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10W和月入1W的人,真實差距竟是100倍!做到這3點才能真正破局

2020-12-23 騰訊網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話題: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真實差距。

從表面的數字上看,兩者只是相差10倍,但真的就只是10倍嗎?

其實不是,雙方的真實差距可能是 100 倍,甚至更多。

以上海為例:

如果租房 2500,吃飯 3000,各種電話費、電影、交通、服裝又是 3000,一個人每月只能剩下 1500(可能還剩不下) 。這才是一個人的真實收入。

而月入 10W 的那個人,如果生活水平提升三倍,也不過就是25500,還能剩 74500。

注意,這個時候兩個人的真實收入差距,就已經 50 倍了。

但現實往往更殘酷,月入 10W 的人很快就可以買房,一方面能省下房租成本,另一方面房產也可以增值。

如果收入條件不變,10 年後那個月入 10 W的人可能已經資產千萬了,而那個月入 1W 的人可能依然一無所有。

看完是不是覺得太真實、太扎心了?

其實這還只是月薪一萬的,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月薪三、四千,聽到這個消息後全都是背後脊柱一片發涼,因為我們的差距還遠不止100倍。

01

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讓人更扎心

如果上面的話題已經讓你覺得扎心的話,那麼前段時間,招商銀行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將會讓你感到窒息。

中國高淨值人群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是12%(投資資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而有錢人之中的有錢人(投資資產超過5千萬),其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7%。

也就是說:

月薪一萬的人,辛辛苦苦工作,可能一年到頭來薪水的漲幅不會超過4000塊,而那些千萬富翁年底的時候看自己的銀行卡,突然發現又多了一百多萬。

富豪們的財富像坐了火箭般以恐怖的速度在上漲,而普通人即使24小時不眠不休地工作,也趕不上他們財富增加的速度。

普通人被陷入在生活成本、房貸、車貸、孩子上學費用、交通費用等等裡面,他們的財富只會被不斷消耗。

而富人們早就超脫了這些束縛,他們有了更多的籌碼用來增長財富,越往上面走差距越大。

你發現了沒有:

財富積累這件事,就是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如果你不能全力以赴的從這個循環裡跳出來,你跟別人的差距就會越拉越大。

所以,看起來月薪一萬和月薪十萬隻有10倍的差距,而他們的背後早就有了一個放大鏡,不斷擴大他們的差距。

但是,難道窮的人就應該一直窮,就沒辦法富起來了麼?

當然不是。

02

想要逆襲,拼命要趁早

如果你想跳出這個越來越落後的死循環,那你拼命要趁早,否則年紀越大,你的機會窗口就越小,你跳出這個死循環的勢能也就越弱。

尤其是對我們這種沒背景、沒資源的孩子,更不能拖,更不能等。

一方面拖太久,你的精氣神就會被逐漸消磨掉,你就越來越拼不動;

另一方面等你年紀漸長,你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人生問題,結婚、生子、為父母養老,你尋求自我改變的能力和動力都會大大減弱。

如果你不在當打之年儘快完成積累,那麼年紀越大你的機會就越少,跟同齡人的差距也就越大。

就像前幾天,一個 86年的程式設計師朋友跟我聊天:

本來他每月稅後3W+,媳婦月入2W,在北京已經有了一套小兩居,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可是前一段時間,他的妻子懷上了二胎。他的負擔就大起來了:

一方面他身上還背著房貸,

另一方面還要撫養女兒、贍養父母,

再者老二馬上要出生,要花錢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多。

他掰著指頭給我算了一筆帳:

每個月房貸1W,大女兒每月幼兒園 5000,各種輔導班 4000,再加上一家 5 口的吃穿用度,每個月要花費三萬左右,還不算未來的奶粉錢,他的工資已經不太夠了。

而且他媳婦是一個銷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提成,等到孩子出生,這一部分收入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他說:

