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造口周圍清潔的主要問題是不使造口周圍皮膚附著排洩物。皮膚保護劑是通過果膠、梧桐膠等親水性聚合物來保護皮膚的。換位言之,是通過溶解的成分使皮膚得以保護。然而,由於排洩物中也含有水分,皮膚保護劑被排洩物溶解或膨潤後同樣會對皮膚帶來刺激,因此在造口管理上不可避免存在這種互相矛盾的狀態,為減輕排洩物帶來的刺激,要在皮膚保護劑還沒有過度溶解之前更換皮膚保護用品。
此外,造口用品不能緊密附著時或底板的造口孔與造口尺寸相差太大時,排洩物會引起皮炎。貼底板時用皮膚保護劑將靠近造口部的皮膚覆蓋,緊密附著後,造口周圍會保持良好的保護環境。
更換造口用品時,為了不殘留排洩物,可用刺激較小的造口清洗劑清洗後擦乾淨,不要殘留下清洗劑。不必特意使用消毒劑。左側結腸造口等手術後的患者經過一段時間後,有些是能夠把握排便時間的。此種情況下,可在更換造口用品時,用肥皂洗淨造口及周圍,僅在造口上敷蓋紗布後進入浴盆。
除排洩物外,容易對造口周圍皮膚造成刺激的是造口袋的黏著劑、皮膚保護劑、溶劑等。黏著劑經常會引發造口周圍皮炎,有報告指出發生率為100%,因此使用皮膚保護劑是很重要的。皮膚保護劑的加固膠帶與黏著劑一樣,也容易引發皮炎,使用時應慎重。另一方面,皮膚保護劑引發過敏是非常少的。不過,明確由皮膚保護劑引起的皮膚損害也曾有報導,因此充分觀察長時間使用後的皮膚變化很重要。如果發生炎症性皮膚變化的話,皮膚過敏性會增高,因此在發生丘疹、糜爛等皮膚異常時要迅速改善附著方法,並更換相應的用品。
▲刺激性皮炎
此外,根據需要可進行皮膚貼布試驗以改用過敏性低的皮膚保護劑。對於可順利剝落的皮膚保護劑,無須使用溶劑。對於難以剝落的皮膚保護劑或因某種原因需要儘快更換造口用品時,可使用溶劑。
造口用品引起的機械性刺激有:剝落黏著劑和皮膚保護劑時皮膚發生的反應,這種反應稱為除去反應,這是一種短暫性充血狀態,還有一些導致表皮缺損的物理刺激。它們都多見於使用黏著力較強的皮膚保護劑時。本來選擇皮膚保護劑的條件,就是要確認黏著力不過強、剝離後無殘留,但有時由於造口狀況較差,有的病例需要使用黏著力較強的皮膚保護劑,以保持密封。此種情況下,剝離時需要使用剝離劑。
▲機械性損傷
此外,那種3~5d更換的長時間附著型皮膚保護劑在剛剛貼附後的初期黏著力並不強,但在24h左右黏著力達到高峰。因此除非貼附後不久就發生洩漏,或皮膚保護劑迅速溶解,否則應保留3d後在剝離。另外,由於剝離皮膚保護劑的速度越快其黏著力越強,因此,要用手指用力按壓皮膚的同時緩慢地剝離。
由於凸型嵌入裝置的過度壓迫會導致皮下缺血,因此要充分判斷凸型裝置是否合適。此外,還要注意因固定帶造成的過度壓迫。
造成造口周圍皮膚感染的病原菌以普通細菌及真菌為常見。為預防感染,要避免由皮炎轉入感染狀態。此外,體毛多的患者要用電動剃鬚刀剃毛,以預防發生毛囊炎。即使進行了預防性皮膚護理,在發生皮膚感染時,仍要根據需要由醫生開抗生素。
如果造口周圍皮膚塗上軟膏的話,造口用品的黏著力會顯著下降,有時會由於不能黏著而使糞水漏出,從而導致皮膚損害更加惡化。原則上造口周圍皮膚不使用軟膏。必須使用軟膏時,塗上後靜置一段時間,然後擦掉軟膏和油脂,仔細清理乾淨後再安裝造口用品。
皮膚保持溼潤狀態時容易發生真菌感染。對此需要由皮膚科醫生做出診斷,治療一般是根據培養的結果使用抗真菌劑。
感染的可能性較高時,有必要事先進行培養。
內容來源:《造口康復治療 理論與實踐 萬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