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過庭《書譜》用許多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使抽象的說理淺顯易懂

2020-12-21 漢府古文化

《書譜》裡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 使抽象的說理淺顯易懂, 明白通暢。

1. 奇特的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 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構成。《禮記·學記》說:「不學博依, 不能安詩。」博依, 廣博的譬喻;安詩, 安善其詩。古人那時就認為不學習廣博的譬喻不能作好詩。墨子對此做了精闢的解釋, 《墨子·小取》:「闢, 舉其物而以明之。」

闢, 比喻;也, 他。墨子認為比喻就是借用他物來說明此物。《書譜》中運用了很多比喻的句子。以上「觀夫懸針垂露」這一組例子, 就用了一連串生動形象的比喻, 輔之以其他修辭手法, 使得「 (他們的書法) 奇妙同於自然, 達到了非人力運作所能實現的境界」這個看似抽象的結論更加具體形象了。

詎若功定禮樂, 妙擬神仙, 猶埏埴之罔窮, 與工爐而並運。好異尚奇之士, 玩體式之多方;窮微測妙之夫, 的推移之奧賾。這段話中比喻詞「擬、猶」等借「和土製陶、生爐冶金」來比喻書體和字體結構的多種變化形式。《文心雕龍·比興》說:贊曰:「詩人比、興, 觸物圓覽。物雖胡越, 合則肝膽。擬容取心, 斷辭必敢。攢雜詠歌, 如川之渙。」是說有些事物看似胡越兩地相距遙遠, 但切合之點卻密如肝膽。其實看似「和土製陶、生爐冶金」與書法沒有任何關係, 但通過聯想就可將它們聯繫起來, 書法字體的多種變化形式恰好與制陶、冶金的變化無窮有切合之處。據之心手繪歸, 若同源而異派;轉用之術, 猶共樹而分條者乎?

此處用「江河同出一源而後分成支流和大樹同根生出無數枝條」來讓學習書法者明白學習書法, 心與手要互相配合才能學得正確的法則規矩, 不能一味偏執己見。在書法史上, 人們很早就注意到通過揮寫形成具有力感的點畫。在晉人衛鑠所撰《筆陣圖》中, 就以人的生命形質意識為參照系 (或「對應物」) , 提出了「骨力」的概念:「善筆力者多骨, 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 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揮運缺少工力, 點畫就顯示不出有力的形質。這裡的「骨力」, 就是孫過庭《書譜》裡所稱的「骨氣」, 即骨堅力實的書寫所顯示出的審美氣息。

2. 巧妙的對偶

對偶是指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文心雕龍·麗辭》說:「造化賦形, 支體必雙, 神理為用, 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 運裁百慮, 高下相須, 自然成對。」須, 待。上下前後相互照應, 自然形成對偶句式。

如, 1) 漢魏有鍾、張之絕, 晉末稱二王之妙。2) 引班超以為辭, 援項籍而自滿。3) 好異尚奇之士, 玩體勢之多方;窮微測妙之夫, 的推移之奧賾。4) 伯英不真, 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 而使轉縱橫。1) 句是論述鍾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他們四人的書法都被後代學者所稱讚;2) 句並列舉出前人典故的對偶。批評部分學習者借班超和項羽這兩位事業有成就而不重視書法的人作嘲解, 目的是想說明, 如果不對書法下一番苦功, 細心鑽研, 那是無法把這門藝術學到手的。3) 句是指出性好奇異的人士和深入鑽研的人士才能認真鑽研書法的各種結構形式的靈活多變, 是意思相同的對偶;4) 句對張芝、鍾繇的專精與兼擅間相互關係的具體分析。分析出其聞疑稱疑, 得末行末的特點。

用典精妙,以典入詩, 是歷代詩人常用的表現手法。凡詩文中引用過去有關人、地、事、物之史實, 或有來歷有出處的詞語、佳句, 來表達詩人的某種願望或情感, 而增加詞句之形象、含蓄與典雅, 或意境的內涵與深度, 即稱「用典。」用典可避免讀文章時一覽無餘的直白, 還可給讀者在詩行間留下聯想和思索的餘地。用典用得巧妙、恰當, 可以起到使詩詞意蘊豐富、簡潔含蓄、莊重典雅的作用。從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達到古人常說的:力透紙背, 擲地有聲!《文心雕龍·事類》說:「事類者, 蓋文章之外, 據事以類文, 援古以證今者也。」

