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寶貝,每一點點的成長都承載著家人的期望,都離不開家人的呵護,孩子每一點的變化,都牽動著家人的心。
玲玲家有兩個孩子,姐姐6歲,弟弟2歲,由於玲玲夫妻兩個工作很忙,兩個孩子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來帶。剛開始,姐姐很乖很聽話,是鄰居交口稱讚的乖寶寶,即使後來家裡添了弟弟,姐姐也保持了小天使的本色,對弟弟呵護有加。但自從姐姐上了小學以後,爺爺奶奶發現姐姐變了,變得煩躁,易怒,沒有耐心,不聽取別人意見,頂嘴。玲玲和老公知道後,也很焦急,開始了漫長的查資料找原因的過程。
其實,孩子煩躁易怒的原因,不能單一而論,家長應該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應該多觀察孩子,找到真正的原因,之後才能有針對性地糾正。孩子煩躁易怒的原因多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1身體原因
1、缺少微量元素
可以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微量元素,尤其是鈣元素,缺鈣的症狀就是流汗、煩躁、夜驚、哭鬧、枕禿等。
2、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
保證孩子充足睡眠,禁止熬夜,多給孩子吃應季水果蔬菜。忌食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
3、身體生病
可以觀察下孩子的身體狀況,看下是否有發熱、咽喉腫痛、腸絞痛、肚子疼等其他身體問題,尤其是對於不會說話或者表達不清的幼兒,家長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對症下藥。
02心理原因
1、缺乏安全感
同時也應該考慮環境變換的對孩子的影響,比如第一次去幼兒園,第一次上學,或者換了新環境等等,由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所以會出現煩躁不安,易怒,生氣等表現,目的是為了引起家長注意,給予更多關愛。
2、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注
如果家裡新添加了弟弟或者妹妹,家長應該多關注老大的心理及情緒。這時,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會將注意力大部分放在新生兒身上,對于大寶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忽略,而在大寶眼中,看著以前獨屬於自己的愛被分給了別人,心裡的落差就會不斷變大,就會不自覺採取各種方法爭奪父母的關注和愛,所以如果正處於這個階段的家庭,父母切記不要忘記家裡的大寶,畢竟大寶即使是老大,也是個孩子。
3、處在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的心理特點:在不順心的情況下,在憤懣、壓抑、不滿的時候,敢於發洩,不會讓不愉快的事情長期滯留在心中,並能防止畏縮、懦弱、壓抑、保守、逆來順受等消極的心理品質的形成。如果孩子處於這個時期,家長們也不需要驚慌,更不能對孩子進行全盤否定。首先,家長的態度和情緒需要正面化,不能對孩子發脾氣,更不能惡語相向;其次家長要在生活當中多多地去示範正面指令,適當引導給出合理的建議,而不是說「不要……」等否定的詞彙,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對家長說「不要」。同時,家長可以在生活當中多和孩子進行溝通,要和孩子做朋友,知道孩子需要什麼,而不是一味地去用很兇的口吻,那樣反而會使孩子更加有負面情緒。
03家庭原因
1、家長過於遷就
大家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商場裡經常能看到哭鬧的孩子和無奈的父母,孩子們可能通過發脾氣甚至是哭鬧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小願望,而父母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遷就。如果孩子發脾氣,家長就滿足孩子的要求,那麼就強化了這樣的行為,以後有可能會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況,甚至會變本加厲,更加的明顯。所以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需要堅持一定的教育原則,避免由於孩子出現發脾氣就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有可能會強化這樣的表現。
2、家長過度提醒
玲玲發現姐姐的問題之後,帶著姐姐去測了微量元素,結果顯示正常,身體也沒有不舒服,學校裡也表現正常,和弟弟相處也很融洽。玲玲和老公納悶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乖巧的姐姐變了呢?沒辦法,只能繼續觀察,終於發現了原因。原來,姐姐暴躁的原因竟然是「過度提醒」。比如,孩子覺得吃飽了,爺爺奶奶擔心還沒有吃飽,就會多次提醒她要不要再吃一點,次數一多,孩子肯定會煩躁,回答的時候肯定帶有情緒,音量也會提高。所以,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信任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也要勇敢地讓孩子面臨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孩子才能真正長大。
所以,如果孩子正處於煩躁易怒時期,家長一定要具體原因具體分析,早日找到原因,早日幫助孩子走出誤區,同時也要多溝通,多關注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