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綠色發展 壯大特色產業

2020-12-26 澎湃新聞

實現綠色發展 壯大特色產業

2020-12-23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三億人上冰雪」「三億人進森林」多麼龐大的陣勢。多麼巨大的產業空間。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偌大的白山將以怎樣的姿態和優勢,在這一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商戰」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最為實際和有效的作法,就是先行一步、科學謀劃、迅速推進,做大做活冰雪產業,硬體軟體一起上,讓白雪變白銀、資源變財富、特色變品牌。

為君報告春消息,去歲今朝相映紅。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思路與市委的召喚對接,產業向生態方向調整,幹勁向綠色發展上凝聚,全市廣大幹部群眾頭頂藍天、腳踏熱土,合力攻堅、奮發進取,綠色產業異軍突起,產業增加值佔比達到62.1%、佔財政收入的55.2%,「一谷一城」建設旗開得勝,生態優勢開始顯現。

市委七屆九次全會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一谷一城」建設為統領,堅持系統性思維、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推動白山綠色轉型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要進一步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高質量發展支撐,堅持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作為主攻方向,探索將優質生態資源轉化為資本效益的發展之路,著力構建綠色食品、醫藥健康、礦產新材料、全域旅遊、現代服務業等「五大產業」協調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為綠色轉型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支撐。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逐步減少「老三樣」在地方經濟格局中的比重,大力發展以「新五樣」為代表的綠色產業,是白山模範踐行「兩山」理論,圍繞「主體功能區」定位,為保護國家生態安全作出的戰略選擇,也是白山在經濟轉型、結構調整過程中作出的特殊貢獻。培養一個新興產業,比我們得心應手做了幾十年的傳統產業,不知要付出多麼艱苦的努力,不知要迎接多少嚴峻的挑戰,既要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績觀,又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責任感,保持定力、堅定信心、真抓實幹,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個目標幹到底、一場接力跑到底」,完成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產業做大做強這一艱巨任務。

實現綠色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要堅持以「兩山」理論為指導,切實保護好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環境,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產業生態化;要以壯士斷腕、愚公移山、鳳凰浴火、夸父追日的氣概和韌勁,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實現生態產業化;要在強化科技支撐,搞好精準服務,打造優良環境,突破瓶頸制約,培養優秀企業家隊伍,構建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綠色產業格局,奮力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積極融入「雙循環」高效發展之路。

大海不拒細流始成浩瀚,高山不拒微塵越發巍峨。白山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認真落實「十四五」規劃,用真抓實幹、奮勇爭先的作風努力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只要我們一步步朝目標邁進,一步步向主峰攀登,就一定能夠到達光輝的頂點,創下驕人的業績。

