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只要你打開手機,朋友圈的微商「漂洋過海來看你」。
「9塊9,無憂創業,發微信朋友圈就能賺錢,買房買車。」2017年11月的一天,正在哺乳期的二胎寶媽李麗(化名)被這則面膜廣告深深打動了,花費6萬餘元購進面膜,心想著做微商掙點奶粉錢。
可沒過多久,李麗發現面膜並沒有宣傳的美容奇效,朋友圈售賣無人問津。得知真相後,她卻發現退貨無門,6萬餘元就這樣打了水漂。
40歲的李麗是普通上班族,丈夫在外地打工,大女兒在外地讀大學,家中日常開銷較大,加上剛生完二胎,一直想利用空餘時間賺點閒錢。
「無品牌不微商。」一天,李麗無意中看到某衛視上正在播放《我是微商》的廣告。「你想扭轉家庭經濟困局嗎?想為父母老公分擔壓力嗎?現在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9塊9的蜂毒酵素麵膜助你創業無憂,買房買車不再是夢。」這樣的宣傳口號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
9塊9的蜂毒酵素麵膜真的能賺錢?一開始,李麗心存疑慮,但出於對「電視總不會騙人」的信任,她還是掃描電視上的二維碼,添加了蜂毒酵素麵膜「招商總監」的微信。
「蜂毒酵素麵膜效果好、銷量大,很多美容院和化妝品店都在我們這裡訂購,你賣這個面膜肯定能賺錢。」這個富有磁性的男中音頓時讓李麗產生好感,便與對方攀談起來,得知只要花490元購買5盒面膜就能成為微商代理,並告訴她有的代理短短半年就開上了賓利。
李麗禁不住心動,想想幾百塊,賠了也不是什麼大事,便微信支付490元成為該面膜的微商代理。
雙「十一」這天,李麗欣喜地收到了5盒蜂毒酵素麵膜,趕緊在家試用了一片。「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心理作用下,李麗覺得面膜效果非常不錯,瞬間對當微商充滿信心。
作為一名微商新手,怎麼才能最快賺錢呢?李麗向「招商總監」述說了自己的苦惱。「做微商是有技巧的,你添加公司『Mr.白』執行董事的微信,一對一教你做微商,包你學會弄通。」
「Mr.白」果然「有技巧」,他發給李麗各式各樣的素材,教她如何打造朋友圈,還提供了很多微商學習視頻。他還告訴李麗,2017年11月13日晚上會將李麗的信息放到電視上進行「引流」,客戶看到後會主動購買面膜。
「引流」真的「有用」。當天晚上6點12分,李麗就迎來了第一個客戶。一位微信名為「蓉蓉微整工作室」的客戶添加了李麗,要訂購100盒蜂毒酵素麵膜。
李麗馬上向「Mr.白」訂貨,並通過微信轉帳9800元。在付錢後沒一會,該客戶介紹過來的朋友打電話訂購了100盒。「店裡最近搞活動,我還需要400盒。」第二天,「蓉蓉微整工作室」又送來了一筆大單。沉浸在賺錢夢裡的李麗絲毫沒有懷疑,前後向「Mr.白」訂購了600盒面膜,支付了6萬餘元。
天上真的會掉大餡餅?在李麗向「Mr.白」付款幾個小時後,「蓉蓉微整工作室」又一次提出要加購500盒面膜,訂購總數達1300盒。此時,李麗銀行卡內已經沒錢了,於是向客戶提出預付一部分貨款的要求,但「蓉蓉微整工作室」堅持要貨到付款,且要求所有面膜一起發貨,表示只要貨到了,「錢不是問題」。
李麗左右為難,於是求助於「Mr.白」。「這是一個大客戶,一定要留住,我向公司申請想想辦法。」很快,「Mr.白」稱只要再付1588元,公司發1000盒給她。
還在夢裡的李麗湊錢支付了1588元,隨即聯繫「蓉蓉微整工作室」,表示先發1000盒面膜,後期再補發300盒。沒想到該客戶堅持要1100盒,不然就取消交易,隨後也不再搭理李麗。
失去了一筆大單,李麗煩悶無比,但更鬱悶的是,再也沒有「引流」的新客戶來購買面膜。
面對家裡堆積如山的1000盒蜂毒酵素麵膜,李麗苦於沒有銷路,開始向親戚朋友推銷。礙於情面,有的親戚朋友買了一兩盒試試後,都認為面膜價格貴且效果不好,之後再也無人購買。
你是不是被騙了?在親友的提醒下,李麗如夢初醒,她加想了整個過程,發現可能掉進「Mr.白」和「蓉蓉微整工作室」設計的陷阱裡了。於是,她急忙給「Mr.白」發微信,要求退貨退款,但久久不見回復,打電話也無人接聽。
銷路不暢,退貨無門,難道6萬多元要打水漂?無奈之下,李麗來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偵查發現,李麗牽涉的是一起公司化運作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受害人遠遠不止她一個,而是450餘名遍及28個省。
