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原地起跳的二十一個月寶寶,可以培養規則意識了!

2020-12-16 尚有一輪明月

上個月的寶寶還只能伸著手臂跑步以防備隨時摔倒,這個月寶寶在跑步時已經可以將手臂放下來而且走和跑已經能夠自如切換,身體發育好的寶寶可以雙腳跳到三五十釐米甚至更遠。喜歡爬,比如爬到椅子上拿東西,能夠單獨上下樓梯,能夠在吃飯時熟練地使用勺子和利用杯子喝水,跳舞,拍手都已經非常熟練。

一、二十一個月寶寶身體發育的概況

二十一個月的男寶寶體重一般在9.7-14.8千克,女寶為9.1-14千克:男寶身長一般為79.4-92.5釐米,女寶為78.3-91.1釐米。牙齒大多長出16顆乳牙。二十一個月的寶寶身體比例發生根本改變,寶寶不再像個大頭娃娃,身材變得勻稱,而胸廓、頭、腹部三圍差不多了,腿長脖子也比原來長了,能夠穿帶領子的衣服。

二十一個月能走能跑善爬的寶寶

1.運動能力發育:寶寶在幾個月之前已經能夠蹲下並站起,這個月齡的寶寶能夠保持短暫的半下蹲狀態將近十秒鐘時間。當然,絕大多數寶寶已經能自由地行走,能在走和跑之間自由切換,但如果跑步中急停還是可能會站立不穩而向前摔倒。雖然可能還不會兩腳交替上臺階,但自己可以不用扶欄杆、甚至無需牽著大人的手而獨自爬至少三個臺階的樓梯,當扶著欄杆時能夠下樓梯,但是還是戰戰兢兢的,會比較緊張。

那種坐在車座上靠雙腳不停後蹬的三輪車寶寶稍微練習就能夠很快掌握,而且喜歡蹬得很快,尤其是喜歡在有坡道的地方由高處衝下,對男寶寶來說更是如此。那種後帶著兩個支撐輪的也是這個月齡寶寶的最愛,但是需要練習才能掌握。

特別提示:會走的寶寶有些會「變懶」而不願走,更多的希望大人抱著。這時候應該儘量避免,在確認寶寶身體無大礙的前提下,要儘可能多地讓寶寶走和跑,這樣極有助於寶寶的身體成長。當然,和一般人想的不同,我們一般是想到一個目的地然後直接到達,寶寶的一路都是目的地,寶寶喜歡走著走著被不同的場景或事物吸引,比如說忽然發現了一窩螞蟻,或者看到了一隻蝴蝶對蝴蝶的飛翔有了興趣,陪伴的大人要明白寶寶的這個特點,要耐心地陪著寶寶,讓寶寶的一路的探索之旅盡情盡興更利於寶寶心理健康。對沿途寶寶的問題要耐心回答,寶寶沒有問題時也不要打擾寶寶的觀察、思考甚至發呆。如果這樣陪伴而不打擾寶寶,寶寶能夠一直走三五公裡都不會有一點累的;還要注意,如果寶寶瞪著滑滑車選擇坡道下滑時,一定要注意場所安全。

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寶寶自己試著掌握

2.語言功能發育:從這個月開始,媽媽會驚奇地發現,寶寶詞彙不但在數量上增加迅速,還有了質的突破。以往寶寶所掌握的新詞大多是熟悉的人和物品名稱一名詞,現在寶寶開始掌握名詞以外的詞了,如熱、冷、髒、怕、走、拿、玩、打等。有超過半數的寶寶會說出120-180個詞,甚至語言功能發育好的寶寶會說出200個詞。

語言發育有早有晚和智力無關

到了這個月齡,有30%以上的寶寶,會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會表達很多日常需要,告訴媽媽他要吃飯、要喝水、要小便、要睡覺。還喜歡跟在媽媽身後,間這問那,媽媽可不要煩,寶寶想知道所有他目力所及的事物,這是寶寶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欲使然。

特別提示:寶寶一出生就顯示出不同的性格特點,這種特點也伴隨著寶寶的成長反應在「學本領」上而有所區別。有的寶寶能夠背出一首熟悉的兒歌,有的寶寶能夠從一數到十甚至更多,當然也並不意味著無法數到十的寶寶智力就智力發育不好。有的寶寶很喜歡朗朗上口的兒歌,教幾遍就能倒背如流(寶寶理解不了意思,但不妨礙寶寶喜歡旋律),而有的寶寶很善於思考,不喜歡背誦兒歌而已——有的寶寶語言功能發育特別早,有的是其他方面,有先後次序但都和寶寶的智力無關。

如果爸爸媽媽常給寶寶講故事,從現在開始,有些寶寶就可能給媽媽講故事了。寶寶所講的故事,大多是媽媽給他講過的,但有些情節寶寶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有所發揮。

