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群眾一般去鎮上剪頭髮。
老一輩的喜歡找那些露天擺攤的老師傅。一張小桌一張小椅,桌上豎起一面鏡子,六塊八塊的,剃頭還是刮鬍子,明碼標價,寫得清清楚楚。
年輕人要去髮廊。鎮上的髮廊總是人滿為患,想趕時髦的,到縣城裡去,燙一燙,染一染,像我堂妹這樣的,每進一次髮廊,出來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對我們來說,平時想剪個頭髮還真有點麻煩。在鎮上一直沒遇到稱心滿意的髮型師,每次看見進出的各類殺馬特造型,還有街邊一溜的齊劉海姑娘們,肝兒都顫了。若是去縣城,剪得好不好暫且不提,價格也快趕上國際水平了。
平時我就自己用剪刀修修劉海,到了實在受不了的地步,再去挨那一刀。
今天吃過午飯,那那她爸讓我給他剪頭髮。他日理萬機,沒空上街理頭。
他這一腦袋長發,足有三個月沒理,加之平時戴一副會變色的眼鏡,就跟《銀魂》裡的廢柴大叔長谷川一模一樣。
造成如此效果的人,是上一次擔任理髮師的我。
我們家多年前購置了一套「專業理髮工具」,是我有一年下不了床,他買了給我在床上剪頭髮用的。剪得如何我也忘了,因為當時足不出戶,也沒在意。
使用這套工具,我在鄉下大概給他剪過幾次頭髮。
主要是為了好玩。
但是技術一直沒有提升,反而有點下降的趨勢,最近也越來越有點勇氣不足。
既然人家都提了要求,我說剪壞了可別怪我啊。
不怪,反正就你看。
好吧,你先洗頭去。
還要洗頭?以前你不用先洗的啊?他說。
理髮店都洗的,我要提高質量了!
理髮的地點在花園,方便把碎發收拾了當花肥。
剪頭髮一小時就能搞定。先用半個小時把長的剪短,剩下半小時把該補的坑修平,頭腦裡同時想像孔侑宋仲基之類的形象。技術什麼的完全亂來,最重要的是不能只突出某個短板,要製造一種「猛地一看好像哪裡不對」,但就是「說不清楚」的迷幻效果。
如果連續幾日一瞅就能噗嗤笑出聲來,也算賺到啦。
上篇文章:如何度過鄉下的每一天
相關閱讀:累了一天,進了家理髮店,然後呢
蘋果用戶讚賞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