以前我不上進,覺得每天癱著打遊戲挺好的,看著我的同學、朋友每天累死累活的,雖然賺的都比我多,但我一點也不羨慕。現在我有點後悔了,可惜有點晚了。

確實,像他這個年紀的程式設計師,很多時候寫代碼拼不過年輕人,精力和體力也都跟不上了,再加工資又都相對比較高,對很多公司不那麼划算了。

他肩上的擔子卻更重了,此時想拼,卻拼不動了。

這就是我為什麼說「拼命,要趁早」,等你年紀大了既沒有拼的動力和能力,也很難有拼的機會了。

但是就像《孫子兵法》裡說的「兵貴速,不貴久」

你越是處於不利狀態,就越要及時做出改變,否則你留在原地的代價就越大。

03

想要逆襲,就要敬畏知識

隨著年紀漸長,我對「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認識的越來越深刻。無論是用時間賺錢,還是用錢賺錢,有知識和沒有知識都有著很大的差距。

有知識的人用時間賺錢比沒知識的人不僅會輕鬆點,單位時間的價值也更高;

而在用錢賺錢上面差別就更大了,有相關知識的人要比沒有知識的小白更容易在投資市場賺到錢。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敬畏知識。

越是各種條件、資源普通的年輕人,就應該越敬畏知識,就越應該認識到知識才是你逆襲的根本動能。

當然我說的知識,還不僅僅是教育和學歷,更多的是指各種有效經驗,就是在各行各業被驗證過有效的經驗,經過你的獨立思考,可以幫助你在現有情境下解決問題。

有很多人在面臨一個重要選擇時,對知識或者常識缺乏敬畏,往往一拍腦袋就想當然的開始;

也有很多人在面臨一個重要選擇的時候,由於知識或者常識的缺乏,遲遲不敢做出選擇而錯過良機。

比如小編的一個朋友,他原本是做銷售的,可是為了上班自由一點,就開了一個便利店。

按照他的理解:便利店是小本經營,只要開在人流量多的地方,就很容易賺錢。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便利店這個業務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反而有點壞:

低門檻:誰都能開,導致競爭比較激烈,如果選址出了問題人流量就會非常少;

相對成本高:便利店涉及到租金、水電、裝修、人力等等,光每平方米的租金就高達140 元,還要承擔各種貨物積壓、變質的成本;

相對利潤低:由於客單價相對比較低,導致總體利潤相對比較低。

這就是一個虧損無下限,盈利有上限的業務,是一個典型的看起來好實際上壞的業務。所以盈利十分艱難。

而他也確實沒有盈利,過去的四年都在賠錢。假如他在前期進行了調查、學習、諮詢,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當然,你要非說他是一個輸家,其實也並非如此,至少他通過自己實際的開店獲取了很多經驗,這些經驗也是一種知識,只是這獲取知識的代價有點高而已。

真正的輸家是那些害怕失敗,連嘗試都不敢嘗試的人。

想想多年前的萬元戶,由於知識或者常識的缺乏,不敢買房不敢買地,在原本佔有優勢的情況下,讓自己悄無聲息的成為了輸家。

如果對房地產有所了解,對國家政策有一定的解讀,我想即使不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能成為跟著風跑的人。又怎麼會淪落為輸家呢?

所以,膽量還建立在有知識的前提之下。許多人提起金融,都說金融賺錢,但你讓他去做就不敢了,為什麼?

知識的缺乏。

因此,想靠工作賺更多的錢,你要學習知識讓自己更有價值;想靠錢賺更多錢,你更要學習知識讓自己更懂得投資。

關於學習,我可以提供3條建議:

01

鎖定目標學習

對於現在這個社會,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什麼都去學便等於什麼都學不精。

與其什麼都學個半吊子,不如錨定方向,鎖定目標。

美團創始人王興,一心想創業,在經歷了那麼多次失敗之後仍然堅定創業,隨著知識不斷的豐富,經驗不斷的充實,他最終還是創業成功了。

02

學習專業人士

你要做的事情不是獨自拍腦袋,也不是照本宣科,有時候我們要在獨立思考的情況下,尋求前人經驗、知識的幫助。

畢竟一些在你眼中非常難解決的問題,可能是很多專業人士已經解決過的問題,可以輕易解決。

這也是為何小編經常會給大家推薦一些外匯成功人士的經驗心得的同時也會有失敗者的感悟。

成功者學習其經驗,失敗者避免踩其坑。

03

最有價值的經驗來於自己

最有價值的經驗來自於你自己,是說你應該通過不斷的復盤,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收益,然後看有什麼可以精益求精。

