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杜蕾斯話題互動被質疑噁心低俗
4月19日,一個所謂的「for one night」,杜蕾斯官微毫無意外又開起了「快車」。一如既往,杜蕾斯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個名為「419不眠夜」的話題活動,結果就翻車了。
圖片來源:網絡
這次杜蕾斯與喜茶、餓了麼、淘票票等進行的一次聯名品牌廣告,不得不說,令人略感低俗,「性暗示」愈發明顯,以前與其他品牌的合作文案的那種大開腦洞的創意感也逐漸殆盡了。
比如與德芙的「因為你的怦然心動,才有了我的初次登場」,以及與綠箭的「這麼多年,感謝你在我左邊,成為購買我的理由。」都是詼諧而又不失風度,令人會心一笑,讚不絕口。
圖片來源:網絡
而此次如此低俗的文案,也是令網友們產生疑惑:杜蕾斯的文案跳槽了?格調怎麼差了這麼多?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杜蕾斯之前盛產的那些內涵、創意文案,是一家叫環時的廣告公司做的,而後杜蕾斯與環時「分手」,由有門互動接替了環時的工作。
由於遭到廣大網友的吐槽和舉報品牌營銷無底線、惡俗化,杜蕾斯官方微博也是緊急修改了文案,與喜茶的互動改成了「你是我愛喝的奶nice蓋guy」,與餓了麼的互動改成了「我的使命是急速送達」,淘票票的文案則是由「鑽進那片秘密角落」換成了「每場有你的電影都是精彩」。
圖片來源:網絡
但此次文案翻車的不止是杜蕾斯,喜茶的話題互動「說好了從那天起,你唇上始終有我的芝士」更是令網友惡感叢生,好感度直降為負數,直罵這機靈抖的又蠢又噁心,一點不好笑。
02
喜茶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
早先喜茶和其他品牌也做過聯名,但當時的文案還沒有這般露骨。上次與岡本聯名的品牌文案是「You are my cupof tea」,無論是畫風還是文案,都比這次的內涵、浪漫許多,認可度也是天差地別。
圖片來源:網絡
喜茶這次的文案可以說是走向了下三流,有不少網友表示:喜茶這次真的是在自己作死,人家杜蕾斯是關於性方面的產品,文案低俗露骨頂多被罵幾句。你一個飲品類品牌也這麼玩,怕不是想要倒閉?
@獨角瘦纖體XX:喝個奶茶 讓我覺得在喝那啥,你覺得我喝的下去?
@山XX_:喜茶這是第幾次了,前幾次還被爆出衛生髒亂,他們家的營銷策略排的隊那叫一個長……
@Dear-BXX:很惡趣味。飲品和衛生用品合作。我滴神呀,瘋了,想倒閉想瘋了,大部分人,不是那麼汙,好吧。
喜茶意識到錯誤後,官方微博也是迅速刪掉了與杜蕾斯的話題互動,並向廣大網友致歉。然而,雖然補救的行動是較為迅速的,但對品牌的口碑影響已經是難以挽回了。
圖片來源:網絡
@高XX:真的引起不適了[難過]
@餘XX:不會做廣告,就少做,白瞎這麼好的產品。我還到處推薦!
@努力變元氣的XX:之前去喜茶,提前在小程序下單,顯示需要20分鐘,我們開車過去半個多小時結果在店裡又等了20幾分鐘還沒好。
喜茶致歉的微博下方評論幾乎全是指責,然後官博逐一道歉。不可否認的是,起碼喜茶官方的態度還是挺端正的,有錯就認。
03
風流與下流,只差一字
不少人對於杜蕾斯文案的讚美與膜拜,起因還是杜蕾斯的春日詩集-我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這十六首小詩可以說是驚豔到了許多人。
圖片來源:網絡
@薛小慫餵自己XX:大家都受到了九年義務教育,為什麼我沒有這麼優秀???
