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皆為當代史:孤立於中東的以色列,最像歷史中的哪個國家?

2020-12-13 趣觀歷史

引言

「蒙哥馬利元帥剛剛來過這,他也曾反對你們建國,不過現在應該不會了。」

轉世復生

如果說有哪個國家 和美國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是蘇聯,不是我國,那就是以色列,不管是世界新聞還是陰謀論故事,以色列總是能和美國扯上關係,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我們該如何去理解以色列這個國家所存在的意義,也是如何了解美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度。

▲夜幕下的以色列

如果我們從事實上看,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美國打造了一個以美元為基礎的堡壘式的穩定體系,美國的這一次資本策略非常類似於歐洲中世紀時期十字軍聯盟的宗教策略,而以色列這個國家也和那段歷史有一個完美的對應國家,那就是耶路撒冷王國。

關於耶路撒冷王國我們可以知道一些什麼?為什麼要說以色列像是耶路撒冷王國?這幾個問題是了解以色列問題的根本,解答了這幾個問題,關於以色列的神秘面紗和這個特殊國家的興衰之道也就可以大致有一個清晰的脈絡了。

▲鮑德溫四世

在中世紀十字軍徵戰的時期,曾經有一個特殊的國度,他就在阿拉伯漫天砂礫的最深處,但是他並不屬於阿拉伯世界,這個國家時十字軍東徵的產物,是血與火融合的成果。關於十字軍東徵每個人都可以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十字軍東徵的根本目的其實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內的,是希望用向外的徵伐與擴張來終結歐洲各王國之間持續不斷地殺戮和爭鬥,希望可以用一次聯合,形成一個利益同盟,去利用對外侵略擴張來得到外部的資本和資源,這樣歐洲內部的矛盾就會降低,而那個沙漠深處的耶路撒冷王國就是在這種思想之下建立起來的前哨王國,或者是歐洲的一個要塞。

▲十字軍東徵油畫

因為耶路撒冷王國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他位於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中心地帶,所以他的興衰起落,命運所系都需要來自歐洲的庇護,需要歐洲成為他堅實的後盾,因為歐洲的十字軍聯盟在一開始打了伊斯蘭世界一個措手不及,節節勝利,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因此才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也就是說耶路撒冷王國建立在勝利的基礎之上,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就是為了日後的再次徵伐提供了一種可能和一個前沿陣地。但是光陰流轉,隨著時間的推移,耶路撒冷王國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開始和後方的歐洲有了分歧。

▲耶路撒冷

而在另一方面的是,被歐洲的十字軍聯盟偷襲的伊斯蘭世界緩過神來,在失敗當中重新積聚起來力量,最終在一代雄主薩拉丁的帶領之下,擊敗了再次來犯的十字軍聯盟,隨著十字軍的這一次失敗,伊斯蘭世界重新奪回了耶路撒冷的掌控權,又隨著十字軍徵伐擴張腳步的一點點放緩,還有十字軍內部的宗教聯盟的體系因為潰敗而逐步走向了式微瓦解,這也讓耶路撒冷王國失去了來自後方的支持和保護,顯然有了一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意味,雖然十字軍也曾在末期有過短暫的高光時刻,奪回了耶路撒冷,但是已經是強弩之末,最終又被擊敗,只能不得不退回到歐洲。

▲薩拉丁劇照

簡單地回顧這一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到,耶路撒冷王國因為歐洲的宗教聯盟體系的成立而興起,也因宗教聯盟體系的逐步失敗瓦解而走向最後的衰落,耶路撒冷王國就好像是歐洲前哨站和晴雨表,這就是對於耶路撒冷王國的一個非常簡單直觀的概括

逃亡之路

如果我們首先看清了耶路撒冷王國的故事,我們在看關於以色列的興起,就非常簡單明了了,那就是以色列的猶太人在歐洲遭遇到了納粹德國和反猶主義的屠殺與迫害,他們不得不逃出海外。但是他們為什麼要選擇逃往中東地區呢

▲奧斯維辛集中營

如果按道理來說,美國才應該是最好的落腳點,也是物質條件和社會構成比較友好的地方,最重要的是,美國是資本主義的極致之地,是資本主義的樂園,而且猶太人又善於理財和經商,非常有經濟頭腦,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之前的大遷徙過程中,有大量的猶太人率先去往了美國,在美國,有著數量相當可觀的猶太人,而且這些猶太人大多都是中產階級及以上的階級,生活的條件比較好,美國又是移民國家,政策相對來說比較寬鬆,那麼為什麼不選擇去美國,而是選擇了沙漠地帶的中東地區呢?

