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們的普遍概念裡,市面上絕大多數遊戲似乎都是為男性而設計,無論是人物、劇情、操作、玩法等種種方面,面對女性用戶的產品並不多。但隨著女性遊戲消費能力逐年遞增,用戶群體不斷擴大,女玩家也成為遊戲開發商不能忽視的用戶群體之一。
橙光遊戲進化史
關注女性向AVG市場的橙光遊戲的前身是以「RPG Maker製作」為主題的原創遊戲製作、發布、分享社區,即66RPG。橙光最初瞄準的用戶是二次元男性玩家的Gal Game。但國內審核制度削弱了Gal Game對男性玩家的吸引力。直到被玩家譽為宮鬥遊戲始祖的文字冒險遊戲《清宮計》意外走紅,橙光終於確定了自己的定位——女性向AVG。(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文字AVG遊戲,又名電子小說,或者被稱為交互式小說。它以精彩的劇情為賣點,並以CG或動畫為輔演出劇情,並設有分支和多個結局。劇情走向根據玩家的選擇來發展,不同的選擇帶來不同的結局。這種交互式敘述性玩法,可以參考《行屍走肉》系列和《我的世界:故事模式》等。日本戀愛類乙女向遊戲很多也是採用這種玩法。)
目前,橙光遊戲平臺註冊用戶數量已超200萬,大多數為95後、00後的遊戲愛好者和製作者。據橙光遊戲CEO柳曉宇介紹,5個玩家就有1個會轉為作者,通過稿費,以及遊戲帶來的收入進行分成。平臺上已完結的作品共有8317款,過審遊戲總數達19273款,其中排名前五的作品均為籤約作者作品。第一名發行於2014年的《逆襲之星途閃耀》已確定將改編電視劇;第二名《穿越之姻緣劫》已推出官方同名小說《姻緣劫》;第三名《一夜成名》遊戲字數達22萬,目前累計遊戲點擊量超過760萬,已登錄appstore及各大安卓市場。
柳曉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橙光目前是做完整的產業鏈,上遊是各種文本、圖像、音樂、素材等,將這些元素放入製作工具中,去幫助這些製作人產出出更優秀的遊戲,再給到下遊的玩家遊玩,盈利回饋製作者,最終形成閉環。
女性養成遊戲or遊戲製作工具?二者可皆得
玩家的想法千奇百怪,然而讓普通人用文字或者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門檻比較高,但遊戲製作者通過現成的工具和素材的組合製作遊戲,表達心中所想、實現個人價值則簡單很多。而且通過遊戲劇情的推進,與玩家的互動,更容易獲得認同感。這是其他表現形式所不具備的優勢。
橙光文字遊戲製作工具目標用戶是業餘遊戲製作者。應用中提供了大量供用戶可直接調用的原創、同人素材,玩家也可以採用自彈自唱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進行快速、可視化、無編碼操作,將製作遊戲的操作難度降到最低。對於玩膩了其他遊戲的玩家來說,嘗試一下遊戲製作的過程也是一種樂趣,滿足用戶自己主導遊戲劇情走向的欲望。玩家製作好的遊戲可以上傳至遊戲中心,或者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軟體進行分享。
馬裡奧製造
如果你對文字遊戲製作工具的概念還是很模糊的話,這裡給你舉兩個例子——《馬裡奧製造(Mario Maker)》和《RPG製作大師》。
一個是任天堂推出的遊戲,在《馬裡奧製造》中,玩家可以用系統提供的各種素材包,自行設計關卡,並且通過網絡來上傳分享,讓其他玩家體驗。
另一個《RPG製作大師》(以下簡稱RM)則是一款知名的遊戲製作軟體,即使你不用懂編程、不用會代碼,依舊能製作出一部屬於自己的RPG遊戲。該作從1990年推出至今已經25年,在全世界都極受歡迎,並且還有專門為它開設的遊戲設計比賽。在其中還誕生過國人製作的動漫類同人RPG遊戲——《囧魂》和目前人氣最高的恐怖解謎RPG——《恐怖美術館》。
但是由於目標人群,以及版權、遊戲平臺、遊戲類型等種種原因限制,以往這些遊戲製作工具並未在玩家群體中形成規模,當然也不可能大規模的產出IP。
橙光遊戲不同於以上兩作,首先,它很明確的將目標鎖定女性向AVG遊戲;其次,通過他生成的遊戲可以在各個平臺上進行發布;第三,橙光遊戲會自主培養作者,提供遊戲發布渠道以及相應推廣,與籤約作者分成,讓用戶實現盈利,也解除了一部分作者遊戲完成後乏人問津的問題。因此,橙光遊戲成功聚集了大量二次元題材文字遊戲作品,除原創外,涉及眾多當紅知名電視劇、電影、小說、漫畫、遊戲等同人文字遊戲作品。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通過中心自帶的文字遊戲製作工具製作完成。
以《穿越之因緣劫》為例,該作於2013年首次推出,長期佔據橙光遊戲排行榜前三位置,時至今日,在B站這類二次元玩家聚集的地方,仍有眾多與遊戲相關視頻相繼推出。B站UP主王老菊解說的遊戲攻略視頻第一期目前播放224.5萬,收藏3.8萬。
「小女生」對愛情的憧憬能否帶來一片藍海?
