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尚這麼做也配叫」出家人「?簡直有辱佛法

2022-01-01 日本物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的名為《朝五晚九:帥氣和尚戀上我》的日劇。

在這部日劇中,由著名影星山下智久扮演的男主角是一位30歲的和尚大叔,他愛上了一位28歲滿懷少女之心的英文老師。

這部電視劇在日本上映後,立即被傳到網上,結果風靡了亞洲。

高學歷、高顏值、高收入的高富帥和尚俘獲了眾多觀眾的心。

大家一邊欣賞,也一邊好奇地問:日本和尚真是這樣的嗎?

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做和尚是有「五戒」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但是,佛教傳入日本,這「五戒」好像不靈了。

我們看到日本和尚基本上都能喝酒吃魚吃肉,而且還能結婚生子。

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日本和尚如此「與眾不同」呢?

這件事,其實我們得從佛教傳入日本之後的演變開始說起。

在公元6世紀,佛教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

日本人民參與佛教熱情如此之高,倒不是因為都有「慧根」,而是當時日本的國家政策的鼓勵。

那時的日本推行「大化改新」,系統性地向我們中國的唐朝學習,推行名為「班田收授法」的稅收制度。

而敬崇佛教的推古天皇曾經下令僧人可以免稅。

如此一來,當時的日本人大部分會選擇出家來規避田地的賦稅,佛教得到發揚。

當然,魚目混雜的僧侶們自然是不會好好遵守戒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和尚不在少數。

而日本的禪宗和淨土宗是在宋朝時傳入日本。

這些來自「中土上國」的宗派,在傳統意義上被分為「嚴肅佛教」

而真言宗是在唐朝時,由日本和尚空海傳入。

所以,嚴肅佛教對於佛教的「五戒」採取的是嚴格遵守的態度。

而能娶妻生子的佛教類別被稱為「淨土真宗」

淨土真宗的開山法師是鎌倉時期的「親鸞上人」

親鸞上人的修行悟道過程頗為傳奇。

據說親鸞上人在29歲時,於一次參禪中,突然眼前出現了化身成救世菩薩的聖德太子的形象。

聖德太子給親鸞上人留下了一邊句偈語:

行者宿報設女犯,

我成玉女身被犯,

一生之間能莊嚴臨終引導生極樂。

這句偈語的意思是:

如果修行者因為前世的因果報應,導致現世跟女人在一起,那麼就請把那位女性當作我的化身來對待,清淨莊嚴地度過一生,在死前我就會來引渡你前往極樂世界。

聽到聖德太子的這四句話,親鸞上人馬上迎娶了日本關白(當時特定官名,等同於我國的「宰相」)的女兒。

淨土真宗中「妻帶」這一傳統由此確定下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虔誠的佛教信徒——」德川家康「終結戰國亂世,開創江戶幕府時代。

德川家康開始反思淨土真宗因為「妻帶」制度惹下的大亂。

並且覺得雖然要支持,但是佛教也是應該遵守日本法律的。

當然,淨土真宗還堅持著自己的「妻帶」傳統,其代價則是被幕府想盡各種方式打壓。

在幕府將軍的扶持與規正之下,日本和尚規規矩矩過了200年的日子。

但隨著德川幕府的倒臺,風氣又為之一變。


明治新政府上臺後,極力扶持本土的神道教,打壓佛教。

1872年,明治新政府頒布了《肉食妻帶解禁令》,宣布「僧人今後無論蓄髮、娶妻、生子、食酒肉,皆聽從自便」,但同時政府不再發放給各寺廟補貼。

如今的淨土真宗後來居上,在日本十幾個佛教宗派中名列第一,其信徒約佔日本佛教徒的一半。

當然,其餘佛教徒還是依照傳統佛教的習俗,是不能吃肉喝酒,以及娶妻生子的。

所以,我們所看見的日本和尚能吃肉,能喝酒,更能娶妻生子,在日本自然不是一件怪事。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和我們的知日圈App,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