沒有什麼比自己踩過的坑,更有價值的經驗了。

因此小編一直讓從事外匯交易的朋友要經常復盤,只有通過不斷的復盤才能找到自己交易中的問題所在,這樣才便於對症下藥。

04

想要逆襲,儲蓄、投資兩手抓

有人說,對於普通家庭的投資來說,致富要先靠儲蓄,後靠投資。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是這麼認為的,覺得自己錢不多即使花心思去做投資也會因為本金少而賺不到什麼錢。

這些人他們往往會在心裡算著這樣一筆帳:

如果按照投資年化收益 8%來計算:

100W 的收益是8W,一年的收益可以頂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10W 的收益是8000,可以略微改變一個家庭的收入情況;

1W 的收益是800,幾頓烤串就可以吃沒了。

算著這筆帳的人,就會覺得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儲蓄上面,等到本金多了之後再去投資。

是不是說到很多人心坎裡了?那你有算過這麼多年儲蓄了多少錢嗎?你有想過你資金大的時候你就能保證投資能穩定收益嗎?

投資是要經歷一段過程的,很少有人能一上來就能穩定賺錢的,因為投資有風險,虧損也是常有的。所以我們再來算一筆帳:

若經驗不足投資虧損,年虧損20%來計算:

1W的虧損是2000,雖然虧損讓人不愉快,但這樣的虧損無關痛癢;

10W的虧損是2W,對一個普通家庭而言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100W的虧損就是20W,已經完全達到一個普通家庭的年收入了,影響較大。

如此一看,你還覺得先儲蓄再投資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嗎?

除非你能保證你的投資穩賺不賠,否則多年來只知道儲蓄而不知道投資的你,一開始就以大資金去投資,那麼只會放大你的虧損而已。

所以先儲蓄再投資除了讓你栽的跟頭更大,並沒有什麼好處。那麼怎樣才是最合理的呢?

其實,對於普通家庭的投資而言,要致富就得儲蓄和投資兩手抓,為什麼這麼說呢?

1

投資要趁早

因為投資並非投機更非賭博,投資還是需要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學習的。

所以等你儲蓄到一定程度的資金之後再投資,這時候的你在鑽研和學習上會覺得不如之前那麼輕鬆的。

2

投資要經歷經驗積累的過程

投資經驗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還需要在實際市場中通過實戰來積累的。

而本金少的時候就開始進行投資,這時即使虧損,也能減少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影響,同時也能以少量的虧損來讓自己在投資市場積累經驗。

3

儲蓄擴大本金池,放大收益

當你熬過經驗積累的階段能夠有穩定的盈利時,這時候再看看我們算的第一筆帳,你就會發現儲蓄和投資兩手抓的好處了。

前期用一部分的錢投資積累經驗,另一部分錢拿來儲蓄了。

後期用儲蓄的錢來擴大自己的資金池,將收益放大。

所以最合理的逆襲路徑,在沒錢的時候趁早學習相關的知識,在有一定錢的時候一部分投資一部分儲蓄,在投資能穩定獲利的時候,拿出儲蓄擴大本金池,放大收益。

05

最後幾點建議

最後,很多人錯誤把投資當做投機,想著一夜暴富。而投資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定要有耐心,做到「撼大摧堅,必徐徐圖之」

畢竟就連巴菲特,90%的財富也才是 50 歲以後才賺到的,前期也一樣是辛苦的學習知識、積累經驗、積累本金,才有了後來的氣象。

關於儲蓄和投資,我可以提供這幾點建議:

1

理清自己的收支情況,制定相應財務規劃

任何目標的達成,都有賴於目標貼合實際、執行路徑清晰、強悍的執行。

你應該理清自己的收支情況,明確有哪些收入、支出、負債,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屬於自己的財務目標,並制定寬鬆可量化的執行方案。

