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玩具有需求缺供給 如何讓老人老有所玩、老有所樂

2021-01-08 華聲新聞

小玩具背後有老年文化建設大文章

如何讓「銀髮族」老有所玩、老有所樂

江蘇南京,一位老人在耍玩石鎖,鍛鍊體能。新華社發

編者按

小時候有毛絨玩偶、遙控汽車,青春期有手辦、航模,成年後有拼裝模型、減壓玩具……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各色各樣玩具的陪伴,藉以愉悅精神、增益智力、放鬆身心。

「長樂無極老復丁。」今天,當急速運轉的中國社會與老齡化迎頭相撞,當1.8億65歲及以上老人會聚為我們身邊的「銀髮浪潮」,怎樣讓辛勞一生的老人們得到放鬆與撫慰?我們可以為老人提供什麼,讓他們能老有所樂?近期,一些老年玩具店進入大眾視野,光明智庫派出記者現場觀察、多方走訪,把玩具店主、設計者、老年「玩友」、專家學者的聲音聚攏於此。期待這些聲音激發的思考,轉化為向老人奉上的一份貼心禮物,讓晚境美好,人間情暖。

北京豐臺區康助護養院宛平城養老服務驛站,一位老人與工作人員在玩跳棋。新華社發

【記者探訪】

在這裡重拾兒時樂趣

寒冬的周末,記者來到位於通州區楊莊路的「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推開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寬闊敞亮的空間,佔地足有200多平方米。偌大的店鋪被分為陳列區、運動健身區、益智玩具區,豐富多樣的大小玩具遍布其中,讓整個空間格外溫馨。

店鋪中老人的身影並不多。店主宋德龍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老人們來得挺多,一天能有好幾十人。這幾天天氣寒冷,加之受疫情影響,老人們很少出門。

72歲的劉先生笑聲爽朗,是這裡的老顧客。平時除了帶孫子,他就愛打桌球。「自從發現了這家店,就惦記上了,常過來看看。投壺、空竹、小人書,好多好玩的,還沒玩遍呢。」他的孫子兜兜今天是第一次來,很多玩具從沒見過,正滿眼新奇地蹲在地上把玩空竹、鐵環,時不時摸摸「華容道」,解解九連環,還拉著爺爺興衝衝地玩起了投壺。

「嘭」一聲,宋德龍用一臺小爆米花機做出了噴香的爆米花。84歲的房奶奶一直圍著看:「這個機器用著挺方便,還能自己做零嘴兒。想當年,那可都是大機器,鐵傢伙,現在很少見了。」房奶奶念叨著,買了一件帶回家。她住在店鋪附近,家裡人少,平時發愁不知怎麼打發時間。「來這兒不但能玩玩具,還能和其他老人聊天。這兒的玩具對我們口味,那些電子設備,老年人看不太懂。」

幾位中年人也在店裡轉悠。他們有的想給家裡老人買點兒小玩意,有的帶孩子來「懷舊」。「現在的孩子沒怎麼見過這些,想讓她也體驗下我們小時候的樂趣。」一位女士帶著7歲的女兒,對記者說。她還和店主探討:「只賣玩具能掙錢嗎?我看,來玩的老人比買的多。」

這也是許多人來「老有所玩」後產生的疑問:讓老人們免費玩玩具,還有人願意買嗎?宋德龍有自己的考慮:「開這家店不僅是賣玩具,更是希望建成老年人的俱樂部,讓大家一起玩兒、交朋友。一旦收費就感覺味道變了。」他曾多年從事與老年文化有關的行業,深深體會到老年人娛樂的缺失,所以才開了這家店。收羅400多種玩具花了他不少心血。到目前為止,雖然開業以來受到不少關注,但還沒到盈利階段。「我在投資前就做好了面對困難的準備,希望半年以後可以逐漸盈利吧。不過也有好的趨勢,最近不少物業公司、養老院、企事業單位過來團購,為老人設計一些娛樂活動、用玩具解壓。」宋德龍說,開業以來他最自豪和欣慰的,是讓更多人注意到了老年人被忽視的「玩兒心」。