▲美國總統羅斯福

比較有趣的一個歷史事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真正打開國門,接納了猶太人群體的是我國,一向宣傳自己開放包容,是移民國家的美國反而對猶太人的接納數量非常少,最終還是英國人打開了通往中東地區的大門,讓猶太人可以去往中東地區,簡單一些說,就是猶太人群體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選擇,去往中東地區已經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比較好的選擇了,所以說,中東地區最後成了大批猶太人逃亡的目的地。

▲夜幕下的以色列

這個問題如果詳細探究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北非地區和中東地區其實還並不是一個擁有自己主權,主權獨立的地區,歐洲帝國時代的殖民烙印還沒有完全消散,北非地區和中東地區依然是歐洲的後花園,歐洲的日薄西山和美國的大國崛起還沒有完全實現,所以並沒有什麼誰是得利者的問題。

如果按照陰謀論的論調,讓猶太人去往中東地區是英國人的陰謀,那麼為什麼最終獲益的卻是沒過呢?自己的計劃讓別人獲益,這不是很可笑的推論嗎?

參考資料:《冷戰史》《帝國的興衰》

相關焦點

  • 中東國力最強的5個國家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近現代史以來,戰略位置最為重要,同時又最為悽慘,多災多難的地區,那就是中東地區。這個地區蘊含世界最豐富的石油資源,同時又是歐亞非三大洲的連接地,所以無論能源價值和戰略價值,那都是非常巨大的。這也是中東地區,一直是戰亂不斷,以及混亂不斷的原因。
  • 以色列最怕哪個國家?是伊朗!
    以色列最怕伊朗,以色列怕的是伊朗的宗教政權,以色列和伊朗的宗教政權是兩種文明的激烈衝突和對抗,不可調和,伊朗誓言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這不是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和恐嚇,這是伊朗的終極目標。把以美國和以色列為首的邪惡文明趕出中東是伊朗宗教政權的歷史使命,伊朗為什麼堅決要發展核武器,只有擁有了核武器,伊朗才有能力把美國和以色列的勢力趕出中東,沒有核武器,伊朗就不可能實現稱霸中東,和把美國以色列趕出中東的終極戰略目標。
  • 歷史類書單,5本書帶你了解世界
    作者所選取的研究方向或寫作角度不同,即使是同一國家同一時代同一事件,所寫內容也是千差萬別。我最近讀的歷史類書籍以世界史、外國史比較多,可能是覺得自己對中國歷史比較熟悉,世界史、外國史知之甚少有關吧。下面我就按世界史—歐洲史—中東史—中國史的板塊次序,介紹五本深入淺出的歷史科普著作。
  • 攝影紀實丨以色列這個中東國家,猶如哈姆雷特一般,神秘而迷人。
    而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三千多年的跌宕沉浮,一次一次的侵佔與重建,以色列如鳳凰涅槃般從一個沙漠過半、耕地匱乏的貧苦小國發展成為如今中東地區唯一一個世界發達國家。以色列,有太多的歷史、太多的故事,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特拉維夫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這裡的古羅馬高架水渠舉世聞名。
  • 八分鐘了解以色列歷史
    (約書亞記11:23)以色列各部落在約書亞的指揮下,徵服了以色列故土,並定居下來。那時,他們還沒有像其它民族那樣有國王來管理他們,上帝親自作他們的王。他們只是在受到外來威脅時,才在被稱為「士師」的領袖的統領下聯合起來。
  • 以色列歷史
    猶太人作為神的選民,是世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們在讀聖經時,甚至有種聖經就是記載以色列民族歷史的感覺(實際上聖經記載的是神的救恩史)。那麼,我們對以色列的歷史到底了解有多少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下以色列人的歷史吧。 以色列的歷史起始於亞伯拉罕。
  • 歷史突破與潛在危機:以色列摩洛哥能否「正常化」?
    當地時間12月10日,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色列和摩洛哥將儘快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摩洛哥因此成為了2020年最後四個月內第四個已經或將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也成為了第一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馬格里布國家(編者註:「馬格里布」一詞意為「西部」,此指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以及茅利塔尼亞這五個阿拉伯世界最西面的國家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投桃報李,作為中東產油大戶,沙特和伊朗也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穩定可靠的石油。2.美國與沙特:盟友間的決裂與妥協在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爭端是二戰結束後最讓人頭痛的難題之一。而美國與沙特等中東國家的關係也因阿以問題而一度決裂。
  • 阿聯、巴林與以色列建交,中東政治展現怎樣的圖景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泛阿拉伯民族主義也是阿拉伯國家對抗以色列的思想武器,在1948、1956、1967年前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敘利亞作為重要的「前線國家」都是阿拉伯民族主義的代表。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戰敗尤其是以色列在此次戰爭中佔領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1948年後約旦控制)、埃及西奈半島、敘利亞戈蘭高地,標誌著阿拉伯民族主義在阿以衝突問題上的徹底失敗。
  • 九月份以色列與阿聯達成和平協議:攪動中東格局的五大看法
