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日子,一個很好的朋友來找我傾訴,說自己花了整整快一年,還是忘不了那個他,有與他複合的衝動但是又遲遲不能作出決定。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自己不知道對方怎麼想,能不能複合成功,有沒有必要去複合,怎麼去複合,複合之後又會怎樣……總之有一百個疑問,一萬個不放心。
相信我這個朋友的事例絕不是個案,有一部分人在分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對過往執著,對前任念念不忘,以至於萌生想複合的念頭。但他們同樣對複合諱莫如深,對此憂心忡忡。
那麼,分手一年,還會有複合的可能嗎?還能去複合嗎?
02
分手一年,對於要複合的情侶來說,這是個危機時間。能否成功複合很看兩人的狀態:一是目前你對待感情的態度,二是對方是否擁有一個願意接受你的狀態。
為什麼說分手一年是個危機時間呢?所謂危機,就是危險和機會並存的狀態。那麼分手一年,有什麼「危險」,又有什麼「機會」呢?
對方是否已經進入了「接受」階段。
瑞士裔心理學家伊莉莎白·庫布勒-羅斯 (Elisabeth Kubler-Ross在其著作《論死亡與臨終》中講述了人們走向死亡時需要經歷的五個階段(亦稱為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是心理受傷的人從受傷開始都結束必經的一個過程。
與你剛分手時,對方會不相信你們已經分手的現實,覺得你們還是在一起的;漸漸地,Ta會對你有意見有不爽,對這段感情的結束有一定的怨氣,並找你傾訴或問責;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往美好的回憶不時湧上心頭,Ta會想著與你重歸那美好的彼時,想與你破鏡重圓;
但漸漸地Ta意識到自己和你已經是兩條平行線了,再無任何瓜葛和交集,Ta將成為你生命中的過客,變成你最熟悉的陌生人;無數個輾轉反側無眠的夜晚過去了,Ta終於接受了你離開的現實,淡化了對你或愛或恨的感覺,即使在朋友口中聽到你的名字還是故事,除了泛起你心裡一點漣漪之外,不會再起波瀾。
這就是「悲傷五階段」的實際表現。為了說服自己不沉淪在失戀的悲慟中,對方不得不將你從最重要的人轉化為陌生人。當對方已經坦然接受你的離開時,就意味著已經將你從他心裡剔除了位置。一旦到了這個階段,已經接受分手這個事實了,那基本上就很難辦了。
一年的這個時間點,不長不短。對方是否進入「沮喪、接受」階段,決定了你複合的難易程度。綜上所述,那是不是越早挽回,複合機率就能成倍的增長呢?
也不盡然,分開後很快複合的情侶更加考驗雙方維護關係的能力。因為兩個人之前本就是因為相處上的矛盾而分手,而分手雙方又沒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對感情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所以分開後那種很快複合的(通常半年以內),雙方做決定還是帶了很多的感性成分。
短時間分開後又複合的情侶,也許都把時間折騰在難過和如何快速挽回對方的方法上了,沒有時間去好好思考這段感情為什麼出問題,以及到底該跟對方怎麼溝通。
自己心裡也不知道對方到底需要什麼,或者自己如何去表達需求,更沒有對感情中存在的問題有明確的認知,但又因為恰好對方給了複合機會,所以稀裡糊塗地又在一起了。
一年的時間,恰好給了你充足的時間空間去進行反思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雖說在這段時間裡雙方都歷經了痛苦的折磨,但各自都增長了一些閱歷和蛻變,彼此更懂得對方到底需要什麼、知道如何去克制自己的脾氣,為對方考慮,付出等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種失而復得的體驗會讓兩個人都更加珍惜彼此,珍惜這段感情,所以在這樣的戀愛狀態下,兩個人便很有可能有美好的結果。
