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檔,因為不可抗力,全線撤檔。
大年初一影院票房收入180萬人民幣。
今年的情況特殊,大家應該也都知道,過年真的變成了「過」年,過了這個年,我們就過了這個坎。面對災難性事件,一線工作人員的努力和付出我們也都能夠看到,希望這個寒冬儘快過去,加油!
面對如此嚴重的不可抗力因素,影院顆粒無收,索性徐崢的《囧媽》免費上線,給陰霾籠罩下的春節帶來了一絲溫暖。
《囧媽》這部電影,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都看過了。它和今年的春晚一樣,成了大年初一到初三被很多人循環播放的「年味」。今天,小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部《囧媽》的觀影體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小帥將從兩個不同角度來剖析這部電影。一個是親情,另一個是愛情。
一、親情
徐崢這部《囧媽》依然延續了「囧」系列的牌面,而與《人在囧途》、《泰囧》、《港囧》不同的是,這部「囧」系列收官之作,走的並不是純搞笑路線,這部《囧媽》,走的是感情路線。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我不是藥神》的啟發,徐崢開發出了自己身上除了搞笑以外的第二大戲劇元素「煽情」。
從《我不是藥神》中徐崢的演技我們就能看出,47歲的演員徐崢,最後那一幕上了警車被帶走的哭戲,確實打動了很多觀眾。這部《囧媽》,徐崢也展現出了自己在哭戲方面的造詣,雖然沒有《我不是藥神》裡的表演精湛和驚喜,但是卻展現了作為兒子與母親之間真實的母子關係,電影中所表達出來的一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觀點,是當今社會上很多家庭所面臨的相同的問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從親情反饋的角度來看,電影中所提及的很多觀點,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年輕人的共鳴。
電影中徐崢所飾演的伊萬和他的母親,是一對歡喜冤家。他的媽媽從小就是對其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以至於在他結婚後還時不時地為其操心。他的媽媽會經常打電話詢問伊萬的妻子張璐,「最近家庭生活是不是不和諧啊」、「兩個人是不是會經常鬧矛盾啊」之類的。
伊萬在陪他母親去莫斯科的火車上,他的母親會瘋狂的給他餵食、會勸他不要和其他的陌生女人走太近、會擔心他吃不好睡不好。說白了,伊萬的母親,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在現實生活中,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比如最常見的就是「你媽覺得你冷」之類的。
電影中伊萬母親對其過度的愛,讓伊萬有些透不過氣,一方面這是對伊萬如同「緊箍咒」般的束縛,另一方面是對伊萬長大成為獨立的大人的不認可。在母親那裡,你不管多大,永遠都是孩子。在每一個母親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永遠都長不大。這就會導致母親從孩子小時候到長大成人後一直不停地付出愛,在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愛叫愛,但孩子長大成人後,這種愛就會變成一種負擔。
伊萬在一次醉酒後,終於忍受不了母親的這種「束縛」,他衝著母親大喊出了自己糟糕的感受和體驗。母親在聽了之後,剛開始是心碎般的痛苦,後來得到慢慢的釋懷。
在到達莫斯科後,迷失的母親在莫斯科郊外的森林裡與伊萬重逢,講述了那段她和伊萬父親的愛情故事。伊萬說小時候媽媽就是一個控制狂,她不停地管著父親,不讓父親喝酒、不讓同事和父親交朋友、甚至在廣播裡大喊阻止其父親交朋友。這一系列的行為在伊萬看來,完全就是母親的控制欲太強的表現,父親反而成為了一個無辜的人。
但是伊萬沒有看到事情背後的真相,伊萬母親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伊萬的父親喝酒後經常家暴,母親被打的很痛卻沒有吭聲,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家暴後,本來決定放棄孩子離家出走的伊萬母親,最終為了兒子伊萬那句「我長大後保護你」才決定留下來。從那以後,伊萬的母親就只為了伊萬而活,也正是伊萬,給了伊萬母親面對未來的勇氣和希望。
看到這段,小帥就想起了自己身邊發生過的一個真實故事。一位朋友的媽媽曾經就因為和爸爸吵架離家出走,那時候他只有七歲,當晚媽媽離家出走後,爸爸不肯低頭認錯,孩子強拉著爸爸去跟我找媽媽。幸虧在凌晨12點的時候找到了回老家躲起來的媽媽。當時媽媽的一句話,讓我現在記憶猶新。她說:「我本來打算跳井的,跳井的時候想了想我兩個孩子,又不忍心讓他們失去媽媽,最終還是放下了這個執念。」
是啊,哪個媽媽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活著呢?雖然她們有時候確實強勢了一點,過頭了一點,但那終究還是愛。我們或許可以嘗試不用和媽媽爭吵著解決問題呢?就像電影《囧媽》中一樣,伊萬表達出了自己在面對媽媽這種過度關愛時的感受和體驗,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了媽媽,媽媽不就明白了嗎?哪個媽媽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幸福呢?
