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後宮佳麗三千,為何只有孝敬憲皇后和年貴妃與其合葬?

2020-12-13 歷史文社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其四子胤禛登基,是為雍正帝。在位期間,他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和改革,為「康乾盛世」做出了巨大貢獻。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終年58歲。後宮佳麗三千,他卻只選擇了兩個人與自己合葬。對於後宮的妃嬪來說,死後能與皇帝合葬是莫大的榮耀。那麼,這兩位幸運的女子是誰?

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雍正的結髮妻子,滿洲正黃旗人,父親是內大臣步軍統領雲騎尉費揚古。十歲那年,康熙賜烏喇那拉氏與時為皇子的胤禛成婚。婚後,兩人感情很好,恩愛有加。不久,烏拉那拉氏就為胤禛生下嫡長子弘暉。

雍正即位後,作為原配妻子的烏拉那拉氏成為一國之母。她出身名門,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是一位賢良淑德的女子。後宮在她的打理下,井井有條。後宮安寧,為雍正減少了很多麻煩。對此,雍正對她讚譽有加。

或許是因為常年為後宮之事操持的原因,加上痛失愛子,烏拉那拉氏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卻堅持為雍正排憂解難,最終還是倒下了,生了一場大病。得知皇后生病的消息,身染重疾的雍正不顧大臣們的勸阻,堅持去看望她。在皇后宮中待了許久,他才戀戀不捨地離去。

雍正沒想到自己前腳剛走,就傳來了皇后香消玉殞的消息。他悲痛不已,罷朝五日,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喪禮,甚至想親眼看著皇后入殮,被大臣阻止。雍正逝世兩年後,兩人合葬在清泰陵。

另一位與雍正合葬的妃嬪,相較於烏拉那拉氏來說,她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位妃嬪,就是年羹堯的妹妹年氏。康熙五十年左右,由康熙指婚,將年氏嫁給雍正當側福晉。她先後為雍正生下了數位子女。

年氏身體本來就不好,在懷皇九子時,恰逢康熙去世。作為兒媳,舉哀磕頭行禮之事,數不勝數。最終,懷孕七個月的她因行禮動了胎氣,導致小產。雍正元年,年氏被冊封為貴妃,其地位僅次於皇后。年貴妃之所以能獲得雍正的寵愛,除了她自身漂亮聰慧之外,還與她的娘家人有關。父親年遐齡為官二十年,長兄年希堯和次兄年羹堯,都是朝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大臣,年羹堯還手握重兵。

後來,年貴妃為雍正生下的三子一女相繼夭折,讓她備受打擊,終日鬱鬱寡歡。而年羹堯越來越飛揚跋扈,狂妄自大,讓雍正很不喜,從而影響了年貴妃和他之間的感情。身為皇帝,怎能允許臣子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於是,雍正加快了打擊年羹堯的計劃。在這樣的情況下,年貴妃終日為哥哥擔憂,卻又無能無力,終究還是倒下了。

年貴妃臥病在床後,沒有得到像烏拉那拉氏那樣,皇帝親自來探望的待遇,反而愈加被冷落。或許是看在以前的情分上,雍正在她臨終前,冊封她為皇貴妃。七天不到,年貴妃就病重去世。沒過一個月,年羹堯被捕,後被賜自盡,曾經風光一時的年家,開始衰敗。乾隆二年,年貴妃的金棺被送往清泰陵,與雍正和孝敬憲皇后葬在一起。