相關焦點

  • 出家人的正確稱呼你知道嗎?「和尚」可不是隨便叫的!
    「和尚」原來是從梵文出來的,這個字到了西域被讀成「烏闍」,到了漢地又讀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喇嘛是藏語,它和「和尚」是一樣的意思。
  • 具足威儀的出家人是怎麼樣的?感受一下?
    每到炎熱的夏天,看到出家人裡三層外三層地裹著僧衣,常常會有人問起:「師父,這麼熱的天,還穿那麼多衣服不熱嗎?」遇到這種問話,通常也只能笑而不答了。大夏天的三十多度高溫,穿著汗衫、小褂加長褂,入大殿時還要穿海青搭衣,怎麼可能不熱。
  • 日本和尚簡直太野了!
    和尚也走上T臺走秀2015年,26歲的日本青年西村宏堂,拿到了官方認證,成為一名正兒八經的和尚。除此之外,他另外的身份是:時尚界小有名氣的化妝師,外加坦然宣布出櫃的同性戀者。這位「半路出家」的和尚,因為缺少訓練經費,才在長野縣皮划艇協會主席的推薦下,做了一名僧人。而這個皮划艇協會主席,恰巧也是一家寺廟的主持。
  • 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嗎?初學佛最好看看
    那麼皈依佛法僧這三寶的原因是什麼呢?皈依佛釋迦牟尼佛,是一個人,也被稱為至高無上的聖人和覺醒者。這就是說,當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意識到並了解了所有佛法的真實性時,我們稱這種人為智者和覺醒者。佛陀不僅是一個智者,而且覺者這麼簡單,並且佛陀還做到了。他把得到的智慧和覺醒功德都分享給有緣接觸佛法的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能得到這種功德,並且佛陀做到了圓滿,所以他被稱之為佛。
  • 佛學:他勢單力薄,卻在佛陀圓寂後,努力撐起佛法的一片天!
    佛教界常常有這樣的說法,就是一個沒有做過大和尚、老和尚侍者的小和尚,將來不會做大和尚。因為你做過老和尚的侍者,耳聞目染之後,你就知道這個大師是怎麼煉成的,這個是最簡單的。我在查找資料過程當中,找到了幾個阿難做的夢。他特別問了佛陀這幾個夢是什麼意思,佛陀給他解夢。釋迦牟尼佛解夢最有一套,之前給那個羅漢解夢說,你這個夢,很好,夢到了人生的根本問題,像你這樣的人最適合出家,那個人就真的出家了。釋迦牟尼佛解夢很有一套,這個門道什麼時候去把它學會了就好了。
  • 世界上最「佛系」的鳥叫「佛法僧」,你沒看錯是鳥名
    昨天發了一個篇文章叫 《15種 "高顏值" 的動物,動物可以這麼美,完勝人類》,裡面提到一種鳥叫「紫胸佛法僧」,發出後收到很多網友留言。
  • 四本男主是和尚的文:某個小妖精一次次的誘惑,想讓僧人還俗成家
    最近很多書友私聊評論說書荒了,讓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好書,那麼今天小編就來拯救大家的書荒啦,下面小編來給書友們推薦四本男主是和尚的文:某個小妖精一次次的誘惑,想讓僧人還俗成家《大師,等等我》作者: 陌上小微【簡介】湖傲嬌女愛上了四蘊皆空的出家人,從而窮追不捨,瘋狂求愛,勢必要將攬入芙蓉帳中。 她,曾經發誓,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讓他愛上她。 到後來,這終是痴念,執念。
  • 天生一雙大耳朵,愛佛法放棄鐵飯碗,中國「最帥和尚」釋明心為何出家
    畢竟,真的能拋棄家庭,只愛佛法的是少數人。 對於出家人,人們大多都有刻板印象,覺得他們只知道吃齋念佛,生活並沒有什麼樂趣。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佛門,出家人中有意思的人也不在少數,比如說前些年在天涯非常火的三顆千年松,也就是現在的「最帥和尚」釋明心。 釋明心,1980年生人,他出生在風景如畫的浙江省永嘉縣的一個古鎮。
  • 「中國第一帥和尚」釋明心法師,現在怎麼樣了?
    試問浮華亂世、燈紅酒綠之中,又有多少人可以放棄塵世中紙醉金迷的生活,放棄一切欲望,真正地回歸寧靜,回歸本我,回歸佛法呢?不用想,這樣的人真的少之又少,但偏偏就有一個人,他做到了。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帥和尚的釋明心法師。超脫世俗,回歸寧靜,「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最難披。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是他內心所感,是他一生的追求。
  • 梁武帝:漢地和尚不得吃肉,出家三次用六億錢贖回,餓死在皇宮
    和尚一開始是吃肉的佛經《首楞嚴經》裡提到出家人不能吃葷,這個「葷」是指蔥、蒜、韭、薤、興渠(洋蔥),不是指不能吃肉。只是和尚吃的肉是「五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自死、鳥殘。大致意思就是這個動物不是自己殺的,沒有聽說宰殺過程,不是教唆別人殺的,可以是自己死掉的,可以是殘餘殘渣。
