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綠繡眼雛鳥系列(繡痴堂首發原創)

2021-02-18 繡痴堂

   象牙塔中的骨灰:用此文祝賀繡痴堂競選吧主成功!

鳥之初,一個蛋。我們不能知曉蛋中是否有優良基因,因此選擇雛鳥就值得探索。剛出殼的肉肌,在毛管出來後,有很多鳥友會選擇光頭,認為腦頂部有毛管的是母鳥。其實這種選擇未必是百分百正確。繡眼雛鳥區分公母還是以鼓喉為主!在雛鳥能在跳槓上站住,尾羽一兩公分長的時候,餵飽後在外界噪音刺激下,公鳥會有鼓喉現象,喉部連續抖動三秒以上,注意,有的雛鳥由於餵養不到位,在嗆食的情況下,會有類似鼓喉的舉動,區分方法是用手騷擾,正常鼓喉,在騷擾下會停止鼓喉,氣管炎般的不會停止。

雛鳥階段,不可能知曉長大後的長相,哪怕荷花繡眼在褪毛後,長相也會發生變化。如何在一堆包公的繡眼雛鳥中選擇?我認為只有從嘴部來觀察,繡眼嘴巴是選擇的關鍵部位,選擇成年鳥,嘴部也是重點之一!首先,雛鳥的嘴巴是會縮水的,選擇那些短小,細直,略彎,上下比較薄,根部寬大,從雛鳥頂部看下去,上嘴殼等腰三角形底部比較寬大的嘴型尤為重要,張嘴乞食時,嘴根比同類寬大,並且上顎天花板飽滿厚實,不要選擇乾癟。那麼此類嘴型在長大縮水後會更顯小巧玲瓏!而嘴根縮水後也不至於窄小。

選擇那些新鮮雛鳥,就是那種沒有經過長途跋涉,(時間長了難免有缺食和營養跟不上的現象)!在樹上摘下到市場時間比較短的那種。雛鳥選定後,餵養的食物又是重中之重!在幾十年前,鳥販子們用黃鱔加小雞飼料來餵養畫眉雛鳥,獲得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同為雜食性的繡眼也可以引用過來!

本人改進後的配方如下----小雞飼料和以後準備長大後餵養的成品料一比一打成粉末混合備用。金施爾康備用,櫻桃番茄(聖女果)備用,活黃鱔若干備用,雞蛋黃備用,鞘翅目幼蟲,直翅目幼蟲,鱗翅目幼蟲備用,丙冬甘寧備用。

根據雛鳥的年齡,在肉肌階段,雛鳥大肚子裡面原本胎中自帶的蛋黃還沒有消耗完畢,因此肉肌階段不需要雞蛋黃供給。本著小葷大素的原則,正常比例以一窩四個為例,活黃鱔剁成肉糜和粉料一比一拌勻(赤膊肉肌葷腥重一些),加入一個聖女果肉漿(可以水果多樣化),加入去掉糖衣刮下微量金施爾康粉末,人工餵養比不上親鳥餵養食物多樣化,所以必須加些微量元素,不能多,否則維生素中毒,調製成粥糜狀張嘴即餵之。各科目的幼蟲不需要太多,草叢中找一些就夠了,只不過是給雛鳥吃零嘴,去掉口器偶爾吃一些。

隨著羽毛漸豐,逐步減少黃鱔比例,代入一些微量熟蛋黃,可以將餵養的粥糜料和成品料放在籠子裡讓它們嘗試自己啄食,這個階段還是需要喂,自己啄食是吃不飽的。小雞飼料是一個比較成熟的配方,但是裡面有一些成長激素,對肉雞的肝臟會造成一些傷害,對於繡眼雛鳥也是一樣,那麼此時需要用丙冬甘寧來調理雛鳥的肝臟和免疫系統。

羽毛長齊,鳥的活動量也會增加,在分籠時就需要做一些規矩,以免腦袋翻掉,以方籠為例,籠布遮去一半,正面也需要遮擋,邊上有同類可以相互看見,下面裝小跳槓,引導它往下走,減少跳到籠絲上的頻率,籠絲上跳多了,會造成扒絲仰頭。讓它只有在下面的跳槓才可以偷看見同伴!!!黃昏時分尤為重要,別看人工餵大,小雛鳥也有歸山性,看見同伴可以讓它不那麼煩躁,起到穩定的作用。這種手法也適合荷花。看見同伴可以使幼鳥上性緩慢,這和畫眉原毛一樣,上性快,出花快腦袋翻得快。雛鳥也應該接觸外面,每天在家也需要人鳥互動,以免反生,羽毛長齊分籠後,每周遛一次足矣!就算遛,最好也是捧在手上,密切注意它的行為。有的雛鳥很過分,熬到褪完毛後也會翻。

有的鳥友抱怨,雛鳥過籠洗澡是個頭痛的事,其實在餵養階段,把養籠和洗澡籠對接,任它自由穿梭在兩個籠子之間就可以解決,雛鳥對沒見過的東西膽子很小,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見過洗澡籠,乍一見到洗澡籠會害怕,鳥主性子再急些,用去驅趕的方式讓它過籠洗澡,那麼雛鳥以後洗澡就會有障礙。一旦發生並非無解,只不過誘導的時間要長一些,這一系列五花八門繁瑣的手法就不多說了.

