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作為一個國際化,多元化的超級企業,擁有阿里雲、淘寶/天貓、螞蟻金服/支付寶、阿里影業/優酷、大潤發/歐尚百貨等多種服務業態,未來著力發展新能源、新製造、新金融、新零售、新技術五大板塊。
大潤發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商超品牌子公司,是由原臺灣著名企業家尹衍樑的潤泰集團於1996年8月設立的大潤發流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演化發展而來。1997年在臺灣開第一家店,1997年進軍大陸市場並設立大潤發上海和濟南兩家公司,開設量販店,1998年在上海閘北開設第一家大潤發商超。1999年大潤發超市規模營業額超過萬客隆成為了世界第三,2009年大潤發在中國大陸成商超第一品牌。
大潤發在發展的過程中因合作方的不同,各地曾用名很長時間沒有統一,出現過有用大富園的,有叫百潤發的,有叫金潤發的。直到2001年同法國歐尚百貨合作後逐漸的統一品牌。2009年大潤發把臺灣門店全部賣給歐尚主攻大陸市場,2014年同歐尚再次合作將大陸的歐尚和大潤發超市注入同一家上市公司運營,這就是後來的香港上市公司康鑫零售。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尤其是線上購物模式對重資產的商超衝擊,再加上本土地域性商超對當地居民個性化服務的衝擊,2017年在執行董事長黃明端的協助下,康鑫零售被阿里巴巴以224億元的價格收購36·6%的股份逐漸納入阿里版圖。
大潤發作為品牌商超主要有三種運作模式:第一種,租賃優量地塊大型商業地產,通過品牌運作第一層開發二次外租店鋪,二三層大部分作為商超自營店鋪,這種模式佔比70%;第二種,同當地合作方開發各種地段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一般建築在五層以內,一層開發成外租店鋪給其他業主,二三或四層作為自營商超,如果有五層也是外租,這種佔比29.7%;第三種,大潤發將自有品牌承包給當地業主使用其經營權,這種佔比0.7%
大潤發作為全國運營的大型商超,管理模式分為全國性執行董事長,下設總經理,生鮮、熟食、休百、菸酒飲料、雜貨,服務等經理、副理,課長,課員等不同級別,並把全國所有門店劃分為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華西、華北、東北七個大區,分設對應的總經理、副理、課長、課員。單個大潤發門店員工模式同全國、大區模式有所區別,裡面有大潤發正式員工,對應的就是大潤發上級別的管理模式,另外門店還有品牌經銷商駐店推銷人員,比如蘇寧電器推銷人員,雙匯冷鮮肉推銷人員,他們接受大潤發雙重管理,只不過工資由這些品牌經銷商支付,銷售額和價格受大潤發管理調節。
大潤發在全國二十九個省區市的232個城市開設有門店,這些城市包括上海、成都、廣州、南昌、南寧、鄭州、重慶、昆明、哈爾濱、廈門、青島、寧波、常州,金華、東莞、中山、深圳、商丘、開封等城市。城市分布,門店中7.8%位於一線城市,26.5%位於二線城市,46.3%位於三線城市,15.6位於四線城市,7.8%位於五線城市。其中華東地區有門店142家,華南86家,華中68家,華北46家,東北51家,華西21家。
大潤發作為打敗國際巨頭的中國境內超市
第一品牌,其執行董事長在阿里巴巴入主的時候發出感慨之言:我們打敗了整個行業對手,最後卻被這個時代打敗。2017年之後阿里巴巴集團作為康鑫零售的大股東一再增持並最終完全控股大潤發90%股權,期間利用自己的數據分析技術優勢,整合大潤發和歐尚業務,並在此基礎上上線網上商超淘鮮達,貓小超。使得消費者通過手機能感受到賣場同樣的購物體驗,線上線下同步的購物方式。截止2019年,o2o業務的總銷售營收較去年增長90%,其中B2C業務用戶數破3300萬,活躍用戶數逾1000萬,B2B用戶數超53萬,活躍用戶數接近24萬。利用庫存共享,門店可服務其半日20公裡範圍內的顧客。5公裡內顧客可享受一小時內送達服務,5至20公裡內的顧客可享受半日達的服務不另加服務費。大潤發通過加入阿里巴巴集團為雙方打通了線上線服務的融和——無論是貼近顧客消費者,還是組織上遊供應鏈做生意更加順暢,庫存周轉更少更及時。
大潤發加入阿里巴巴集團使得作為重資產投入的服務業少了積壓庫存、減少單位面積利用率浪費的弊端,更通過大數據分析同地方性商業巨頭如南方嘉榮超市,山東家家悅,河南大張也能個性化服務當地特色口味顧客。而且阿里巴巴通過數據優勢改造提升大潤發的各種系統,使得從採購到賣場各環節弊端被利用鑽空子機率降低,通過支付寶掃描二維碼和刷臉支付提供購物環境的便利性。阿里巴巴集團也因為有大潤發的全國布局優勢打通線上和線下各板塊平臺瓶頸,使得服務更有針對性。大潤發更是作為實體產業在支撐阿里巴巴集團保值增值上成為穩固之基