    但是它最厲害的潛在敵人是海灣另一端的伊朗。 以色列和美國、阿聯一樣,對伊朗持懷疑態度。巴林也是如此。直到1969年,伊朗一直聲稱巴林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巴林的遜尼派統治者還認為,其不穩定的什葉派多數派成員可能會成為伊朗的第五支柱力量。 這兩個海灣國家已經不再隱瞞與以色列的聯繫。
  • 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化腐朽為神奇,另一個卻成中東公敵
    在中東這片領土上,以色列很是另類,得不到其他國家的認可,歷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曠日持久的戰爭,不禁讓人懷疑,以色列在中東能維持多久?會不會再一次遭遇滅國? 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送上大禮,在美國主導之下,北非國家摩洛哥已經確認,摩洛哥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這標誌著又一個阿拉伯國家放下成見,和以色列建交。
  • 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化腐朽為神奇,另一個卻成了中東公敵
    對比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國家化腐朽為神奇,一個國家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復國成功,建立以色列。在中東這片領土上,以色列很是另類,得不到其他國家的認可,歷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曠日持久的戰爭,不禁讓人懷疑,以色列在中東能維持多久?會不會再一次遭遇滅國?
  • 專訪:日本正漸漸忘記從歷史中汲取教訓——訪日本一橋大學教授吉田裕
    日本近代史專家、一橋大學教授吉田裕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日本本應與中國共同致力於銘記戰爭歷史,但日本銘記歷史的努力嚴重不足,日本正漸漸忘記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 中東形勢瞬息萬變,主要的中東國家有哪些?他們和美方的關係如何
    但是中東地區這個詞語雖然朗朗上口,可它究竟代指了哪些主要的國家呢?有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其實最一開始的中東問題,指的是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所以也廣泛稱為「巴以衝突」,是最近才逐漸把大家的目光拉到了美伊關係的問題上。那麼以色列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人口總數為902萬人,而猶太人就佔了669萬人,超過了2/3,。
  • 中東暗戰:以色列與伊朗誰更強
    摩薩德「人狠話不多」 以色列是唯一公開實施暗殺的西方國家,其最高情報機構摩薩德編制約7000人,只有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三分之一,但儼然是中東暗戰的「狠角色」。 搞情報像打仗 情報是摩薩德特工搞暗殺的關鍵一環,暗殺目標確定、行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目標追蹤、暗殺手段選擇等都離不開情報支撐,難怪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反情報部主任梅傑稱「以色列人搞情報就像在打仗」。
  • 執政四年,川普在中東為美國留下了什麼?
    |傑出的人們塑造了歷史,歷史也將銘記他們。《這些政治家塑造了現代秩序》從不同國家入手,選取了各國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家,再現他們在歷史轉折點上的選擇,體會他們指引各國走上現代化擴展之路。現在訂閱,還可享受5折優惠。
  • 精油的傳播歷史!
    所以我認為當時那個故事口口相傳,歷史有很多的版本,有一種歷史叫做傳說,傳說並不是胡說,而是口口相傳的一些故事,而其中整體共同組成了中東。中東巴比倫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是蘇美爾人早期烏魯克城的傳說。再往後到公元前500年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巴比倫那個地方又被另外一個強大興盛起來的國家佔據了,那個國家叫波斯。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基本上會在伊朗高原這個部位。
  • 世界最古老的港口城市,歷史悠久,以色列的文化之都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特拉維夫是雅法延伸出去的新城,它的歷史也比耶路撒冷要長一千多年,可以說是一座優雅的千年古城。這裡風景絕佳,仍然保留著質樸的外觀。街巷更多是因地勢高低而修建的,以石頭堆砌而成的房屋,處處滄桑充滿年代感,靜靜地依偎在蔚藍色的地中海懷抱中。
  • 地球局|以色列總理密訪沙特?美國又在中東憋大招?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沙特王儲小薩勒曼(資料片)美國通過所謂「世紀協議」,將巴以問題進一步邊緣化,促使以色列與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改善,進而搭建起中東反伊朗聯盟。今年8月以來,阿聯、巴林和蘇丹先後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引發中東地緣政治震動。
  • 無孔不入的以色列情報機構:為了國家利益,沒有什麼是不能幹的
    「不起眼」的摩薩德在世界各國情報機構中,摩薩德是最為出名的一個,同時也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像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英國軍情六處這樣的組織,都有著公開的中心辦公地點,而作為在情報界與前兩者有著同樣盛名的摩薩德的總部,卻一直藏於市井之中,不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