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的名為《朝五晚九:帥氣和尚戀上我》的日劇。
在這部日劇中,由著名影星山下智久扮演的男主角是一位30歲的和尚大叔,他愛上了一位28歲滿懷少女之心的英文老師。
這部電視劇在日本上映後,立即被傳到網上,結果風靡了亞洲。
高學歷、高顏值、高收入的高富帥和尚俘獲了眾多觀眾的心。
大家一邊欣賞,也一邊好奇地問:日本和尚真是這樣的嗎?
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做和尚是有「五戒」。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但是,佛教傳入日本,這「五戒」好像不靈了。
我們看到日本和尚基本上都能喝酒吃魚吃肉,而且還能結婚生子。
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日本和尚如此「與眾不同」呢?
這件事,其實我們得從佛教傳入日本之後的演變開始說起。
在公元6世紀,佛教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
日本人民參與佛教熱情如此之高,倒不是因為都有「慧根」,而是當時日本的國家政策的鼓勵。
那時的日本推行「大化改新」,系統性地向我們中國的唐朝學習,推行名為「班田收授法」的稅收制度。
而敬崇佛教的推古天皇曾經下令僧人可以免稅。
如此一來,當時的日本人大部分會選擇出家來規避田地的賦稅,佛教得到發揚。
當然,魚目混雜的僧侶們自然是不會好好遵守戒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和尚不在少數。
而日本的禪宗和淨土宗是在宋朝時傳入日本。
這些來自「中土上國」的宗派,在傳統意義上被分為「嚴肅佛教」。
而真言宗是在唐朝時,由日本和尚空海傳入。
所以,嚴肅佛教對於佛教的「五戒」採取的是嚴格遵守的態度。
而能娶妻生子的佛教類別被稱為「淨土真宗」。
淨土真宗的開山法師是鎌倉時期的「親鸞上人」。
親鸞上人的修行悟道過程頗為傳奇。
據說親鸞上人在29歲時,於一次參禪中,突然眼前出現了化身成救世菩薩的聖德太子的形象。
聖德太子給親鸞上人留下了一邊句偈語:
行者宿報設女犯,
我成玉女身被犯,
一生之間能莊嚴臨終引導生極樂。
這句偈語的意思是:
如果修行者因為前世的因果報應,導致現世跟女人在一起,那麼就請把那位女性當作我的化身來對待,清淨莊嚴地度過一生,在死前我就會來引渡你前往極樂世界。聽到聖德太子的這四句話,親鸞上人馬上迎娶了日本關白(當時特定官名,等同於我國的「宰相」)的女兒。
淨土真宗中「妻帶」這一傳統由此確定下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虔誠的佛教信徒——」德川家康「終結戰國亂世,開創江戶幕府時代。
德川家康開始反思淨土真宗因為「妻帶」制度惹下的大亂。
並且覺得雖然要支持,但是佛教也是應該遵守日本法律的。
當然,淨土真宗還堅持著自己的「妻帶」傳統,其代價則是被幕府想盡各種方式打壓。
在幕府將軍的扶持與規正之下,日本和尚規規矩矩過了200年的日子。
但隨著德川幕府的倒臺,風氣又為之一變。
明治新政府上臺後,極力扶持本土的神道教,打壓佛教。
1872年,明治新政府頒布了《肉食妻帶解禁令》,宣布「僧人今後無論蓄髮、娶妻、生子、食酒肉,皆聽從自便」,但同時政府不再發放給各寺廟補貼。
如今的淨土真宗後來居上,在日本十幾個佛教宗派中名列第一,其信徒約佔日本佛教徒的一半。
當然,其餘佛教徒還是依照傳統佛教的習俗,是不能吃肉喝酒,以及娶妻生子的。
所以,我們所看見的日本和尚能吃肉,能喝酒,更能娶妻生子,在日本自然不是一件怪事。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和我們的知日圈App,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