對方是否已經習慣沒有你的生活
記得之前在科學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情侶為什麼會漸漸趨於相似?一方面是因為接吻的時候,雙方通過唾液交換體內高達8000萬的細菌。而隨著接吻次數的增多,彼此身體慢慢被細菌改造並同化;另一方面則是心理層面的暗示。
兩人相處中各種情緒,表情都被對方牢記於心。當這份熟悉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彼此就互相看不到對方不同的地方了。
其實說白了,就是感情發展越徹底的情侶,彼此都熟稔對方的脾性,兩個人從獨立的個體交織成緊密結合的團體,互為影響不可分割。
兩個人要分手,相當於要將一個整體硬生生一分為二,早已習慣彼此存在的你們,要徹底抽離是艱難的。
經濟學上有個叫做「沉沒成本」的理論可以進行解釋:其指的是你對一項事物累積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和情感等不可回收的成本。通常付出越多就越難放棄。
習慣是一種「沉沒成本」,也是一種感情裡的投資。在分手後的一段時間內,它會讓對方依然沉浸在你們的感情中,依然對過往有著嚮往和追憶。這是挽回中的「機會」。
但「時間會衝淡一切」,一年的時間,足以衝淡對方對你們之前感情的念想。當對方開始習慣了沒有你的生活的時候,你是很難見縫插針的,因為對方這個時候對於你根本就沒有需求可言。
你並不能確定對方是否已經將你淡忘了,倘若對方已經對你雲淡風輕了,那這就是你挽回過程中的「危險」。
是否能根據對方的狀態去制定合理挽回計劃
上面我們提到了,相處久的情侶會深諳對方的習性和情緒變化,因為習慣而產生了默契。但分手的一年,處於情感隔離狀態的你們,彼此之間那份默契度還剩多少?你能保證對方與你一樣,仍對昨日的感情抱有一絲希冀,仍然有那顆炙熱的挽回心嗎?
答案是不能的,你不能與對方保持情緒和心態上的同步。也許你對挽回這件事非常上心並且做了很多事情,但這在對方早已波瀾不驚的心上始終無法蕩起漣漪;你看著對方無動於衷,焦躁不安的你急於求成,變本加厲地對對方死纏爛打,妄想用「漫溢」的感情去融化對方心裡的冰山。
作為挽回者,普遍是處於低位的。所以你要了解並遷就被挽回者的情感需求,找準自身定位,制定合適方案。循序漸進一步步實行你的挽回計劃,這樣挽回才能有所轉機。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分手一年要複合是很難的。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逆轉乾坤呢?以下三個劍走偏鋒的方法,一步步帶你成功挽回感情。
【1】巧借「第三方」進行情感介入
首先要解釋一下,第三方不是第三者(我們是來維護感情而不是來破壞感情的)。第三方指的是除開你和前任之外的人。
選擇第三方介入你們的感情有什麼作用呢?第三方能夠幫助對方重新認識和梳理關於你的認識,能夠喚醒對方關於你們兩個的過往情感。
在我之前的文章裡有提到一點,不推薦大家使用「第三方介入」的方式來挽回感情。我想不禁有朋友會發問了,那你在這篇文章裡又建議使用,這不就自相矛盾了嗎?
我來認真回答這個問題。「不推薦」不意味著「不可行」,一年是一個比較棘手的挽回時間,非常時期需要用非常手段,「第三方介入」運用在這種情況下是非常恰當的。那麼,要讓第三方來介入感情挽回,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第三方最好是兩人共同的好友,而且最好是關係與你較為親近一點的,能幫你說上幾句好話。
最好不要是與對方關係甚好的朋友,因為他的立場會更偏向前任,一旦他不看好你們的感情,或是其他原因不想讓你們複合,那麼他的說辭將會使前任更加厭惡你,使你的挽回過程雪上加霜;
更加不要請動雙方的親戚長輩來說情,長輩們不清楚你們之間的矛盾和感情進展,他們只會依據自身對你們感情的表面理解,以及他們的三觀向對方施壓,要求對方與你複合。
道德和輿論的施壓,本身就不應該是使感情變得親密的一種方法。對方也會因為這份壓力,覺得你陰魂不散,對你的厭惡度更加提升,這不是弄巧成拙嗎?