記者走訪發現,多數老人很少有屬於自己的娛樂活動,日常的精力和時間大多用來照顧晚輩,此外,就是跳跳舞、打打牌。被問起想要什麼樣的玩具時,很多老人表示幾乎沒想過,但「聽了就動心」。他們告訴記者,有趣的小玩意兒當然喜歡,但不知道怎麼買、買什麼。

開店之前,宋德龍考察過國內外老年玩具的市場情況。他發現,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目前已有成規模的老年玩具專賣店,還有專門為老人開發玩具的企業。日本對老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關注,經常在市場上推出各種老年益智類玩具和交互類玩具。美國有一系列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玩具和戶外娛樂設備。而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老年玩具」還是比較新的概念。

「老年玩具店,咱們國內之前也零星有人經營,但能堅持下來而且盈利的少之又少。」宋德龍坦言,「總得有人來努力,努力多了,說不定就成了。」

上海靜安區江寧路街道愛老家園,在專為輕中度認知障礙老人開設的康複課上,一位老人通過玩小遊戲進行認知訓練。新華社發

【講述】

老年玩具網店:利潤不高,需求挺大

講述人:淘寶某老年玩具店店主 王 宏

從小我就喜歡鼓搗小玩具。因為很多老年人也想玩玩具,但不知道去哪兒買,我就開了家網店,專門賣些老人們喜歡的物件。

實體店我也開了一家。店裡兒童玩具銷量很好,但老年玩具就很少有人買。我發現去店裡的老人幾乎不給自己買玩具,可能是覺得不好意思。大多是年輕人為父母、祖父母購買,就算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也都想著給自己的父母買玩具。雖然實體店中老年玩具銷量不佳,但是網店銷售漸成規模,這說明老年人的潛在購買需求是很大的。

賣老年玩具比賣兒童玩具費事很多。同一年齡段的兒童智力水平、動手能力等大致類似,而同一歲數的老人情況差別非常大,需求很不一樣。很多做兒女的平時很少回家陪伴老人,就想給他們買玩具解悶兒。但他們對老人情況不是很清楚,我們的客服也沒法有針對性地提出購買建議,這樣,為老人選玩具的難度就更大了。

現在,我還沒發現國內有專門生產老年玩具的廠商,我都是去不同的玩具廠商那裡,憑著經驗判斷老人大概喜歡什麼,然後買回來,按照「益智」「防痴呆」「鍛鍊靈活性」「解悶」等分類售賣。判斷失誤也是常事。比如進貨的時候,我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棋類遊戲,覺得挺有意思。買回來才發現,老人們覺得太難了,貨賣不出去。基本上,魯班鎖、華容道等傳統物件,數獨、記憶棋等大眾化玩具,老人們比較熟悉,不會排斥,而且因為玩的人本身年齡層分布廣,老人們不會覺得只有小孩才玩,接受程度也更高。

我們這個行業規模很小。淘寶上沒有專門的「老年人玩具」分類,我們被劃到了母嬰類目,目標客戶常常找不到我們,這讓我很頭疼。

經營了5年多,現在網店每月有一兩千人次的購買量。這些年來,回頭客多了,也有越來越多的晚輩意識到要關心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雖然賣老年玩具的利潤不高,但老人們能得到喜歡的玩具,我就很開心。

讓老人在娛樂活動中找回自己

講述人:康語軒孫河老年公寓創始人 金恩京

康語軒90%以上的客戶都是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等認知障礙的老人,玩具一直被當作護理、治療的重要工具。但我們目前除了麻將、撲克、棋類之外,其他玩具很少。因為市場上很多老年益智玩具的理念有些落後,往往把老人看作無法自理的病人,做出的產品很幼稚。在我看來,患病老人是擁有豐富人生經驗的成年人,他們只是逐漸忘掉了後天習得的知識,雖然表達有困難,但不願意被看成不諳世事的孩子。我們應該平視他們,尊重他們。

我們和高校研究團隊合作,為老人們開發了一些多功能遊戲和玩具。老年人視力下降,對色彩的辨別能力降低;不太敏捷,所以不適合玩需要精細動作的玩具和遊戲,這些考慮都應體現在設計中。

