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的紋身竟然是浮世繪海浪?

2021-01-21 紋身大咖


''7月男朋友'' 李現 今天因為紋身

上了微博熱搜


在一次採訪中他有提到紋身的由來:

為紀念在考潛水證的那次特殊經歷,

特此去紋了個海浪紋身。


咖妹去圍觀看了一下這個可愛的小圖案


咦~看著是不有點眼熟?!

不懂就問系列:

真的不是個情侶紋身嘛 



看來是時候給李現科普一波

浮世繪 的前世今生了!

(至於李現是誰,可以自行 www.baidu)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

它是日本江戶時代

(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

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特色的藝術。



日本的江戶時代跟我國的清代時間接近,

都是封建社會的末期。

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社會發展,

無疑都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

日本人民的精神生活也異常豐富。

因此,這樣的反應時代面貌和社會風情的

浮世繪藝術作品橫空出世了,

無論是繪畫還是紋身,都是十分極致的。


《冨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1829-1832)



浮世繪描繪了人世間生活百態,

人於塵世中漂浮的生活。

包括風景、戲劇甚至春宮圖等庶民愉快生活的情景。


《歌舞伎戲劇之圖》歌川豐春(1769)


日本浮世繪是順應

市民經濟文化高漲的年代而產生的,

對社會生活有深刻的影響。

因此,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浮世繪的作者都出身民間,

沒有一個御用畫家。


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更譽為日本現代漫畫的鼻祖


歌川派是江戶時代浮世繪界中最大派系。

日本界自1700年代直至今日,

均深受歌川派的影響,

當中始祖便是歌川豐春(1735-1814)。

門生歌川豐國(1765-1806)

所繪的《役者舞臺之姿繪》

歌舞伎全身圖系列受大眾擁戴,

令歌川派一躍成名。



1820年後,日本文化進入騷動時期,

美術藝術家歌川國芳向畫壇推出了

令人震驚的新系列武者繪版畫。

歌川國芳將中國小說《水滸傳》

有紋身的人物繪成浮世繪。

他給一些人物繪上了精細的大面積刺青,

帥氣又美觀的紋身受到大眾的喜愛。


歌川國芳的武士圖和水滸傳



歌川國芳開創的武者繪這一題材,

在當時的日本引爆了水滸傳風暴。

此後歌川國芳還創作了三國題材的武者繪。

歌川國芳充滿奇思妙想的作品,

也被認為是漫畫和紋身,

是當今日本流行文化代表的靈感之源。



在江戶時代,日本紋身還形成了自己

固定的藝術形式 Horimono,

就是將英雄形象用斑斕的色彩紋滿人的身體,

這種紋身樣式保留到至今,

被視為日本紋身的特色。



但到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

由於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盛行,

致使這種藝術失去了健康的內容,

追求色情和低級趣味,

漸漸地終於走向衰亡。



雖然在當時浮世繪在亞洲的地位下降,

但西方卻把浮世繪珍而重之,

浮世繪讓當時的歐洲社會掀起了和風熱潮,

被稱為 ''日本主義''。

而浮世繪最早傳到西方,

竟然只是因為陰差陽錯……


《日本女人》莫奈(1876)



隨著明治時代(1868—1911)的到來,

西方的思想與藝術傳入日本,

在明治維新的變革之下,

人們逐漸開始喜歡西方藝術,

所以日本傳統藝術、平民浮世繪都越來越不值錢,

甚至淪落成了陶瓷製品的包裝紙和填充物,

隨陶瓷一同出口歐洲。

包裝紙的浮世繪版畫圖案,

風格吸引當時的印象派畫家。


大背景是:中國明朝滅亡,一度以''瓷器''著稱的中國在混亂的政局下無暇顧及瓷器出口,於是日本抓住時機,迅速填補歐洲陶瓷市場的缺口。 



當我們看浮世繪時,

可能會沒有那麼深的感觸,

畢竟我們自己的傳統繪畫是這種扁平化的風格。


但歐洲自從文藝復興時期透視的出現,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都在研究空間、質感等


於是粗笨笨的線條、生硬的顏色,

異於西方人的詭異面容,

所有來自這個東方國家的新鮮氣息

都在吸引著歐洲的人們,

藝術家開始從浮世繪中尋找靈感。

如何簡單粗暴的表達對浮世繪的喜愛

如何表達對浮世繪的熱愛?

對於藝術家來說,

就是把浮世繪硬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比如:梵谷。


最後:

不論是紋身還是藝術的衍變與發展,

都是需要由歷史去沉澱的。

靜心欣賞,

好的東西、好的文化、好的靈感就在身邊。


預計7月最熱紋身圖案是:李現同款。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違者必究!



