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也讓這屆高考有了特殊色彩。如今,高考已經落下帷幕,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進入攻堅期的背景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今年的高考試題體現了什麼樣的命題方向、呈現出哪些特點、較以往的試卷有怎樣的變化?這都引發了廣大讀者的高度關注。為此,本報特邀衡水二中相關學科教師對試題進行了簡要點評和分析,幫助考生和家長更加深入地了解今年高考試題的特點,把握試卷整體情況。
語文:傳承與創新並舉 知識和素質齊飛
衡水二中教師 穆春燕 許聚梅陳迅 息曉莉
2020年全國一卷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
(一)現代文閱讀部分
論述類文本材料主題是「孝」的內涵形成及歷史演變,實用類閱讀聚焦「新基建」,引導學生從多個文本中全面獲取這項政策的出臺背景、基本內涵、發展前景和國際反響等相關信息,試題主動適應資訊時代特點,加大了對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力度。文學類閱讀材料節選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說《越野滑雪》,小說長於對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細微的心理描寫,試題由此出發,引導學生突破傳統閱讀慣性,與作品對話,產生情感共鳴。
(二)古詩文閱讀部分
這一部分立足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突出對考生理解感受能力的考查,引導考生體會生活,浸潤友誼的溫情與家國情懷。文言文取材於《宋史·蘇軾傳》,蘇軾是高中課本中屢屢出現過的人物,其卓越的才情、豁達的人生態度、心懷天下的格局、一心為民的責任與擔當、遠見與勇氣,都使這一人物穿越千載而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徵。詩歌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透過文本,我們感受到的是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對生活的熱愛。默寫部分考查《離騷》《琵琶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重修養,塑品行,在實實在在的現實中感受生活的魅力。
(三)語言文字運用部分
語言文字運用模塊重點考查語句補寫、文段壓縮、語病辨析、成語和標點符號的使用等。較2019年全國一卷,標點(對破折號的考查)是一個新的變化,選項內容來自學生較為熟悉的文學類文本,考查難度不大。壓縮和補寫綜合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邏輯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題型穩定。
(四)作文
作文命題可謂「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今年值得我們應該關注的話題很多,抗擊疫情、科技強國、大國擔當、扶貧攻堅、敬畏自然等等都是本屆高三學生著力積累的素材,但今年的作文卻獨闢蹊徑,回歸傳統。細品之下,不難體會命題者的人文情懷和對疫情之下考生播撒的溫情。作文材料來自歷史故事,齊桓公、管仲和鮑叔,這三個人也是學生熟知的歷史人物;且材料末尾有清晰的提示,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從中不難捕捉到「胸襟,氣度,心懷天下,知賢、薦賢、讓賢」等關鍵詞,學生結合自己積累的相關素材行文即可。
數學:固本強基 聚焦主幹
衡水二中教師 劉春維 王亞所 蘇麗敏 王佔虹
今年的數學試卷堅持在穩定中求創新,更加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強調通性通法,注重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 數學素養和學習潛能。
一、固本強基,聚焦主幹
試卷著重對主幹內容的考查,強調對數學知識考查的全面性、基礎性和綜合性,如在解答題中重點考查了函數與導數、解析幾何、數列、立體幾何、概率統計等主幹內容。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試卷注重與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生產生活實際緊密聯繫,通過創設真實問題情境,著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數學的應用和育人價值。
文、理科第3題以世界建築奇蹟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為背景,設計了正四稜錐的度量問題,將立體幾何的基礎知識與世界文化遺產有機結合;第5題關注學生的體育運動與體育鍛鍊,以此為背景考查了數學建模的思想;文科第17題以工業生產中的總廠分配加工業務問題為背景,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的概率和統計知識對現實社會中實際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理科第19題以3人的羽毛球比賽為背景,將概率問題融入喜聞樂見的羽毛球比賽中,重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件進行分析和轉化的能力,以及對概率的基礎知識特別是古典概率模型、事件的關係和運算、事件獨立性等內容的掌握。
三、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數學關鍵能力
