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加油站滿地皆是、琳琅滿目,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為首的國營加油站,以及各種牌子的私營加油站,讓我們很多車主難以抉擇,但為了汽車安全起見,即使是國營加油站的油要比私營加油站貴一些,大部分車主還是會選擇國營加油站加油。而國營加油站「三桶油」中,中石化和中石油是較為常見的,遍布在大街小巷,那麼給汽車加油,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汽油,誰更耐燒呢?內行人說出區別,建議早知道,別花冤枉錢。
汽油是否耐燒,筆者認為主要是在於汽油本身的純淨度和密度,而汽油又是混合物,是由烷烴、芳香烴等各種碳混合物組成,按理說,同樣1L汽油,密度越大,汽油的質量越重,相對來說也就越耐燒,但是汽油由於是混合物,僅僅依靠密度差異來衡量汽油是否耐燒,可信度微乎其微。不過從中石化中石油給出的汽油密度來看,中石油的汽油密度約是在0.72~0.73之間、中石化的汽油密度約是在0.75~0.77之間,如果單單按L來計算,加相同數量的汽油,中石化汽油因為密度小,加的油總質量會更多,耐燒程度也要比中石油好一些。
當然上述兩者汽油密度對耐燒程度的影響,微乎其微,內行人說出了兩者的區別,建議車主們早知道,別再花冤枉錢。第一,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原油來源方式不同,中石化的原油質量「更高級」。中石油汽油的生產原料,主要是來自於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國產油田,而中石化在國內幾乎沒有自己的油田,其煉製的原油主要是以進口為主。進口的原油相比於國產原油,即使是品質相差不大,但總的來說,進口原油的質量還是要比國產的好一些。中石化在原料上做到了「優人一等」,其煉製出來的汽油自然品質也好一些,但是近幾年,中石油也開始進口原油,兩者在原料上的差距越來越小。
第二,在有原油之後,需要對原油進行生產加工,將原油進行催化裂化,得到汽油的基礎油,然後再加入各種添加劑,達到規定的標號汽油標準後,才可以拿出來讓我們用。可見汽油是否耐燒、質量是否上乘,主要是取決於後期添加劑的添加。而其實中石化和中石油原本是一家人,同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工業部,後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為了開放成品油市場,加劇競爭,於是就分家了,以長江為分界線,南方以中石化為主,北方以中石油為主。
所以說,中石化和中石油本是一家人,它們對原油的加工技術,按理說分不出上下,也沒有可靠的證據來證明,但是在汽車市場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南方的汽車很少有積碳產生,相反北方的汽車要相對多一些。這樣的現象雖然不是很科學準確,但是也能片面或多或少反映出中石化汽車的好。在知道兩者的區別後,很多車主表示後悔知道得太晚了,另外還有很多車主都反映:中石化汽油確實耐燒,而且加速性能也好,建議車主們早知道,加同樣的油錢,跑更遠的裡程,儘可能的來少花冤枉錢。
最後,大釗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現在市面上的加油站有很多,它們的油品也不比「三桶油」差,而且價格也比較便宜,你在加油的時候,相對於「昂貴」的「三桶油」,你會使用私營加油站的油嗎?歡迎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