橙光遊戲的用戶群大多數是16~26歲的女性玩家,這類人群並不是重度玩家,也不是廣泛意義上的遊戲愛好者,她們更多的是一些喜歡言情小說,心中充滿著愛和幻象的女性。沒有激烈的遊戲操作,隨意的點點滑鼠,通過玩遊戲的方式放鬆心情,不需要太花時間動腦,像看小說一樣通關遊戲,是她們最喜歡的遊戲方式。
對於這部分群體來說,她們具有十分明顯的共性特徵。首先是熱衷「劇情」大於「操作」,交互式體驗讓遊戲過程充滿樂趣,這部分玩家大多從小說迷、動漫迷和影視迷中轉化而來。其次是對精美人物立繪和場景聲樂情有獨鍾,這部分玩家往往對遊戲製作充滿興趣或者對同人作品比較青睞。
在橙光遊戲論壇裡公布的熱門常用標籤來看,二次元、劇情、現代、古風、戀愛、真人這六類標籤最受玩家歡迎,遊戲數量在500個以上。校園、同人、養成、言情、穿越、宮鬥、改編、明星、生存、宮廷、少女、高考超短篇遊戲、月刊、EXO、耽美、懸疑、魔幻、搞笑、偶像、乙女次之,遊戲數量在100-500個。江湖、架空、冒險、玄幻、都市、推理、武俠、恐怖、解謎、活動、短篇、情感、歐風、原創這些標籤表現最弱,遊戲數量僅50-100個。
至於哪些題材容易火,橙光論壇的站長也曾經發布過一組數據,幫助遊戲製作者們找準遊戲製作方向。
遊戲數量,表示這個分類有很多作者做;玩家熱度,表示一般玩家對這個分類下遊戲的認可度(遊戲運行量)。
(點擊可查看高清大圖)
總結來說就是1、同人作品想火,超級難,尤其是原作就是遊戲的情況下。2、有太多題材可以拓展,很多題材並不是本身冷,而是做的人少,還沒有出現精品。3、文化鴻溝是難以逾越的,你做一個冷門的時代或故事背景,就不要指望很多人玩了(但遊戲本身依然可以有很高藝術性,粉絲可能會很喜歡)。
版權!二次元衍生物避不開的問題
很多希望通過使用遊戲製作工具製作遊戲來盈利的玩家來說,版權歸屬是繞不開的問題。在這裡,騰訊遊戲頻道就以上文提到過的三種遊戲製作工具為例,做個簡要的解釋。
《馬裡奧製造》:這個版權歸屬最簡單,《馬裡奧製造》裡所有素材均有官方授權,所有通過《馬裡奧製造》產生的作品版權均歸屬任天堂。
RM:用戶通過RM製作出來的遊戲可以進行商業販賣,比如《屍體派對》《廢都物語》《調色板》《雨血》都是通過該軟體製作的。但在將遊戲投入商業用途之前,需要明確以下幾點:1.遊戲必須是通過正版軟體製作;2. 遊戲使用的素材,該版RM自帶的素材可以自由的用於RM系列軟體中。除了這些自帶素材以外,你必須保證遊戲使用的其他素材不侵犯任何人的版權;3. 必須預先確認素材的使用條件,比如署名、分成等這類要求。4.不得使用素材庫中的素材製作周邊產品。
橙光遊戲:
下圖是橙光遊戲論壇裡發布的《橙光素材庫協議官方公告》
簡要的說,橙光對於版權的要求和RM基本一致,如果遊戲劇本為原創,遊戲中使用的素材均符合使用協議要求,用戶製作的遊戲可以進行商業販賣。
如果用戶使用了非素材庫提供的素材製作遊戲,必須得到原作者授權,否則不能進行商業用途。
IP打造能否為橙光遊戲帶來春天?
熱門IP都是從哪裡來的?小說、動漫、電影電視劇,除此之外,你還能想到哪些?
基於對問題的了解,我們來分析一種新的可能。近年來,國內掀起了IP潮,無論是影視圈還是遊戲業界,開發IP,成為大佬們茶前飯後的談資。橙光遊戲這類AVG遊戲平臺或許是未來熱門IP誕生的集中地之一。
類似AVG遊戲平臺成功的例子可以參考國外一款同類型應用《Episode》。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有一款叫《Episode-Choose Your Story》的「手遊」一直穩定在美國iPhone暢銷榜Top 15左右,目前排名第10,最好成績為第7名。國外媒體報導《Episode》下載數超180萬次,被閱讀的小說故事章節次數達到8億次。雖然《Episode》在App Store裡被劃分到遊戲分類中,但其開發商Pocket Gems更願意把它定義為集合「小說、動漫、影視」為一體的遊戲平臺。
《Episode》和橙光遊戲一樣,本身並不是一款遊戲,而是集合了一萬多款文字AVG有點的平臺。2015年3月份數據顯示,其平臺註冊用戶數已達115萬。官方會不斷更新遊戲,最新的兩個作品都是基於IP改編的遊戲,其中一個是15年8月上線的《Demi Lovato: Path to Fame》,基於歌手演員Demi Lovato改編的遊戲,DemiLovato Twitter粉絲超過2800萬,Facebook粉絲超過3700萬;另外一個《Mean Girls: Senior Year》,該作是基於2004年的青春校園電影《MeanGirls》IP改編的遊戲,在15年11月份上線。
和橙光遊戲一樣《Episode》裡受歡迎的故事都和愛情有關。想要開發女性向小眾市場的廠商,不妨去找來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