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王才濤剛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那個時候電視劇《藍色生死戀》正風靡全國。
「我記得當時是一口氣看完的,特喜歡,當時就暗下決心,如果有一天做了導演,真想把這部電視劇拍成電影。」
念念不忘了十年,王才濤買下《藍色生死戀》的電視劇版權。
《藍色生死戀》講述了富家兄妹恩熙和俊熙原本自小關係良好,但他們的父母從一次意外中得知,恩熙並不是家裡的親生女兒。
真相是恩熙出生的時候與隔壁嬰兒欣愛的出生牌陰差陽錯地被調換,這次調換導致兩個人身世發生了極大變化,在這次意外後,得知真相的二人交換了回來。
恩熙的養父母為了緩解悲痛,便一家搬到了美國。俊熙對恩熙念念不忘,欣愛雖然身處親生父母家中,自己卻感覺像客人。
欣愛喜歡著俊熙的好友韓泰,韓泰卻在一次偶遇中,開始一心一意喜歡恩熙。
俊熙想要回國尋找恩熙,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她,恩熙雖然也愛著俊熙,但是卻意外查出身患白血病。
不得不說,這段悲情糾纏的情感,曲折動人。
導演王才濤說,「故事中俊熙和恩熙相愛了,對於恩熙來說,俊熙到底是哥哥還是愛人,這種宿命感很微妙。他們在這種宿命中掙扎、煎熬,又相互影響。」
在筆者看來,《藍色生死戀》從熱播到翻拍,即使過了二十幾年仍然常拍常新。這與其情感特點、人物特點、文化特點都密不可分。
一部成功的影視劇,情感在期間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為情感是使觀眾產生共鳴的基礎。
在《藍色生死戀》的故事中,親情、友情、愛情強烈地混雜在一起,包含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懷,這樣複雜的情感在劇中往往是最能夠吸引人的。
主人公將如何處理複雜的情感關係?他們的選擇是否違背了倫理道德?哪一位主人公的態度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到底怎樣的處理方式是最合適的?
所有的問題,都是觀眾守候在螢屏前的理由。
令人感到珍貴的是,雖然人物關係複雜,但是每一位主人公的感情都純粹而鮮明,他們都願意相信自己的情感,並願意為之做出犧牲。
即使是家人、朋友甚至命運都來阻止俊熙和恩熙的感情,他們也執著地愛著彼此。這份純粹的執著,是格外動人的。
「真愛都是最美的,所有的真愛都是最美的。片中的俊熙和恩熙兩個人要面對自己的內心折磨,還要面對病痛的折磨,現代人很少能做到這一點。但是每個人內心都希望自己有勇氣去做這個事情。」
王才濤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喚醒大家,不要受這個物質社會的影響,要勇敢尋找自己情感的本真,「要考慮的是,首先我愛不愛他?這是我要廝守一輩子的人嗎?這是最重要的。」
在經典悲劇要素中有一個「最無辜者」的人設。
無辜者又要具備兩個條件,美麗的外貌和美好的情操。不論是原作還是翻拍後的《藍色生死戀》,演員在選角上都做得比較到位。
電影中恩熙的飾演者趙露思,氣質清純,眼神乾淨,在外貌上看起來就是一個善良女孩的模樣。劇情中她的性格也是樂觀、善良、懂事又堅韌的。
這樣的恩熙,是每位觀眾都不會討厭的角色,而讓這樣的最無辜美好的角色承受最大的不幸,則能最大程度地引發觀眾的情緒,感嘆命運對她的不公。
自從恩熙回到親生母親家裡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可愛懂事的富家女,被一下子推到社會的底層。母親對自己不再是和藹而寵愛的模樣,而是經營著小本買賣,脾氣也不好的一個頭髮永遠亂亂的女人。哥哥也不再是對自己呵護備至的那個人,而是四處闖禍、欺負自己,還經常管自己要錢的小混混。
當養父母請她去美國一同生活的時候,她則堅定地留在親生母親親生照顧她,當花花公子送她十幾萬的手錶想要跟她談戀愛時,她也不動聲色地拒絕,並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賺錢,希望給媽媽攢一套房子。
恩熙從來沒有抱怨過,想念家裡人的時候,只是拿出來哥哥當年送自己的CD拿出來聽一聽。當長大成人後,兄妹相認,就當觀眾以為恩熙終於要迎來美好愛情的時候,她卻又得了不治之症。
作為《藍色生死戀》中美好事物的化身恩熙,從小到大一次一次地承受著生活和命運所帶來的極大悲痛,而從她身上散發出來的又永遠都是善良而美好的東西。
留給觀眾的,是無盡的惋惜與人生無奈的唏噓。
導演王才濤透露,為了選擇好恩熙這個角色,自己見了很多人,看過三四千人的資料,見過幾百人。當時見過的演員還包括馬思純和迪麗熱巴。
他回憶,自己有一天坐在那裡看資料,當看到趙露思的資料時,眼前一亮,「就覺得是這個人了。」當時劇組還沒有決心用新人,但導演相信自己的判斷,堅定啟用新人。
「我覺得趙露思的眼神都很清澈,很透亮,很純潔。那份純情很打動人。」
真正拍攝的時候,趙露思的表現也讓王才濤讚不絕口,「她很聰明,雖然是第一次演戲,但是天賦異稟。一開始進組的時候很不適應,但是越往後就越適應,她是天生吃這碗飯的。」
雖然《藍色生死戀》是國外的電視劇,但是同屬亞洲文化,在情感上也有著比較深刻的東方魅力,故也存在著文化認同感。
主人公之間雖然存在著複雜的人物關係,但是他們的心理狀態以及含蓄的情感表達方式,正隱約迎合了東方人傳統的婉約。
故事中關於恩熙與養父母之間的情感,也是傳統東方式的「一日為父母,終身為父母」的情懷。
王才濤透露,自己以前拍過的作品很少回頭看,但這部《藍色生死戀》不一樣,「每回看的時候,我自己還能感動自己。」
經典的故事之所以被翻拍,不僅僅因為當年有多火,其中所展示的動人的情感,對生活、人生乃至倫理道德的思考,在什麼時代都是能夠引起共鳴,直擊人心的。
這也是對創作者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可能很多東西都會過時,但唯有人與人的情感歷久彌新。
作者 編輯:么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