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在野慢慢開,陌上人歸來。層層算計,步步營心,誰曾想,短短一年半載,你我皆輸了心。
一個是落魄趙國和親公主姜桃花,一個是魏國高高在上的丞相沈在野,沈在野的一場算計,不小心將兩人綁在一起。
姜桃花像一隻狐狸,輕易便能窺探沈在野的目的,然而又有良好偽裝,為自己尋得出路。
沈在野像一條毒蛇,心狠手辣,口蜜腹劍,滿院子的女人只是他棋盤上的棋子。
兩個人總是用一種謀算的方式計較著,但兩人都忘了,這世上最不能計較的就是感情。
兩人都是心狠的人,在一起誰也沒有好下場。都是有各自使命的人,兩人可以合作互惠,順便有了合作下的感情。但當兩人道不同時,虐的就是讀者了。
姜桃花太聰明,聰明到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沈在野何時會要自己的命。
第一次,她知道沈在野想殺了她挑起景王紛爭,她逃到南王府救助。
第二次,依舊是因為景王,姜桃花曾為了離間景王與皇帝,將景王騙到賭場輸了一大筆錢。也為後面買下禍患,景王當了太子後,在沈在野眼中姜桃花不能再活,兩人遲早會見面,但是絕不能讓景王認出桃花的身份。
發現沈在野經歷了麼多還是要殺她時,桃花只覺得失敗,這一場戲,只有自己當了真。
她用手捂著眼睛,嘴巴拼命向上翹著,可眼淚不停地從指縫間流出,止都止不住,是她輸了啊!
所以她吃了沈在野為她準備的飯菜,每一盤都有毒。毒發時間是一個時辰,可沈在野連一個時辰都覺得久,他走了,那時候姜桃花就想啊「有個傻子還想著天長地久呢」。
其實姜桃花輸得也沒那麼慘,那毒要只有顆解藥,沈在野故意沒有提前服下,他心軟了。
可惜啊!姜桃花走了,因為體內的媚蠱,她沒有死,卻縮短了她一半的壽命。
知道姜桃花沒有在一個時辰內服下解藥時,沈在野是很後悔的吧!那一刻,心如死灰時在意識到自己的感情。他讓人把和姜桃花有關的東西都丟了,可他卻在半夜要和一個乞丐搶回姜桃花為他做的枕頭。
東宮再見,姜桃花一把匕首戳向沈在野心口。怎麼可能不恨,可是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苦衷。兩個心狠的人在一起,真怕沒什麼好下場。
這樣兩個人,真的是不適合在一起。如果只是單純的合作算計就好了,誰也不欠誰。可偏偏,摻雜了感情。當利益衝突時,只能傷了各自的心。
他們都太聰明,都猜著對方的心思,都做到了心照不宣。可有關感情的事,往往是需要訴之於口的,所以兩個無比聰明的人在感情面前都變成了傻子。在姜桃花和沈在野眼中,他們誰也不可能真心給誰。姜桃花本就面熱心冷,沈在野還想劍走偏鋒。
兩人就這樣磕磕絆絆,痴纏著。到南王上位,攻下吳國。剩下的便是趙國和魏國,面對家國,這一次,姜桃花逃了,她逃回了趙國。
姜桃花一路逃,沈在野一路追。這一次,是沈在野輸了,姜桃花有孕,他擔心她受驚不敢再追。攻打趙國只是為了野用大好河山換姜桃花。他背後的老匹夫一直主張攻趙,所以他一邊攻打,一邊卻透露己方作戰計劃,好讓老匹夫們以為趙國沒這麼容易拿下。
姜桃花何其聰明,當魏國使臣來談判時,她就知道了沈在野的目的。沈在野對自己說,這樣打下去沒什麼意思,要是無外患便有內憂了,然而他只是知道了姜桃花沒有多少壽命了,也不想再讓她恨他而已。
在那片桃花山中,姜桃花用盡生命誕下一女,沈在野抱著病危的她去看了滿山的桃花,有桃花雨落在姜桃花身上,後來她才知道,那是沈在野的眼淚。
故事畢竟是故事啊,男女主要是不在一起都對不起讀者了。生產後,姜桃花的體內便沒了蠱毒,但她的孩子天生帶毒,長玦也沒了性命。
但是三個人就跟商量好了似得,師傅帶著她的孩子去苗疆跟她說三年不要出山,沈在野也什麼都不說,而長玦的回信更是寫著做皇帝是自己年少輕狂的夢想,所以他現在決定退位隱居,還說要用假死來騙了國人。
但是姜桃花這麼聰明,怎麼可能猜不到啊!他們都希望她不知道,那就裝作不知道好了。這也是算計下的感情啊!
誰都不會覺得充滿算計的感情能換得花好月圓, 誰都不相信,立場對立的人能走到一起,但這種事,就是發生了。
姜桃花總說給自己找活路,可找的路都是能幫著沈在野的。沈在野做事心狠手辣,終究還是為了一個姜桃花栽了。
當兩人相遇,竟像棋逢敵手,難分勝負;又像草原上的狼找到了同類,惺惺相惜,連算計人都如此有默契。
PS:這本書真的是很奇特。男女主就是兩個奇葩,撞一起時讓你笑個不停,像個傻子一樣止都止不住嘴角。算計人還能說理直氣壯。
然而當兩人之間出現問題了,真是讓你感覺到眼淚不值錢啊。尤其是桃花吃下一桌毒菜後還若無其事地和沈在野告別,還有最後桃花誕下孩子後危在旦夕沈在野想著殉情。
總之他們之間的感情當真來之不易。兩個精於算計的人最終都交了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