老年公寓裡最受歡迎的是我們改良過的二十一點棋牌玩具。老人感受到競爭的快樂,大家可以盡力做數學計算,和同伴交流。對獲勝的老人,我們會發小獎品。老人可以把獎品送給家人,也可以用獎品裡的寵物食物餵寵物,很有成就感。患病老人們也有贏的渴望,有與人合作、競爭的需求,能夠承受比賽的壓力。在玩耍過程中,他們不覺得自己是被照顧者,大家都是遊戲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我們還組織家屬和老人一起開設海馬記憶工房,讓老人們組成團隊、角色分工,進行運營管理,設計、製作手繡包、便當包,還能售賣賺錢。我發現,老人們對這種情景式娛樂非常投入,焦慮等症狀有很大改善。

我們意識到,老人的娛樂活動不單是為了保持能力,更應以創造價值為目的,所以我們嘗試把玩具融入日常生活中,防止顯得刻意做作。我們希望通過環境的營造,藉助玩具和遊戲,讓老人們自在、體面地生活。

設計更多益智產品,傳遞心中關愛

講述人: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講師 傅吉清

醫學和心理學研究發現,老年人玩玩具不僅可以增進生活中的主動性交流,更能緩阻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但是現在,我國的老年人玩具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不是老年人不需要玩具,而是沒有真正屬於他們的玩具。

怎麼讓老人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懷著這樣的夢想,我帶著學生開展公益課題——緩阻阿爾茨海默症的輔助玩具設計。我們走進養老院,看到很多老人或多或少有著記憶衰退、機能下降的前兆,他們眼裡的空洞讓我們非常心痛。在護理員幫助下,我們和老人進行了多次交流。漸漸地,老人們向我們敞開了心扉。他們希望有東西玩、有人交流,不想被社會排斥。

我們嘗試著以「邊玩邊想邊看」的形式,幫助老人重建對自我思想、情感和行為等的認知。研究發現,不同的玩具能產生不同的訓練效果。例如,找不同、找錯誤等遊戲能夠改善觀察能力,棋類益智遊戲有助於鍛鍊右腦功能,情感治癒陪護類產品則能讓老人想起觸動內心的往事,勾勒出記憶中的形象。

從這些原理出發,我們設計了Heal A系統。它由實體產品和網絡虛擬產品組成。音樂棋盤和記憶放映機用於輔助治療,音響託盤集合了充電、藍牙音響和收納功能,用聲效和視覺的轉換喚醒深度感知,激發老人情感交流的欲望。我發現,老人們在使用產品時,看著視頻中的家人和朋友們,總是眼中綻放出神採,嘴角露出笑意。他們在感受著屬於他們的「童趣」。

因為我國的老年玩具和輔助益智類產品市場尚不成熟,無法科學預估研發和生產成本,所以,我們的產品設計只能局限於實驗室,無法量產。作為產品設計師,我由衷希望這樣的課題能持續下去,帶給老人們情感的交流、肢體的感知、精神的觸動,帶去實實在在的關愛與呵護。

搭積木,搭出心裡的童話世界

講述人:北京市民 齊女士

孫女3歲多時,我帶著她去玩具店買積木。先買了幾個方頭仔,帶著她一起拼。玩著玩著,我比孫女還上癮。一有空,我就去店裡轉。

搭積木的魅力到底在哪兒?首先是挑戰性。雖然有拼裝說明書,但還是常出錯,比如選錯零件、放錯位置等。這就需要冷靜耐心,回過頭一步步找原因。為了糾錯,我會花好幾個小時,實在沒辦法就端著半成品到店裡請教店員。正是因為「不容易」,所以每次完成作品,都會特別喜悅。

其次是積木設計的奇妙和大膽。比如「冰雪奇緣」套裝裡,晶瑩剔透的海藍色城堡實在太漂亮了。還有我最喜歡的「樹屋」,一個大樹冠上居然建有三棟房子,家居擺設一應俱全不說,還有旋轉樓梯、歐式圍欄、可以蕩來蕩去的鞦韆和精緻的草坪。更讓人驚喜的是,設計師配備了綠色和金黃色兩種葉子,方便根據季節更換。拼完「樹屋」,我有空就坐在它面前看,好像置身其中。

我和孫女還買了一些散裝件做創意樂高。有時我們會比賽,在規定時間內看誰搭得有創意。過程很緊張也很開心,經常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每搭完一個積木,我都會用手機拍下來,放到收藏夾中。為了不讓它們沾上灰塵,我買了一個牆面大的玻璃櫃,把它們放進去,成了我們家的一道風景線。