歡迎您的加入多多探討,更深更廣的了解鳥文化。

我希望自己的公眾平臺象一個快餐店,讓人感覺到豐富、便利、實際;也象一家高級酒吧,吸引人去欣賞並給人許多想像有時候一段話、一張圖,讓我暮然回首往日,回味無窮。歡迎來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素材來源:繡痴堂

編輯:夢入洪荒 瀟遙郎君 象牙塔中的骨灰 神仙金魚百鳥看客

不惑之年 五行扇 天駿馬業~浩天 安康 

相關焦點

  • 【暗綠繡眼的情愛故事】
    暗綠繡眼是我們有如近在眼前的朋友,普遍而易見,但是對它們的了解,卻又好像遠在天邊的世界一般陌生。
  • 影像 | 臺灣巴丹綠繡眼
    綠繡眼形質:成鳥全長約10至11公分,站立肩高約3至4公分。黑色細而尖的嘴隊約1.3公分。眼先為黑色,眼睛圍繞著寬約0.1公分的白色眼圈羽。背羽為黃綠色,額、腮、喉下及尾下羽鵝黃色 (蘭嶼的綠繡眼其眼前、前額、腮下為鮮黃色。) 雄鳥體型較瘦長,年長的上胸至腹汙有黃色縱塊。全世界共84種。別稱綠繡眼、青笛仔、青絲仔、暗綠繡眼鳥 (大陸)、青啼鳥分布非洲、亞洲、澳洲。
  • 【戶外攝影】暗綠繡眼
    這鳥叫暗綠繡眼鳥,是雀形目繡眼鳥科。暗綠繡眼,俗名繡眼兒,粉眼兒,白眼兒,白日眶,粉燕兒。體小而細弱,背綠色、腹白色。暗綠繡眼的眼圈被一些明顯的白色絨狀短羽所環繞,形成鮮明的白眼圈,故得繡眼之名。關注茗酒薈微信號:mjh70198888,茗酒薈面向社會重金徵集原創素材 ,無論吃喝玩樂,無論是情感生活,只要是正能量的原創文章都可以在茗酒薈公開發表。
  • 關於撿到繡眼雛鳥後怎麼飼養
    撿到雛鳥後該如何飼養最簡單的食材:小雞飼料➕蛋黃,再加點水果泥,用西紅柿汁攪拌均勻,餵食。之前我飼養雛鳥的用料:用成品繡眼料➕蛋黃➕水果泥➕螞蚱粉➕胡蘿蔔泥➕西紅柿(我是將西紅柿直接打碎後摻入其中)。雛鳥在快黑天的時候會鬧籠,建議給雛鳥罩上籠衣。謹以此文,獻給那些撿到繡眼雛,不知如何處理的新手們,希望對你們能夠起到幫助。
  • 繡眼之家-如何預防和治療繡眼雛鳥軟腳病?
    雛鳥如何選擇?答:這裡只說在窩裡的雛,選擇頭最大的,搶吃最厲害的,搶吃時候叫的最響亮的,最好都是連著叫的,口腔發紅的(這說明健康),再看眼,翅,鼻孔等部位的健康狀態,最後拿出雛鳥看腳抓有無殘缺或畸形。4. 如何選擇一隻優質的繡眼?
  • 【繡眼論壇】繡眼習性
    就繡眼鳥在我國各地區的分布情況來看,被作為籠養供觀賞的主要有二種,一種是分布在我國南方各省的暗綠繡眼鳥;還有一種是分布在北方地區的紅脅繡眼鳥。由於這種鳥的自然的地區分布,以至於形成了南人玩賞暗綠繡眼多,北人玩賞紅脅繡眼多的格局。每年春夏之交,在小滿的節氣前後,大群的暗綠繡眼鳥從西南地區的叢林裡,向黃河流域以南的廣大地區遷徙,而特別鍾情於溫曖,溼潤,有豐富食物資源的長江流域一帶。
  • 桃花季 桃花鳥第一次養暗綠繡眼問與答
    瓷器worm我第一次養暗綠繡眼。上個周六買了一隻,在籠裡單音叫的挺大。回家放籠子裡,發現比較怕人。只要離得近了就亂飛。
  • 【繡眼論壇】臺灣 繡眼美圖欣賞
    綠繡眼形質:成鳥全長約10至11公分,站立肩高約3至4公分。黑色細而尖的嘴隊約1.3公分。眼先為黑色,眼睛圍繞著寬約0.1公分的白色眼圈羽。背羽為黃綠色,額、腮、喉下及尾下羽鵝黃色 (蘭嶼的綠繡眼其眼前、前額、腮下為鮮黃色。) 雄鳥體型較瘦長,年長的上胸至腹汙有黃色縱塊。全世界共84種。別稱綠繡眼、青笛仔、青絲仔、暗綠繡眼鳥 (大陸)、青啼鳥分布非洲、亞洲、澳洲。
  • 【繡眼論壇】養好暗綠繡眼的《三步曲》
