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無法拒絕房間擺設小品,因為他們或精緻美觀,或是自己特別喜歡的小玩意,還有裝飾空間的妙用。
擺設小品指的是擺放陳設在桌、臺、櫃、幾、架上的各類工藝品。一般常見的有:玉器、石雕、木刻、泥塑、竹編、漆器、印章、陶瓷品、石膏像、蠟品等等。
不論哪一種,它們的大小都要和房間大小相稱,色彩也要與房間的色彩相配。習慣上,房間的擺設尺度要小,色彩可以鮮明些,冷調的背景,用暖色調的小擺設。
小擺設是否得宜,與房間氣氛的平與奇、明與暗、濃與淡、疏與密、實與虛、寒與暖、簡與繁、精與雜、雅與俗都有直接關係。
不過,有一條原則要堅持,就是「寧少勿多」、「簡練就是豐富」,切不可認為只要在房間裡擺滿了高、精、尖和珠光寶氣的裝飾品,就顯得漂亮、闊氣, 這是缺乏美學知識的表現。
其實,各類擺設小品,無論是高級的或是普通的,都各有其美。只要分清主次,合理取捨,布局精當,就能發揮出其點綴房間的美感作用。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指出:因為一些擺設小品固定放置一段時間後,常會由於習以多見而減損藝術表現力,出現不屑多看,甚至熟視無睹的情況。
因此,可每隔2~ 3個月或按季節適當調整、變換一些小裝飾品的位置和品種,便會使房間頓增美感,呈現出一種嶄新的格調。
如此階段性調整,可達耳目常新,物美意濃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