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看不起」的跑鞋結構緩震,為什麼突然又火了?

2020-12-11 騰訊網

機械減震,也叫結構減震,是目前跑鞋中最流行的兩種減震方式之一。但是到前幾年為止,機械減震一直處於被「遺忘」的邊緣,各大品牌都致力於開發更好的材料減震,唯獨一家美津濃還在這個領域上耕耘。

隨著新型材料的不斷開發和發展,機械減震一度成為了跑鞋減震方式中的最冷門存在。但是最近這一段時間,機械減震似乎又有了抬頭的趨勢(比如去年的阿迪4D、今年的李寧絕影等的)。為什麼之前被各大跑鞋品牌看不起的結構緩震,現在突然又火了?

什麼是機械(結構)減震?

說得簡單點,就是利用較硬的材料構成獨特的中底結構,以此吸收運動中出現的衝擊力,來達到緩震的效果。比如車輛上避震器,也屬於機械減震。最常見的跑鞋機械減震技術,當屬美津濃的Wave,還有李寧的李寧弓、李寧弜以及Adidas的刀鋒戰士系列。

相對於傳統的材料減震,機械減震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比如緩震極限,機械減震的極限要遠高於材料減震,而且不容易因為使用時長,而出現變形、衰退、耐久度等問題。總的來說,機械減震最突出的優點就是「耐久穩定」和「緩震極限高」。

但是人無完人、物無完物,機械減震的缺陷也很明顯。首先就是穩定性問題,在早期機械減震跑鞋的開發中,就出現過這樣的問題。Nike的ShoX就是因為穩定性不高,所以才退出了Nike的跑鞋矩陣。

另外,很多機械減震跑鞋因為結構設計得太「奔放」了,以至於適用場地很少(Adidas 刀鋒),或者是「過硬」、「踩不動」(李寧弓),所以讓很多消費者敬而遠之。這麼多年下來,專業做機械減震的品牌,唯獨一家美津濃活了下來。不過機械減震要是真這麼雞肋,也不可能近段時間裡被各大品牌重新重視起來。

因為材料緩震是有極限的,現在開發的新材料已經很多了,甚至已經進入了瓶頸期。一味地追求腳感的boost,缺乏支撐能力。而一味追求緩震的GEL,卻毫無反饋。

全掌boost的跑鞋,跑步體驗是災難性的,它特別容易讓足弓提前疲勞,穿上boost想提速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全掌GEL,Asics即便有Quantum,也沒敢取消Flytefoam,因為全部都是GEL的話,這雙跑鞋絕對只會成為累贅。

對於機械減震重心不穩、腳感不適的問題,其實美津濃很早就給出了答案和它的未來——即,利用傳統中底材料,彌補機械結構的腳感問題,同時解決重心不穩的情況。

這一做法是可行的,比如李寧今年推出的絕影跑鞋,就是這麼一個思路。 來解決穩定和腳感,弜來負責最主要的緩震。

除此以外,其實還有另一個新思路。通過新型中底材料,將其設計成特殊結構,同樣達到材料+機械雙重減震合二為一的功效。比如Adidas的那雙4D,還有PUMA的XETIC,就是走這個路線的。

不過目前來說,這個思路的可操作前景還沒那麼大,4D的也早就有很多人體驗過了。比起美津濃式的路線,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有人說碳板也算機械減震,其實這句話老魏是不認同的。現在的碳板跑鞋,緩震依舊交給材料解決。

像Nike的Next%,它的碳板起到的作用是「反饋」而不是「減震」;Asics的MetaRacer,它的碳板是屬於偏穩定類的,用於強化前掌的動能弧,也和緩震沒有關係。

你們看好機械緩震,還是材料緩震?

