比如工作累了,或者開車累了,喝咖啡、提神飲料或刺激性飲料來提神,只能撐一下,對於解決長期慢性疲倦並無幫助。所謂的氣虛,中醫認為背後包含複雜的理論,簡單來說是身體中五臟六腑能量不足的綜合表現,可進一步細分,如脾氣虛、肺氣虛等,常見的共同症狀有疲倦、乏力、講話聲音小、不想講話、懶得動或稍微活動一下就容易疲倦等。
  • 感冒不想吃藥?用它和大米熬一碗粥,幫你解決大多感冒問題!
    ,而80%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導致的,吃消炎藥也不管用(消炎藥消殺的是細菌,對病毒無效)。無論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只要是發燒,被燒得又煩又渴的,都可以用。這個方子很簡單,除了石膏,還有知母,此外,就是一把大米了。之所以加大米,是因為最能健脾養胃的食物就是五穀,很多人感冒發燒不出汗,最好在退燒藥前後喝一碗大米粥,汗很快就出來了。
  • 不同感冒類型的食療方法
    潤肺止咳茶  原料:玄參、麥冬各60克,烏梅24克,桔梗30克,甘草15克。  製法:上藥乾燥後共研碎,混勻,分裝,每袋18克。  食法:每服1袋,每日2次,用白開水衝泡,代茶飲。  氣虛感冒:麥胚餅固腎益氣  很多人總感覺自己無論是吃治療風寒的感冒藥或者治療風熱的感冒藥都不見感冒症狀好轉,掛水 更是越掛越虛。這種情況您就要請資深中醫師診療診療是不是因為氣虛導致的感冒了。中醫認為,氣虛體質的人體力和精力都明顯缺乏,稍微活動一下或工作、運動 就有疲勞及不適的感覺。現代醫學將這種情況歸於亞健康範疇。
  • 健康|懷孕期間感冒了怎麼辦?除了多喝水,你還可以這麼做!
    如果吃藥就怕藥物影響胎兒健康但如果不吃藥又怕拖延病情導致病情加重那麼孕婦感冒發燒到底該怎麼辦呢《健康生活家》邀請到了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馬紅霞主任給大家一些建議和提醒為什麼秋冬季孕婦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呢首先是第一個秋冬季早晚溫差比較大
  • 感冒別只想著打針吃藥,這件東西有奇效
    天冷了,最容易感冒咳嗽。很多人一感冒咳嗽就去醫院打針吃藥,這樣的做法並不正確。感冒如果沒有基礎疾病和併發症,並不需要輸液。中醫認為冰糖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大蒜加冰糖會增強止咳效果,但只適合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而不適合於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
  • 她:我感冒了.他:多喝水.她:喝你大爺!……
    文小叔說——中醫養生作家為你傾力打造最接地氣養生養心公眾平臺。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 免疫力差,吃藥不如揉揉「這裡」!這可是改善體質的好方法,簡單有效,很多人都在做!
    腳指尖也是一樣,平常腳底寒冷,睡覺時都得穿襪子睡的人,在進行過這種揉搓指甲療法後,都能順利溫熱腳指頭,再也不需要穿襪子睡覺。中醫認為,人體的手部有6條經絡循行,按揉手部穴位,可以更好地疏通經絡、調整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 【養生】冬天多吃3種家常菜,補水防感冒,so easy!
    【導讀】冬季天氣寒冷,氣候乾燥,抵抗力不好的人很容易經常感冒。感冒不僅影響著人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還會嚴重損傷身體。那麼你知道冬季養生如何預防感冒嗎?你知道冬季飲食如何搭配嗎?你知道感冒了吃什麼好的快嗎?今天小編推薦大家多吃3種家常菜補水防感冒,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 感冒咳嗽不用吃藥,一個動作就能止咳,5分鐘見效!
    不得不說,中華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沒想到咳嗽這個毛病,中醫按摩也能治好,真是太神奇了! / 按 摩 合 谷 穴 / 稍微了解養生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咳嗽除了通過中醫按摩的方法治療外,還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緩解咳嗽症狀。
  • 中醫為您解答人為什麼會感冒?
    所以敬告各位使用激素的患者,逐漸減少激素用量,儘量用天然草藥和食療的方法來幫助身體逐漸恢復健康。在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地區,醫師對感冒的病患通常不會開藥的,民眾與醫師都清楚的知道:感冒沒有特效藥,吃藥只是把症狀掩蓋,實質上會更糟糕。但是西醫傳到我們這裡卻變了質,開感冒藥成了醫師最容易賺錢的方式,開得越重,賺得越多。醫師很樂於用很強的感冒藥去掩蓋感冒症狀,民眾以為是藥到病除,實際上卻是在削弱自己的免疫力。
  • 止咳化痰,不想依賴吃藥,可用哪些食療方法?這5招幫大忙
    咳嗽咳痰是最常見的上呼吸道症狀,從普通的感冒到肺結核、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嚴重的肺部病變,都會引起這些症狀,哪怕一個正常人在吸菸時都很有可能發生。如果只是勞累、著涼引起的普通感冒、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相對較輕的疾病時,下面有幾種食療方法供大家選擇。食療方法比較安全,而且不影響同時服用藥物。
  • 夏季食療養生你需要了解更多!
    中醫理論認為「生氣通天」,「天人相應」,故養生最重要的原則就在於順應自然。所謂夏三月,指的是農曆的四、五、六三個月。又分別稱為孟夏、仲夏、季夏,即是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6個節氣。夏季這段時間赤日炎炎,雨水充足,萬物茂盛,日新月異,養生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哦!
  • 106【巧用中醫】女性小腹冷痛中醫的驅寒秘方
    貫眾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防風可發表、祛風、勝溼,對外感風寒有奇效。  另外,用蔥豉湯(蔥白、淡豆豉、生薑加水500克,煎沸再加黃酒煎煮)加金銀花煎服(此湯味道很好),生薑大棗湯,菊花、蘆根、薄荷、荸薺等分別煎服均對預防感冒有一定效果,這些都是比較簡單易行的家用冬季防感冒方法。
  •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這裡都總結好了
    關於中醫和西醫之間的爭議一直都有,但大部分人對於醫學還是秉持著嚴謹推崇的態度,網上有人對中西醫之間的區別做了一個總結。1、中醫給人找健康,西醫給人找疾病。2、中醫以調理為主,西醫以對抗為主。3、中醫讓人稀裡糊塗的活;西醫讓人明明白白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