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紅網時刻12月1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對脊柱健康的忽視而導致身體的疾病已成為普遍現象,並且日益向年輕化發展。其中,脊柱側彎更是18歲以下青少年的「健康殺手」。湖南省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德國施羅斯脊柱側彎矯形體系SBP國際認證治療師、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醫療技術部主任範志奇表示,我國5-15歲孩子脊柱側彎發病率為2.4%左右;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後則為1:8。
居家「六步篩查法」,及早發現孩子脊柱側彎
範志奇表示,脊柱側彎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脊柱側彎,即由於孕婦懷孕時有不良服藥史、存在精神疾病或受環境等影響,在胚胎發育期就可能對胎兒脊柱生理結構造成影響,導致脊柱畸形。後天性脊柱側彎,是由於肌肉張力不均、營養不良、創傷或姿勢等造成的,最常見的還有不明原因的特發性脊柱側彎。脊柱側彎臨床表現為軀幹雙側不對稱:雙肩不等高、一側背部或腰部隆起、胸廓不對稱、腰線不對稱等,少部分孩子可能有腰痛症狀。較瘦孩子容易被發現,側彎嚴重者中女孩多於男孩。
治療脊柱側彎重在早發現、早診斷。範志奇建議家長平時一定要多關注孩子脊柱健康問題,可以使用脊柱側彎「六步篩查法」給孩子做自我檢查。具體做法是:讓孩子脫掉上衣,光腳自然站立,家長站在孩子背後觀察。第一步,看孩子的兩肩是否等高。第二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有沒有一側肩胛骨向後凸起。第三步,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看兩塊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第四步,接著讓孩子彎腰,雙手自然下垂。觸摸並對比孩子的雙側背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第五步,觸摸並對比孩子的雙側腰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第六步,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突劃下來,看是否能劃出正常的直線。
「如果發現側彎,還可以用測量尺、雲紋圖等進一步判斷,最終是通過X線檢查確診。還要進行綜合的醫學判斷、密切的觀察隨訪以及後續的系統治療。」範志奇說。由於脊柱側彎大多發病隱蔽,患兒沒有明顯不適,偶有背痛,但家長很少會考慮疾病原因,即使就診,如不是專業醫務人員仔細檢查也容易誤診或漏診。恰巧生長發育階段是側彎進展最快的時期,等到畸形明顯、發育停止後則治療效果差。因此,治療脊柱側彎的最佳時機是確診後馬上治療,骨骼成熟前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脊柱側彎患者及父母必須知道的Cobb角
1、cobb角畸形小於10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糾正坐姿,適當的增加體育鍛鍊,並通過整脊正骨治療,並且適當的每3-6個月複查一次即可。
2、如果Cobb角畸形在10-20度之間的青少年應該通過施羅斯體操訓練、運動療法、整脊正骨和側方電刺療法來矯正畸形,且每隔3-6個月複查一次,進行動態觀察。
3、如果Cobb角畸形在20-40度之間,一般需要佩帶矯形支具,以控制及減慢側彎弧度增長的速度。同時通過物理治療、功能鍛鍊、牽引療法等保守治療法能矯正脊柱側彎。
4、當cobb角在40-50度之間,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考量,可以保守治療也可以手術治療,但在術後也應採取康復訓練的方法,加速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華醫金良脊柱側彎常用綜合運動康復療法
(一)核心肌群穩定訓練
脊柱區核心肌群穩定訓練是近年來興起的康復及運動訓練的有效治療手段,其可通過在運動控制軀幹、骨盆等部位肌肉的穩定性,促進力量產生、傳遞及達到最優控制,提高脊柱、腰椎穩定性。同時有研究發現,核心肌群穩定訓練可提升患者脊柱肌群的穩定性,提升本體柔韌度、平衡能力及核心力量,提高患者機體協調性,減輕下腰痛患者疼痛程度。
(二)懸吊運動訓練
懸吊運動訓練能夠在慢性腰背痛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的脊柱側彎情況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同時可以減緩患者的慢性腰背疼痛症狀。
注意根據術後患者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開展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對患者康復訓練耐受和配合程度、康復訓練需求進行評估,然後根據評估制定相應的康復訓練計劃。
(三)手法治療
「施羅斯」手法配合傳統的中醫推拿松解手法治療可有效改善脊柱側凸。懸吊牽引配合整脊手法在糾正脊柱側凸畸形、改善整體外觀、控制曲度發展、增強脊柱穩定性及恢復或維持功能方面有較好療效。
(四)心理康復
脊柱側彎對於青少年心理上的影響遠大於身體上的危害,脊柱側彎患兒長期受到疾病折磨和心理創傷,加之矯正治療應激狀態,可導致患兒產生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患兒圍手術期生理平衡和術後康復訓練。在治療的同時配合心理幹預科可有效增強患者依從性,從而達到更好的康復治療效果。
當然,無論哪一種治療方法,脊柱側彎治療都需要持之以恆。不少患者存在這一個誤區,認為只要脊柱側彎矯正小於15度就算治癒不必繼續治療。沈範志奇提醒,脊柱側彎治療需持之以恆,應治療到18歲。所有的治療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根據患者的病情靈活運用治療方法,制定最優的治療方案,可以達到1+1>2的效果。
脊柱側彎在青少年時期發展最快,日常的不良姿勢也會進一步加重脊柱側彎情況。在臨床上不少孩子因為治療一段時間後側彎改善或者不繼續加重,家長和孩子就疏忽了,自行暫停了治療。但往往不出幾個月,側彎又繼續加重了,其原因在於孩子習慣了不良的姿勢,例如過重的書包、扭著身子寫作業、長時間低頭玩遊戲機等。因此,治療側彎不單單靠上述的方法,還需要持續進行運動康復和體型康復訓練,改變不良的生活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