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的無人便利店來了:名字叫「發到家」

2021-01-08 億邦動力網

近年來,零售巨頭紛紛開始轉型升級,大潤發也不例外...

01

藉助發到家殺入無人便利店領域

10月12日,由大潤發飛牛網戰略投資的新零售項目 「發到家」 旗下的首個無人值守智能便利店在合肥綠地中心亮相登場。

據悉,這也是安徽省落地的首個無人值守智能便利店。大量顧客慕名而來感受全新的無人值守購物體驗。

「和自動售貨機不一樣,無人值守便利店的商品種類更多,能夠提供的服務更加豐富。一個標準化的 無人值守便利店可以達到400-600個SKU ,全面覆蓋周邊用戶的基本需求。而其對於面積和營業場地的要求不高,使得這一形態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用戶身邊。」

發到家創始人林以寧對記者表示 「但從目前行業發展的情況來看, 無人值守便利店並不是傳統便利店,超市或者小賣部的顛覆者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更是新技術普及所帶來的場景補充。 」

02

大潤發首家24小時便利店開業

大潤發看準景氣復甦,擴大在臺投資,推出小型便利店的展店計畫,圖為內湖大潤發賣場外觀。

千坪量販店愛玩大變小,除了家樂福積極拓展300坪左右的「便利購」超市店型,大潤發(RT-Mart)則將觸角探到超商,10月3日在新北市板橋開 首家70坪「My - RT」便利店 ,規模比一般200坪起跳的超市小、比30至50坪的超商大,未來會以70坪至100坪為目標展店,優先經營北部市場,再逐步往中南部都會區發展, 預計每年開10家店,到2020年至少開30家。

在超商看得到的即食茶葉蛋、熱包子、飯糰、麵包、披薩、現烤食品、微波鮮食等,大潤發便利店也會賣,但多了量販和超市才賣的蔬果、魚肉等生鮮,大潤發公關郭建志表示,便利店商品訂價與量販店不同,但生鮮因有大量採購的優勢,訂價比起跟天和鮮物合作的全家便利商店相對便宜。

大潤發現有22家量販店,這次因看準景氣復甦,擴大在臺投資,提出新的改革,會找現有超商需求缺口、人口密集處為主要展店區域,瞄準小家庭、單身貴族兩大族群。

首家測試的「My - RT」24小時營業, 除了提供蔬果、生鮮、尿布、衛生紙等民生用品,也有關東煮、茶葉蛋、包子、炸雞腿、烤雞和披薩,以及70%濃度的黑巧克力霜淇淋、現煮咖啡; 距離捷運江子翠站步行不到10分鐘,半徑1公裡內有4間國中小學,屬於文教住宅區。

有別於一般超市和超商, 預計會有30種以上的壽司、便當、三明治、烘焙麵包等鮮食,種類較多; 不會只聚焦在日韓進口商品,會有更多的歐美進口商品;且擴大座位區,在2樓設置30人的座位區,能免費充電、Wifi及冷氣。

03

大潤發首家飛牛便利開業

8月8日,大潤發在嘉興平湖開出第一家名為 「飛牛便利」 的便利店。

據悉,該店面積約150平米,售賣品類以生鮮食品、快消品為主,另有水果、關東煮、咖啡、奶茶、麵包、便當等受歡迎的品類,共 1500個SKU 。商品均從e路發平臺採購,貨源全部來自於大潤發,進貨價格遠低於當地其他渠道。

