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及中東地區戰亂的話,也許大家有一個印象,交戰雙方似乎有著使不完的彈藥,似乎就沒有為裝備發愁,利比亞內戰竟然成為全球首次無人機戰爭!雙方在作戰行動中大量的使用無人機,這幾乎成了利比亞內戰的一大特點。
也許很少有人意識到,經過利比亞內戰雙方的努力之後,在2019年時,雙方都恢復了自己的空中作戰單位,或者說,在消失八年之後,利比亞空軍重現天空,可是雙方依然無人機當主角,自家人相互殘殺,搞起了手足相殘。
大家可能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雙方的空中行動主要依賴於無人機完成,有人駕駛戰機似乎成了配角,即便是防空作戰,雙方都依賴防空飛彈反擊,為何不用戰鬥機?這似乎成了一個讓人不太理解的問題,雙方都擁有有人駕駛的戰機,型號也不少,米格21,幻影F1,米格23等,數量也在逐步增中之中。
讓人有點不解的是,現在這些有人駕駛戰機經常去空襲對方,可是雙方從來沒有發生過空戰,更不要說攔截無人機了。如果究其原因的話,那麼簡單一點說就是數量太少,質量太差。
無論是利比亞西部的民團軍,還是利比亞東部的國民軍,在空中力量上的狀態差不多,空軍作戰單位都屬於剛剛組建起來,主要還是解決了有與無的問題,各自擁有的作戰飛機數量非常少,每款型號往往只有個位數,飛行員更是極為缺乏,多為花高價從國外弄來的僱傭兵。
現在的空中作戰實際上已經進入體系化時代,它並不是單純的戰機如何,還需要大量的資源與保障體系,可惜現在利比亞空中作戰力量處於非常低級的水平,既沒有足夠戰機可供使用,也沒有作戰保障與支援體系,即便派出有限的戰機執行制空作戰任務,升空之後也是兩眼一抹黑,飛行員不可能獲取有效的敵方情報,不知道敵機在哪裡,僅靠自己搜索。
如果讓有限的有人駕駛戰機去執行制空作戰任務,屬於費力不討好,也許等上幾天不見對手出擊,或者起飛後,壓根找不到對手,反而不如去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來的更划算一點,也不必怕什麼對方的攔截,丟下炸彈就可以返航了。
現在有人駕駛戰機的狀態非常的糟糕,許多戰機都是拼裝出來的產品,尤其是缺少預警及電子戰系統等設備,如果遭到攻擊的話,幾乎無法察覺,與靶機一樣,造成損失率相當高,其實,別說作戰了,平時飛行訓練都可能摔飛機。
如今的有人駕駛戰機屬於相當寶貴的資源,誰也不想輕易的消耗,無人機損失率更高,但是損失得起,自然讓雙方更樂於使用無人機進行作戰行動,這才構成了利比亞內戰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