相關焦點

  • 雍正皇帝後宮佳麗無數,為何只選烏拉那拉皇后和年妃與其合葬?
    到了雍正帝這裡,與其合葬的人卻只有兩位,這一點令不少人都感到疑惑。其實,關於此事主要有著兩大原因:一種於公,是依據當時的規矩;一種於私,是出於雍正帝對被允許合葬者的喜愛。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與雍正帝同葬於泰陵的二人並非都是"合葬",因為在古代,只有皇后才能被說是與皇帝"合葬",作為妃子而與帝王葬在一處,只能說是"從葬"。
  • 孝敬憲皇后無兒無女,為何受康熙賞識,成雍正唯一冊封皇后
    純元皇后是雍正的原配,而在歷史上,她對應的就是孝敬憲皇后,孝敬憲皇后也是雍正唯一冊封的皇后。據史書記載,雍正一生只有兩位皇后。一位就是孝敬憲皇后,另一位是孝聖憲皇后,也就是甄嬛的歷史原型。不過她生前並沒有被封為皇后,雍正在生時,她最多也就是熹貴妃。去世以後,兒子乾隆才追諡她為「孝聖憲皇后」。
  • 孝敬憲皇后與雍正相濡以沫40載,沒有逼死齊妃
    在這部劇中,蔡少芬出演的烏拉那拉·宜修,一直不被雍正所喜,她一生都活在姐姐純元皇后的陰影之下。 烏拉那拉·宜修的原型是清世宗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不過影視劇中的她和歷史上的她有很大的出入。下面,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真實的孝敬憲皇后。
  • 甄嬛的歷史原型嫁給雍正還是乾隆的生母,為何卻拒絕和雍正合葬?
    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劇情描述,也讓不少「信以為真」的觀眾朋友們開始認為,劇中甄嬛的歷史原型,即歷史上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不願葬入雍正的泰陵地宮與雍正合葬,就是因為她與果親王胤禮的「私情」,使她或感覺愧疚,或感覺憤恨,進而再不願面對雍正,於是,這才有了讓其子乾隆皇帝為她修建一座獨立的陵寢,也就是後來的「泰東陵」。
  • 孝敬憲皇后:純元與宜修的原型,本是雍正侄女,臨死沒見丈夫一眼
    而雍正的後宮相對來說是比較平靜的,這當然與孝敬憲皇后的精心打理和嚴厲治理是分不開的。那孝敬憲又是怎樣統治後宮,做好雍正賢內助的呢?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出身於滿洲正黃旗,是費揚古的女兒。值得說明的是,孝敬憲皇后的阿瑪費揚古並不是董鄂氏的弟弟,清初的名將費揚古。
  • 跳脫《甄嬛傳》思想束縛:真實的孝敬憲皇后,是雍正的最佳賢內助
    其中的後宮鬥爭和那些所謂的「小主」,又有沒有真實存在過呢?對此筆者只想說一句:「千萬別太沉浸於電視劇」,因為電視劇中的人物和場景,也並不是完全遵從史實的。想要了解真正的雍正後宮,那麼首先就要學會跳脫《甄嬛傳》帶來的思想束縛。今日為大家簡析雍正後宮中一位必不可少的人物——孝敬憲皇后,其實歷史上的她,非但不參與宮鬥,還是雍正的最佳賢內助。
  • 10歲少女被康熙看中,為雍正生下嫡長子,成唯一的烏拉那拉皇后
    第二位是雍正結髮妻子孝敬憲皇后,孝敬憲皇后是當年康熙親自指給雍正的嫡福晉,陪伴雍正四十年,是雍正唯一的妻子。第三位是乾隆繼後,雖然《清史稿》等史料中稱這位皇后為烏拉那拉氏,但事實證明,這位皇后是海西女真輝發部國主後裔,也就是說,乾隆繼后姓氏應該為輝發那拉氏。 如此以來,清朝歷史上唯一的烏拉那拉皇后便是雍正的原配孝敬憲皇后。
  • 甄嬛的原型:乾隆生母熹貴妃,拒絕與雍正合葬,她的野心有多大
    熹貴妃,鈕祜祿氏,也就是乾隆的生母,雖然有人懷疑她不是乾隆生母,但也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這裡還是按照正史中的來。歷史上的熹貴妃出身也是不錯的,她十三歲就進了雍正的王府,雍正登基後封她為熹妃,隨後又晉升為熹貴妃,但雍正生前並未封她為皇后,而是在雍正死後,由於乾隆登基為帝,作為生母的熹貴妃自然就是皇太后。
  • 《甄嬛傳》中的華妃、熹貴妃和皇后,其形象與歷史有天壤之別
    雍正帝對敦肅皇貴妃的寵愛還有很多體現,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再來說說熹貴妃,即孝聖憲皇后。劇中的熹貴妃原本是一個溫柔聰慧的善良女子,一度很得雍正帝的寵愛,但在皇宮的浸淫下,逐漸捲入宮鬥中,後來更是成為宮鬥高手,連皇后都不是她的對手,甚至雍正都被她算計了,最後她的養子弘曆繼位,她成為皇太后。可以說,就地位而言,熹貴妃是劇中真正的贏家。
  • 雍正的皇后烏拉那拉氏真的像《甄嬛傳》中所呈現的那樣嗎?
    就整個雍正朝來說,熹貴妃其實並不受寵,地位也並不高,她真正的輝煌時刻是在乾隆朝,一直活到了乾隆42年,也就是說做了四十餘年的皇太后。 無論是敦肅皇貴妃還是孝聖憲皇后,其形象與劇中的形象都有天壤之別,而孝敬憲皇后和劇中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同樣也有天壤之別。
  • 《甄嬛傳》中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在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