對此,你怎麼看了?歡迎留言。

本文來源:整理中國時報、聯商網等

相關焦點

  • 大潤發飛牛網首家實體網際網路超級便利店正式營業
    8月1日,由大潤發飛牛網戰略投資的社區電商O2O項目—「發到家」,首家實體網際網路超級便利店在江蘇淮安正式對外營業。據悉,「發到家」網際網路超級便利店依託於大潤發遍布全國的強大供應鏈優勢及豐富的零售管理經驗,通過網際網路工具對各項標準進行提升,最終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發到家」網際網路超級便利店模式。在社區O2O項目普遍遭遇資本寒潮的情況下,虛實結合,走出了一條特別的道路。
  • 便利仔便利店,無人便利店與傳統便利店的對抗
    無人便利店是當下零售業態發展的一個熱門,以無人零售的特點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注意。隨著行動支付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便利店逐漸從概念發展為線下實體店,並在消費者的青睞下迅速擴張。那麼無人便利店為什麼突然就火了呢?
  • 無人超市來了!西安已有首家無人售貨便利店
    這兩天,大家都在談無人超市!今年6月初,一家叫「繽果盒子」(BingoBox)的無人收銀便利店登陸上海,號稱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可規模化複製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2016年初,瑞典出現了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門,用手機綁定信用卡支付的無人便利店。2016年底,亞馬遜在美國推出無人便利店,通過感知人與貨架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貨架上商品的移動來計算是誰拿走了哪一件商品,通過掃描手機上的亞馬遜客戶端來完成購買,顧客無需排隊、無需等待結帳。
  • 秋天來了,大潤發也帶著它們來了……
    恰逢十月,序屬三秋 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裡 養生,也是最好的時候 10月16——19日 大潤發 發到家
  • 德江大潤發發到家精品生活超市參與「三保」行動承諾書
    承諾企業:德江大潤發發到家精品生活超市  2020年3月3日 (責任編輯:劉朋)
  • 無人便利店成新風口?
    最早試水的品牌在渠道佔領方面必然更具先發優勢,不過對無人便利店這個新物種而言,背後的供應鏈及技術實力同樣重要。與此同時,無人店更多的是體現新技術、新場景的「試驗田」,盈利不是無人店在短期內的主要目標  文 《法人》特約撰稿 董毅智  近來,無人便利店走上了風口,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 大潤發、沃爾瑪、永輝超市等18家零售商最新經營計劃出爐
    華潤萬家年銷1036億元,2000家門店接入京東到家   4月16日,華潤萬家與京東到家共同宣布,華潤萬家在杭州及南京的大賣場業態正式入駐京東到家。   此前,華潤萬家和京東到家已經籤署了全面合作協議,華潤萬家旗下各零售品牌都將入駐京東到家。
  • 換了新「東家」的大潤發發生了哪些變化?|返鄉看零售
    ▲圖1 大潤發店面:飛牛網換成了蘇寧易購(一)尋找顧客來店的理由大年三十在老家奉化,特別想去看看大潤發換了「東家」以後有什麼變化。老家的親朋好友有一次居然到大潤發買油條回來,奉化到處是大餅油條攤,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到大潤發買油條,他們說:油乾淨,一元一根便宜5毛錢,還有一個裝油條的紙袋很衛生,當地的油條攤基本上都是用亂七八雜的廢紙隨便包裹一下,甚至收錢與揉面不分,感覺很不衛生。於是,大潤發的一根油條便成為顧客來店的「理由」。一個店鋪的興旺也許就是由這樣一個個細小的「理由」支撐著的。
  • 大潤發把 「大潤發」 告上了法庭!被告連夜改名「天潤發」!
    昨日網友在網上爆料稱,平湖有一個名叫「大潤發瑪特」的大型購物超市,因為侵權而被大潤發告上法庭,而連夜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天潤發瑪特」其實 ,很多的人做生意的時候都會想著動歪腦筋,和知名企業撞名,知名度廣一些,就容易打下市場來,搭個便車的事情真是再常見不過了!
  • 到家服務哪家強?蘇寧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盒馬大比拼
    疫情期間,人們宅家不出,到家服務爆發式增長。一些本受衝擊較為嚴重的實體零售,通過數位化轉型,推出到家服務,獲得新的成長機會。以蘇寧家樂福為例,基於"一小時場景生活圈"的打造,疫情期間其到家訂單增長412%,其中九成以上訂單包含生鮮果蔬。為此,蘇寧從各產業調派上千名員工增援家樂福,重點支持各門店到家業務的揀配服務。