相關焦點

  • 當年一度沒落的機械緩震跑鞋,為什麼今年又開始火了?
    目前在跑鞋之中,主流的緩震方式一共有兩種。一個是由阿迪達斯boost引發的「材料緩震」流派,另一個則是以長年持之以恆、美津濃為代表的「機械緩震」流派,也叫「結構緩震」。機械緩震(結構緩震)不同於依靠材料本身特性,負責跑鞋運動時的緩震工作。以美津濃為代表的機械緩震流跑鞋,利用對於跑鞋整個鞋底的結構設計,以物理方式來對衝擊力進行削減。舉個例子,比如一些自行車上會裝有彈簧,而這些彈簧的作用就是減少自行車車體受到的衝擊力,這就是機械緩震,也叫結構緩震。
  • 亞瑟士頂級緩震跑鞋Nimbus20
    對亞瑟士跑鞋稍微有點了解的跑友都知道,亞瑟士的公路跑鞋主線分為穩定系和緩震系兩類。
  • 跑鞋 | 鞋面緩震雙升級 MIZUNO WAVE SKY 3
    從無到有,從SKY 1到SKY 3,作為MIZUNO旗下頂級緩震跑鞋的新星代表,這次,SKY系列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SKY 3採用了WAVEKNIT的編織鞋面,中底的拼接也更加緊湊,相較前兩代,鞋子的整體感更足,不知道為什麼,前兩代總給我一種拼湊的感覺。
  • 跑鞋| 鞋面緩震雙升級 MIZUNO WAVE SKY 3
    從無到有,從SKY 1到SKY 3,作為MIZUNO旗下頂級緩震跑鞋的新星代表,這次,SKY系列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緩震 9.0/10作為一雙緩震系跑鞋,在緩震上自然是要下足工夫。之前在進行SKY 1代測評時我們也盛讚過它大底的耐久性,所以說,SKY 3的耐久性,值得信賴。
  • 緩震簡史
    以如今的眼光來看,1990年代之前的中底緩震科技似乎有些簡單甚至簡陋得可笑。不過必須明白的一點是,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如今所習慣的和喜愛的球鞋科技的鼻祖。在上一期緩震簡史中,我們回顧了1990年之前的中底緩震發展歷程。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些科技無疑是簡陋和粗糙的。
  • 重新定義跑鞋,輕量緩震,專注無傷跑步!
    本期目錄  1、R2雲跑鞋男女款超輕緩震專業馬拉松跑步鞋  2、R2 赤道超輕緩震長距離赤道跑鞋  3、R2 REALRUN 無極 跑步鞋  這兩年跑友口口相傳的專業馬拉松跑鞋品牌R2 REALRUN,始終關愛運動者健康,致力於研發和應用新興科技,專注大眾無傷跑步,通過提供「輕量緩震、舒適回彈」的高性價比跑鞋,為跑者「保駕護航」,讓更多人愛上跑步。
  • 智能晶片加特,緩震回彈,小米有品打造你的專業穩定緩震跑鞋
    冬季即將過去,又到了跑步的季節,無論是什麼時候跑步,選擇一款合適的跑鞋非常重要,每一雙鞋子的緩震都和舒適度有關,但是對於跑者來說希望有恰到好處的緩衝力,因此對跑鞋緩震要求較高的我在選擇鞋子時格外的注意。
  • 機械緩震VS材料緩震,亞瑟士和美津濃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不過隨之而來的也有一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覺得美津濃的實力也非常強悍,可為什麼四大跑鞋之首的位置是老鄉Asics,而不是它呢?緩震作為專業跑鞋,亞瑟士和美津濃都擁有自己獨家的緩震技術。亞瑟士的GEL緩震凝膠是緩震界的黑科技,用兩塊GEL夾住一塊陶瓷盤子,然後就能讓這塊盤子在錘子的敲打下不碎——這緩震能力簡直逆天了有沒有!
  • 短距離輕盈舒適暢跑,昂跑 Cloudflow 輕量緩震跑鞋體驗
    這些雲模塊都是用 Helion Superfoam 緩震材料製作,通過彈性形變實現緩震的目的。 跑鞋科技 考核跑鞋科技的指標就是緩震科技,Cloudflow 跑鞋採用了 Helion Superfoam 緩震材料作為中底以及由它打造的雲模塊。關於 Helion 材料,官方已經給出詳細的解讀,甚至每個字母都賦予了含義。
  • 把緩震做到極致的3款跑鞋,大體重跑者的首選,超高性價比!
    所以和普通跑者不同,大體重的朋友需要對跑鞋的緩震性能更重視。這裡要糾正一個誤區:大體重是單純地指體重和身高的關係,而不只是說胖瘦關係。很多看起來瘦的人,因為身體肌肉比例大,體重也會更大。同體積的肌肉要比「肥肉」重得多。
  • 22家跑鞋中底黑科技大盤點 | 緩震回彈誰最強?
    ,在基普喬格腳穿耐克打破世界紀錄之前的眾多世界紀錄都是阿迪達斯 adizero系列所創造的,那個時代是阿迪達斯笑傲江湖的「美好」時代。其實不是碳板成就了跑鞋,而是超輕超彈中底成就了碳板。為什麼這麼說?在馬拉松比賽中,由於其本身的厚底設計,讓其在長距離奔跑後依然保持足夠緩震,這是大部分緩衝跑鞋很難做到的。