在感情的問題中,最重要的是感受,我們應該通過對方的感受來權衡兩人在感情中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哪些,而不是靠任何其他形式的強制力量來實施。
正如電影中的那句臺詞一樣: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二、愛情
電影中提到了兩段愛情故事,一段是伊萬和張璐的愛情,另一段是伊萬的媽媽和爸爸的愛情。
伊萬的媽媽是個控制欲強的女人,她的兒子也是如此。
她的兒子給張璐買了一個檯燈,會自顧自的希望張璐喜歡這個檯燈,而不去考慮張璐的感受。張璐在電影中說了一句臺詞非常經典,她說:
「我從一進這個家門就沒有喜歡過這個檯燈,我覺得它長得很做作。你看,這就是我們倆之間的問題,你心裏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該怎麼說話全都被你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人嗎?」
這段話似乎道出了很多情侶之間的問題。也給了很多人啟發。
愛情剛開始總是美好的,最後總是會因為各種無法解決的問題導致分手。這些問題恰恰是磨合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正如一句話「如果你學不會遊泳,怎麼換遊泳池都沒用」。如果戀愛雙方不試著去解決問題,而是任由兩人任性發展,那麼這段感情離分手不遠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雙方不做任何改變,那麼他們在以後面對愛情的時候還是會遇到相似的問題,如果他們還是不懂得改變、不懂得改變自己,那麼他們終究還是學不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
相反,我們看到那些很多年之久的愛情,他們恰恰是學會了如何處理愛情中的矛盾和問題,才會有持久保鮮的愛情。他們相比學不會解決問題的人來說,就是那些學會了遊泳的人。
電影中伊萬和張璐的愛情在剛開始的時候那麼美好,兩人的合照掛滿了一整面牆,兩人到處旅遊的幸福照片,看了讓人羨慕。可後來呢,後來當愛情面對現實,當兩人的生活變成柴米油鹽,兩人的矛盾逐漸的顯現出來。這種矛盾是任何兩個獨立的人生活在一起都會產生的問題,不是說只有他們兩個。也就是說,即使換十個、一百個、一萬個對象,他們還是會產生各自不同的煩惱和矛盾。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解釋,矛盾是事物發展中一直存在的。想要發展,就必須有矛盾。在愛情中,這段時期,叫磨合。
伊萬的腦子裡住了一個幻想中的妻子,而張璐也曾經試過成為他幻想中的那個妻子,但是她最終還是沒有實現。因為伊萬的幻想妻子是一個完美的人,而現實中的人,人無完人。張璐最終因為無法成為伊萬幻想中的理想妻子而選擇了離開,而伊萬也最終意識到了自己的控制欲是多麼可怕。
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的改造我呢?
這句話是電影《囧媽》中一句發人深省的臺詞。我相信大家都會有很多對這句話不同的解答,但小帥這裡要說的正是電影中提到的解釋。伊萬在最後留言給張璐的消息中說道: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像我對你一樣。這六天的旅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是啊,愛應該是接納和尊重,不管對方有多少缺點。只要不是涉及道德底線、人倫底線和法律底線的問題,一切都是可以通過雙方的努力來解決的問題。
看到這裡,我相信大家應該對感情問題有了一個基本的把握。
既然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換個方式,先從了解對方的感受、改變自己開始呢?
改變不了世界,我們就改變自己,只要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值得。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