只有在了解自身情況之後的合理規劃,才能讓你確保自己每個月攢下一部分錢儲蓄,一部分錢用於投資。

2

強制儲蓄

一定要養成強制儲蓄的習慣。不要因為今天看到一個什麼想買的東西了,就輕易打破自己制定的儲蓄投資規劃。

試想一下:

即使一年只能餘下3W,那麼也能儲蓄2W,1W用來投資,那麼20年下來你也可以存下40W來。

而這20年裡你的投資經驗將是極其豐富的,相信只要你不斷學習、不斷復盤,你肯定能創造輝煌。

因此按照收入狀況強制儲蓄是很重要的。

3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類型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類型,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有人說,投資房地產賺錢:這個時候你要考慮你的資金是否充足,你要考慮所要投資的房子的城市狀況區域狀況,你要考慮你需要錢的時候房子能否迅速變現;

有人說,股市開始甦醒了:這個時候你依舊要考慮自己的資金狀況,比如你只有1W元,這時候你覺得茅臺股漲得很好,想趁勢賺一波呢,但茅臺現在的股價就是996一股,股市交易一手100股就得接近10W。

樓市需要資金龐大、流動性還差;股市資金的限制很多優質股高不可攀。因此不是別人說好的,就真的適合你。

前期的投資,我們賺錢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學習成長,為以後賺取更多的錢打下基礎,所以我們要選擇一個即使投入的是小資金也能和大資金一樣去交易的投資市場。

只有這樣,我們積累的投資經驗才能在用大資金進行投資的時候更有效的發揮作用。

大家接觸過外匯的朋友都知道外匯交易是以保證金來進行的槓桿交易,可以讓大家的小資金通過槓桿參與到市場的交易中來。

另外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大小選擇合適的倉位大小,大資金的可以選擇1標準手甚至更多,而小資金的則可以選擇0.1手甚至0.01手。

因此不會存在像股票那樣,想買而因為資金不足買不了的情況。

在外匯交易中小資金也可以像大資金一樣去操作,你可以按照自己設定的風險比、交易策略進行交易,不斷進行測試,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

4

務必堅持學習投資知識

想做好交易,不學習是不行的。我們需要分析市場基本面,研究盤面,復盤自己交易中的功過。

只有這樣,交易能力才能不斷提升,我們才能早日實現人生逆襲。

如果你還沒有一個好的外匯學習平臺,不妨關注小編,小編將定期與大家分享外匯類原創、乾貨文章。

5

送大家投行圈一句流行的話:

最可怕的是用賭博、押寶的心態和精力,運營關係身家性命的資金。

希望大家謹記。

■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及所在機構觀點,據此入市風險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希望本文能夠讓外匯交易者處於迷茫中朋友走出困惑,老規矩,還沒看明白的先收藏!歡迎留言與小編交流!