好巧哦,我也 ''在看''~  

相關焦點

  • 浮世繪 | 我們不止有海浪
    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浮世繪嗎?莫奈家中有且只有大量的浮世繪作品,還讓夫人穿和服當模特。這幅作品和他以往的印象派作品無論是從主題,還是從技法、風格等方面相比較,都是極為不同的,我們甚至可以稱其為「仿浮世繪風格」繪畫。
  • 浮世可繪,被封存的浮世繪紋身
    帶有情色意味的浮世繪「浮世」一詞也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嗚呼,我愛浮世繪,苦海十年為賣身的遊女的繪姿使我涕,憑依竹窗茫然看著流水的藝妓的姿態使我喜,賣宵夜面的紙燈寂寞地停留著流水的藝妓的姿態使我醉。」
  • 明星的紋身圖案,李現是海浪,權志龍是笑臉,看到喻言:惹不起
    明星的紋身圖案,李現是海浪,權志龍是笑臉,看到喻言:惹不起 都知道紋身其實一開始並不是能夠所有人被接受的,大家總覺得有紋身的人就是壞孩子,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紋身也就成為了一種潮流和時尚。
  • YOUNGREBEL 這個海浪很浪,很浮世繪.
    YOUNGREBLE 16A/W 浮世繪海浪道袍●YOUNGREBLE 16A/W 浮世繪海浪道袍最大的看點在於,本次單品選取了浮世繪畫風,道袍上滿是的浮世繪海浪圖案別有一番滋味。(YOUNGREBLE 16A/W 浮世繪海浪道袍)
  • 浮世繪日式傳統紋身,一場春夢了無痕
    現在浮世繪作為一種紋身風格,延續了它原本的風格也經過了現在技藝的改良更適合於紋身。那為什麼要叫「浮世繪」呢?「浮世繪的字面意思是「虛浮的世界繪畫」。說起日式紋身,就和大家淺聊關於浮世繪和日式紋身那檔子事兒。
  • 「春宮」僅是「浮世繪」的私處!有你想看的浮世繪紋身素材!
    到了十七世紀末期,它被日本文人應用在美術方面,因此「浮世繪」三個漢字便於延寶年間(1680年左右)廣為傳播開來。19世紀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芳根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水滸傳》中108個梁山好漢的人物性格,生動地描]繪出富有個性的典型人物肖像。
  • 江戶時代的種子,神奈川的海浪,浮世繪文化在珠寶中也很有地位
    浮世繪起源於日本江戶時代,常見的一般為版畫,匠人將畫好的畫刻在木板上,批量拓印,也有少量的手繪作品。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海浪的紋路也製作得非常高級,海浪的水花部分鑲嵌碎鑽,用鑽石的光澤來詮釋水花的晶瑩,吊墜連結部分也鑲嵌了匹配的碎鑽。上圖這款寶詩龍經典的波浪頭冠,靈感也來自神秘的海浪,1910年設計至今仍然非常精美。鑽石是一個用來表達水光,很好的一個選擇。設計師大膽地表達了海浪的波濤,白金質地的皇冠讓該作品更加奢華,鑲滿了碎鑽的皇冠,在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光彩動人。
  • 日本浮世繪大師北齋畫了無數海浪,這幅圖對西方繪畫影響深遠
    聊到日本藝術,不容忽略的就是浮世繪。在17-19世紀之間的江戶時期,原本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商人階級受益於該城市快速的經濟增長,迅速積累了財富,於是開始流行享樂主義,許多有錢的富商沉迷於歌舞伎劇場。這個時期,大量的藝術家們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現象,並將其畫了下來。
  • 日式浮世繪紋身中,都有些什麼狠角色?
    《近世水滸傳》・歌川國貞刺青內容多取於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御佻三色弁慶 市村羽左衛門 河原崎權十郎 澤村田之助》・三代目歌川豐國刺青的流行也體現在當時的浮世繪中,而浮世繪的興盛又影響著刺青文化
  • 一場浮世,眾生繪.
    出版於1831至1833年間,當時正值浮世繪藝術的鼎盛時期。該畫以富士山為背景,描繪了「神奈川衝」(現橫濱神奈川區的海面)的巨浪掀起了漁船,船工們迫於生計努力抗爭的圖像。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期興起的一種風俗版畫,主要描繪市井生活、人物百態和自然風景,表現了人們對自然的親近與對現世精神的映射,反映日本平民階層的世俗生活與思想情感,成為日本藝術的代表。