夫潛神對弈, 猶標坐隱之名, 樂志垂綸, 尚體行藏之趣。「坐隱」, 下圍棋的別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王中郎以圍棋為坐隱, 支公以圍棋為手談。」宋黃庭堅《弈棋》:「坐隱不知巖穴樂, 手談勝似俗人言。」「行藏」, 猶言進與退。語出《論語·述而》:「用之則行, 舍之則藏。」晉潘嶽《西徵賦》:「孔隨時以行藏, 蘧以國而舒捲。」此處用了「坐隱、行藏」的典故, 借古論今告誡學習書法者要潛心學習, 不為名利才能獲取研習書法的樂趣。雖其目擊道存, 尚或心迷義舛, 莫不強名為體, 共習分區, 豈知情動形言, 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 本乎天地之心。

「風騷」, 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 借指詩文與才情。《宋書·謝靈運傳論》:「原其飈流所始, 莫不同祖風騷。」宋蘇舜欽《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流連日日奉杯宴, 殊無間隙吟風騷。」「陽舒陰慘」, 陽舒, 原意為陽氣舒展, 借指舒暢的心情和寬鬆的氣氛;陰慘, 原意為陰氣慘澹, 借指愁苦的心情和壓抑的氣氛。

漢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 在陰時則慘。」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陽舒陰慘, 生民大情, 憂合離, 品物桓生。」《書譜》中借「風騷」指書法所抒發情感的語言和《國風》《離騷》是一樣的, 都是發自人的內心;「陽舒陰慘」指書法用筆地舒展和收蹙。「風騷、陽舒陰慘」在此處與書法聯繫起來起到了用典引發讀者聯想, 創新意境的作用。

綜上所述, 孫過庭運用絢麗的詞語、豐富的詩詞典故和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寫出了一篇具有「書史之離騷」之稱並流芳百世的作品。