隨著年齡增長,我經常想,怎麼遠離阿爾茨海默症的困擾?也許搭積木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進口類玩具價格偏貴,如果能有物美價廉的國產商品,那該多好啊。

江西贛州章貢區三康廟社區的老年居民使用健身器材鍛鍊身體。新華社發

【專家點評】

小玩具背後有老年文化建設大文章

小玩具,大文章。老年玩具進入大眾視野、逐漸走上市場,折射出當今老年消費方式的變遷、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全社會敬老、孝老、養老政策環境與文化氛圍的形成。

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對老年文化需求的認知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消極的。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轉型期中的新矛盾,及時了解老年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深刻認識老年文化建設的家庭功能和社會功能,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積極推動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迫在眉睫。

當前,老年文化建設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老年文化需求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相較於老年生活的物質滿足與基本保障,大家對老人的文化、精神、教育特別是社會參與需求關註明顯不夠,甚至存在漠視傾向。

老年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參與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的老年文化建設主要由老人、單位、街鄉鎮(社區、村)等組織實施,內容主要是文化娛樂、學習教育等。由於缺乏規範引導,老年文化群體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利用老年文化群體兜售保健產品、理財產品,侵害老年人權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十四五」時期老年人素質提升,對文化建設提出更高要求。隨著20世紀60年代「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群逐漸步入老年期,老年人整體經濟實力、受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明顯提升,自主意識更高,接受新技術、新思潮更快,對精神文化、社會參與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更加凸顯,更加需要豐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時代推進老年文化建設和社會參與,可以從以下方面發力:

一是發揮家庭基礎作用,落實義務贍養人在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心理慰藉等方面的權益。採取教育引導和法律強制、道德約束等多種方式,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文化建設責任,關注並滿足老人文化生活需求,樹立良好家風。

二是大力發展玩具、遊藝等老年文化產業。各級政府要完善扶持政策,鼓勵更多企業和社會主體參與老年文化產業發展,搭建完整的老年文化產業鏈,推進產業集群形成,為老人設計製造更多符合需求的文化產品、文娛用具。

三是推進老人參與社區共同體建設。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完善社區老人文化、娛樂、教育、體育設施等硬體建設和老年人協會等組織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老年文化資源下沉到社區,將文化服務、文娛產品送到老人身邊、床邊。

四是大力發展老年文化群眾組織,以其為依託,重建老人與社會群體之間的紐帶。要聚焦老人的文化娛樂、精神心理和價值實現需求,倡導和推動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發老人自尊自重、積極有為的主動性,為老齡社會持續注入發展動力。

