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是一所以計量、標準、質量、市場監管和檢驗檢疫為辦學特色的省屬普通高校,是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是浙江省省市共建重點高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地址為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學源街258號。
中國計量大學前身是1978年由國家計量總局創建的杭州計量學校。
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中國計量學院。
2011年,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6年,更名為中國計量大學。
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2017年,成為省部共建大學。
學校設有18個學院(部),創辦1所獨立學院;建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現有現有56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浙江省優勢、特色專業20個,通過全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7個,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5個,21個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質量管理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產品質量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
2020年中國計量大學面向全國所有省份和地區進行招生,計劃招收普通本科生3880人;現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5000餘人、研究生1950餘人。
2020年中國計量大學全國各省份錄取分數線
本表為手工統計,若有錯漏請諒解。以各省市招生考試機構數據為準。
2020年,中國計量大學山東省計劃招生23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75人,實際投檔數量75人。
投檔分數線
投檔最低分數最高的專業(類)為質量管理工程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599分,對應最低位次為27695名;投檔最低分數線最低的專業是環境工程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589分,對應最低位次為35058名。
選考科目要求
在中國計量大學計劃招生的23個專業(類)中:
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是漢語言文學、工商管理類、標準化工程專業,共3個招生專業(類);
限選物理的專業(類)是數學與應用數學、機械類、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類、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安全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共計12個招生專業(類);
限選化學的專業(類)是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專業;
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化學的專業是能源與動力工程、質量管理工程2個專業;
選考科目要求為化學或生物的專業是環境工程專業;
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化學或生物的專業是生物科學類、生物醫學工程、藥學、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共計4個招生專業(類)。
專業(類)包括的專業及招生要求
2020年中國計量大學在山東省計劃招生的23個專業(類)中,生物科學類、機械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工商管理類5個招生專業(類)實行大類招生,其他18個專業為按照專業招生。
生物科學類:包括生物工程、動植物檢疫2個專業;
機械類: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2個專業;
電子信息類: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2個專業;
自動化類:包括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個專業;
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3個專業。
招生特殊要求見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
中國計量大學2020年招生章程摘要
外語語種不限,學校公共外語為英語。
考生身體健康要求,參照教育部等部門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執行。對《指導意見》中「學校可以不予錄取」、「學校有關專業可不予錄取」的,原則上按不錄取執行。
根據各省(市、自治區)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浙江省原則上按招生計劃數100%的比例調檔,其他省份原則上按不高於招生計劃數的110%比例調檔。
學校執行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關於投檔的有關規定。對進檔考生,按考生高考總分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尊重考生專業志願選擇,專業志願間不設級差。
學校將綜合考慮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對於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予錄取。
報考外國語言文學類(英語、翻譯)的考生,要求英語單科成績不低於110分;報考金融學類(金融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漢語國際教育的考生,要求英語單科成績不低於100分;報考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的考生,要求英語單科成績不低於60分。
浙江省外考生,高考總分位居所在省(市、自治區)前500名的考生,減免四年學費(分段排名、分類招生的省份按第一類普通本科排名)。
學費及住宿費:
實行學分制收費。學費由學分學費和專業學費組成,學分學費每學年按學年制收費標準進行預收,按所修學分結算,畢業前進行學分匯總清算。
新生入學時按專業大類招生的學生統一按照大類中學費標準較低的專業收取費用,專業分流後分別按所學專業規定的學費標準執行,以下大類專業與分流專業存在學費差異:
金融學類(金融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4800元/學年,分流後金融工程4800元/學年,國際經濟與貿易5520元/學年;
生物科學類(生物工程、動植物檢疫)5000元/學年,分流後生物工程5500元/學年,動植物檢疫5000元/學年;
機械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5500元/學年,分流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6325元/學年,機械電子工程5500元/學年;
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4800元/學年,分流後工商管理4800元/學年,財務管理5520元/學年,市場營銷4800元/學年。
關於轉專業
生在大學期間最多有四次申請轉專業機會,申請「零門檻」。
鼓勵本科生修讀輔修專業、雙專業、雙學位,並積極推行學分制、校際選修和輔修制。
具體情況需要新生查詢當年學校規定。
中國計量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數據
畢業生總體情況
2019屆本科畢業生3708人,其中男生1976人(佔總數的53.29%),女生1732人(佔總數的46.71%);浙江省生源2003人,佔總數的54.02%,浙江省外生源1705人,佔總數的45.98%;校學、管理學和理學學生所佔比例較高,分別佔畢業生總數的47.89%(1776/3708)、16.12%(598/3708)和12.48%(463/3708),其他學科包括文學(278/3708)、經濟學(250/3708)、法學(225/3708)和藝術學(118/3708)學生合計佔畢業生總數23.48%。
其中,山東省生源本科生93人,研究生49人。
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
截止到2019年12月10日,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6.90%。
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表(按學院)
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表(按專業)
本科畢業生出國(境)留學、國內升學情況
出國(境)留學、國內升學人數890人,出國(境)留學、國內升學率24.00%。國內升學共714人,佔畢業生總數的19.26%,海外升學共176人,佔總數4.75%。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總數178人,出國(境)留學、國內升學人數80人,佔比44.94%;
法學院畢業生總數225人,出國(境)留學、國內升學人數18人,佔比8.00%。
畢業生就業流向地區分析
本科畢業生流向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內,共有2595人,佔就業總人數的72.22%;浙江省外就業998人,佔比27.78%。
上海市就業169人,佔比4.70%;
江蘇省就業128人,佔比3.56%;
北京市就業75人,佔比2.09%;
廣東省就業70人,佔比1.95%;
其中,在山東省就業本科生58人,研究生19人。
就業單位性質情況
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49人到黨政機關工作,佔畢業生總數的1.32%;2579人到企業工作,佔畢業生總數的69.55%,在企業中,個體、私營、股份制企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