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態、培養積極健康的情商、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深入貫徹落實學校「內觀、精進、慎思、篤行」八字教育方針,10月6日,平遙和誠中學組織各班開展了「正確處理和改善人際關係」主題班會活動。同學們在班主任老師的引導下,結合自身實際和班級特點,或靜心聆聽,或主動發言,或溝通探討,用心與心的碰撞,用情感的融合互動,完成了一次高質量的主題班會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活動效果。
20202班——用和諧的人際關係打造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不管用什麼樣的勸說,也做不到一個真正組織起來的、自豪的集體所能做到的一切。"而作為學校的一個基本因素——班集體,要使其真正組織起來,發揮其重要作用,建立和諧的班級人際關係是尤為重要的,只有班級人際關係和諧,才能使班集體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搖籃,才能使班集體成為滿足學生多種心理需要,促進個性發展的重要環境。同時,積極關係和諧的班集體也是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正常進行的前提。高三理(2)班班主任郭建軍老師以建立和諧的班級人際關係為中心召開此次主題班會,同學們結合實際、暢所欲言,在溝通和互動中找到了科學合理地處理人際關係的出發點和關鍵點。
19103——深入自我反思,塑造更好的自己。
高二理(3)班會由學生代表主持,全體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參與者和引導者,角色的轉變使現場的氣氛異常熱烈。班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激烈討論,用發生在身邊的事例來說明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最後教師加以引導,使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彼此理解、寬容,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學會自我反思。
20102班——用心感受、用愛溝通,用行動維護身邊之愛。
班主任引導孩子們用詩歌朗誦——《同學》升華了此次班會的主題,用親身經歷的故事進行了感人的總結。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同學之愛、親子之愛,更懂得如何用行動維護身邊之愛,保持良好人際交往。這是一節成功的班會課,理念深入人心,事例充滿「人情味」,所激發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們無不動容。
小編寄語: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我們不難發現,進入青春期,孩子們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收穫了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收穫了很多朋友。 大家對各種人際關係的處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也有著這樣那樣的煩惱。其實我們不必把人際關係看得太重,以免影響到自己的正常學習生活,但也不要完全不顧,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情緒上的負面影響。小編覺得,處理人際關係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寬容大度、真誠友愛
寬容是一種大度,它會讓你擁有更多的朋友和輕鬆的生活。看看我們的周圍,那些有寬容心的人往往能贏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相反,那些斤斤計較,不能容忍別人的人往往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尊重和歡迎。友愛可以融化一切隔閡,友愛可以贏得更多的尊重。沒有人會與友愛為敵,友愛必須真誠而不要虛偽。
二、 不卑不亢、平易近人
跟比自己強大的人打交道不要自卑,因為他也是從你現在的處境走過來的,只要努力你就會趕上他。與比自己弱的人打交道,不要驕傲,因為你也曾經經歷過他現在的處境。如果努力他也會趕上你,甚至超過你。不卑不亢、平易近人會讓你接觸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尊重,與更多的人和睦相處。
三、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有一位少年去拜訪一位長老,向他請教生活與成功之道:「我怎樣才能讓自己得到幸福,同時又能帶給別人快樂呢?」長老看了看他說:「我送你四句話。
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少年想了想,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和平一些,是這樣的嗎?」
長老點點頭,說出了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在別人不幸的時候,」少年皺著眉頭道,「真正用心去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難處,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長老微微一笑,又說出一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你的意思是讓我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要根據別人特點和需要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說的很好!」長老眼中流露出讚許的目光,說出了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
想了一會兒,少年遺憾地說:「這句話的意思,我一時還悟不出來。而且這句話之間也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長老說道。 少年沉思良久,叩謝而去。
當然,小編認為,這第四句話也非常重要,其實是要我們努力塑造自己獨立完善的人格魅力,努力在前進的道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更多的人願意與我們成為朋友、成為真正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