相關焦點

  • 學歷低的明星和普通人,一個月入1w,一個月入3k,這公平嗎?
    學歷低的明星和普通人,一個月入1w,一個月入3k,這公平嗎?學歷低的年輕人有很多,特別是在職場中,學歷低其實是很多人的痛點。因為學歷低的年輕人在職場是非常難找工作的,特別是很多職業,都是有學歷限制的。有些明星,月入過萬,甚至年入百萬。但是你去查對方的學歷,可能只是高中畢業,甚至是初中畢業。因此學歷低的年輕人,身為明星,可以一個月有一萬多兩萬的工資。而普通學歷低的年輕人,可能一個月只有三千塊錢的工資。那麼這公平嗎?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公平的。
  • 為何有人月入10000很輕鬆,有人月入3000都吃力?原來這就是差距
    為何有人月入10000很輕鬆,有人月入3000都吃力?原來這就是差距導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商業模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如今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一些90後,張口閉口就是月入幾萬幾十萬的,感覺他們掙錢真的超容。
  • 厭倦勾心鬥角的你,裸辭後,能做到月入過10W嗎?
    大家好我是蝦皮月入過10W自運營70多家京喜無貨源店鋪的暴發戶大家應該跟蝦皮一樣是真的討厭勾心鬥角的工作環境月入過萬就不說了,每天為了月入4000的工作忍氣吞聲真的難受,壓抑的感覺快要心情崩潰。現在社會真的是工作不好做,外出的上班族;一個月4000+的工資,租房1000,生活吃飯1000,購物衣服消耗500,電話費100;還剩多少,在有突發情況,生個病,真的不敢休息,怕一刻停歇就連生活都顧不住。
  • 月入10w的木汁少女,阿姨羨慕你!
    > 在我超級渴望發財的時候,看到了一個靠寫公眾號就月入十萬的00後,不得不說我被木汁震到了!雖然她的表現不是人們通常認定的那種好,甚至會有些招黑,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做到了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 這件事,不是年紀輕輕就月入10萬,而是她敢於不斷折騰去嘗試不同的人生道路。
  • 同樣是退伍兵,為什麼有人月入10w+,你卻只拿死工資?
    那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人,那一張張留在記憶中青澀的面龐,那一個個如果不是備註可能見面遲疑幾秒才能叫出口的名字,見贊如見人。今天本來要寫豆瓣小組引流攻略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想對今年退伍的同年兵戰友說一些掏心窩子的話。
  • 《屬性與生活2》遊戲怎麼日入10W 日入10W攻略分享
    導 讀 在屬性與生活2手遊中究竟該怎麼日入10W呢?小夥伴們想日入10W前期的基礎是必須打好的,那麼想了解的話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 全國14億人口,月入過萬的人有多少?真實數字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就拿人們的收入這件事來說,跟30年前的時候相比,工資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幾十年前,存款一萬元都能讓全村的人刮目相看,而現在,月入過萬的人似乎比比皆是。甚至在很多人眼中,月入過萬是最基本的。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各種炫富的年輕人很多,他們瞧不起月入幾千的人,覺得月工資少於一萬元在人群中間都沒有面子,甚至有人在網上口出狂言,月入過萬的也屬於窮人行列。這也給人們造成了一種假象,現階段,我國月入過萬的人群很多。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 「從月入2000到月入百萬」:經濟獨立,是女人最高級的性感
    和大多數女性一樣,Angie也是一位媽媽,她有兩個寶寶。但這絲毫不影響她賺錢,2017年,她靠副業月收入突破了100萬。這一年,她才32歲,在深圳擁有兩套房產。曾是月薪2000的客服靠副業月入100萬聽到月入100萬,你可能會想,Angie的起點一定很高吧?
  • 月入3000的摩羯和月入5萬的摩羯座,有什麼區別
    月入3000和月入5萬的區別一度成為網絡熱門話題。本月是摩羯月,對於摩羯座而言,月入3000和月入5萬有怎樣的區別呢?消費區別月入3000的摩羯節約。存錢。不亂花一分錢。處處克制消費欲。月入5萬的摩羯依然節約,依然愛存錢。認為吃點好的很有必要,但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熱衷消費養生食品。依然不接受快時尚。喜歡有品質的,得體的,看上去有高級感的服飾,但不可以有很大的LOGO。投資形式從智力轉為經濟,熱衷長線穩健的投資。胃口大,沉得住氣。心態區別月入3000的摩羯自卑,壓抑。