相關焦點

  •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哪些?該怎麼用呢?
    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而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這幾種。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其實就是用一個東西巧妙的形容好另外一個東西,無論是明喻,暗喻,還是借喻,常常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其實就是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或是生動有趣或是淺顯易懂。比擬也是一種常用的手法,它又分成擬人和擬物。
  • 常見修辭手法的含義、作用
    一、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常見的修辭手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九種:比喻、比擬(分為擬人、擬物)、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覆、設問、反問等。這些修辭中,運用最多的是比喻。
  • 高考議論文形象化說理方法
    但它並不排斥形象化說理。加強說理的生動性和形象性,能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使抽象的說教變得生動;能讓形象寓含事理,讓乾癟的概念變得血肉豐滿,讓枯燥的議論變得娓娓動聽。從寫作實踐上看,議論文形象化說理的途徑有多種。在此,我們結合議論文實例,就如何進行形象化說理,做一些具體說解。論證中運用各種修辭手法1.運用比喻修辭格,使說理形象化。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精講,簡單易懂輕鬆學
    進一步的要求就是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練,適當地使用一些修辭手法,可以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使語言更富於形象性和感染力。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反問句、設問句。今天我們就專門來講一講比喻句與擬人句。
  • 爸爸批評說作文不生動,語文老師出招:多用用比喻修辭手法呀
    我看了一篇作文,確實如她的爸爸所說,不夠生動,我就問這個孩子:「你的作文是一篇記敘文,裡面也有景色描寫,老師怎麼一個修辭手法都沒有看到啊?」孩子拿過作文本仔細找起來,確實一處修辭手法都沒有。我就跟她說:「如果想讓自己的作文生動起來,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說增加細節描寫,比如用點修辭手法,你可以先從最簡單的方法開始,在你的作文裡增加一些修辭手法,而修辭手法小學生最常用的就是比喻,你試著用用吧。」然後這個孩子就在句子裡增加了若干的比喻句,結果是生動多啦。
  • 鑑賞句子中常見的9種修辭手法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賞析重要句子當中的有關於修辭手法的答題技巧。在實際的考試當中,修辭手法考察出題佔賞析句子類題目的八成,比例最高。從四個部分來給同學們講解:九種常見的修辭分別是什麼;九種不同修辭的表達作用;公示的呈現;舉例來消化前面知識。
  • 孫過庭這幅字比《書譜》更好,字字連貫,是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孫過庭在小草領域的成就縱觀整個書法史沒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書譜》更是書法人學習小草值得畢生臨摹的經典,而《書譜》除了筆法超絕之外,在書法理論上的貢獻也極大,所以孫過庭在小草上的貢獻可謂是後無來者的。米芾曾經評價孫過庭的書法:「孫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
  • 語文寫作萬能鑰匙——修辭手法之擬人
    很多同學和家長也都知道,對我們來說考試中,寫好作文才能拿到一個好的成績,當然好作文不僅僅是不跑題,同時也是需要作文有一定的優質內容,而小學的寫作中,熟練掌握了修辭手法,就是掌握了作文優質內容的萬能鑰匙!既然我們清楚了修辭手法的重要,那麼常用的修辭手法都有哪些呢?對的,用最多的就是比喻、排比、擬人、誇張、設問、反問。今天咱們就來簡單聊一聊修辭手法中的擬人。
  • 書法字帖 書法絕學:孫過庭《書譜》(高清全)
    高清的哦 ^_^素材來源:網絡整理《書譜》必學!必藏!必傳!必轉!之書法經典!!!其次,以「執、使、轉、用」四字概述了書法技巧原理上的核心問題:「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祛未悟。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所謂執,即執筆,有執得深、淺、長短之分;所謂使,即運筆,有左、右、提、按之類。
  • 修辭手法、說明方法有哪些類型?作用是什麼?
    中高考經常會有這樣的題型:「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或者劃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在文中起到了什麼的作用?」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修辭手法有哪些?說明方法有哪些?以下是常用修辭手法、說明方法的類型及作用。一、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偶、反覆、反問、設問。
  • 小學語文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專項訓練③修辭手法
    ,這些修辭手法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生動、具體、形象,使文章更有文採,也使文章的內涵更豐富。那小學有哪些常見的修辭手法?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比喻:是用具體淺顯、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去表現抽象、難懂、人們少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一般由本體、比喻詞和喻體三部分構成。比喻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引發讀者的聯想和想像,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 2021年高考二輪備考重點:語言運用題修辭手法技法總結
    不出現本體和比喻詞,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連用幾個喻體共同說明一個本體。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這種叫「博喻」。4.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為生動;(2)化深奧為淺顯;(3)化抽象為具體。
  • 修辭手法之比喻和比擬考情分析及備考建議
    一、考查形式「語言文字運用」這一大章中「修辭」這一節的考查形式主要是客觀題,以單選題為主,有時也有多選題、判斷題。提問形式如「下列各句的修辭手法使用相同(或不同)的一項是( )」。除了客觀題外,在閱讀中,尤其是現代文閱讀,也經常會考一些主觀題,對文中的句子從語言方面進行賞析,對於這一類型題的回答,就要考慮這些句子是否運用了修辭手法,可以從修辭手法的功能方面進行作答。二、考點分析及備考建議修辭手法,在現代漢語中是單獨的一個章節,是修辭格。在語文基礎知識中,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知識點,同時也是文學作品寫作所必須的因子。
  • 系統學習比擬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比擬」系統學習1.定義理解: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成乙事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方式,包括把物來當做人來寫(我們也叫擬人)、把人物當做事物來寫(我們也叫擬物)、把此物當做彼物來寫(擬物的另一種形式)等幾種。
  • 24種詩詞修辭手法例解,超全!
    24種詩詞修辭手法例解 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各種形象栩栩如生,從而表現出絢麗多姿的形象化美感
  • 2021初中語文常用修辭手法:比喻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語文常用修辭手法:比喻,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定義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將一個事物比作另一個事物。常是用一些具體的、淺顯的、為人所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令人生疏的事物。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見修辭手法賞析技巧 附答題模板教學案例
    作用+畫面: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的情景(結合文段描述景象及特點)3. 情感:抒發了/表達了……的心情。修辭: 比喻修辭,02. 作用+畫面: 生動形象 特點:棉花的潔白與柔軟,03. 情感::童年 歡樂3. 梳理答案:運用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棉花的潔白與柔軟,表現了童年的歡愉。
  • 英語中,這6種修辭手法很常用!
    中文裡,要讓文章閱讀起來更優美,更有感染力,作者會採用一些修辭手法來寫作。同理,英文小說、詩歌、戲劇的寫作中,也會合理運用修辭,讓文章語言層次更豐富,表達更生動。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將對6種英語常用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讓大家了解修辭運用的規律,提高分析英語文章表達技巧的能力。
  • 孫過庭在書藝和書論方面對中國書法有何貢獻?
    孫過庭在書藝和書論方面對中國書法有何貢獻?答孫過庭的草書,用筆圓熟自然,筆勢遒勁奔放。(點擊圖片欣賞原帖)宋代米芾《書史》說:「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乃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 詩歌鑑賞 | 鑲嵌在古詩詞中的24種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各種形象栩栩如生,從而表現出絢麗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感染力。比喻比喻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的修辭手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