(作者:黃石松,系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老年玩具店」讓老人老有所樂
    今年重陽節(10月25日),宋德龍的老年人玩具店在北京通州區正式開業,這在北京可算稀奇。(11月17日《新京報》)俗話說,老小孩老小孩。人的年紀越大,就越發像返老還童了一樣,一些行為舉止和小孩子差不多。老年玩具店的出現,給老人們提供了一個寓教於樂的場所,讓他們在玩玩具過程中,能夠老有所樂、益智延年,排解孤獨和憂慮,對老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 「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亟需關注的老年人娛樂需求
    (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文 牛宏超/圖)「關愛、關心老人可以換換思路,不要總是買吃的、買各種保健品,也可以買老年玩具給老人玩。」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店主宋德龍表示。一提到玩玩具,大家總會認為那是小孩子的最愛,似乎與老年人沾不上邊。然而在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楊莊路的一家名為「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裡,前來光顧的老年人們絡繹不絕。
  • 老年玩具公開賽,老人玩的真開心
    這兩天,通州區「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內舉辦了一場別樣的大賽——楊莊街道首屆老年玩具公開賽。參賽人員都是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比賽設置了投壺和室內高爾夫球兩個項目,吸引了70位老人參賽。比賽第一天,通州區楊莊街道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內就異常熱鬧。60歲的程大媽手持箭羽一頭,瞄準漆壺,將箭向壺內投去。「身體前傾,手往前夠點兒。」已經完成比賽的老人在一旁不斷傳遞技巧。程大媽的手感越來越好,連續投進了好幾支。「好!」每投進一支箭,現場就會爆發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 老年人玩具店成「網紅 「老小孩「如何老有所玩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小時候每次買了新玩具,都會想出去溜溜,去公園逛逛。在公園裡看到老年人晨練,抖空竹的、玩核桃的、遛鳥的等。好像這些項目就是和老人有聯繫,應該算是他們的玩具。
  • 中國第一家老年玩具店:當老年人玩起玩具,在座各位都不太行
    楊莊路是一條典型的通州街道,門臉窄小的SPA店、平價快餐店鱗次櫛比,要不是拐角處新開了家「老年玩具店」,鮮有人會注意這裡。3個月前,店主宋德龍租下楊莊路23號,掛起的招牌十分炸眼:「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我去的那天,「老有所玩」門前擺著一隻「發洩拳擊球」,透過玻璃窗望進去,幾個穿黑色棉服的大爺圍在一塊,看宋德龍演示「音樂陀螺」的玩法。
  • 甩龍、可樂球、放大版撲克牌,北京通州有家老年玩具店悄悄開業了
    自重陽節開業以來,這家玩具店每天都能吸引不少「老頑童」前來體驗,店內的玩具成了附近老人的「新寵」。28日上午,記者走進這家名叫「老有所玩」的老年玩具店內,前來光顧的老年人絡繹不絕。「讓我也試試!」看著58歲的丈夫陳擁清玩起了甩龍,56歲的祖金蓮也忍不住想上手嘗試。彩色的帶子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飛玩得很「溜」,旁邊圍觀的老人都為她豎起了大拇指。「這個挺好玩的,比遛彎鍛鍊身體。」
  • 採訪中國第一家老年玩具店,強烈希望得到普及!我老了也要這樣
    宋德龍和顧客在玩「對戰足球」。店裡的玩具,已經從開業時的300多種增至如今的400多種,有跨越時光的滾鐵環、投壺、鐵皮青蛙,也有記憶棋、4倍大撲克、可樂球等新式玩具,五花八門。宋德龍將貨架兩側規劃成「益智休閒區」和「健身運動區」,前者是記憶棋、鼓型鎖等益智玩具,有助於老人打發時間、鍛鍊大腦;後者直接瞄準「強身健體」的需求,邊玩邊活動手腕、腿腳。
  • 老年玩具網店:利潤不高,需求挺大
    從小我就喜歡鼓搗小玩具。因為很多老年人也想玩玩具,但不知道去哪兒買,我就開了家網店,專門賣些老人們喜歡的物件。實體店我也開了一家。店裡兒童玩具銷量很好,但老年玩具就很少有人買。我發現去店裡的老人幾乎不給自己買玩具,可能是覺得不好意思。
  • 100萬老人一個月沒和人說過話,背後需求催生年收益上億美元的生意...
    事實上,已有越來越多主流媒體關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需求,表示應讓老年人「老有所玩」,正視老年人的玩具需求。例如,一家叫「老有所樂」的玩具店,店內面積約180平米,擺放有400餘種適合老年人的玩具,還設置了健身運動區和益智休閒區,老人可以玩飛鏢、騎四輪腳踏車繞圈,也可坐鞦韆、搖椅,玩棋牌、解環遊戲等。還有一家北京「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通過活動豐富老年玩玩具的場景,比如和社區合作舉辦老年玩具公開賽,參賽人員都是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
  • 通州有一家老年玩具店
    光顧這家玩具店的許多人,在過往數十年間,被放置到大家長的身份和責任中,漸漸地變得不在乎也不敢直面自己的娛樂需求。店主宋德龍知道,不敢喜愛玩具只是其中一部分。 去年入秋的時候,宋德龍為自己即將開業的商店定做了四面招牌。印的兩種款式,「老有所玩」是店名,「老年玩具店」指代店鋪經營範圍,安好後,店名反而好似對「老年玩具店」的某種注釋。
  • 萬般美好 老有所樂——2020年「廬園杯」合肥市老年遊戲創意大賽...