  • 吳亦凡的紋身,鹿晗的紋身,李現的紋身,看到蔡徐坤的:禁慾系男神!
    平時生活中有很多人他們喜歡紋身,而且每個人紋的圖案都是不一樣的,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娛樂圈中男明星的紋身,看看誰的紋身圖案最好看吧。大家可以看到右邊這張照片,鹿晗的胳膊上有一串英文字母,這是他的紋身,而且在上綜藝節目的時候,如果穿短袖他還要用一塊布子把這個紋身遮住。
  • 厭倦了黑白紋身,不妨看看這些多彩的「浮世繪」刺青.
    近年紋身文化變得越來越普及,款式和風格也越來越多元化。今天介紹的紋身師來自法國,名字叫Maxine Gautron,是Brindi Tattoo的創辦人。作品富有著東瀛味道,有人形容跟浮世繪相似說起日本的浮世繪,自17世紀開始流行,內容有多元化,但主要是記錄當時人民的生活、娛樂、戲劇、風景為主,以簡單的線條所勾勒,並配以偏沉的顏色為主。
  • 陳偉霆的紋身,李現的紋身,權志龍的紋身,看到張若昀:有點甜
    陳偉霆的紋身,李現的紋身,權志龍的紋身,看到張若昀:有點甜 紋身都知道最初並不是能被所有人接受,總覺得有紋身的人都是壞孩子,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紋身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潮流。甚至娛樂圈的很多明星身上都有紋身的存在,只是他們的紋身都有獨特的意義,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些明星的紋身吧!
  • 除了「春畫」和「神奈川海浪圖」,你還不夠了解浮世繪
    說到浮世繪,你是否下意識地聯想到春畫或者「大海浪」?除此之外,你能說出自己知道的第二幅、第三幅浮世繪是什麼嗎?有人認為浮世繪不過是春畫。浮世繪還是紋身師們的重要靈感之源。 從馬奈、莫奈,到凡高、高更,再到畢卡索……許多西方藝術家都從浮世繪中汲取過靈感。梵谷,莫奈都極為痴迷浮世繪,梵谷甚至說:這是我的信仰!在中國,周作人、魯迅、張愛玲等作家,也都對浮世繪作品印象深刻。
  • 浮世繪情侶T,各種風格它都會
    浮世繪就經典的圖案就是海浪,這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通過設計師的巧妙設計,這些很有標籤性的圖案也能展示出各種不同的服裝特色。而且,沒有粉嫩的印花,沒有幼稚的卡通。遊走在經典與時尚之間的浮世繪,每一幅繪畫的細節拿出來都是很好的設計元素。
  • Arai浮世繪2摩託車頭盔開箱體驗
    多年前Arai推出浮世繪的頭盔,對於如此鮮豔且帶有濃厚日本味道的塗裝。我想只有下圖能充分表達想當年我看著這個浮世繪塗裝,口水不禁滴滿地,可惜當時年紀小,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這就是Arai 2019年最新力作VZ-RAM ORIENTAL 2今年的浮世繪2塗裝,保留了幾個浮世繪1的元素:龍,海浪,錦鯉但有所差異的是,浮世繪2採用了非對稱式的塗裝,右側為旭日及海浪,左側為楓葉、滿月及鯉魚,與浮世繪1兩側均為海浪的塗裝不同。
  • 浮世繪武士圖
    浮世繪所描繪的是日本 江戶時期的人情世態和習俗風物,表現的多是歌舞會與茶社的生活場景,與出世脫俗相對,處處流露出「人生苦短
  • 贈票丨提到浮世繪你只知道海浪?
    浮世繪的題材細分的話多達二十種,美人畫是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之一,精美絕倫的和服款式和圖紋在美人畫中最為突顯,因此,江戶時代又被稱為「圖案與紋樣的時代」。在內容上浮世繪也有不少中國元素。受明代中國畫直接影響的花鳥和佛教人物作品,楊貴妃與唐明皇,《水滸傳》108個梁山好漢,都曾是浮世繪的主題。今天,這門古老藝術仍在繼續散發光彩。現代生活被畫進浮世繪。
  • 除了「春畫」和「神奈川海浪圖」,你還不夠了解原汁原味的浮世繪
    說到浮世繪,你是否下意識地聯想到春畫或者「大海浪」?除此之外,你能說出自己知道的第二幅、第三幅浮世繪是什麼嗎?有人認為浮世繪不過是春畫。他的繪畫風格裡深深的表現出了東方的浮世繪繪畫樣式。浮世繪畫師們都畫了什麼呢?你可能根本就想不到他們也熱衷《水滸傳》,不僅如此,他們還把水滸英雄畫進了浮世繪中。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