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以上新冠患者無症狀,他們可能引起新的暴發!

2020-12-17 騰訊網

來源:BioWorld

正文字數 2417

預計閱讀時間:8 分鐘

截至目前,全世界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30萬例,隨著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不少新冠肺炎患者本身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但是他們卻能夠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現在,全世界的科研團隊正在努力解開這個重要的流行病學難題——感染者中到底有多少比例屬於可傳染的輕微症狀或無症狀患者。

對這些隱性病例的初步詳細估計表明,這些隱性病例可能佔所有感染病例的60%左右

許多科學家懷疑存在一個未被發現的隱性病例庫,因為越來越多的感染者並沒有確診病例密切接觸史,也沒有到過疫情暴發地。大多數輕症患者由於症狀較輕,還沒有到尋求醫療救助的地步,並且也可能會躲過諸如體溫檢測之類的篩查方法,因此這種現象的嚴重程度及其在病毒傳播中的作用仍然難以捉摸。

2020年3月20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發表了題為: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的報告,指出30%-60%的新冠感染者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但他們傳播病毒的能力並不低,這些隱性感染者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疫情大爆發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 Osterholm說:「了解無症狀或輕症患者的比例對於我們了解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特殊的流行病非常重要。」

這與試圖了解未報告病例數的研究小組有所不同,這些病例是由於當局未進行足夠的測試而遺漏的病例,或者是攜帶病毒但尚未表現出症狀的「臨床前病例」。

為了評估隱性感染的程度,中國和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模型,該模型使用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衛生委員會收到的2.6萬例實驗室確診病例的臨床數據。

未被發現的病例

3月6日發布在醫學預印本medRxiv的一份研究指出,截至2月18日,武漢有3.74萬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但當局並不知情。據作者說,這些未報告的病例大多發生在那些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但仍具有傳染性的人身上。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鄔堂春教授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鄔堂春教授表示:根據我們最保守的估計,至少59%的感染者沒有經過檢測,並可能感染他人。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病毒傳播得如此之快。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疾病建模專家Adam Kucharski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與其他幾項基於小得多的數據集的研究估計結果一致。

該模型假定社區中的每個人都有與其他人相同的接觸機會。喬治亞州立大學的流行病學家Gerardo Chowell認為,實際上一個人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接觸機會更大,所以這一模型可能會高估傳播率,並誇大無症狀患者的感染數量,但是,結果大致是正確的。

圖源:圖蟲創意

越來越多的證據

另一項研究調查了2月初從武漢撤離的565名日本公民,並對其病毒和症狀進行了反覆測試和監測。在3月13日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篇論文中,日本的一個團隊報告說,這565人中有13位疏散者被感染,其中4人(佔31%)從未出現症狀。

但是,有關無症狀病例的最好證據可能來自鑽石公主號遊輪,2月初該遊輪在日本海域爆發新冠肺炎。

隨後,該遊輪被隔離,郵輪上的3711名乘客和船員被反覆測試和密切監視。

3月12日,治亞州立大學的流行病學家Gerardo Chowell發表在Eurosurveillance雜誌上的建模研究表明,在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約700名感染者中,約有18%從未出現症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700名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往往狀態較差。因此,普通人群中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可能更接近日本研究小組報導的31%。

綜合考慮幾項研究的結果,Gerardo Chowell認為無症狀或輕症病例約佔所有感染者的40-50%。

病毒傳播

但是,輕症或無症狀的人會傳染其他人嗎?

一個德國的研究小組於3月8日發布在醫學預印本medRxiv的研究顯示,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在發病早期,即症狀較輕時,喉部拭子中的病毒水平較高。

研究人員說,這意味著病毒很容易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的方式釋放出來,這一過程被稱為病毒脫落,並傳播給他人。

此外,廣東省疾控中心於3月19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的文章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在發病後不久就檢測到了高病毒載量,有一位感染者從未表現出症狀,但是他所釋放的病毒量與出現症狀的患者相當。

這項研究是對該新冠肺炎不同階段病毒脫落程度的首次詳細分析。這些數據證實了許多科學家的猜測:一些感染者「在輕症或無症狀時具有高度傳染性」。但具體嚴重程度如何,仍不清楚。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一項針對全國700多名受感染兒童的研究發現,56%的兒童出現輕微或無症狀情況。許多科學家擔心這會導致低估兒童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些研究結果成立,那麼就需要採取緊急措施控制助長大流行的輕症和無症狀病例。

關閉學校、取消公共聚會,讓人們待在家裡,遠離公共場所,這些有力的社會隔離措施是阻止這些無症狀病例傳播的唯一途徑。

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有效的隔離措施,讓許多無症狀患者通過隔離自愈,從而大大減少了病毒的進一步傳播。而目前疫情的中心歐洲之所以爆發如此迅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沒有隔離,甚至不戴口罩,大大增加了無症狀患者的傳播範圍。

以上這些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的無症狀患者的比例很可能比我們認為的要高,甚至可能高達60%,因此,現階段還不能放鬆,口罩還要繼續戴,公共場合還要少去。

參考文獻:

1、Wang, C.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3.03.20030593 (2020).

