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文化的「出圈」行動,JK女孩做到了,網友直呼保安

2020-12-10 騰訊網

導讀:前段時間,從廣州漫展到上海漫展的JK事件,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這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故意為之?

文/小左

二次元文化是一個相對受眾較小的圈子,但是隨著它的發展,缺乏一些理性管理,導致一些人開始出圈。二次元本無錯,錯的是越界的人。動漫cos一直在我們心中有著足夠的分量,選擇模仿並不是為了博取熱度,而是為了表達致敬。但是隨著JK事件的不斷出現,二次元愛好者開始被大眾熟知,也開始被大眾抵制。文化交流本沒有錯,但是這種出圈行為卻不值得提倡。

JK一詞的意思是女子高中生,取自日本假名音中的J和K所組成的二次元獨特的詞語。在漫展中,穿著JK制服的女生趴在地上擺出各種誘人的pose,引來不少攝影師拍攝和二次元愛好者的牴觸。我們理解那位憤怒的女生的心理,她認為在公眾場合擺出不雅的動作,不僅侮辱JK文化,而且破壞社會秩序。人有穿衣自由,但是前提不違反社會公德。

這件事情發生後,眾多網友開始對JK女孩網絡暴力。面對網絡暴力,這個女孩開始發文道歉,同時將戰火延伸到攝影師身上,似乎是在轉移重點。最後她開始用法律武器展開維權,不過上海警方當眾打臉,此案件並沒有立案。但是她說已經立案,不知道是擴大戰火還是先找警方做擋箭牌。就目前來看,網絡輿論雖然已經開始向JK女孩這邊偏了,但是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漫展門事件其實暴露了很多的陋習。第一點:在公共場合擺具有暗示性的動作確實不合適,但是姿勢不雅屬於道德層面,我們並不應該否定JK文化。第二點:路人見了這種事情選擇旁觀、謾罵,如果我們可以適時引導,這種事情也不會發生。第三點:在面對網絡暴力,我們不應該著急站隊,無腦跟風,我們應該去了解事情真相。

有些孩子已經被家長勒令遠離漫圈,他們認為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我認為這有點過於偏激,我們不應該否定那些二次元愛好者,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喜好。有的人為了博熱度開始「出圈」,只是因為我們少了合格的管理者。這個事件有兩面性,既讓我們認識到了亞文化,又讓我們認識到了它的不足。

天馬行空的二次元文化深深地紮根在現實世界中,同時它也有屬於自己的邊界。所以在以後的漫展中,每個人都應該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再次出現JK事件。同時希望這次的不良事件能敲響亞文化圈層的警鐘,只有守住底線,亞文化才會越走越遠。

————————————————

今日話題:

你認為有些人為了博取熱度,會做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鏡的行為嗎?