  • 多威馬力maxpower,2020最佳國產緩震跑鞋?
    最近2年跑鞋品牌不約而同的都在發展輕量化跑鞋,高端競速往輕量化發展可以理解,不過中低端跑鞋全盤輕量化也不是個事兒。不可否認輕量化的跑鞋會帶來輕盈跟腳的體驗,但隨之而來的是,穩定、緩震、耐磨這些性能必定會被削弱,對於新手,特別是大體重的新手跑者來說,是不太友好的。
  • 大神之選:教你買到緩震效果最好的跑鞋
    品牌:SAUCONY型號:Saucony Freedom ISO跑鞋價格:RMB 1499(上馬專屬版本)RMB 1399(普通版)點評:作為四大跑鞋之一的SAUCONY,除去享有跑鞋界的「勞斯萊斯」的稱號號,自家的黑科技同樣出手絕不含糊,鞋面的ISOFIT技術,中底創新的EVERUN緩震科技,每一樣都走在了專業跑鞋界的最前頭,在2017年上海馬拉松期間還推出了專屬版本
  • 重新定義跑鞋,輕量緩震,專注無傷跑步!開年大促!
    除了加強身體核心力量和科學跑步,對於大多數跑步愛好者來說,一雙緩震性能好的舒適跑鞋必不可少。最火的馬拉松賽事越野賽和民間跑團約跑都有R2的身影一雙好的緩震跑鞋,還有一點會被很多人忽略。那就是重量,而想要做到邁開腳步時感受到的「輕」,遠遠不止消減材料、打破固有設計這麼簡單,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要保證跑鞋的緩震性能。R2 CLOUDS雲跑鞋,通過其壓軸科技BOUNDFOAM中底輕量緩震配方,做到了輕量化的同時,還提供優秀的緩震減壓性能。
  • 超強緩震支撐,On昂跑新款城市跑鞋
    跑步的優勢顯而易見,在開跑前做好熱身,裝備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合適的跑鞋。因為跑步的時候,膝蓋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3倍以上,如果沒有專業的跑鞋,將會對膝蓋、腳踝造成很大的影響。對於跑者而言,一雙好的跑鞋很重要,因為它不僅能助你跑得更遠,還可以保護你的身體。
  • 「適跑而生」New Balance Fresh Foam大數據緩震跑鞋兩款聯發
    跑鞋世家New Balance在這個初春三月為跑者推出兩款全新跑鞋單品,無論是升級版提供較快配速的緩震跑鞋Fresh Foam Zante v2,或是首次推出、具備旗艦級緩震性能的Fresh Foam 1080鞋款,New Balance Fresh Foam系列大數據緩震跑鞋為都市跑者提供全面的裝備解決方案。
  • 誰說跑鞋不能好看——361°Q超彈緩震跑鞋測評
    其中,Q超彈定位是專業緩震的跑鞋。 樓主也是在第一時間拿到了其中的主推款跑鞋——Q彈超。今天在這裡給大家來一個搶先分享體驗。 KFOAM系列緩震科技中的最新產品透光Q!彈科技材料。 這款跑鞋外側中底上還有一段文字標識,給大家解讀一下:第一行的「QU!KFOAM∞」是中底材料名稱;第二行「N24擄32「10.30」E118擄08年17.82」的緯度和經度坐標,坐標應該在廈門總部,361度;第三行結束意味著科技提高這種鞋的性能。最後一個是品牌標誌。裝飾色調。
  • 阿迪新一代跑鞋Boost緩震回彈技術是否值得入手?
    Adidas開始發售全新一代的Ultra Boost 19系列跑鞋,作為第五代產品,並沒有被命名為5.0,而是用年份起名為Ultra Boost 19。Boost中底緩震回彈技術作為阿迪達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出色的材料技術,自2015年推出以來,已經廣泛應用到除跑鞋以外的其他鞋品,表明阿迪達斯對於自身技術的自信。
  • 適合長跑的幾款緩震跑鞋盤點:馬拉松跑者的福音!
    說到運動,現在很多人喜歡長跑,作為一項性價比很高的運動,長跑不僅可以有效鍛鍊身體,而且花費不大,只需要購買一款適合自己的跑鞋再加上科學的跑步姿態就可以達到很好的鍛鍊效果。下面,我們來看看適合長跑的幾款緩震跑鞋盤點。
  • 最適合夏日開練的跑鞋選擇,輕質、緩震你選哪一款?
    是輕質類,還是緩震類,總會有最適合你的類型。下面,讓我們來看看2018年最值得上腳的夏季跑鞋吧!Adidas——清風 2018科技:climacool清風結構、bounce中底推薦指數:★★★★☆此次清風2018版跑鞋採用climacool清風結構,在跑鞋的透氣性上依然延續了清風系列優秀的散熱性能。bounce緩震中底雖然不及爆米花中底軟彈,但是在專業慢跑訓練當中,有一定硬度的中底會更適合雙腳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