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很多科學現象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只不過大家缺乏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就拿水果來說,除了吃之外,它還有別的功能。不知道朋友們平時有沒有多關注一些科學報刊,上面就會羅列一些很有意思的小實驗。水果竟然是可以發電的!而且每一種水果的發電效率還不一樣,蘊含的電量大不相同。怎麼樣?是不是被這個說法所驚呆了?覺得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少了一些趣味!
根據英國知名攝影師卡蘭布·查蘭推出的一個作品,叫做《回歸燈光》,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蘋果是可以點亮一種小燈。查蘭進行調查的水果非常的多,比較有效果的就是酸橙之類的,它能夠作為一個臨時的電池,為大家提供短暫的能量。如果想要點亮吊燈,那就需要用一堆蘋果。有些水果還是非常厲害的,比如說一個桔子也能夠將一盞燈亮起來,是不是非常的神奇呢!
實驗過程也非常簡單,就是用到大家曾經學習物理課上面講到的電極線,只要將一端插入水果當中,就能夠製成水果電池。電極的那一端用的是銅和鋅這兩種材料,在化學上面的應用就類似於稀硫酸溶液中去進行一個發電的實驗。具體的就是電子的交換,鋅這種材料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就會發現其特別容易失去電子,再通過熔煉將電子傳到給銅,這樣的話就能夠進行一個發電的現象。
有人提出了一個疑問,說水果為什麼能夠發電呢?因為裡面是還有相關的果酸的,而且數量還非常的多。插入的電極片也有一個小的原理蘊含在內,一般來說都會搭一個比較活潑的電化學活性的金屬片,這樣的話就能夠將果酸,物質分子中的氫離子刺激出來,讓其充分反應,產生的電荷,達到了一個發電的目的。
如果你在線的兩端放一個電壓表的話,就能夠清晰的看到指針的跳動,這也說明水果電池在發生反應的時候,兩邊的電壓是有一個改變的,這也是物理中原電池的一個小反應。
兩個水果之間的電流效應,除了能夠在電流表上反映出來之外,我們也能夠將其類比伏打電堆實驗。如果兩個金屬片的材質是相同的話,那麼這個水果酸就可以相當於稀硫酸。如果這兩個水果電池的電壓不同,那肯定是因為裡面含酸量相差太過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