令人唏噓的是,該犯罪團夥竟奉行一條原則「兔子不吃窩邊草」, 被害人沒一名來自當地,他們以為這樣就能「瞞天過海」,結果投訴量在當地工商、消協、市長熱線一直居高不下。
2018年7月3日,宜興市公安機關抽調民警至湖北省武漢市抓獲了本案的犯罪嫌疑團夥。
承辦檢察官審查案件卷宗
同年8月9日,宜興市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這起公司化運作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張某、曾某、黃某等11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經審查,自2015年5月起,犯罪嫌疑人張某先後註冊成立了武漢某信息諮詢、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等幾家有限公司。2017年5月起,著力打造「清一色」的招商總監、執行董事團隊,以發展銷售「咪咪張」洗髮水、恩視明眼貼、蜂毒酵素麵膜微商代理等為由,實施網絡電信詐騙。
在運營過程中,每家公司分為合妮、摩卡、雅恩三個事業部,事業部均設立新單部和升級部。犯罪團夥通過在幾家衛視投放廣告,以無憂創業、全額退款為誘餌,誘使受害人主動掃碼添加謊稱「招商導師」、「招商總監」的新單部成員。
這些所謂的「Mr.程」執行長、「 Mr.白」金牌導師、「 Mr.李」執行董事等成員,都會取一些中英混搭的頭銜,導致不少被害人誤認為很牛,夢想著在這些名師的「指點」下,從微商「小白」登上微商的巔峰。孰不知,這些名師們大多僅有高中文化,個別小學都沒畢業,他們所謂的牛,只不過是經過包裝效果與吹牛欺騙的「產物」罷了。
新單部按照公司統一的話術與受害人進行針對性溝通,比如 「寶媽」這個群體,抓住在家帶孩子沒收入,經濟不獨立,有時辛苦還得不到家人的認同等心理痛點,總結了一套撫慰寶媽心理創傷的話術:家人得不到認同,我招商代理、執行董事對你充分認同,你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我這裡給你搭建微商致富平臺等等。
同時,通過偽造交易截圖等方式讓受害人誤以為面膜等產品銷路良好,誘騙其成為微商代理。一旦受害人成為代理,新單部立刻以學習微商知識為由,將升級部人員微信名片推送給受害人。
升級部人員通過「唱雙簧」的方式,誘騙受害人大量購買面膜。他們一方面冒充「執行長」、「執行董事」等身份,承諾受害人購買產品後幫其進行推廣銷售;另一方面又使用微信小號冒充「美容院」、「養生院」老闆等「買家」,假裝向受害人大量購買產品。
之後「買家」又以供貨不及時、供貨量不夠、價格不合適等理由,拒絕購買受害人手中的產品,同時公司也拒絕受害人退貨的要求。於是受害人購買的產品大量囤積在家中,無任何銷路,遭受財產損失。
據悉,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間,該詐騙團夥組織公司銷售人員採用上述詐騙手段,共詐騙李麗在內的450餘名被害人800餘萬元。
2019年4月,宜興市檢察院以張某、曾某、陳某、黃某等11人犯詐騙罪提起公訴,2020年12月28日,法院經開庭審理,以張某、曾某、陳某、黃某等人犯詐騙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2年至1年9個月不等,並處罰金。
以張某為首的詐騙團夥被打掉了,避免了更多的老百姓受騙上當,確實大快人心。
一是不要過於相信廣告,商業廣告的目的永遠是為了吸引你掏錢,與登在哪個媒體上沒有關係,甚至可能是詐騙。
二是如果有人在網絡上宣傳無憂創業,而且既向你提供貨源、又向你提供客源,那一定是騙子。
三是質次價高的產品絕不會因為微商模式而造就「烏雞變鳳凰」的傳奇,卻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社會危害,最終走上犯罪而鋃鐺入獄。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文字:唐健、張沛平
圖片:宜興市檢察院提供
編輯:胡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