旁敲側擊即可,不必過於深入
不需要第三方為我們的挽回做太多工作,只需要他能夠為你引路,提醒對方你的存在就好。
「最近大學班長要生日了,又要搞聚會了。聽說XX要來啊。好久沒見了呀。」
「小宇我上周末在商場碰到XXX了,現在是真的變得好漂亮啊!我都要心動了!」
讓第三方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有意無意地提起你的存在,你的改變。在不經意間不斷給對方灌輸你的存在感。引導起來對方對你的關注,勾起對方對你的回憶。
記住,淺嘗而止就好了,第三方更多的是充當一個引路人的角色,而不是一個挽回專家。
【2】利用「多看效應」與「近因效應」,不斷刷新好感度
有個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看電視劇的時候,一開始吐槽某個演員很醜,但看了幾集之後你會發現,咦,他其實也挺有氣質的啊,還是有一點英氣的。
這就是「多看效應」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越熟悉會越喜歡,我們挽回工作就是要利用這一點來開展。
當第三方已經為了開了個好頭,喚醒前任對你的想法。那麼這時候你就要自己刷存在感了。先做好增加存在感的工作,再發展感情。
刷存在感也需要循序漸進。我個人建議剛開始一周1~2次,再後來3~4次,最後才發展成高頻率的聯繫。與此同時,我建議你們的話題內容從一開始先關注對方的近況,再講述自己的改變,最後再次熟悉了再去分享彼此的生活經歷。
當然,光靠「多看效應」增加好感度也容易出岔子,因為其核心是「多」,通過感覺累積培養好感,量變產生質變。但萬一這個「量」本身就是負面的,那累積的只會是對方對你更黑的臭臉罷了。所以,你還需要運用「近因效應」來做輔助。
近因效應,指的是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也就是說,對一個人的印象,是會被覆蓋的,越靠近現在發生的事情讓你產生的感受,越能替代這個人在你心中的印象。
所以,你需要不斷給對方提供正面的信息,不斷展示你這段時間的變化,不斷刷新的好感會逐步覆蓋分手前你給他留下的不良印象,讓對方心裡對你充滿期待,向你靠近。
【3】進行複合前的最後工作
當對方已經對你消除厭惡感,好感度逐步攀升的時候,你就要站出來做挽回的收尾工作了。
當你不清楚對方現在的感情狀況時,你可以拋出一句疑問:「最近沒和你的男/女朋友出去逛街呀?」
這是一種預設話術。就好像麵條湯的老闆問顧客,「你要不要加蛋?」&「你要加一顆蛋還是兩顆蛋?」結果肯定是第二種說法使老闆的雞蛋售出更多。預設對方有另一半的話術,很容易能讓對方說出自己的實際情況,因為沒有另一半的人本能的反應就是:我哪來的另一半?
相信到了這一步,你邀請對方約會見面,對方大機率是不會拒絕你的。在約會中逐漸熱絡起來,然後當情感高昂的時候,我推薦你運用「蔡格尼克效應」,一舉攻破對方的心中柔軟。
蔡格尼克效應,指人們對於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比已處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當初分手,不論是和平還是衝動的方式,都會帶有遺憾,都會對這段感情心存不甘。所以,你要利用對方的這份遺憾和不甘,來進行最後的挽回發言。
「我已經改變了很多了,每當我想起來我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卻錯過了你的時候,我都十分傷心和難過,再給我一次機會吧,這次,我絕對不會搞砸的。」
「相信你也能感覺到了,分手之後我反思了很多,也改進了很多,我之前一直沒有來找你是因為我沒有勇氣。但是我還是放不下你,還是忍不住的和你聯繫,因為我過去做的很多事情現在想起來還是心懷愧疚。」
一來展示了你對你們過往的感情進行了反省,你也進行了改進;二來顯露了你對對方的念念不舍,以及從一而終的忠誠;三來,讓對方不甘心這段感情的結束,產生與你再續前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