來源:評論員文章

原標題:《實現綠色發展 壯大特色產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本報記者 鄭建玲  「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12月18日,在北京舉辦的「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雲南省普洱市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開門見山地說。  普洱位於我國西南邊陲,享有「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美譽,也是全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調研行」大同市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之路」。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視察時,首站就來到大同市,對該市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做法給予肯定。特別是提出了「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的重要指示。
  • 助力西安文化產業發展壯大
    三人行從校園營銷業務起步,經過十七年艱苦奮鬥,實現了從小型文化傳媒企業到整合營銷服務的綜合型文化傳媒集團的轉型變化。今天的三人行是中國4A協會會員。先後獲得長城獎等眾多廣告行業重要獎項。2019年,三人行還被省廣協評為「改革開放陝西省廣告業發展40周年榜樣企業」。
  • 經開區以黔菜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 壯大餐飲產業健康發展
    經開區以黔菜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 壯大餐飲產業健康發展 2020-12-2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集智到七星關區調研生態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工作
    12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集智到七星關區調研生態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工作。
  • 「實踐新論」實現「四個轉換」,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他強調,要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繼續加強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 【實踐新論】實現「四個轉換」,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因此,不論是脫貧攻堅的「產業扶貧」,還是鄉村振興的「產業興旺」,產業發展都具有基礎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他強調,要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繼續加強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 宿州市立足「用綠活綠」助力林業產業發展壯大
    本報訊 近年來,我市以實施林長制改革工作為統領,立足「用綠活綠」,加速森林經濟提升,全市林業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提高公益林補助標準。各縣區在省市財政補助基礎上,結合實際提高本地公益林補助標準。
  • 鞏固優勢特色產業好基礎 繪好綠色農產品發展新篇章
    堅持標準引領,圍繞優質糧食、現代畜牧、瓜菜、漁業等特色產業,實施農業標準生產促進行動,加快構建以單一品種為主線的產前、產中、產後的全產業鏈農業標準化體系,制定農業地方標準760項,健全特色產業標準體系。
  • 荔波:「打好組合拳」發展壯大特色 木瓜種植加工產業
    群眾在木瓜基地務工 近年來,荔波縣瑤山瑤族鄉緊緊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推進"村社合一"改革為突破口,以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紐帶,引進龍頭企業,對鄉境內特色種殖產業進行聚攏規劃管理
  • 渾江區: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渾江區: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2020-12-16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鄒城:培育壯大六大產業
    □記者張譽耀通訊員張長青報導本報鄒城訊1月5日,鄒城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鄒城堅持把發展先進位造業作為主攻方向,以創建製造業強市為目標,培育壯大六大產業
  • 助綠色發展之勢打響「眼鏡」品牌,奉節加快建設眼鏡特色小鎮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5日19時10分訊(記者 林森 陳柔潔)2020第四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暨綠色發展•消費扶貧大會於昨(14)日正式拉開序幕,重慶市奉節縣不僅掀起了一場詩意的文化浪潮,與此同時,結合綠色發展,在今(15)日成功舉辦眼鏡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聚焦眼鏡產業開展深度探討和多方洽談
  • 金沙江畔龍井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脫貧
    依託金沙江畔豐富的光熱水資源,近年來,龍井村大力發展芒果產業。2019年,龍井村全村的芒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人均純收入1.6萬元,正式脫貧出列。截至今年10月,龍井村已經實現了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了淘汰落後產能,實現綠色轉型,華坪縣開始積極打造「金沙江百裡芒果走廊」。而位於「走廊」核心區域的龍井村,把芒果變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金果果」。龍井村海拔最高處有1980米,海拔最低的龍井河入江口1050米,相對高差900多米,年均氣溫21.9攝氏度。「村裡的無霜期能達到300天以上,為我們發展立體農業種植提供了優勢條件。」李向陽說。
  • 永泰縣委書記林強:集聚發展實現綠色崛起
    東南網10月8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通訊員 鄭仰綏 盧餘清)「省九屆九次全會指出,要堅持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全力推動綠色發展、特色發展、集聚發展。對永泰來說,就是要緊抓機遇,發揮生態優勢,致力集聚發展、特色發展,打好脫貧致富的攻堅仗,實現『百姓富、生態美』。」近日,永泰縣委書記林強接受採訪時表示。
  • 普洱打好「綠色食品牌」 咖啡產業強勁發展
    (記者文雪梅)雲南省普洱市打好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正取得顯著成效:咖啡產業強勁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普洱茶「金字招牌」全力擦亮。這是記者從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了解到的。
  • 撫松縣沿江鄉加快發展特色產業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今年來,撫松縣沿江鄉以助農增收為目標,持續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著力培育旅遊文化產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助力產業振興。林下山參助增收。沿江鄉種植林下參面積達1.5萬畝,但林下參生長周期過長,見效較慢,沿江鄉黨委鼓勵沿江鄉林下山參合作社在種植林下山參的同時,新建兩條流水線,分別加工林下山參葉茶與林下山參含片,預計項目達產第一年,林下山參茶可年產500斤,實現經營性收益250萬元、純利潤100萬元;林下山參含片可年產26萬片劑,實現經營性收益260萬元、純利潤52萬元。特色產業新轉型。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平涼: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有力...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平涼: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有力助推脫貧攻堅 2021-01-09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強三大主導產業 遂寧經開區加速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壯大電子信息、機械裝備、食品飲料等三大主導產業,遂寧經開區正加速構建綠色產業體系,推動產品由製造向智造轉變、品質由低端向高端轉變、鏈條由中端向終端轉變、產業由分散向集群轉變。形成三大主導優勢產業產業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壯大綠色產業。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設100萬畝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持續擴大中藥材、古樹茶、方竹筍和南川米「3+1」特色產業品牌效應,培育壯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通過生態產業化實現鄉村自然資本增值;發揮「十二金釵大觀園」鄉村旅遊品牌示範引領作用,打造多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推動鄉村旅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