相關焦點

  • 小學孩子遵守習慣不同,老師說,紀律意識從一歲多就要培養了
    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紀律意識才是適合的呢?有的家長說三歲以後開始培養孩子的紀律意識。有的家長則說孩子出生後,不要一哭就抱,讓他學會控制和等待,就是在培養紀律意識。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有些偏激了,過猶不及。
  •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3點父母一定要重視
    「無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我們從小都懂,可是很多人在帶孩子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總是在制定規矩和破壞規矩之間來回搖擺,一次又一次看似無關緊要的妥協忍讓,最終卻成為傷害孩子最深的一道疤:把孩子養成了沒有規則意識的「熊孩子」。
  • 《寶寶的大腦規則》(篇六): 有道德的寶寶——道德與情感
    誠如本書作者所言,管教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道德與品格。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自己可以培養一個道德品格高尚,有責任心,能明辨是非,善良助人,誠實勇敢的孩子。那麼,怎麼樣才算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呢?舉個例子,開車的小明、小紅、小白在十字路口等紅燈。小明乖乖地在等綠燈變亮,因為他害怕路口的攝像頭會拍到他闖紅燈,這樣他會被扣分、被罰款。如果闖紅燈不被抓,他可能就直接開過去了。這是道德發展第一階段。小紅也在認真地等綠燈,因為她知道闖紅燈可能會撞到行人或其他車輛。如果是夜晚無人無車的十字路口,她很有可能會闖紅燈。或者有同伴慫恿,她也極有可能闖紅燈。
  • 十個建議,幫助培養寶寶的專注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對此給出的幾點建議是:首先,給孩子一張簡單素色的爬爬墊,色彩斑斕的雖然可愛,實則分散寶寶注意力,這點滋媽沒有做到,爬爬墊買太早了,沒有提前學習。其次,每次給孩子的玩具一兩件就夠了,引導他們去探索鑽研,多了便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最後,要有專門收納玩具的地方,並且擺放有序,孩子遊戲結束後應當把玩具歸位,良好的秩序和規則意識也有助於孩子專注力的養成。
  • 格林訓練三分彈無虛發,原地起跳暴扣,不保障底薪太值
    北京時間12月1日,ESPN名記蒂姆-麥克馬洪報導,傑拉德-格林已經同意以1年不保障底薪回歸火箭。 不要忘記傑拉德-格林這位九指神將是2007年全明星扣籃大賽冠軍,34歲的他運動能力依舊爆表,他可以輕鬆在籃下原地完成暴扣,原地起跳暴扣更能說明他的身體狀態優異。
  • 6款培養合作意識的兒童桌遊,3歲以上的寶貝都可以玩!
    那麼,今天小E就為大家推薦6個培養孩子合作能力的桌遊,3歲以上的寶貝都可以玩,好玩有趣的同時,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和溝通合作能力就自然被建立起來咯!這些能力的塑造對孩子們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哦~而且這些桌遊只要在某寶上搜索中英文名稱就都可以購買到噢~這款桌遊非常適合低齡小朋友,在遊戲中,所有玩家在同一戰線。通過轉盤、數數等步驟,一點一點培養學齡前小朋友的計數能力。
  • 寶寶夜間頻繁醒來,睡眠不足,3個方法,培養寶寶睡眠習慣
    如果寶寶一個整覺按照4個小時時長來計算的話,這樣夜間寶寶可能會醒1、2次。這樣家長完全可以在夜間休息好,這樣第二天就可以有充足的精力來照顧寶寶了!可是現實生活中,像閨蜜情況的寶媽有很多。有的寶寶出生已經6、7個月了仍會在夜醒2、3次。為什麼理想和現實有如此大的差別呢?主要原因是由於寶寶睡眠習慣不好導致頻繁夜醒的情況!
  • 幾歲給寶寶戒掉尿不溼 寶寶有這4個行為 可以給寶寶戒掉尿不溼
    有研究表明,在寶寶18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戒掉尿不溼,換上小內褲了。 寶寶出生後對媽媽是十分依賴的,也是很需要媽媽的精心照顧。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寶寶要開始適應自己的改變,媽媽要給予鼓勵和培養。
  • 寶寶多大會喊媽媽?早於該月齡,說明寶寶發育很聰明!
    對於孩子第一次喊媽媽醫院有個說法叫「蒙音」,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第一次喊媽媽的月齡是8個月左右,但基本上是模仿階段,模仿大人學,還不能具體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孩子開始真正有有意識得認識爸爸媽媽,有爸爸媽媽的概念,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一般是在一歲左右,早點的孩子不到一個月就會喊,晚一點一歲多也會喊爸爸媽媽了。
  • 0-12個月寶寶育兒重點:不同階段發育特點及重點培養能力,收藏
    0-1歲的階段,對於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階段,雖然只有一年時間,但寶寶會解鎖不少能力。按發育來劃分的話,又可以 把這一年分為「三段」:0-3個月,4-7個月,8-12個月。那對家長來說,就要抓住不同階段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看、聽、摸、聞、嘗等刺激,促進寶寶更好的發育。