試卷充分體現中學數學核心素養,對邏輯思維、運算求解、空間想像、數學建模、以及創新能力進行了綜合性考查,尤其是對邏輯思維和運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貫穿試卷始終。
理科第12題考查放縮方法與構建函數思想,理科15題考查雙曲線的幾何性質,考查數形結合思想;理科16題考查空間幾何中的摺疊問題,由平面圖形轉到空間圖形,考查空間想像能力及解三角形的能力;理科20題考查解析幾何中的定點定值問題,考查非對稱結構的處理,考查學生運算能力及恆等變形的能力;理科21題考查利用導數判斷函數單調性的方法,導數公式和導數運算法則,綜合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分類與整合的能力以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總的來說,2020年數學試卷在努力體現"平穩平和、穩中有新、適當調整、注重能力、兼顧導向"的命題思路,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能力,將知識、能力與素質融為一體,試題源於教材高於教材,試卷難度適中,有助於學生全面學習和掌握重點知識和重點內容,達到有利於科學選拔人才、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的目的。
英語:「穩」中求「變」 重在能力
衡水二中教師 丁豔華 李玲 李志芳 羨韶華
英語試題「穩」字當頭,從語篇的選材、題型設置到難易梯度都得以體現。穩中求「變」,作文打破以往的固定文體、要點提示,呈現新的寫作方式,不得讓考生感嘆「多年李華去哪兒了?」。試題選材圍繞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三大主題,滲透對學生英語語言知識、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的學科素養的考查。
一、聽力部分
聽力材料的播放語速適中,朗讀清晰,話題廣泛,情景真實,語言地道。
二、閱讀部分
閱讀理解整體評價:語篇語言地道,原汁原味,具有很強的閱讀和欣賞價值;話題廣泛,體裁多樣,為應用文、記敘文和說明文;考查非常強的捕捉細節,精細閱讀,準確理解的能力。
閱讀A篇:應用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難度較低。
閱讀B篇:夾敘夾議文。闡述作者反覆閱讀自己所喜愛書籍的感悟。24題推理判斷題,有些難度,26題詞義猜測題,要根據前後文和整篇得出答案。25題,27題難度較低。
閱讀C篇:說明文。介紹競走運動及其跑步的不同之處。28題要根據本段從第二句之後,推斷出 conditioned為「受過訓練的」。29題、30題細節理解題,難度較低。31題,觀點態度題,考查批判性思維能力。
閱讀D篇:通過對植物給人類帶來若干好處,引入對發光植物的研究和探索。32題段落大意題,35題文章主旨大意題,都考查學生歸納總結和對整體語篇把握的能力。本文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服務於生活的觀念。
七選五:自我接受話題,倡導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的人生態度,傳遞正能量。文本是常見的總分結構,很難找到原詞復現而考查學生對語境線索的把握。37考查段落大意的歸納能力。
三、基礎知識部分
完形填空:主題為「人與自我」。文體為夾敘夾議,偏重議論,整體不難。以自己對孩子謊話開篇,然後反思說謊對孩子成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後升華到不說謊是我們的底線,誠實很重要。從設題上有三個特點:上下文邏輯緊密,重視動詞考查,選項有一定幹擾性,體現對優秀的邏輯和批判性思維品質的考查力度。42題、44題、46題、47題、52題、55題將會是體現思維差異的題目。
語法填空:主題為 「人與社會」。講述嫦娥四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的重大事件,向學生展示了中國已經躋身世界科技強國行列,彰顯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堅定科技強國的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考點設置上64題比較特別,提示詞interesting,答案為interest,考查了be of +抽象名詞的結構。另外,動詞部分考查了三處謂語,非謂語只涉及到了不定式,沒有考查平時練習特別多的分詞結構。
四、寫作部分
短文改錯:主題為「人與自我」。語篇體裁延續往年的記敘文,講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紅柿炒雞蛋的經歷。滲透勞動意識,宣傳踐行勞動精神。考點覆蓋名詞、形容詞、動詞、介詞、連詞、冠詞、代詞,是考生的得分題目。非謂語依然會是丟分項,連詞考查語篇行文邏輯。
書面表達:20高考英語書面表達有不小的變化,最主要的就是「李華」不寫信了。要求學生寫一篇參賽稿件,介紹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並說明原因。學生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陪在身邊的老師們,而且寫老師也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同情與感動,很容易得高分。也有同學會寫到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在疫情面前舍小家顧大家,值得所有人尊敬。寫作時要注意分兩個層面去寫,簡介和原因,讓老師清楚地看到你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