相關焦點

  • JK抹黑!「JK少女」不雅動作惹爭議,亞文化「出圈」要有底線
    7月25日,某女生身穿JK制服在上海漫展上擺出各種pose,引來不少攝影師狂拍,此時,旁邊一位路過女生憤怒指出這種動作行為不合適,並質問:保安在哪裡啊?搞這些動作不要再給JK抹黑了。伴隨著現場視頻在網絡上的流傳,上海漫展「JK少女」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和激烈討論。
  • 「JK少女」不雅動作惹爭議,亞文化「出圈」要有底線
    7月25日,某女生身穿JK制服在上海漫展上擺出各種pose,引來不少攝影師狂拍,此時,旁邊一位路過女生憤怒指出這種動作行為不合適,並質問:保安在哪裡啊?搞這些動作不要再給JK抹黑了。伴隨著現場視頻在網絡上的流傳,上海漫展「JK少女」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和激烈討論。
  • 漫展接連上熱搜,「jk女孩」的不雅動作不是攝影師放肆的理由!
    廣州漫展在廣州漫展中,一位身穿jk制服的女孩子在攝影師「長槍短炮」的鏡頭下掀起了上衣,並手抓裙擺,做出了很不雅的動作。這樣的行為使廣州漫展很快上了熱搜,網友們扒出了這位「jk女孩」帳號信息,發現漫展中的這個女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福利姬」。
  • 亞文化出圈DUCK不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網友總結到此事就是三方的錯,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這次輿論風波源頭並不是一件大事, 就只是三個年輕人間的雞毛蒜皮, 所以有網友也認為這是一次惡意炒作事件。
  • 肖戰女孩,亞文化粉絲有多少?
    最終的結果是AO3被牆,而肖戰女孩的行為由正主買單,肖戰的商務代言受到極大的影響。從始至終,除了肖戰工作室的道歉聲明外,肖戰一直保持沉默。粉絲自覺為愛豆反黑、爭取權益,這是飯圈女孩們必做的事情,不然很多人都感覺追星就像是「白嫖了」一樣。當然也由於這樣的想法,飯圈也產生了很多畸形文化。
  • jk女開始曬美照自證,看到第四張舞會圖,怪不得都說她不清純
    不久前上海漫展jk女孩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時隔半月,這件事不僅沒有收場,反而又迎來了另一個走向,這也讓網友好奇:保安女和jk女孩到底誰說的才是真實的?不過著急吃瓜的小夥伴也不要著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分析一下。
  • 漫展少女不雅pose出圈,道歉文稱綠茶典範,她是無辜的受害者麼?
    視頻裡,穿著jk制服的少女,正趴在地上擺各種動作,周圍圍著一群攝影師在拍。接著就是拍視頻的女生出現,一邊叫著保安,一邊指責這位jk女孩,「不要在漫展搞這些動作,有必要嗎?做動作就好好做,不要再給jk抹黑了。」
  • JK制服「辣眼」出圈:雅觀不是你一個人的事
    作為一種亞文化潮流,JK源於日語假名音,意指女高中生。傳到國內以後,「JK制服」被用於形容類似日本女高中生校服的服裝。許多人知道,日本校服以款式新穎、設計美觀、凸顯穿著者的青春靚麗形象而聞名,因此深受國內青少年愛好者的追捧。JK制服愛好者在線上線下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相對固定的亞文化圈層。7月25日,一位JK制服愛好者的行為卻讓這種亞文化意外「出圈」。
  • 漢服:一場亞文化的破圈逆襲
    女孩解釋無果後,只好躲在廁所,將外套和裙子脫下交給對方。人們拿到衣服後,將漢服示眾,並在公開場合焚燒了它。後來,日本的論壇上也有網友討論這件事,稱中國人把自己的民族服裝當成和服。圈內鄙視鏈漢服愛好者們通常把2003年稱作「漢服運動元年」。
  • 亞文化出圈DUCK(大可)不必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網友總結到此事就是三方的錯圖片來源於網絡其實這次輿論風波源頭並不是一件大事,就只是三個年輕人間的雞毛蒜皮,所以有網友也認為這是一次惡意炒作事件圖片來源於網絡JK作為身份屬性很強的服飾,不可能每個女生都穿在身上出街
  • 亞文化出圈:B站跨年,紅色文化跨界
    B站這場「亞文化出圈」的跨年晚會中,除了動漫、遊戲、音樂、番劇等「傳統的」亞文化元素,還特意添加了兩檔似乎不合時宜又恰到好處的「主流節目」,分別是抗日影視劇《亮劍》中楚雲飛扮演者張光北攜手軍星愛樂團合唱《中國軍魂》和《鋼鐵洪流進行曲》,以及愛國主義動畫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第二季片尾曲演唱者南徵北戰帶來的歌曲《不願回頭》和《驕傲的少年》。