  • 半路回家:和尚的還俗,喇嘛的畢業
    再更簡單一點,就是只這樣告訴對方:「我從現在起,不當出家人了,  還俗了。」就這麼簡單,戒律就會這樣自動消失,你在這一刻就不知不覺地正式還俗了。如果想要更有福氣一點,可以到自己的上師喇嘛跟前,把上面那一段的「捨棄戒律」改成「供養戒律」,把自己受持的戒律供養(送出去)歸還給上師佛法僧三寶,此舉在漢傳佛教少有,相對較有意義。
  • 佛教裡和尚和尼姑是什麼意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搞錯了
    一、和尚:現今社會,一說起和尚,大家的慣性思維認為是稱呼出家人的,在現代人心目中覺得這個稱謂很普通,甚至會拿它開玩笑,這是末法時期眾生不敬重法、不明佛法的緣故。因為此稱謂是如今人們對於佛教稱謂誤解最多的一個,所以筆者將它放在開頭。首先要提醒的是這個稱謂不是像大家認為的那樣專指男性出家人的,只要是修行佛法的大德,無論出家在家,男性女性都可以用這個尊稱來稱呼。
  • 一休和尚的三件曠古寶貝
    室町幕府時期,有一位風靡一時的小和尚,他的身份非同一般,父親是後小松天皇,母親是天皇的一個妃嬪。他,就是一休和尚,由於母親懷孕期間受皇后排擠,被迫離開皇宮。他五歲時,便被母親送去做一個小和尚,母親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堪比釋迦牟尼的有為高僧。師父依「欲從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暫作一休」之意為他起名為一休和尚。一休雖是皇族血統,但是一直生活在民間,最終不負母親重望,修成正果。
  • 日本電音和尚DJ版《般若心經》,網友:我悟了
    和尚在我們國家民間的印象都是有嚴格清規戒律,幾十年如一日的修行參悟佛法。不過時代在進步寺廟也與時俱進開始接受新的事物,現在國內一些寺院招聘和尚要本科以上才可以應聘,這年頭沒學歷做和尚也難啊。但是在日本卻大不一樣,和尚可以兼職做,不僅可以吃肉喝酒買房置業,還能相親結婚娶妻生子。
  • 明海大和尚丨吉祥經講義【1】
    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翻譯到我們漢地的佛經是很多的,真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就是說佛經多得可以把房子裝滿,如果用牛去拉呢則拉得出汗。中國古代的祖師對這麼多浩瀚的佛經,其研究、學習、闡述是有側重點的,並不是所有傳譯到漢地的佛經都給予了同樣地重視。這是因為當佛教傳過來的時候我們漢地是一個已經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礎、很深厚的哲學基礎、很發達的哲學思維的國家。
  • 這個假和尚是22個孩子的爸爸
    就連門衛都念叨:「我們在家的都娶不了這麼多媳婦,生這麼多孩子,你一個和尚生這麼多。」道祿並不介意這些善意的玩笑,他走到病床邊,抱起剛出生的嬰兒,一邊熟練地輕輕拍哄,一邊喃喃地說:他知道怎樣快速地給產婦辦住院,知道產婦順產時要隨時補充體力,所以需要提前準備紅牛飲料和巧克力。他熟練地開車接送產婦,為她們買肉、做飯、盛飯、哄娃。
  • 和尚,酒吧,硅藻泥
    在我們的認知中,和尚的生活應該是:六根清淨,青燈古佛,晨鐘暮鼓,念佛誦經 ,對於出家人來說,娶妻生子,吃肉喝酒,是一種禁忌……
  • 【一真法界】寧可將身下地獄,不將佛法做人情
    所以佛教有句話「寧將自身墮地獄,不拿佛法作人情」,還有句話,寺院的茶飯沒有外面香,人情沒有外面好。你來寺院是做功德的,不是來消費的,你弄錯了,你以為來消費啊!今天五萬來上堂齋,知客到山門接,然後客堂泡好茶,好好招待我,不是這樣的,這樣把自己當做來消費,不是來修福的,不可以這樣,連這個念頭都不能有。何況你還很享受這個,「還是有錢好,有錢師父對我特別看重」,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 一個年輕的日本和尚,靠「偷東西」讓10萬人免於飢餓
    慈悲化現普度眾生一個年輕的日本和尚佛的慈悲,佛的寬懷佛的清寂
  • 你有這些外在的「相」,就是業障重的表現
    要相信佛法,相信因果,這很困難。如果你沒有福德因緣,你根本就不會相信。甚至業障一現前,你就會開始毀謗佛法。      一位同修朝拜五臺山,心中起了疑惑,感覺這裡的和尚騙人。上了一輛的士後,果然司機就開始講了,教他,不要信佛,和尚許多都是假的。總總的話,就現前了。那他看到的五臺山,就不再那麼殊勝了。這就是業障感召,你有這個念頭,心中就感召這個相。      現在許多人,講到和尚,就想到負面的事。這就是業力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