  • 教育專家教你這樣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
    因此在幼兒期對他們進行學習能力以及規則意識的培養,將會促進幼兒的終身發展。而當今社會的幼兒家庭成員,由於教育觀念的問題,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大幅度地傾向於智力投資,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質、社會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啟蒙與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現得缺乏自制力,行為自由散漫,不願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爭執,發生攻擊性行為等任性自私、不守規則的表現。
  • 培養寶寶早說話,我是怎麼做的
    熊熊熊4個月喊爸爸媽媽,6個月能說其他的單詞,1歲就能用短句表達自己,現在25個月,可以說很長很長的句子,可以跟大人們無障礙交流,而且還能夠自己講故事給別的小朋友聽。朋友們驚訝她的聰慧,問我是怎麼培養的。今天我就來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育兒經驗。
  • 如何幫寶寶度過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有媽媽反應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寶變得很小氣,不讓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的東西,經常和媽媽說不」,媽媽納悶寶寶怎麼變得這麼沒禮貌了。其實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萌芽,孩子已經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短暫的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在這期間內,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感覺,並且在此期間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一般來說,自我意識的敏感期出現在1歲6個月-3歲,這個敏感期對家長比較挑戰!
  • 放下就醒,寶寶只能抱著睡怎麼辦?4辦法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
    如果媽媽放下寶寶,這樣的感覺就消失了,容易讓寶寶醒過來。0-3個月,寶寶渴望與父母肌膚相親,是寶寶正常的心理需要,也是培養親子關係的最好方式,爸爸媽媽應在儘可能的情況下滿足寶寶的這種需要。一般寶寶在淺度睡眠時,一些輕微的響動都有可能引起寶寶驚跳,有時候寶寶也會出現夢哭的情況,如果家長這時以為寶寶是驚嚇著了或者醒著了,急忙抱起寶寶,也可擾亂寶寶的睡眠。驚跳反射一般在3-5個月內消失,高發於小月齡的寶寶身上。
  • 9個月寶寶被迫洗衣服走紅:手法很專業,內心很無奈!
    很多育兒專家都強調過,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這對孩子的獨立意識、責任意識、自信心、抗挫折能力等的形成都是很有好處的,尤其是要培養學齡前兒童的自理能力。通常來說,孩子在兩歲多時可以自己如廁、吃飯,三歲多時可以自行穿衣、收拾玩具,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可現實中,這父母是各有各的想法,有的父母是任勞任怨、大包大攬,使孩子錯過了很多成長機會。不過也有些父母似乎太心急了,就比如近日在網上有個視頻,媽媽竟然讓年僅9個月的孩子洗衣服,讓人不可思議。
  • 小學生規則培養,從走路開始,做個受歡迎的人
    走好這一步首先不是學前會多少東西,習慣好不好,而是樹立規則意識。「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
  • 3個月大的寶寶幾點入睡好?3個方法幫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3個月大的小林林每晚都要玩到9點才肯上床睡覺,晚間也會醒來幾次,要媽媽哄睡後才能繼續入睡。這讓媽媽覺得精疲力盡,卻又無計可施。很多父母都曾遇到過孩子不好好睡覺這樣的煩惱事,有些寶寶半夜醒了會哭鬧;有些寶寶一晚要醒來好幾次;還有些寶寶白天睡覺,晚上在玩。
  • 兒科醫生:7個月的寶寶,家長常給做這些智能訓練,寶寶會更聰明
    經過半年的精心養育,寶寶順利進入到生長發育的第7個月,從這個月起,爸爸媽媽會驚喜地發現,寶寶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整天只知道睡懶覺的「懶寶寶」了,他會變得越來越「不安分」,變得活潑淘氣,甚至會有模有樣地模仿大人做事。
  • 3個月的寶寶都有哪些能力?三個方面八個能力,代表嬰兒發育不錯
    運動方面①開始翻身老話說三翻六坐八爬,3月齡的寶寶剛剛開始學翻身,只有很少一部分寶寶可以熟練的去翻身,3個月的寶寶不會翻身很正常,只要嬰兒能夠做到從側臥位翻身到仰臥位就可以。如果孩子還不會翻身也不用著急,讓寶寶拉著成人的一隻手指,可以嘗試著練習從仰臥位到側臥位。②手指可以進行抓握3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放開自己緊握的雙手,偶爾還會打開自己的雙手凡在胸前玩,如果成人把玩具放在寶寶眼前,孩子甚至可以伸出手抓住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