2、Nishiura, H. et al. Int. J. Infect. Dis.

https://doi.org/10.1016/j.ijid.2020.03.020 (2020).

3、Mizumoto, K., Kagaya, K., Zarebski, A. & Chowell, G. Euro Surveill. 25, 2000180 (2020).

4、Woelfel, R.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3.05.20030502 (2020).

5、Zou, L. et al. N. Engl. J. Med. 382, 1177–1179 (2020).

6、Dong, Y. et al. Pediatrics

https://doi.org/10.1542/peds.2020-0702 (2020).

相關焦點

  • 無症狀感染者有所增加,新冠病毒出現新動向,聽專家剖析原因
    多名專家表示:從全世界範圍來看,新冠患者的症狀減輕、無症狀感染者比例增高,這是各國各地普遍存在的新現象。「新冠病毒的致病力減弱了,但傳播力仍然較強。」針對「無症狀感染者居多」的現象,近日,中疾控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均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多,表明新冠病毒的致病力減弱了,但傳播力仍然較強。
  • 如何找出隱藏的無症狀感染者?
    3月20日,學術期刊Nature發表了一篇關於新冠病毒的報導,這篇題為《隱秘的感染者可能引發新一輪疫情暴發》(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 )的文章整合了數篇研究得出結論,揭示「『隱藏感染者』(輕症或者無症狀患者)有可能佔到所有感染數量的60%」。
  • 疫情暴發由年輕人「背鍋」!「新常態」下聚會也罰款?!
    兩地的政府都表示,已經感染新冠的居民將無法前往投票點投票,但可以由聯絡人代投。在巴斯克自治區,如果有選民正在等待PCR結果,那麼他們需要在陰性結果出來時才可以前去投票,如果是陽性則不能前去投票。疫情暴發是年輕人惹的禍?
  • 我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病毒
    看起來和健康人一樣,沒有發熱、咳嗽、胸悶等不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卻呈陽性。近日,這類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在全國多地出現。「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國家衛健委第四版防控方案和第五版診療方案,都明確指出了這一點。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這類人的傳染性如何?怎樣防控無症狀感染者?
  • 港大學者:第二波疫情是否到來關鍵看4月底,無症狀者非主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頻繁出現的無症狀感染者病例,再次引起恐慌。近日,國家衛健委首度公布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截至3月31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0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例,當日解除隔離302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1367例,比前一日減少174例。
  • 多地「無症狀」傳播引發關注,鍾南山稱中國還沒有大量的「無症狀...
    鍾南山院士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關偉傑副研究員、深圳市人民醫院陳榮昌教授,在發表的述評文章中提出,無症狀患者可能是人傳人重要傳染源,可能存在糞口傳播途徑,強調必須重視早期診斷以及隔離確診病例;總結了中藥(包括連花清瘟膠囊、六神丸)對病毒體外抑制作用的驗證、發現氯喹、氫氧混合氣體吸入對改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臨床症狀的價值。
  • 較真| 新冠患者又出現新症狀?這次是聽力下降?
    較真要點: 1近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耳鼻喉科-頭和頸外科學卷》的一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從新冠患者屍體的乳突骨及中耳部位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說明新冠病毒確實可能出現在患者耳部。
  • 基因溯源科學家:法國新冠疫情暴發與中國無直接關係
    最近,法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法國的新冠疫情是由當地來源不明的毒株引起的。科學家猜測,這一毒株可能來源於比利時。日前,香港《南華早報》對這一研究進行了報導。據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法國暴發的新冠疫情,並不是由中國輸入的病例所引起的,而是源於一種來源不明的當地病毒株。
  • 泰國一水產市場暴發新冠疫情,新增確診病例516例
    泰國一水產市場暴發新冠疫情,新增確診病例516例 陳林聰/央視新聞 2020-12-19 23:49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劉輝國等人在發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後「復發」原因分析及治療策略》論文中,將新冠患者分為四類:(1)未曾使用過激素的普通型患者;(2)曾使用過激素的普通型患者;(3)大於60歲的老年患者;(4)危重症或重症轉為普通型的患者。