  • 做好這三點,攢錢的速度比別人快10倍
    比如兩個月入5000的同事,一個月入5000,每個月花500元就夠了,剩下的全部用來儲蓄。自然攢錢的速度比別人快了10倍,而另外一個人同樣月入5000元,卻總是覺得工資不夠花。一年到頭來手頭上一分積蓄也沒有,想給自己買個心儀的禮物都是奢望。
  • 月入10w+的offer,變成了整容、傳銷、網紅屆的韭菜
    向應聘者灌輸只有通過整容才能獲得工作和薪酬的想法。應聘者前往整形醫院後,由「合作醫生」進行面診,費用遠高於市場價格。整容完畢後,就可以獲得月薪10萬元的工作。說真的,我等P民就沒見過一個月10萬能幹啥,我之前見過的美容貸案例裡,整容後一個月拿一兩萬我都覺得離譜。
  • 「從月入2000到月入百萬」:經濟獨立是女人最高級的性感
    但這絲毫不影響她賺錢,2017年,她靠副業月收入突破了100萬。這一年,她才32歲,在深圳擁有兩套房產。 100萬 聽到月入100萬,你可能會想,Angie的起點一定很高吧?
  • 月入2萬不是夢,沿海農村10個月入2萬的小生意
    農村其實也有很多月入2萬的小生意可做,比如這10個小生意:在農集市現做現賣秘制魚丸,家庭坊壓榨花生油賣,高密度養殖淡水魚,海上灘涂網箱養殖海蝦、白鯧魚、白鱔等都是農村可以月入2萬的小生意。不過,由於農村各地域不同,在適合做的生意自然也有差異。
  • 京東京喜,無貨源店群模式,如何合理合法地在一個月掙到10w
    所以人生的大多不同之處在於說我們如何怎樣才能夠把一個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但好像看起來,各行各業都不好做。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句:「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說生意不好做了,不是生意不好做了,而是專業的人越來越多了。」
  • 月入3千買啥彩妝品 才能最不辜負自己
    我知道彩妝是讓大家每個月吃土的重要原因之一,做為精打細算的美少女,本公舉總結了的自己血淚吃土史,教大家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如何合理分配投入在彩妝品中的每一分血汗錢,如何月入3K也能花出3W的既視感!月入3K,可能入手500+的貴婦粉底會比較吃力(本公舉就供著阿瑪尼……),但200+的大牌底妝產品也有很多不錯的供你選擇哦~
  • 月入5k,就不能買神仙水嘛?
    有個女孩子描述:我月入5k,告訴男朋友我想買神仙水,被男朋友說是亂花錢,消費觀念和工資不成正比,難道月入5k就真的不能買那些高端護膚品嘛?可是我想說:一瓶神仙水能讓你變成範冰冰嘛?挖空心思存錢就是為了一瓶神仙水,我不得不佩服現在這些護膚品營銷簡直是深入大腦了!可以說洗腦!不是說你買不起,我相信你省省錢別說買神仙水,名牌包包也是買得起的!可是那又有什麼意義。
  • 揭秘:月入上萬薪資的草根自媒體人日常狀態,有多少人能做到?
    自媒體是網際網路中最吃香的職業,最早開始的那批可能已經實現當初的夢想,現在的這批「後浪」還在摸爬打滾中。做自媒體,還有一個日常狀態,一直被深深折磨著,就是「追熱點」,只有這樣,離10w+的爆文才會更近一步。那時候心裡對蹭熱點一事,不屑一顧,畢竟自己是做讀書人,跟風寫熱點,凸顯不出我的文採,後來慢慢發現,不會跟熱點的自媒體,永遠都不會有人關注,但是一旦跟上熱點,加班變成熬夜狗。
  • 斜槓青年,月入十萬
    這類似於將漂亮的女孩比作花朵的人,第一個我們覺得他有創意,第二個我們覺得他會抄襲,第三個我們會覺得他沒腦子。同樣的,我也想起了「狼來了」的故事,在反覆的呼喊與造勢,在信與不信之間,我們的信任感終將喪失殆盡。 很多人,他自己都沒能月入十萬,卻在扯著大旗,教別人如何月入十萬。
  • 被「月入過萬」的打工人:中國人的真實收入究竟是多少?
    收入中位數是近十幾年國際上最流行的收入統計方法,其能最真實的反應絕大多數人收入的真實狀況。以北京為例,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有2100萬人,那麼收入由低到高排序,第1050萬個人的收入就是中位數,換而言之,北京有一半人的月收入絕對低於6906元。
  • 從月花5k亂買亂搭到月入10w+穿搭博主,她送上5條穿搭法則
    她說,她喜歡穿得美美的,每月至少花5k,但很多買的不適合自己,最後不是送人就是在鹹魚上賣。為此,她開始學習穿搭。不久之後,她從每月穿衣打扮花費5k,現在成為月入10w+的穿搭博主。1:應該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在服飾搭配上,不僅能讓你以10件衣服穿出20款搭配,而且還鍛鍊自己的審美品味。   2:增加衣服顏色。許多人的衣櫥裡,只有3種顏色:黑、白、還有牛仔褲的藍。大部分的人不選擇其他顏色的原因,說穿了就是因為怕不會搭配。但學會搭配唯一的路徑就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