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長斑令人苦惱。常見的斑點種類有老人斑、雀斑、肝斑和發炎後的色素沉澱,有辦法消除這些皮膚斑點嗎?
臉上長出來的斑點,對任何人來說都會形成困擾,希望斑點儘可能淡化,可說是有斑點問題的人,求之不得的心願。
但是說到斑點,其實也有分成不同類型,而且每種斑點的保養方式也不盡相同。搞錯保養方式的話,有時還會導致斑點惡化,因此須視斑點的種類對症下藥才行。
斑點常見分成四種類型: 老人斑(曬斑)、雀斑、肝斑、發炎後色素沉澱。
其中比例最高的,多數為老人斑和肝斑。接著就來簡單說明一下每種斑點的特徵。
1. 老人斑(脂漏性角化症)
常長在整臉的圓形斑點。斑點大小不一,可說毫無規則可言,一般人認為的「黑斑」 大多屬於此類。表面平坦且呈現明顯的茶褐色。除了臉部外,也會出現在手背及手臂處。有時候年紀愈大數量愈多,顏色也會變深。
這種老人斑也稱作「日光性小痣」,由此可知,主要原因來自於紫外線。長年曝曬在紫外線下,導致皮膚的黑色素增加,且無法從皮膚排出而殘留下來,就會形成老人斑。
2. 雀斑
特徵是直徑一至四公釐的圓形小顆斑點,多數長在眼睛下方、兩頰與顴骨一帶。
有時候除了臉部之外,也會在背部及手上冒出來。
隨著季節變色也是雀斑的特色之一。在紫外線強烈的春夏之際,顏色會容易變深。
雀斑形成的原因,主要與遺傳有關。有人最快在三歲左右就開始長出來,一般隨著長大成人後會越來越明顯。
3. 肝斑(黃褐斑)
肝斑的特徵是主要長在顴骨一帶,且會左右對稱。有時候長出來的位置還會避開眼周,也會因人而異長在額頭及口周。
經常好發於產後與三、四十歲左右的女性,常在曬太陽後顏色會變深。
確實發生的原因到目前仍不清楚,除了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影響之外,已知也跟摩擦造成的刺激或慢性發炎有所關聯,此外跟生活壓力、長期緊張情緒與睡眠狀況不佳也有關聯。
4. 發炎後色素沉澱
在臉上形成「色素沉澱」的斑點難免會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發炎後色素沉澱」。譬如燒燙傷、痘痘、蚊蟲叮咬、接觸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搔抓、創傷或割傷等等,在皮膚發炎之後,就會變成斑點殘留在皮膚上。
發炎後色素沉澱有別於老人斑,界線不但不明顯,色調也不一,而且任何年齡層都會發生。
一旦發炎之後,皮膚就會製造新細胞加以修復損傷。這時候黑色素會過度生成,殘留在內部不斷累積之後,就會形成「發炎後色素沉澱」。
雖然有時候會自然消失,但是有些人也會因為體質或紫外線的影響,而長期殘留在皮膚上。
臉部斑點能消除嗎?我們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