    許多養繡眼的愛好者,每到各個不同季節就外出捕捉繡眼,以選出自己喜愛的上品及精品繡眼進行餵養。 象在春季4-5月從南方遷徙回來被捕捉的鳥,稱為《桃花鳥》。在捕桃花鳥季節,令捕鳥者最激動捕到的是異相鳥。就象花頭鳥、白眉毛、灰色鳥等。。。。,其次是毛羽三色分清鮮豔,從體形、嘴、頭面、眼等幾個方面看上去很適合自己喜好的鳥中選取。有經驗的朋友在採下鳥時基本就能分出公母。將母鳥放生已保護鳥資源。
  • 暗綠繡眼挑選公母的經驗分享
    暗綠繡眼挑選公母的經驗分享:挑選暗綠繡眼鳥的公母,其實是個經驗活,有的人習慣聽單音,也有的人喜歡從外表進行評判,再或是綜合個方麵條件,進行對比和縫隙,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具有一定的經驗和準確率。然而能夠一錘定音的,卻只有小敘。
  • 紅櫻花與綠繡眼
    點擊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攝影師:南山               紅櫻花與綠繡眼    每年春節期間櫻花在南方各地盛開的時候
  • 繡眼之家-繡眼雛鳥幼鳥飼養的一些方法
    下面談談自己飼養幼鳥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幼鳥最合適手養的是大約6-7天大的繡眼,過小和過大都不是那麼理想。當然,由於各種原因,很難掏到剛剛好大小的繡眼,小了需要保溫 ,大了養不了那麼親人。幼鳥太小需要保溫,最方便的還是自己家裡的路由器,用路由器保溫我養大過不少幼鳥,甚至大冬天裡養大過幾個鸚鵡幼鳥。最小的幼鳥是前段時間養大的繡眼。
  • 如何挑選暗綠繡眼鳥
    從接觸紅肋到暗綠,已經有6年左右的時間了,頗有感觸,最大的感觸是:你對繡有幾分付出或者說上心,繡就對你有幾分回報,樂此不疲
  • 綠繡眼
    曲芳然把照片發給朋友,問是什麼品種,朋友說是綠繡眼。曲芳然繼續利用網絡知己知彼,逛到一個繡眼貼吧,瀏覽了幾篇帖子,竟發現程雪年的ID,就是他本名加了串英文。從主頁看來他挺活躍,跟一個「六神鳥痴」互動頻繁。曲芳然給六神鳥痴發私信,說自己是新人,想養綠繡眼,有問題請教。她發過後就關閉網頁,也不急,研究起程雪年的畫作來。
  • 繡痴堂 繡眼鳥怎麼辨別年齡
    繡眼在我國有三種:灰腹繡眼,暗綠繡眼,紅肋繡眼。其中灰腹繡眼比較少。 如飼養得宜,壽命可達十幾年。
  • 每周一鳥|暗綠繡眼鳥
    沒錯,它就是廣府人稱為的相思仔、白眼圈;臺灣人綠繡眼、青笛仔、青啼仔;客家人眼中的青袋子;也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廣東區域的留鳥暗綠繡眼鳥(學名:Zosterops japonicus,英文名:Japanese White-eye)。
  • 每天一鳥——暗綠繡眼鳥
    今天有同學在學校觀察到一種很常見的小鳥——暗綠繡眼鳥,今天就跟大家來普及一下它的特徵和習性。
  • 【繡眼論壇】繡眼鳥的壽命是多久 怎麼餵不怕人
    繡眼鳥的壽命是多久:我國有三種繡眼,分別是暗綠繡眼、紅肋繡眼、灰腹繡眼,灰腹較少見,籠養以暗綠為主。這三種壽命都差不多,在野外一般六到八年,人工環境下一般可在十年左右,伺侯得好的話,可達十二年甚至更長。總之,比文鳥壽命要長一些吧。
  • 京貝子南繡眼,鳥中精緻王子,我國觀賞繡眼可謂「執世界之牛耳」
    繡眼鳥為何躥紅,進入我國最受歡迎觀賞鳥前茅,在中國鳥文化的發展史上,繡眼扮演了什麼角色,以及繡眼的正確觀賞和飼養技巧都有哪些?今天小編就用大篇幅文章,帶你從清乾隆年間開始,慢慢回味素有精靈之美的繡眼的飼養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