  • 711首個無人便利店「X-Store」臺灣開張
    無人超市在大陸地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成都,上海等地都有無人超市的存在,而作為全球連鎖的品牌7-11自然也是少不了加入無人超市的行列當中來,近日7-11首次在臺灣地區推出無人便利超市命名為「X-Store」,而這個名字的由來是源於探索(explore)、體驗(experience)和超越(excellent)中的三個「X
  • 在中國玩不動的無人便利店,為何在美國風生水起?
    而這兩點,必須依靠強大的研發能力來實現。舉個例子,無人便利店內置了大量攝像頭和麥克風,用以精準識別顧客購物行為。但假如機器識別的能力和速度不夠強大,可能就得要求顧客舉著商品靜立一兩秒,或者發生識別錯誤的現象,這會讓購物體驗大打折扣。但是目前來看,這些麻煩沒有出現在Amazon Go便利店中——亞馬遜是做足了準備而來的。
  • 再造大潤發!
    一路是開發大潤發優鮮App,為門店周邊5千米內的顧客提供B2C生鮮一小時到家服務,滿足年輕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另一路是推出大潤發e路發App,為門店周邊的中小超市、餐飲、娛樂、企事業單位等提供B2B進貨服務。   2017年底,阿里巴巴投資高鑫零售,大潤發的數智化轉型進入了快車道。
  • 無人便利店、自助售貨機、生鮮便利店組合在一起會怎麼樣
    聯商網消息:無人值守貨架,自助果切機,無人便利店,生鮮便利店這些新零售物種組合在一棟大樓裡,那將產生什麼效應?生鮮遇到無人業態,又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日,《聯商網》去這棟組合了多種新零售物種的大樓裡去看了看。
  • 大潤發+飛牛網打造兩個主力方向、兩條護城河
    為此,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邀請了國內電商與店商,投資方與網際網路的集合領域專家,來討論電商與實體店在過去,現在,將來會是什麼關係。下面是飛牛網聯席CEO袁彬的發言。基於這樣的特點,飛牛網+大潤發推出對B端供貨的商業模式。阿里有零售通,京東有新通路,都是在做B端。但是生活必需品,有易碎,不規則等特點,這些商品通過大潤發來供貨,可以實現扁平化的體系。1.我們每年有1000多億的採購量,所以我們在供應商那邊還是有很強的議價權。
  • 面試模擬題:無人便利店
    【面試模擬題】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新零售行業下衍生出無人便利店這一全新的商業模式。然而,不少無人便利店卻陷入了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對此,你怎麼看?【參考答案】無人便利店相較於傳統便利店,採用智能技術,讓一些顧客免去排長隊煩擾,直接掃碼結帳,高效便捷。而當下無人問津的尷尬,折射出智能化時代應抓住「效率」與「體驗」這兩個關鍵點,才能真正實現智能與人的深度融合,「飛入尋常百姓家」。
  • 濟南大商超19年變遷:大潤發再開店 沃爾瑪說再見
    2000年後超市大賣場模式火爆  擁有6家門店的大潤發,在濟南市外來零售企業中絕對是佼佼者。這些年來,外來的零售品牌在濟南經歷了大規模爭搶市場、又迅速收縮的過程,目前只有大潤發仍舊腳跟穩健。  2000年9月,臺資大潤發與人民商場牽手落地濟南市場,在洪家樓開出了第一家大潤發超市。當時不少第一次走進大賣場的市民被驚呆了。
  • 新鮮過後 無人便利店路在何方?
    在國內其他城市,無人便利店逐漸遭受冷遇。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南寧市多家無人便利店發現,有的已經停業,有的變成了「有人」便利店。經營狀況較好的無人便利店,也存在顧客偷吃、商品失竊等問題。採訪中,部分市民表示,無人便利店便捷、省事,老闆躺著賺錢;也有市民疑惑:無人便利店,我們真的需要嗎?
  • 「大潤發」「歐尚」都是馬雲的了:阿里佔股達到71.98%
    依託於「歐尚」及「大潤發」,高鑫零售集團擁有接近140,000名員工,經營全國490間多業態零售店,遍布224座城市,覆蓋29個省市自治區。單店營業面積最高可達17,000平方米。高鑫亦運營超市以及「Auchan Minute」品牌的創新無人便利店,旗下也有「飛牛網」等電商品牌。
  • 全家便利店與京東到家擴大合作 爭奪「下午茶市場」
    京東到家發布消息,宣布與全家便利店(需求面積:50-150平方米)達成合作,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有 212 家全家便利店入駐京東到家平臺,預計今年年底會增加到500家門店。   雙方從去年11月開始試點,在上海接入了十幾家門店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