    本次大賽旨在通過全民創意、鼓勵創新,進一步激發養老市場活力,推動養老行業發展,宣揚社會尊老敬老的傳統品德,提升社會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關注,豐富老年遊戲種類,從而造福老年群體。活動伊始,來自廬園長者照料中心的「廬園紅合唱團」的爺爺奶奶,平均年齡85歲,但依然精神抖擻,他們為來賓獻上歌曲「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展現了當代老年人老有所樂的風採。
  • 老年人口將破3億,養老規劃多打「提前量」
    應該看到,「十四五」期間,養老服務所面臨的挑戰,不單表現在老年人規模的擴大上,更體現在養老服務供給結構的變化上。其中一個標誌是,5到10年後,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將進入中高齡。這意味著家庭養老負擔進一步加大,對應的公共性養老照護服務需求勢必繼續增加。而且,大量獨生子女開始普遍承受養老負擔,這也是一種過去未曾出現的社會問題,需要有新的應對思維,和更大的社會養老資源的投入。
  • 北京通州有一家老年玩具店
    印的兩種款式,「老有所玩」是店名,「老年玩具店」指代店鋪經營範圍,安好後,店名反而好似對「老年玩具店」的某種注釋。2020年重陽節這天,宋德龍把合作商送來的花籃擺出來,門口的電子鞭炮噼裡啪啦響,玩具店就算開張了。從許多角度看,這家商店都是周圍商鋪中最顯眼的。四面碩大的紅底黃字招牌,黃字比隔壁商店的招牌字號大出一倍,隔著兩車道的馬路,也能看得清。
  • 「老小孩」拉動大產業,一個新財富機遇出現,上億老人情願買單
    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勢必對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在老年消費市場中也蘊藏著生機和巨大的潛力。想一想看,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他們的需求在市場上佔據著很大的份額。如果從老年的人衣食住行及文化、娛樂、健康保健、醫療衛生等方面進行深挖細研,那將是一個無法預知的市場未來和前景。
  • 老有所教,老有所學|德誠學院成為廣州老年開放大學教學點
    「未富先老」的情況將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產生全面而深遠影響;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老年人巨大的基數刺激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學習需求,發展老年教育的形勢和任務已迫在眉睫。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等重要部署,落實《2020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支持發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指示,7月15日,廣州老年開放大學黃埔區(開發區)學院在黃埔區廣播電視大學成立。
  • 日光匆匆,老年人一生忙碌,老有所樂的幸福生活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一直都是上海市各級政府著力在做的民生實事。來自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的數據,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是83.63歲,2018年上海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已達503.28萬人,8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有81.67萬人,老齡化程度已經達到34.4%。
  • 第七期全國《老年照護師》培訓班在沈舉辦
    當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5億。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成為社會聚焦問題。瀋陽市安寧醫院失能失智老人整合照護的安寧模式等3個醫養結合瀋陽案例被國家確定為經典案例,向全國推廣。  隨著瀋陽市醫養結合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醫養結合服務規模不斷擴大,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的需求不斷提升,建立一支即醫療護理、生活照護技能兼備的職業化養老照護隊伍,已成為目前醫養結合發展的當務之急。
  • 老年人玩具店火了!
    自開業以來,這裡就成為不少「老頑童」的新寵,吸引附近老人前來解悶。今年重陽節(10月25日)這家老年玩具店正式開業,開業後,這裡變成了老年人的新去處。趙志剛就是店裡的常客。店主宋德龍一邊遛起玩具「木牛流馬」,一邊打趣說道,「別人在遛狗的時候如果要是遛個牛,至少能更有回頭率,甚至能交到很多新朋友。」
  • 老年玩具店來了!「老小孩兒」拉動一個大產業...
    1 北京老年玩具店:400種玩具免費玩 在北京市通州區的一家老年玩具店,記者觀察到,裡面都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玩具,比如羊拐骨、投壺、滾鐵環、小人書等。記者了解到,目前這家店開業不到兩個月,每天能有四五十位老人來玩,晚上8點至9點是每天最熱鬧的時間段,不少老年人表示,在這裡不光可以玩,還能交到朋友。
  • 老年玩具店來了!「老小孩兒」拉動一個大產業
    北京老年玩具店400種玩具免費玩在北京市通州區的一家老年玩具店,記者觀察到,裡面都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玩具,比如羊拐骨、投壺、滾鐵環、小人書等。在不到200平米的店鋪中已經有超過400種玩具,超過2000位老人來這裡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