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免費食物排隊2公裡 奢侈品商店加裝防護板
1660萬人失業讓美國人透心涼
這是讓美國人心涼的數字: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過去三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美國人達到1660萬,意味著大約有十分之一美國人已經失業,創下了美國1948年以來失業人數最高和增加最快的紀錄。
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救經濟還是抗疫情」似乎難以兩全。而對更多美國人來說,比起病毒,按小時領薪水的他們更害怕失業。
失業管理處熱線電話打了5200多次沒打通
原本平穩的生活,突然變得讓人驚慌失措。
美國加州南部一處臨時設置的食物發放區吸引了許多民眾前往,等待領取免費食物的車輛大排長龍,隊伍接近2公裡。如果夠幸運,可以領到一個16公斤重的箱子,裡面有米、小扁豆、冷凍雞肉、柳橙等。一名40歲男子是高爾夫賽事承包商,帶著孩子一起排隊。他說:「我已經3周沒有工作,雖然攢了一點錢,但還要付房租和電話費等。」
拉科瑪·埃索為生活煩惱,但樂觀地覺得救濟金「有總比沒有好」。她是紐約羅切斯特一所公立學校的員工,有三個18歲、16歲和9歲的兒子。她住的房子月租1100美元,其餘的錢都用來吃飯。孩子學校提供食物,但她說這還不夠,因為「他們提供的是即食食品不是熱飯,孩子們不想每天吃三明治」。
不少美國人主動選擇被解僱,因為失業救濟要高於疫情期間的工資。但是,他們面對的是崩潰的失業申請網站和難以打通的諮詢熱線。
住在德克薩斯州的利亞姆·阿佩利失業後一直撥打失業管理處的熱線電話,手機記錄顯示他一共撥打了5257次,全部沒有接通。德克薩斯在過去兩周裡接到了50萬人失業救濟申請,已經接近2019年全年申請總數。阿佩利希望至少能被通知什麼時候會有回音,這樣「才能知道黑暗之後會有光明」。
有類似經歷的一名紐約燈光設計師直言:「這些繁複的手續簡直和病毒本身一樣讓人焦慮。」
500家最大上市公司市值蒸發3萬億美元
「過去一周的生活,是絕無僅有的體驗。」自加州發布居家令以來,喬什·索德每晚僅睡三四小時,這是他每天在餐館關門的恐慌中唯一的喘息時間。他的餐廳在好萊塢北部,估計每季度將損失25萬美元,迫使他在一天內解僱了75名員工。
美國餐館業協會估算,如果關門持續3個月,餐飲業將損失500萬到700萬個工作崗位,佔餐飲業崗位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時,疫情可能導致美國餐飲業營業額在未來3個月損失2250億美元。為避免破產,餐廳紛紛採用隔空自取、增加外賣、免下車櫃檯等「花式」點餐法。
亞馬遜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成了一些人的「救命稻草」。50歲的赫梅爾是俄勒岡州一家小企業的老闆,如今她迫切希望在附近的亞馬遜倉庫工作。亞馬遜為倉庫和配送網絡新增了10萬個工作崗位,並且不需要相關履歷或工作經驗。雖然赫梅爾有希望獲得小企業管理局的救災貸款,但「前面有3600萬人在排隊,等排到時我就破產了」。
「過去這一個月裡發生的事是美國公司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華爾街日報》寫道,美國人眼睜睜看著麥當勞全線停業、迪士尼無限期關門、底特律工廠接二連三停產。僅僅一個月,美國500家最大上市公司的市值集體蒸發了3萬億美元。
分析師預測,美國失業人數將繼續上升,到4月底將超過2000萬人。由於數據存在滯後性,美國就業市場遠未觸底,全面損失預計將在未來數月顯現。甚至有機構預測,美國失業率會達到32%,超過1933年經濟大蕭條時期。