  • 不少新研究為新冠病毒免疫帶來好消息
    疫苗研究表明,各種實驗性藥物可以引起免疫反應,跟免疫系統對實際感染的反應相當或更好。但當科學家研究病毒時,一些關於免疫的壞消息悄然而至。一些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的保護作用可能只能持續6至12個月,就像對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的耐藥性一樣。還有研究發現,血液中的中和抗體會在三個月內消失。不過現在,好消息不斷傳來。一旦抗體消失免疫保護也不會消失。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焦點問題透視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焦點問題透視-新華網新華社武漢4月12日電(記者王賢、鄭璐)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隨著武漢「解封」,不斷出現的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備受關注。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的傳染性如何?復工復產後如何應對無症狀感染者傳播風險?
  • 羅馬感染者講述「新冠後遺症」
    隨著義大利進入開學季,政府防疫工作也隨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新冠病毒對民眾以及社會造成後續影響,仍難以被忽視。 全意主要暴發點都在哪?那不勒斯移民局警員也被感染!21人確診; · 託斯卡納大區馬爾米堡(Forte dei Marmi)一家餐廳有9名員工確診,其中8人為無症狀患者; · 8月31日,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和錢皮諾機場各檢測出4名陽性患者。
  • 研究發現,瑞典可能至少11%的人口感染了新冠病毒
    新冠疫情期間 瑞典民眾在享受陽光據今日俄羅斯RT報導,瑞典著名醫科大學援引一項新的新冠病毒抗體研究的初步結果稱,自疫情爆發以來,瑞典每10人中可能就有1人以上感染了新冠病毒。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和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對200名獻血者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在100名參與者中,至少有11人擁有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 @宿遷人,新冠疫苗打還是不打?怎麼打?
    目前數據顯示抗體在6個月以上仍能維持較高水平Q3:對於變異病毒,新冠病毒還有用嗎?從全球對新冠病毒變異的監測情況看尚無證據證明病毒變異會使現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Q4:不想打疫苗行不行?接種率達到60%至70%才能建立全民保護倡導公眾在知情同意、排除禁忌症的前提下積極參加接種那就都打!成嗎?
  • 鄰國疫情一夜之間變天,夜總會暴發集體感染事件,此前努力全白費
    據媒體報導稱,韓國仁川市延壽區一家大型夜總會發生新冠肺炎集體感染事件,截止本周一,該夜總會已經有6人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中包括兩名男性顧客以及4名女性工作人員。媒體指出兩名被確診的男子於10天前光顧了這家夜總會,沒想到回去不久後就出現了一系列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包括咽喉疼痛以及咳嗽等等,隨後前往醫院接受新冠病毒檢測,被確診了,其中一人是一名海警,在感染後所在單位立刻拉響警報,同時遭到臨時封鎖,另外為了避免疫情繼續擴散以及及時搜索到其他的確診患者,相關部門立即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調查,同時夜總會的工作人員也接受了新冠檢測。
  • 較真|香港現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該如何解讀?
    2患者會二次感染可能是ADE效應使得患者感染新的病毒株後不能有效抵抗,另一原因則是抗體的消失。 3該病例提示我們:群體免疫可能是無效的,且疫苗可能無法提供終生保護。即使是新冠康復者也需要保持足夠的防疫意識。
  • 新冠患者遺體解剖有重要發現|華中科技大學|心碎症候群|病理|新冠...
    何時公布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病理報告?劉良坦言,還回答不了,「應該快了」,包括上海兩例解剖遺體的穿刺結果,可能很快就會發布。有些患者肺部切面出現粘液性的分泌物前3例遺體解剖病理研究有了什麼新發現,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包括除了侵犯肺部,新冠病毒還讓哪些器官受累?
  • 新冠ABC:新冠病毒在常見物品上能活多久?
    實驗結果顯示,在正常的空氣溼度及溫度條件下,新冠病毒至少能在銅表面存活4個小時,在紙板上存活24小時,在聚丙烯塑料和不鏽鋼表面的存活時間更長,達到72小時。而在溼度更高的氣溶膠的環境中,新冠病毒同樣能夠存活3個小時以上。
  •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蚊蟲叮咬會傳播新冠病毒 鍾南山:這個藥真的...
    流感跟新冠病毒出現的症狀很相似,首先它是全身的,一開始發燒可能佔50%以上,不是每個人都發燒;流感也有這個情況,一開始全身不舒服,鼻塞,輕咳嗽,特別是疲勞,所以單純靠症狀鑑別很難,如果沒有檢測很難進行鑑別診斷。在中國大陸,一般發燒去會給你檢測核酸病毒,而美國用深部的口水、鼻拭子和咽拭子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