    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皇帝賜給當時還是皇子的胤禛為嫡福晉,雍正元年(1722年),被冊封為皇后。也就是說在劇中純元是雍正的原配,而現實中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才是雍正的原配。
  • 甄嬛原型乾隆皇帝的生母死後為何沒和雍正皇帝合葬?她不願意嗎?
    甄嬛原型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她是整個大清朝難得的有福的皇后,她得到了雍正皇帝和兒子乾隆皇帝的愛。然而她死後卻沒有和丈夫合葬。是她不願意和皇帝合葬嗎?甄嬛原型——孝聖憲皇后沒有拒絕與雍正合葬如果是電視劇《甄嬛傳》裡的甄嬛,死前留下遺言拒絕與皇帝合葬有可能,但是,歷史上,甄嬛的原型拒絕與雍正皇帝合葬就沒有歷史依據了。因為迄今為止沒有發現,孝聖憲皇后拒絕與雍正合葬的隻言片語。
  • 甄嬛傳中十二位歷史原型:甄嬛活到了84歲,而端妃很得雍正寵愛
    1.烏拉那拉·宜修——原型:孝敬憲皇后 孝敬憲皇后是雍正皇帝的原配皇后,這位正宮娘娘是康熙皇帝賜婚給當時還是四阿哥的胤禛的嫡福晉,她一生只生育了一個皇子,也確實像《甄嬛傳》中描寫的一樣,很小就薨逝了,從此,孝敬憲皇后再無子女。
  • 熹妃:不得雍正寵愛,母憑子貴而改姓,死後不願與雍正合葬
    隨著《甄嬛傳》的熱播,乾隆的生母熹妃成為了雍正後宮中的名人,劇中的她因為長相與雍正的髮妻純元皇后極為相像而得到了雍正的寵幸,她本名甄嬛,後來為了回宮,雍正便將她的姓氏改為鈕祜祿氏,隨即成為了弘曆的生母,隨著弘曆的登基,甄嬛也成為了太后。
  • 與康熙合葬的5個女人,4個是皇后,剩餘1個是雍正硬塞進去的?
    清朝的康熙皇帝算是一位有名的賢君,年幼的時候便扛起登基大業,在太后的指引下,憑藉自己的聰慧和能力坐穩的皇位。康熙在皇位上待了61年,期間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多次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清朝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趨昌盛,很少有外來民族敢來進犯。
  • 和嘉貴妃、高貴妃相比,純貴妃差在哪裡?為何不能和乾隆同葬裕陵
    可在乾隆皇帝的陵寢——裕陵中,除了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外,只有純惠皇貴妃、慧賢皇貴妃和哲憫皇貴妃與其同葬地宮,獨獨缺少了純惠皇貴妃蘇氏。哲憫皇貴妃因為「生育長子、潛邸病故」而被乾隆皇帝給予特殊照顧,還比較容易理解;可相較於同樣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高貴妃和嘉貴妃,純貴妃到底差在哪裡,為何未能和乾隆皇帝合葬呢?
  • 雍正死後竟與年世蘭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為何從未被盜?
    年世蘭是在雍正還是雍親王的時候,由康熙指婚給了雍正為側福晉,那時候年世蘭十六七歲,雍正37歲,年世蘭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雍正登基以後,年世蘭就一路高升,最後直至皇貴妃,另外她幾乎包攬了雍正十年的所有所生子女,可見她是十分受寵的,而且她也並不像電視劇裡那樣囂張跋扈仗勢欺人,她是一個很溫柔賢淑的女子。
  • 烏拉那拉氏是最悲情滿清世家,嫁給清朝皇帝的三位皇后都沒好結果
    登基的皇太極為了穩固地位,鞏固汗位,於是開始打擊阿巴亥,於是皇太極聯繫努爾哈赤的兒子們逼迫阿巴亥和死去努爾哈赤一起下葬,為了保護年輕的三個兒子,阿巴亥最終妥協,和努爾哈赤一同殉葬。如懿傳中的雍正皇后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的嫡妻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也就是《甄嬛傳》《如懿傳》中的雍正皇后。歷史上的孝敬皇后滿洲正黃旗人,步軍統領費楊古的女兒。
  • 三宮六院到底指什麼,後宮「佳麗三千」都是皇帝的老婆麼
    由於滿清信奉薩滿,坤寧宮被改造成祭祀和廚房的結合體,裡面天天擺著豬頭肉,皇后住這裡就有點搞笑了。、貴妃兩人,妃四人,嬪六人,理論上為定數。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這五級才算得上三宮六院的真正主人。如果三宮六院有不動產證的話,上面可以寫上她們的名字。嬪以下還有三級:貴人、常在、答應,這三級沒有固定數額。她們也住在三宮六院之中,不過算不上主人,要看上五級的臉色行事。
  • 雍正皇帝死後,選了兩個女人為其陪葬,其中一個耐人尋味
    直到乾隆元年十月十一日,雍正的梓棺被奉旨轉移到了易州泰陵,擺在隆恩殿正中。在乾隆二年的三月二日,雍正的梓棺最後被葬入到了泰陵地宮,縊號簡稱為「世憲宗皇帝」。不過,雍正在泰陵的地宮裡並不孤獨,除他之外還有兩個人陪著他,分別是:敦肅皇貴妃和孝敬憲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