此外,美國人的消費習慣使得形勢雪上加霜。美聯儲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家庭平均負債14萬美元,負債率突破80%。如果疫情無法在短時期內得到控制,壞帳將破壞各行各業的信用體系,對國民經濟造成連鎖破壞。「美國正處於衰退中,衰退看似仍將加劇。」標準普爾經濟師博維諾說,「問題是在美國經濟復甦前,衰退將持續多久。」
社會撕裂進一步加深考驗川普時候到了
如果不採取及時有效的進一步措施,一場更大的風暴近在眼前。
美國並不是唯一一個面臨大規模失業的國家,但英國《衛報》指出,外包、合同工和零工經濟的增加使美國工人面臨突然經濟衝擊的風險加劇。相比其他西方國家,美國更沒有德國那樣的福利安全網和加拿大那樣的公共醫療體系。
一旦情勢難以好轉,美國社會的沉痾舊疾一觸即發:槍枝泛濫、社會失序……紐約警方數據顯示,自3月12日進入緊急狀態到3月底,全市共發生254起針對商業店鋪的搶劫,較去年同期增長75%。紐約市中心的奢侈品商店紛紛在店鋪外加裝木板,應對可能到來的打砸搶。
白宮正在制定復工計劃,期望在大規模檢測的基礎上推動經濟回歸正軌,川普計劃組建一個由醫療專家和商業領導人組成的委員會。但衛生專家認為,復工不可操之過急。美聯儲官員表示,疫情令美國經濟前景急劇惡化,何時反彈取決於控制疫情措施的成效。
疫情考驗著美國政府的治理能力,川普正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美媒指出,防控措施重創了經濟,但如果想儘快恢復經濟秩序,美國民眾又將暴露在病毒威脅之中。
今年又恰逢美國大選,疫情蔓延帶來的經濟問題被包裹上了政治色彩。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激烈爭鬥讓疫情被提前「政治化」,直接影響了民眾前期對疫情的認知,眼下兩黨在如何進一步增加經濟援助力度的方案上又分歧嚴重。除了兩黨對立,聯邦和州政府還各自為政。
可以料想,進一步加深的社會撕裂反過來又將進一步增加抗擊疫情的難度。舊疾新傷,一句話,考驗川普的時刻到了。
相關連結
月收入大幅縮水救濟金遠遠不夠
「我需要政府的幫助,但眼下的這些遠遠不夠。」瑞安·格林原本在舊金山一家夜總會做保安,疫情暴發後被解僱。他的妻子簡失去了在一家視聽設備租賃公司的工作,擔心可能會永久失業。這對夫妻的收入從每月8000美元急劇縮水,現在正努力支付各種帳單。
美國總統川普上月籤署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包括發放失業救濟、幫助企業獲得貸款等。按照標準,格林夫婦每人能獲得1200美元失業救濟金。但是對於他們這樣前景不確定的普通美國人來說,這筆款項可能不太夠。
「那些錢是骯髒的創可貼,並不會治癒我。但我現在正在『大出血』,只能接受。」格林對川普的經濟措施似乎並不買帳,卻也無可奈何。
他設法找到了一份在超市的工作。上班第一天,看到人們隔著很遠距離排隊的樣子,他突然有些慌亂,但又安慰自己「我有工作」。
疫情加劇不平等非洲裔感染率高
疫情正在加劇美國社會的不平等。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的艱難執行,在一些美國人看來只是川普政府應對不力的表現之一。由於法案制定不夠細緻,現金補助無法涵蓋所有目標人群,有些弱勢群體事實上被排除在計劃之外。
美媒報導,服務業和其他受疫情影響而「被犧牲」的產業中,有相當數量有色人種從業者。北卡羅來納州梅克倫堡縣32.9%人口為非洲裔,該地區感染病例中非洲裔佔43.9%;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26%人口為非洲裔,但該市近一半感染病例、八成死亡病例為非洲裔;密西根州14%人口為非洲裔,該州35%感染病例、40%死亡病例為非洲裔……而這些僅僅是冰山一角。
麻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伊莉莎白·沃倫說,數十年來的「結構性」種族主義政策,使很多有色人種無法獲得優質醫療服務,買不起房子,也沒有經濟保障,而疫情使原本就存在的種種不平等更加兩極分化。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