  • 校園女孩那麼穿?漫展女孩「JK」制服惹眾議,看看家長老師怎麼說
    漫展上一位身穿「JK」制服的女孩,同樣做出了很多不雅的動作,引發很多路人駐足觀看拍照,最後她甚至將自己的裙子掀起來(夠拼的!),不過就在火熱的時候周圍的群眾開始制止了這種不文明行為,大喊道「保安呢?保安在哪裡?不要在玷汙JK了」。
  • 男生都喜歡穿jk的女孩嗎?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女朋友問我,說你們男生是不是都喜歡jk啊,男朋友笑了笑,說男生不是喜歡jk,是不敵校服裡面青春的憂傷,那一件件厚實的校服才是男生心中純白的月光啊。JK,joshi koukousei。是日語女高中生的發音。那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1990年前後。
  • 馬上就評|上海漫展現不雅動作:是誰動了亞文化的底線?
    上海漫展的事情一出,關於亞文化的尺度與底線問題再一次引起了廣泛熱議。在眾多網友的評論中,批判的聲音佔了絕大多數,既有人站在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的角度上直指亞文化圈的自由與邊界問題,也有人在以道德的標準規勸個人行為的張力與約束問題。
  • 上海漫展JK女主再發聲,道歉後已報警立案,發誓制裁猥瑣攝影男
    上海漫展JK女主再發聲,再次道歉後稱已報警立案, 發誓要制裁猥瑣攝影男相信經常關注二次元文化的小夥伴們,對於jk制服一定不陌生。這種在日本非常普遍的穿搭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歡迎,也不乏有許多年輕的小姑娘穿著jk制服進入漫展。
  • 高校男生擺蠟燭表白遭保安「暴力」對待?保安:萬一著火咋辦
    導語:現在是網絡社會,許多事情一旦被曝光,一點小動作也會被無限放大,甚至遭到網友熱議。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身正不怕影子斜,有些人覺得個人做事只要出發點是好的,隨便別人說什麼!可捫心自問,網友中雖然有鍵盤俠存在,但並非人人都是沒有是非觀念的「噴子」。
  • 漫展被偷拍女孩回應,已報警處理,聊聊JK制服圈的種種亂象
    日前,女孩@卷子啊_ 在參加漫展時,有人對其偷拍。現場視頻、照片等資料在網絡上流傳,引發熱議。不少網民對其衣著和姿勢等進行討論。她表示,已經報警追究惡意傳播其隱私,故意詆毀她名譽的行為,同時也表示再也不會穿JK了。這是她對於此事的最後一次聲明。
  • 胖女孩難道就不可以穿jk制服?身材並不是二次元圈子的評判標準!
    導語:沒想到都2020年了,網上還有一群人認為胖女孩不應該穿jk制服,並且肆意評價她人的長相身材。難道不知道這是極其沒有素質的一種行為?現在的小學生難道都是這樣?一切都以顏值和身材作為評判標準?某音一位小姑娘發布了一個身穿jk制服的視頻,視頻中這位小女孩跑向迪士尼樂園,我想她的心情很是愉快,想要和網友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她高估了這一屆小學生的素質,視頻評論區充滿惡意,小學生都把她稱為「坦克」,更有甚者指責小姑娘這麼胖不應該穿jk制服。
  • 同人、二次元、鬼畜...亞文化是怎麼「出圈」的?
    說起「同人文化」、「二次元文化」、「Cosplay文化」、「鬼畜文化」等文化現象,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把它們當成「青年亞文化」。 但是「青年亞文化」的概念準確嗎? 確實,這些文化潮流的主要參與者確實是當代青年,這些文化也是在近幾年才逐漸進入主流媒體視野的。
  • 半月談|「茶藝」被玩壞,亞文化越界衝擊
    浙江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師杜坦坦認為,愛拍「茶藝照」的女孩應該對年輕美貌非常在意,但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浙江工商大學學生屠湘媛說,網絡男女們一邊大肆轉發「鑑茶攻略」,一邊吹捧「茶藝」妝,有欲望又害怕顯露出欲望。「茶藝照」女孩希望自己看起來純,吸引他人的欲望,但與自己無關,因為有欲望是可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