@拜逍遙-第XX:杜蕾斯的文案讓我無比嘆服,(合乎情理且有自製的)性也是美妙而美好的,如同所有事情一樣。
@-若XX-:到底是何方文曲星下凡?
十六首小詩都包含有一定的「性暗示」,但為什麼網友們沒有罵噁心低俗呢?就拿第一首「獨一份的時尚」來分析一下。
「我這麼一個人,
哪懂什麼時尚,
留過時的髮型,
唱過時的歌,
跳過時的舞,
穿過時的衣服。
我這麼一個人,
為了時尚的你,
通紅著臉,
學了幾個時興的姿勢。」
最後一句「通紅著臉,學了幾個時興的姿勢」的性暗示不可謂不明顯,但並沒有令人產生牴觸心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整首詩的主題並不是「性」,而是愛,由愛而產生的「性」,是被大部分人所認可的。
由於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如今我們雖然不如西方人開放,但也沒有原來那麼保守了。每個人對於愛情都有著自己的嚮往和努力,就如這首詩裡所寫,不時尚的我,為了你學了幾個時尚的姿勢。
然而這次杜蕾斯的文案,已經放棄了對於愛的闡述,僅有的只是「性暗示」而已。如此明目張胆的「性暗示」,試問喜歡這種風格的人又有多少呢?
04
杜蕾斯還是原來的杜蕾斯嗎?
在廣告行業內看來,杜蕾斯與環時合作了7年,環時為杜蕾斯打造了這樣一個「浪而不蕩,風度翩翩」的最佳人設,而杜蕾斯也讓環時在廣告行業內打響了名聲。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的是,環時的文案那麼優秀,為什麼杜蕾斯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環時,與現在有門互動合作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四個字:商人逐利。
作為性用品行業的大哥,人們對它的印象,逐漸變成一個很會追熱點的品牌,文案很棒,創意優秀。然而杜蕾斯畢竟是賣產品的,文案優秀對於產品銷量的提升,效果並不會有多明顯。
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品牌的建設而言,文案跟著熱點跑得有多快,內容有多精彩,不是最主要的。文案不是品牌建設的充要條件,最終的落腳還是要商業化。沒有用戶轉化、沒有經濟利益,再優秀的文案也只是博消費者一樂而已。
簡單點說:跟熱點就是單對單的點子營銷,對真正的品牌建設貢獻其實很少。杜蕾斯那些優秀的熱點海報,確實博得了不少粉絲的欣賞,但是海報的內容極度缺乏產品的關鍵信息,並不能太多地轉化為利益。
同時,行業內一直以來的傳言,杜蕾斯給環時每年的費用很高,已經破千萬了,巨大的付出與回報逐漸變得不成正比,這也是杜蕾斯放棄環時的理由之一。
環時與杜蕾斯的「分手」,雙方可以說是有失也有得,杜蕾斯的人設可能會像現在這樣崩塌,環時則是每年都要有新的形象案例,給自己打廣告,以招攬更多的客戶。
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環時而言,與杜蕾斯的「分手」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環時的CEO金鵬遠就環時與杜蕾斯的合作曾經感慨道:「京東、夢幻西遊2、匡威、麥當勞、大眾點評、陌陌也是我們的客戶,但是一提到環時,大家想到的還是杜蕾斯,失敗啊。」
後續與杜蕾斯合作的有門互動,則想要延續杜蕾斯一直以來的人設和營銷風格。不過,雙方明顯配合得不是很好,尺度拿捏過於輕浮,才造成了此次「翻車」事件。對於杜蕾斯這種比較敏感的品牌營銷,有門互動以後必須要步步為營才行。
在杜蕾斯此次「翻車」事件後,大部分人更關心的是:杜蕾斯還是原來的那個杜蕾斯嗎?大家還能看到以前那些優秀、有創意的文案嗎?
這些問題暫時沒有答案,杜蕾斯應該也不想放棄「浪而不蕩,風度翩翩」的人設,只是現在的杜蕾斯應該牢記一點:多情不是濫情,風流而不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