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位市民在看「心靈雞湯」式的圖書。無論在書市還是網絡上,很多人都熱衷當「雞湯控」,尋求心靈的慰藉
映象網訊(記者 高冬麗/文 沈翔/圖)近日,資深媒體人彭曉芸在微博上發起了「拒絕心靈雞湯,自媒體有出路嗎?」的討論,將「心靈雞湯」再次推至風口浪尖。還有網友稱「心靈雞湯」是精神毒藥。可為什麼那麼多自媒體會發布「心靈雞湯」式的文字呢?「心靈雞湯」為什麼受追捧?這背後又折射出什麼樣的社會問題?東方今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微博:
「心靈雞湯」成了熱議焦點
10月5日,彭曉芸在微博上發起了「拒絕心靈雞湯,自媒體有出路嗎?」的討論,一時間,網友紛紛轉發,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網友們的討論中,大家除了探討「心靈雞湯」與自媒體的關係外,更多人將焦點對準了「心靈雞湯」。
那麼,到底何為心靈雞湯?雞湯顧名思義是有營養、溫暖的意思。而心靈雞湯是指對心理、心靈,有溫暖、撫慰傷口的意思,也有提高心志層次的意思。
據了解,《讀者》雜誌可以稱得上是最早流行的「心靈雞湯」了,傑克·坎菲爾和馬克·漢森策劃創作的暢銷書《心靈雞湯》登陸書市以後,這種「雞湯型」的表達方式得以確定,一大批「雞湯書」紛紛問世。有了微博以後,「心靈雞湯」更是迎來了黃金時代。
有人形容,微博時代的「心靈雞湯」就好像一鍋將雞骨頭、雞肉和藥渣滓全部扔掉的純純粹粹的雞湯。
現狀:
全民都愛轉發「雞湯味」文字
那麼,在微博上,「心靈雞湯」到底有多火呢?記者注意到,不少名人的微博裡發的有不少都是與「心靈雞湯」有關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被很迅速地轉發。
比如於丹的微博,9月30日,於丹在微博上轉發了海藍博士的「如何愛自己-情緒」的微博,該微博在海藍博士的微博上被轉發了8858次,於丹的該條微博被轉發了919次。8月6日,於丹轉發了一篇「要簡單的做人,不要沉迷於幻想」的文字,該微博被轉發了2084次。
除了於丹,地產大亨任志強也很願意發這種「心靈雞湯」式的文字,如「每走過一段路記得感謝路上遇到的人,壞人教會你成長,好人告訴你方向」。
其實,網絡上此類微博比比皆是,盛大中文CEO侯小強、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等人的微博也都有不少「雞湯味」十足的文字。
當然,除了名人,不少「無名小卒」的微博也散發出「雞湯味」,有些微博則是由一條條「心靈雞湯」組成。大多數博主既是「雞湯」的炮製者,又是「雞湯」的享用者,微博上呈現出「全民煲湯,全民喝湯」的磅礴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