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老年女性,起床後經常感覺雙手多個指間關節,腕關節僵硬疼痛,持續時間長,多達1小時以上,活動後有所改善,休息時僵硬和疼痛更見明顯,手關節及腕關節的磁共振檢查提示早期的滑膜炎病變,無軟骨破壞。
這個患者是否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呢?怎樣才知道自己是否患上類風溼性關節炎?
我們都知道關節發炎的時候通常會有晨僵,晨僵是指早上起床的時候關節活動不靈活,關節出現僵硬感,當病情持續嚴重時,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如果病人的手指關節有僵硬,而活動後有所改善,並有紅腫的情況,這就是關節發炎的病症。
類風溼關節炎的一種特徵是對稱影響,即左右手小關節、左右手腕關節通常都會出現相同的病症,這些症狀可以通過活動關節,以及服用消炎止痛藥而得到改善,夜晚睡覺後疼痛症狀會加重,這就是類風溼關節炎的典型病症。
當一個疑似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就診於醫院時,作為一名接診醫師主要會收集三方面的證據。
第一方面是臨床證據,當病人到診室時,醫生詢問病史,問病人什麼時候開始痛,哪個部位痛以及怎樣痛?接著做身體檢查,檢查身體不同的器官是否有受到影響。除關節之外,皮膚及其他的相關地方有沒有受到影響。
第二方面是收集客觀數據。比如驗血,當身體免疫系統不平衡的時候會產生抗體,抗體攻擊自身器官會出現發炎,當在血液中發現相關抗體就能做出診斷。另外檢查身體是否發炎的間接方法是檢驗炎症指標有沒有升高,通過炎症指標可以了解到,疼痛是否是發炎所導致的。
最後一方面是影像學檢查,可以觀察關節發炎的情況,傳統上是拍X光片,但是X光片比較難清楚地診斷早期風溼病,X光只能看到骨頭的改變,而類風溼關節炎早期的時候骨頭改變不明顯,比較新的檢測手段是磁共振以及超聲波檢查,可以看清關節發炎的早期病症,包括滑膜增生,滑膜是關節囊的內層,正常的情況下是淡紅色,平滑閃光,薄而柔潤,由疏鬆結締組織組成。一開始是滑膜增生,一旦進展為滑膜炎就會引起充血或水腫,並且滲出液體,表現為關節腫脹、關節腔積液等。
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早期診斷類風溼關節炎。
得了類風溼關節炎該怎麼辦呢?什麼時候才是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的黃金階段?很多病人會擔憂自己的類風溼關節炎的病情,因為通過網上的各種資訊會知道,類風溼關節炎會導致手部變形,甚至殘障。
但是小彭醫師提醒廣大讀者,如果能夠早期診斷類風溼關節炎,日後關節變形或者殘障的機率將大幅降低。當類風溼關節炎控制的不理想,或者早期沒有進行比較好的藥物治療,就會導致手部變形,關節受侵蝕或肌腱斷裂等嚴重後果。
所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重要原則是及早發現、及早診斷以及儘早治療。一般來說,類風溼關節炎的黃金期是病症出現後的前兩年,在前兩年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診斷及治療對於類風溼關節炎的預後非常地重要。當錯過了這個黃金期,關節會逐漸被侵蝕而導致變形。所以越早診斷及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可以使得日後關節變形的機會減低,以及日後停服藥物的機率會提高。
小彭醫師提醒廣大讀者如果懷疑自己有類風溼關節炎,應儘早去找醫師做初步的診斷,遵醫囑進行後續系統化的治療。
唯醫骨科,每天更新骨科科普知識,讓您看到既貼心實用又放心靠譜兒的小知識。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有骨科相關困擾,請把「唯醫骨科」推薦給他們,送上一份健康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