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段時間,從廣州漫展到上海漫展的JK事件,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這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故意為之?
文/小左
二次元文化是一個相對受眾較小的圈子,但是隨著它的發展,缺乏一些理性管理,導致一些人開始出圈。二次元本無錯,錯的是越界的人。動漫cos一直在我們心中有著足夠的分量,選擇模仿並不是為了博取熱度,而是為了表達致敬。但是隨著JK事件的不斷出現,二次元愛好者開始被大眾熟知,也開始被大眾抵制。文化交流本沒有錯,但是這種出圈行為卻不值得提倡。
JK一詞的意思是女子高中生,取自日本假名音中的J和K所組成的二次元獨特的詞語。在漫展中,穿著JK制服的女生趴在地上擺出各種誘人的pose,引來不少攝影師拍攝和二次元愛好者的牴觸。我們理解那位憤怒的女生的心理,她認為在公眾場合擺出不雅的動作,不僅侮辱JK文化,而且破壞社會秩序。人有穿衣自由,但是前提不違反社會公德。
這件事情發生後,眾多網友開始對JK女孩網絡暴力。面對網絡暴力,這個女孩開始發文道歉,同時將戰火延伸到攝影師身上,似乎是在轉移重點。最後她開始用法律武器展開維權,不過上海警方當眾打臉,此案件並沒有立案。但是她說已經立案,不知道是擴大戰火還是先找警方做擋箭牌。就目前來看,網絡輿論雖然已經開始向JK女孩這邊偏了,但是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漫展門事件其實暴露了很多的陋習。第一點:在公共場合擺具有暗示性的動作確實不合適,但是姿勢不雅屬於道德層面,我們並不應該否定JK文化。第二點:路人見了這種事情選擇旁觀、謾罵,如果我們可以適時引導,這種事情也不會發生。第三點:在面對網絡暴力,我們不應該著急站隊,無腦跟風,我們應該去了解事情真相。
有些孩子已經被家長勒令遠離漫圈,他們認為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我認為這有點過於偏激,我們不應該否定那些二次元愛好者,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喜好。有的人為了博熱度開始「出圈」,只是因為我們少了合格的管理者。這個事件有兩面性,既讓我們認識到了亞文化,又讓我們認識到了它的不足。
天馬行空的二次元文化深深地紮根在現實世界中,同時它也有屬於自己的邊界。所以在以後的漫展中,每個人都應該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再次出現JK事件。同時希望這次的不良事件能敲響亞文化圈層的警鐘,只有守住底線,亞文化才會越走越遠。
————————————————
今日話題:
你認為有些人為了博取熱度,會做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鏡的行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